《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

《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

《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是由韋恩·卡西歐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5年01月出版的心理學書籍,本書講述了套用心理學在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和具體套用方式。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美)WayneF.CascioHermanAguinis著

韋恩·卡西歐韋恩·卡西歐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01
ISBN:730108524
字數:700000
定價:60.0元
英文名:AppliedpsychologyinHumanResourceMamagemen
從書:培文書系心理學譯叢

作者

韋恩·卡西歐,獲得科羅斯大學學士學位,艾摩雷大學碩士學位,羅切斯特大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博士學位。在那之後,他執教於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日內瓦大學、香港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暨健康科學中心,目前他在該中心任美國銀行項目(BankTerm)管理學教授。

前言

與前五版一樣,本書也是一本跨學科取向、基於人力資源研究的教材。或許當前這一版最顯著的變化是新增加了一位合作者:HermanAguinis。他帶來大量的內容和方法論方面的專業知識,這些優勢都在本版教材中得以體現。與過去一樣,我們探討的主題依然是人事心理學———即把心理學的研究和理論套用到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HRM)之中。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套用領域,人事心理學尋求有效途徑,以提高組織的效率,使其成為令人滿意的工作場所。
人事心理學是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的交叉學科。它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分支,但不包含以下內容:如勞動法、賠償與福利、(工作)安全,以及勞資關係等內容。人事心理學也是工業和組織(I/O)心理學———研究工作環境中人的行為———的一個分支。如今,隨著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在多個方向上的迅速發展,人力資源管理似乎已成為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家們所關注的眾多領域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如前五版所包含的內容一樣,我們加入了一些純理論性的、統計學的和心理測量學方面的內容。毫無疑問,一些讀者會就這些內容對本書提出批評:“現實社會中的很多事情並不是以這種方式處理的。”也許不會受到批評,因為我們認為本書中的某些觀點僅為極少數的組織所使用。然而,在早期版本中許多被認為“過時的”主題現在卻被視為“主流”———比如,效度概化(validitygeneralization)、統計力分析(statisticalpoweranaly?鄄sis)、情景訪談等。本書被設計成具有前瞻性跨學科的教材,儘管其中的一些內容是以常規的方式呈現的,並包含了一些統計學、心理測量學和心理學理論的內容,我們仍然認為這些內容在最終的分析中是相當實用、無可替代的。
在撰寫這本書時,我們對讀者提出了兩個假設:(1)他們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工業與組織心理學所涉及的一般問題;(2)他們具有初等統計學的基礎———至少在概念層次上可以理解統計過程,可以較好地計算統計顯著性,並能夠解釋統計顯著性的檢驗結果。與早期的版本一樣,我們的目標是:(1)促進該領域獲得發展,而不僅僅是證明過去的實踐;(2)提出一個專業人員應該關注的模型;(3)提供科學程式和基礎理論,以便那些認真的學生可以為今後大量知識的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總目標是,把心理學理論與那些能夠使學生和專業人員將理論有效地轉化為實踐的工具和方法結合起來。我們深深地意識到,在我們所生活和工作的這個複雜、動態的環境裡,科學技術的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因此,個人如果要想避免如Armer(1970)所說的“保羅定律”(PaulPrinciple)現象(指歷經一段時間之後,人們好像變得知識缺乏起來,無法像以前那樣得心應手地完成工作),他必須接受終生教育。如果本書能體現出這一宗旨,人力資源這一專業領域必將獲得極大的豐富。
本書的前五版在許多院校的心理學系、工商學院及職業學校中獲得積極的反響。然而,為了反映人事心理學這門學科的發展現狀,第6版有必要把各領域中的新觀點和研究成果都涵蓋到這本書中。我們努力做到這一點,這在書中的直接體現就是,其中有超過500條的參考文獻都是全新的。年復一年,該領域都在持續快速地發展著。以下是第6版新增加內容的樣例:
·總體上,我們在這本書中穿插了四個主題:技術、戰略、全球化和社會責任。與早期版本一樣,每一章都含有最新的問題討論,以幫助學生思考他們所讀到的內容。
·第1章針對全球化、技術以及人口統計學方面的變化內容對市場、工作、員工、組織結構及工作本身的諸多影響,提出了大量的對策。
·我們對第2章人力資料管理中有關法律問題的內容做了大量的更新,這是基於判例法在以下領域中的新發展:年齡和國別歧視、殘疾、家庭和醫療水平、服兵役、考試、性騷擾、“唯英語(onlyEnglish)”規則、優先選拔等。在所有的案例中,我們都提供了預防措施和實用技巧。
·第3章仍然強調作為一種思維方法的效用論或決策論,同時也強調把組織看作開放系統的觀點。接著,我們提出一個連續性、互助性決策網路的僱傭過程模型,該模型是本書剩餘部分的指導思想。
