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操》

《幽蘭操》

電影《孔子》的主題曲名為《幽蘭操》,相傳古詩《幽蘭操》(又稱《猗蘭操》)是精擅琴藝的孔聖人自感生未逢時的絕世作品。唐代著名詩人韓愈曾作同名作品唱和孔子,而影片主題曲的歌詞正是改編自韓愈這首名垂青史的詩作。王菲演唱的《幽蘭操》並不是一首流行歌曲,儘管旋律不複雜,但歌詞很複雜。《幽蘭操》的歌詞改自韓愈的《猗蘭操》,全篇都是“蘭之猗猗,揚揚其香”這樣類似《詩經》里的詞句。這比王菲以前演唱的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要生僻許多。

基本信息

原詩

韓愈韓愈

作者: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生僻字注釋:

猗(yī):美盛的樣子,如:猗猗(美盛的樣子;柔美的樣子;美好的樣子);猗娜(猶婀娜,柔美的樣子);猗蔚(草木蘩茂的樣子)

曷(hé):何,什麼

薺(jì):指薺菜

覯(gòu):遭遇

注釋

序釋

,在中國文化中,是“入我門中,能諫我心之草”是先祖留給後人的無字天書。

孔子酷愛蘭花,有“蘭為王者香”之語。此言含義一是蘭香為香中之王,一株好的蘭花開放的時候,整個山谷聞不到別的花香,這是蘭香香芬豐富的生物學特性。二是,蘭只為王者而香。蘭隱於幽深的山谷中,不開花時,與群草無異,只有王者,才能認識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從而去深山中尋訪。

總釋

上闕,中心是蘭香是王者之香

《幽蘭操》《幽蘭操》

譯文:蘭花的葉子,長長的,在風中搖曳,優雅而飄逸;蘭香,在風中升騰,向四方飄揚。蘭香所及之處,所有花香都黯淡無味,並成為蘭香的一部分,眾多的花香拱衛著蘭香,蘭花的芬芳,遠而不淡,近而不濃,幽幽的從中心向八方輸布。蘭是香中之王,如果沒有人認識到而不去採摘佩戴他,對蘭花而言,又有什麼妨害呢。

中闕,中心是蘭只為王者而香

譯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東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雖然像香蘭一樣,不以無人而不芳,不過我也在積極地尋找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機會。周文王夜夢飛熊入帳,渭水之畔訪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興周之業,先祖早寄希望於太公也”之說,故名太公望),從而奠定周朝800年基業,這是多么讓人嚮往的啊。蘭一旦被王者採摘佩戴,定會讓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間蘊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下闋,中心是蘭歷苦寒而成其香

譯文:雪霜鋪天蓋地,樹冠上厚厚的一層,雖是冬天,但看起來萬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樣。嚴寒中,蘭的花蕾,靜靜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積累。蘭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們能明白這是君子應該遵守的道理和法則,那么,那么後世子孫必定昌盛。

寓意

韓愈亦仿而作之,其《幽蘭操》序云:“孔子傷不逢時作。”

詩同情孔子生不逢時,寄情蘭芳,卻又比孔子豁達曠逸:“不採而佩,於蘭何傷?”這就顯得堅強剛毅。緊接著聯繫自已行走四方,積時累年,卻事不遇知,行不得安情況,在這“雪霜貿貿”之中,但見薺麥正萌發始生,一派生機。薺與麥都是秋冬生長,至夏結實。這種上結陰而返,由陽而長的精神給了韓愈以極大鼓舞,他要像幽蘭一樣,不以無人而不芳;也要如薺麥一樣,迎貿貿雪霜而萌發。君子的遭遇,正是表現君子高尚操守的時候和地方。

王菲詮釋

王菲復出演唱《幽蘭操》王菲復出演唱《幽蘭操》

電影史詩巨片《孔子》定於2010年1月22日在全球上映。2010年1月3日,片方正式宣布,影片《孔子》主題曲由沉寂五年的亞洲天后王菲演唱,名為《幽蘭操》。這首主題曲定於台北時間2010年1月6日舉行全球首發,並會在1月7日9時整,在《孔子》官網上公布,影迷和歌迷們可通過網路線上收聽。

