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女人》[黃梅戲]

《徽州女人》[黃梅戲]
《徽州女人》[黃梅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徽州女人》是安慶市黃梅戲劇團於1999年推向全國的一台探索性劇目。它的創作衝動源自該劇主演韓再芬看到明清時代留下的徽州古民居之後的遐想……這種創作過程的特殊性,決定了此劇的整體的詩話意象和個性風格,也因此使其在整個劇界“收穫”了完全相左的不同評價和定性。

簡介

《徽州女人》《徽州女人》
《徽州女人》是黃梅戲藝術家韓再芬受了畫家應天齊所作《西遞村系列》版畫的啟發,由應天齊、韓再芬策劃、創意,由陳薪伊、劉雲程編劇,陳薪伊、曹其敬導演,韓再芬、黃新德主演的。

劇情

故事通過一個女人"嫁"、"盼"、"吟"、"歸"的四個過程,表現了封建社會中最底層的女人的生活悲劇。版畫似的舞台美術、創新的導演手法,韓再芬惟妙惟肖的卓越表演,使《徽州女人》一反傳統黃梅戲小、巧、輕、喜等風格,代之以深邃、凝重,催人淚下,啟人思辨,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力。

獲獎

《徽州女人》《徽州女人》
《徽州女人》曾經榮獲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六項大獎、第九屆“文華獎”的眾多獎項、國家舞台精品工程評審“精品提名劇目”等殊榮。該劇十餘年來久演不衰,已經連演400餘場,成為戲曲舞台上的經典劇目,也成為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保留劇目。2010年3月,《徽州女人》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取得強烈反響。

黃梅戲經典名篇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它發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多雲山,與鄂東和贛東北的採茶戲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黃梅戲用安慶語言念唱,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黃梅戲來自於民間,雅俗共賞、怡情悅性,她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土風味感染觀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