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礎》

《微生物基礎》

《微生物基礎》為作者於淑萍所寫的教育部高職高專製藥技術類系列統編教材,2005年6月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簡介

《微生物基礎》《微生物基礎》

《微生物基礎》是介紹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動的學科,內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鑑定、生理生化、生長繁殖遺傳變異、以及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微生物在農業、工業、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套用。本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利用、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它們為人類造福。

特點

本課程是種植類、養殖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本課程的後續課是食用菌栽培技術等套用課程。在教學中,要熟悉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學知識,以便廣泛地傳播微生物學的新概念、新理論和新技術,推動微生物學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套用。

對於教學內容,大綱按“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進行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內容是微生物基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要求重點學習,也是考核的重點。

目錄

一、微生物與微生物學
二、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三、微生物與農業的關係
[教學要求]
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學的概念。
熟悉:微生物與農業的關係。
了解: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教學內容]
第一節細菌
一、細菌的形態、大小
二、細菌的細胞結構
三、細菌的繁殖
四、常見細菌類群
第二節放線菌
一、放線菌的形態
二、放線菌的結構
三、放線菌的繁殖
四、代表菌群
第三節其他原核微生物
一、古菌
二、藍細菌
三、立克次氏體
四、衣原體
五、支原體
六、螺鏇體
[教學要求]
掌握:細菌、放線菌、原核微生物的概念;細菌的細胞結構、細菌的繁殖。
熟悉:放線菌的形態、結構、繁殖。
了解:常見細菌類群、放線菌類群;其他原核微生物的特點。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教學內容]
第一節真核微生物的一般特徵
一、真菌營養體
1.細胞結構
2.菌絲
二、真菌的繁殖
1.無性繁殖
2.有性繁殖
第二節常見真菌類群
一、黴菌
二、酵母
三、大型真菌
[教學要求]
掌握:真菌、酵母、真核微生物的概念及真核微生物的一般特徵。
熟悉:真菌的繁殖方式,幾種常見真菌的形態特徵。
了解:大型真菌。
第三章病毒
[教學內容]
第一節病毒的一般結構和種類
一、病毒的定義和化學組成
二、幾種典型病毒的形態結構
第二節病毒的種類
一、動物病毒
二、植物病毒
三、細菌病毒
第三節亞病毒
[教學要求]
掌握:病毒的一般結構和噬菌體的增殖方式。
熟悉:病毒的種類。
了解:亞病毒。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長、代謝與培養
[教學內容]
第一節微生物的營養與培養基
一、營養
1.營養物質
2.營養類型與物質吸收方式
二、培養基
1.培養基的類型
2.培養基的製備
第二節微生物代謝與產物
一、酶
二、微生物的代謝與產物
第三節微生物生長與培養
一、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
二、單細胞微生物生長曲線
三、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教學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營養類型與營養吸收方式,培養基的種類與配備原則。
熟悉:酶的概念,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微生物代謝與產物,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第五章微生物的遺傳育種
[教學內容]
第一節遺傳的物質基礎
一、遺傳的物質基礎-核酸
二、基因的概念
第二節遺傳育種
一、細菌的基因重組
二、真菌的基因重組
三、原生質體融合與誘變育種
四、基因工程簡介
[教學要求]
熟悉:遺傳的物質基礎,基因的概念。
了解:微生物育種技術。細菌、真菌的基因重組方式,原生質體融合技術。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態
[教學內容]
第一節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中的微生物
三、空氣中的微生物
四、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
第二節微生物之間及與其他生物間的關係
一、微生物間的關係
二、微生物與植物間的關係
三、微生物與動物間的關係
第三節微生物與物質循環
一、含碳物質的分解
二、微生物與氮循環
三、微生物與硫、磷的循環
[教學要求]
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微生物間的關係,微生物與氮循環。
熟悉:含碳物質的分解,微生物與硫、磷的循環。
了解:微生物與植物、動物間的關係。
第七章微生物與環境保護
[教學內容]
第一節污水的微生物淨化
一、污水處理的一般過程
二、生物處理的原理和基本類型
三、好氧污水處理方法
第二節農藥的微生物降解
一、農藥的生物降解
二、影響降解的因素
第三節沼氣發酵
一、沼氣發酵的特點
二、沼氣發酵的生化和微生物學過程
三、沼氣發酵工藝
[教學要求]
掌握:污水的微生物淨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熟悉:沼氣發酵的原理和一般過程。
了解:化學農藥的生物降解性及影響降解的環境因素。
第八章微生物在農業中的套用
[教學內容]
第一節生物肥料
一、根瘤菌接種劑
二、固氮菌接種劑
三、解磷、解鉀細菌劑
四、菌根接種劑
第二節生物農藥
一、微生物殺蟲劑
二、生物殺菌劑
三、微生物除草劑
第三節微生物飼料
一、單細胞蛋白
二、青貯桔桿飼料
[教學要求]
掌握:微生物肥料、農藥和飼料的概念及套用條件。
熟悉:常見微生物肥料、農藥和飼料的種類。
了解:生產及質量檢測方法。
第九章微生物與食品
[教學內容]
第一節微生物菌體的套用
一、螺鏇藻
二、單細胞蛋白
三、食用菌
四、微生態調節劑
第二節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套用
一、細菌及其發酵製品
二、酵母菌與酒類的發酵
三、黴菌與食品釀造
第三節微生物酶的套用
一、酶的種類和分類
二、澱粉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套用
三、蛋白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套用
四、微生物生產的酶製劑
第四節微生物與食品腐敗
一、微生物引起食品腐敗變質的基本條件
二、食品腐敗變質的機理
三、常見微生物引起腐敗變質與食品類型
第五節微生物與食品保藏
一、食品物理防腐保藏技術
二、食品的化學防腐保藏法
三、食品防腐保鮮理論
第六節食品衛生的微生物學檢驗
一、食物中毒概述
二、食品衛生標準和微生物指標
三、食品衛生的微生物檢驗
[教學要求]
掌握:食品發酵、防腐的原理和微生物的檢測技術及食品防腐保藏技術。
熟悉:食品衛生標準和微生物指標,微生物菌體及代謝產物的套用。
了解:常見微生物引起的腐敗變質與食品類型,微生物酶的套用。
第十章實驗部分
一、實驗條件與要求
二、實驗內容
實驗一環境中微生物檢測
實驗二無菌操作與細菌染色技術
實驗三細菌菌落形態及個體特徵觀察
實驗四放線菌菌落形態及個體特徵觀察
實驗五常見真菌菌落形態及個體特徵觀察
實驗六培養基的製備及滅菌方法
實驗七優酪乳製備與甜酒釀
實驗八食物中細菌總數的檢測
實驗九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檢測