·第4章更詳盡地討論了多維性和動態性效標,包括以下主題:典型績效對最佳績效、反生產行為、關係績效對任務績效。還對效標的各種不同詮釋影響效度係數(validitycoefficient)產生的方式作了討論。
·第5章強調的重點從以前的績效評估轉向更為廣義的績效管理的方法。儘管對諸如績效信息來源、來源的一致性及評定偏差等主題作了拓展或徹底更新,但還包含有很多新近的材料,如績效管理中人—社會互動作用維度的探討、反饋接受、公平感和不公平感及其後果。另外針對團隊績效的評定也新增了部分內容。
·第6章對現代測量理論進行了更加詳細的探討,如概化理論和項目反應理論。另外,討論了信度估計的各種誤差來源,以及各種測驗誤差校正的相對適宜性。此外,對發展新的測量工具所涉及到的步驟也新增了一些內容。
·第7章增加的材料涉及到距限(rangerestriction)對效度係數的影響,效度概化和交叉驗證,以及這些領域中新近的研究成果對人力資源研究及實踐所具有的潛在意義。另外,新增的內容還包括用於內容效度的各種策略,以及當區間有效性(localvalidation)研究不可行時如何收集效度證據。
·第8章對區分預測(differentialprediction)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處理對策。我們為提高區分預測測驗的準確性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並明確地把對區分效度和區分預測的探討與一些不利影響相聯繫。我們還提出一些如何使不利影響最小化的建議,如多種形式的測驗分數區間(banding),我們將從法律、技術和社會的角度進行討論。我們還從人際關係和公共政策的角度探討了公平的概念。
·第9章就工作組織變動及其對工作分析的意義進行了詳盡的討論。我們提出八種工作分析時面臨的選擇,還增加了一些新的方法,如確定最低任職資格、收集相關工作信息(包括基於網際網路的方法)、把人格維度納入到工作分析之中、進行戰略性或未來取向的工作分析、使用勝任力模型等。本章最後還討論了職業信息的最新取向———O*Net(技術)。
·第10章關注戰略性勞動力計畫。在商務戰略、戰略計畫的替代方法,以及戰略性商務與勞動力計畫的關係方面都新增了可觀的材料。除了對預測勞動力供需方法的傳統討論之外,我們還新增了經營連續性計畫和執行長(CEO)繼任的內容。
·我們在第11章中討論了網路在招聘雇員和求職者的實踐中所產生的革命性影響。我們還討論了基於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涉及到組織形象、招聘者的特徵、資源以及裁員對於招聘的影響。新增加部分考慮了雇用管理系統和個人簡歷智慧型處理軟體的影響力,並增加了從求職者的角度所反映出的求職過程方面的內容。
·第12章討論了求職表和個人簡歷表中反映失真的內容,以及如何使失真最小化;在外顯測驗與人格誠實性測驗的差異性方面也新增了更詳細的內容,基於計算機的篩選過程,如虛擬現實篩選也是增加的完全嶄新的部分。我們對雇用面試的實施方法進行了充分修改,包括社會—人際因素、個體差異、結構效應、使用其他媒介等內容。
·第13章強調選拔系統的效用不僅僅涉及到效度係數。討論了當前效用估算中取得的最新技術進展。所增加的新內容還涉及到:管理者對效用分析的認識,以及這些信息如何影響他們對實施新的選拔系統的決策。最後,本章還包含了多屬性效用分析的全新內容,此效用分析可以作為合併股東資金時用來評估選拔系統有效性的一種方法。
·第14章探討使用一般認知能力測驗作為基本的選拔工具所涉及到的利益權衡(trade-offs)問題。也檢驗了偽裝對效度和決策產生的影響。還就情景—辨別測驗(situational-judgementtest),以及由選拔程式的不同組合所產生的效度和不利影響(adverseimpact)問題增添了全新的內容和信息。
·第15章是培訓設計,已做了充分的修正。本章首先討論了現代組織面臨的重大挑戰以及這些挑戰對於培訓設計和學習系統的影響。我們將繼續強調:發聲訓練設計的基本原則、通過認真的需求分析謹慎地界定所學內容的必要性、培訓目標的詳細規範,以及最佳學習環境的創設。我們還引入了一些有關自我調節和用於提高遷移能力的適應性指導的新材料。
·第16章關注培訓結果的落實和測量。新增加了一些基於計算機培訓和有關標準的內容。另外還引入了最新的測量模型,以克服Kirkpatrick(1994)四層次模型的不足。原來的材料使用項目評估數據來闡述那些具有影響力的管理決策,而我們則著重強調用實驗設計和準實驗設計作為推論培訓效果的基礎。
·第17章是新增加的一章,關注套用心理學的國際性維度。在考察了文化的概念之後,我們強調五個主要的領域:國際性管理潛力的鑑定、國際性任務分配選擇、跨文化培訓和開發、績效管理、歸國。我們也對心理測量工具進行跨文化使用時所涉及到的一些特殊問題進行了闡述。
·第18章包括五種道德法規的最近修訂版。新增的內容涉及到團體道德綱要,並討論了個體差異變數對道德行為的影響。新增加的部分還對組織研究過程的每個階段都需要考察的道德問題進行了闡述,並附帶有研究計畫和研究結果。最後,我們討論了研究者本人的價值觀在實施和報告組織研究的作用。
如果不感謝在完成本書的過程中,我們的家人所提供的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我們就太疏忽了。正是他們的關愛和投入使我們度過了那段美好卻又艱難的時光!
WayneCascio,HermanAguinis
於科羅拉多州丹佛市

目錄

第一章組織、工作與套用心理學
第二章法律與人力資源管理
第三章人、決策與系統觀
第四章標準:概念、測量及評估
第五章績效管理
第六章個體差異的測量和解釋
第七章個體差異測量的效度及套用
第八章僱傭決策的公平性
第九章工作分析
第十章戰略性人力資源規劃
第十一章招募
第十二章初步篩選
第十三章選拔決策
第十四章管理人員選拔
第十五章培訓與開發: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第十六章培訓與開發:實施與結果測量
第十七章套用心理學的國際維度
第十八章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倫理問題
附錄A:員工選拔程式的科學性、法律性方針———依從清單
附錄B:相關和線性回歸回顧
附錄C:統計方法的決策樹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分類與標籤

套用心理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