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開始學太極》

《從0開始學太極》

每天幾分鐘,輕鬆練太極。怎樣在家中輕鬆習練中華瑰寶太極拳?太極拳的關鍵竅門如何快速掌握?本書將為您一一揭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專為初學者準備的習練讀物,書中用高清精美圖片將太極動作一一詳細解析,從入門講起,包含適合每天練習的“太極基礎段”、幫助辦公族保健強身的“時尚白領太極”、女性朋友非常喜歡的“美人太極”等,並有提高實戰技能的“太極推手”、攻防指導等特色內容。

隨書附贈精美VCD光碟,老師實景演示,精準把握動作和時間,讓大家的太極學習更輕鬆。作者簡介
高瑛,青島市太極拳委員會副會長,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一級武術裁判,中國武術六段,中國武術協會會員。

現擔任青島市老年體育協會太極拳委員會副秘書長兼活動中心太極拳教練,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太極拳教練等職務。

作者簡介

 杜燕平,國家一級裁判員,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中國武術六段,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青島市一級教練員,青島市老年大學武術健身特聘專家老師。武德雙馨,多年來培養出眾多優秀底子和教練員,帶領團隊在重大賽事屢獲佳獎。

目錄

第一章揭開太極的養生奧秘——養生靜心,健康自然
中華瑰寶太極運動
驅病保健的太極運動
太極運動的特點
第二章太極入門——了解太極基礎
太極運動入門必知與宜忌
練太極時的著裝、環境及呼吸
太極基本步型、步法、腿法
太極基本身型、身法、眼法
第三章養生太極劍——一招一式,祛病延年
養生太極劍基礎
太極劍的結構與名稱
如何選購太極劍
太極劍基本手型
太極劍基本劍法
初級太極劍
預備勢——寧靜心神,消除身體疲勞
起勢——促進血液循環
並步點劍——預防肩、頸、背疾病
弓步削劍——協調眼手一致,靈活眼睛
提膝劈劍——防止下肢無力、膝痛等病症
左弓步攔——疏通經絡,強筋壯骨
左虛步撩——穩固脊柱,調練心肺
右弓步撩——舒緩頸椎,鍛鍊上臂、脖子、肩膀
跳步平刺——保養腹部器官,潤滑關節
弓步直刺——防止上肢麻木
收勢——改善呼吸功能,調理全身氣血運行
進階太極劍(套路組合)
全程圖解
預備勢——安五臟,消除身體疲勞
起勢+雲手——調節神經系統,改善精神憂鬱
左弓步平刺——調理肝脾,防止下肢無力
後舉腿崩劍——提高人體平衡能力,增強心肺功能
仆步橫掃——靈活雙踝、雙膝,預防關節炎
雲劍抹帶——拉伸腿部肌肉
向左平帶——疏通經絡,活血化淤
叉步平斬——靈活脊骨,滋養脊部肌肉神經
回身反刺——牽拉手臂,靈活身體
跳步平刺——保養腹部器官
擺腿抹劍——提高平衡能力
左虛步劈劍——緩解腰肌疲勞
丁步點劍——運動腿部,靈活眼睛
轉身雲劍並步平刺——保健頸部,促進腦部血液循環
收勢——定心凝神,調練心肺之氣
第四章瀟灑太極扇——一開一合,內外兼修
太極扇基礎
太極扇的名稱與結構
如何選購太極扇
練習太極扇的基本手型、握法
練習太極扇的基本開扇法
初級太極扇
起勢(右手持扇)——平心靜氣,安五臟
白鶴亮翅——刺激新陳代謝,放鬆背部
力劈華山——強壯手臂,鍛鍊膝關節
立馬揚鞭——靈活雙眼,提昇平衡力
靈貓撲鼠——鍛鍊頸肩,活動腿部關節
大鵬展翅——緩解肩頸不適,促進淋巴排毒
撥雲見日——舒緩頸椎,放鬆全身肌肉
引蛇出洞——雕塑美背,溫和按摩脊柱
偷步撩陰——預防頸部肌肉粘連和肩背酸痛
雲燕歸巢——最大程度舒緩身體的不適感
收勢——定心凝神,調練心肺之氣
進階太極扇(套路組合)
全程圖解
預備勢——寧靜心神,消除身體疲勞
起勢——促進血液循環
回身穿掌——緩解腰肌疲勞,活躍氣血
右弓步平開扇——緩解腰肌疲勞
馬步插扇——疏理下肢經絡
右虛步雲抱扇——疏經散熱,去除心火
翻身點扇——疏通經絡,強筋壯骨
歇步開扇——緩解肩部不適,增進身體循環
叉步開扇——提高人體平衡能力,增強心肺功能
右仆步穿扇——拉伸脊柱,鍛鍊四肢
弓步插扇——消除疲勞,鍛鍊平衡能力
左下勢開扇——預防“五十肩”和關節炎
右弓步撩扇——靈活骨骼、肌肉和關節
叉步後撩扇——舒緩胸背,減輕疲勞和胸悶
右獨立挑掌——強壯小腦,提高自控能力
進步掛扇——強壯髖關節,增強膝關節力量
高歇步拋接扇——強壯肩、肘、腕、腿關節
虛步平刺——擴胸,緩解亞健康狀況
收勢——調理全身氣血運行

精彩文摘

第一章揭開太極的養生奧秘——養生靜心,健康自然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太極無愧其中之精品。而今,太極運動風靡世界。美國《時代》雜誌將之稱為“全球一億五千萬人練習的‘完美的運動’”。關於太極運動的起源,眾說紛紜,目前大致可以歸納為兩類觀點:一類認為大約由南朝的韓拱月、程靈洗髮起,經唐朝許宣平、李道子,宋朝成必,元朝張三豐,明清朝的王宗岳、蔣發,清中葉陳長興不斷傳承興盛;一類則是認為太極運動是明末清初陳王廷所創。18世紀20至60年代,相繼出現了陳有本在老架基礎上編成的陳氏新架太極拳,陳有本的弟子陳青萍又在此基礎上創編的趙堡架和忽雷架。隨後,楊露禪在陳式拳基礎上創編的綿拳架,經其子楊健侯和其孫楊澄甫修潤定型為楊式太極拳套路。1956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相繼組織太極拳名家創編了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四十八式太極拳,整理、修訂了楊式八十八式太極拳、三十二式太極劍、太極拳推手練習法等。整理創編了陳式、楊式、吳式、孫式和武式太極拳競賽套路,以及用於全國武術錦標賽的四十二式太極拳和四十二式太極劍競賽套路。1986年起,全國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推手比賽正式開賽,每年一屆。1991年首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將太極拳設為比賽項目之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同場競技切磋。雖然太極運動究竟是何人何時創造的尚無定論,但是可以肯定,太極運動絕非一蹴而就,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形成的,世代沿襲,經久不衰,名手輩出,也見證了太極運動的博大精深。
如今,太極運動已傳播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最常見的全民健身方式之一,不僅被廣大中老年朋友採用為健身鍛鍊項目,也受年輕人士青睞,成為修身保健的熱門方式之一。
驅病保健的太極運動
太極運動目前已被國內外醫學界證明是一種重要的健身和預防疾病的手段。它除了能增強體質外,還是輔助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心肺病等慢性病的好方法,更對身體的各主要系統具有極佳的保健功效。
神經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