盤點有關微生物書籍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我們對其的研究對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起著重大的作用。本任務就是讓大家來收集有關微生物的書籍。
《工業微生物》
《微生物製藥》
《微生物學》
《海洋微型生物生態學》
《微生物學:生命科學新視野5》
《中國海洋微生物菌種目錄》
《微生物生物技術》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微生物學與微生物學檢驗》
《農業微生物技術》
《微生物酶轉化技術》
《抗微生物藥物敏感性試驗規範》
《臨床微生物學和微生物檢驗》
《食品微生物》
《簡明微生物學教程》
《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
《茶園微生物與茶園病害微生物控制》
《微生疑跡》
《微生物獵人》
《藥用微生物》
《奇妙微生物》
《微生物奇觀》
《微生物遺傳育種學》
《微生物工程》
《微生物技術》
《醫學微生物學速記》
《顯微鏡下的微生物世界》
《農業微生物》
《微生物礦化》
《微生物菌種資源描述規範彙編》
《微生物生理學》
《微生物分析》
《獸醫微生物菌種資源描述規範及技術規程》
《環境微生物》
《動物微生物》
《烹飪微生物》
《海洋微生物學》
《走進微生物》
《微生物基礎》
《嗜極微生物》
《微生物與寄生蟲學》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和操作指南》
《Brock微生物生物學》
《微生物生物膜》
《微生物肥料的生物學及生產技術》
《現代微生物生物技術》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測定方法及其套用》
《抗生素與微生物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
《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
《科普微生物與人類的日常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