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評傳》

《張之洞評傳》

《張之洞評傳》以張之洞“身系朝局疆寄之重四十年”的不凡政治生涯為經,以其學術、經濟、軍事、外交、教育和文化思想為緯,以辦洋務、倡“中體西用”說為重點,全面廓清這位身處古今中西大交匯時期的“過渡型”歷史人物思想變化和發展的脈絡。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張之洞評傳》張之洞評傳

本書以張之洞“身系朝局疆寄之重四十年”的不凡政治生涯為經,以其學術、經濟、軍事外交、教育和文化思想為緯,以辦洋務、倡“中體西用”說為重點,全面廓清這位身處古今中西大交匯時期的“過渡型”歷史人物思想變化和發展的脈絡,深刻揭示出其思想、個性、行為的種種矛盾,點明其集儒臣與能吏於一身,兼開新與衛道於一體的人生之旅的特徵,評判其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特定地位。

圖書概況

人是歷史的主體。歷史發展固然有其必然規律,但這絲毫也不排斥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當然,人又不是單個人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個人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他們的活動總要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發生複雜的互動關係。

本書傳主張之洞(1837—1909)是古今中西大交匯的晚清社會的產兒,他又發揮了極大的主觀能動性,對這個轉型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諸多側面打上鮮明印記;他的心路歷程,從一個特定的角度相當典型地反映了鹹豐同治光緒宣統年間中國社會走過的曲折坎坷的路徑。

本書傳主辭世已久,人們卻難以忘懷他的創榛辟莽的業績和新舊雜糅的思維教訓。時至二十世紀中葉,毛澤東(1893—1976)在論及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時還特彆強調: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①;學界泰斗陳寅恪(1890—1969)在三十年代則自稱,“平生為不古不今之學,思想囿於鹹豐、同治之世,議論近乎曾湘鄉張南皮之間”②,足見今人或者不時感受到張氏的遺澤,或者難以擺脫這位“文襄公”的思想軌範。

傳主簡介

張之洞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自號抱冰。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3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
1880年授翰林院侍讀。次年擢內閣學士。又任山西巡撫。1889年8月,調署湖廣總督
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戰後,張之洞曾奏請派馬隊"馳赴天津,聽候調遣",並想以"外洋為助"。他鑒於"倭勢日?,必將深入",建議"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電李鴻章,提出"購兵船、借洋款、結強援"三項主張。10月底,日軍強渡鴨綠江後,遼瀋危急,張之洞再提出"購快船、購軍火、借洋款、結強援、明賞罰"五事。11月2日,調署兩江總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鴻章電中指出"無論或戰或和,總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軍圍困旅順,張之洞先後致電李鴻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順,均無效。
1895年初,日軍進犯山東半島,張之洞給山東巡撫立秉衡發急電,建議李"責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開壕塹,於要路多埋火藥,作地雷",以阻止日軍進犯。並表示擬撥槍枝彈藥支援山東守軍。在丁汝昌自殺殉國後,他曾建議將駐紮台灣的劉永福調來山東抗日,保衛煙臺。6月3日,日軍攻陷基隆港。5日,張之洞仍致電唐景崧,希望他激勵士勇民眾堅守台北府,並鼓勵唐“自率大支親兵,獲餉械,擇便利駐紮,或戰、或攻、或守,相機因應,務取活便,方能得勢。”可是唐景崧辜負了台灣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廈門。最後只剩劉永福在台灣領導軍民堅持抵抗日本侵略軍。但是“餉械奇絀”,多次向張之洞求援,張之洞雖有餉械,卻不敢接濟,10月19日,劉永福戰敗,退歸廈門。
1898年,張之洞作《勸學篇》反對變法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張之洞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民眾鬥爭,並鎮壓唐才常自立軍起義。1906年晉協辦大學士,有擢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作者介紹

馮天瑜馮天瑜

馮天瑜

現任武漢大學專門史教授。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總編纂,湖北省歷史學會第五屆副會長。1942年生於湖北紅安。1964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生物系。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明清史及湖北法方史志教學與研究。著作:《明清文化史散論》、《中華文化史》、《中華元典精神》、《人文論衡》等。

何曉明

何曉明,湖北武漢人,1951年出生。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