創作背景

據悉,早在2009年4月,影片《孔子》開機之時,劇組和王菲就已接觸。為了達到和電影完美結合,雙方就主題曲的樂風、樂曲及歌詞進行深入研究。經過長達數月對歌詞和樂曲的反覆修改,最終於2009年12月31日錄製完成。王菲用其特有變幻綺麗的唱腔,把一個人的故事,一個偉大的時代和歷史,都融進那飄忽而真切的歌聲,並實現了和電影的完美結合。

導演胡玫聽過後用了十個字來形容該歌曲——“溝通了人間與天空的美”,而之所以最終選擇由王菲來唱,也是因為只有天后空靈幽遠的聲音,才能夠將“溝通了人間與天空的美”般的神韻唱出來。

王菲版《幽蘭操》歌詞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王菲自述

大家好,我是王菲。參與這部作品,原因簡單,就是因為孔子這個題材。我覺得自己是在參與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尤其在今天這個時代,這件事情就顯得尤為的重要和迫切。在今天呢,無論是在我們生活當中或者文藝作品當中呢,負面的信息和情緒很多很多,當中也有非常尖銳和深刻的提問。我想《孔子》的意義就在於提醒大家答案在這裡,其實一直都在這裡的。就是它提醒我們古先賢的這種思想和精神的傳承,是我們內心力量的根基,是不可以丟失的。所以我由衷地欽佩《孔子》的這個創作團隊,他們的責任感和勇氣,也為自己能夠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呢,感到非常的榮幸。我最後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部電影,或者知道它,聽到它,想到它,談論到它,並且祝所有的人都能夠從中受益,謝謝。

改編爭議

北京師範大學國學所教師、電影《赤壁》編劇之一史傑鵬批評該曲歌詞貌似古樸,其實意思根本不通。
史傑鵬說,首先是《幽蘭操》歌詞有不通之處,比如“蕾蕾於冬”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肯定是詞作者生造的。他認為歌詞存在大量毛病,只要是改動韓愈詩作之處,意思基本不通或重複。比如詞中“幽幽其芳”、“奕奕清芳”跟“揚揚其香”詞義重複,“雪霜茂茂,蕾蕾於冬”完全不通。最後兩句“君子之守,子孫之昌”缺乏邏輯,史傑鵬詰問,“前句說君子的操守,後面突然扯到子孫昌盛,還有沒有邏輯?”
史傑鵬解釋,韓愈在詩中還借孔子的語氣自述,四處奔走的孔子以薺麥自比,雪霜雖然很盛,但薺麥依舊青青,君子處於可傷嘆之時,一樣會不改變他的操守。而且,韓愈詩作每四句換一韻,韻律顯得搖曳多姿,全不像電影歌詞那樣死板。史傑鵬認為,韓愈作為一代文宗,其詩作不是不可以改編,但電影詞作者非要展現自己的“才華”,將原作改得莫名其妙,簡直是“奇蹟”。
其實,韓愈詩作完全可以改編得更符古韻,又合今韻,難度並不大。“詞作者古典語言能力比較差,連最基本的詩詞押韻都不懂,想不出更合適的詞句來改編。”史傑鵬說,像這種胡亂改編古典詩詞的現象並不多見,記得此前只有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犯過類似毛病,主題曲《滿江紅》也是在押韻、句子方面亂編一氣,荒唐可笑。
“我也從事過電影編劇,知道很多影視編劇、詞曲的作者缺少古典文化修養,不了解古漢語的語法,在改編古典詩詞時想當然按現代漢語的語法處理,結果意思完全不對。”史傑鵬認為,雖然影視編劇、詞曲的作者善於把經典作品通俗化,讓大眾更容易接受,但應該多讀一點古典詩詞,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化素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