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日報》

《少年日報》

《少年日報》是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主辦的,於2002年1月創刊。是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創名牌重點刊物”,2002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雙效期刊”。

基本信息

《少年日報》

簡介

少年報社1967年7月創辦於上海。創辦時主要報刊有《少年報》《好兒童畫報》。1993—2001年是少年報社迅速發展的時期。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少年報社經歷了從小到大,由單一辦報刊到全方位為少年兒童提供服務的發展,並先後創刊了《少年報·兒童版》《少年報·國中版》《少年報·小夥伴版》
同期,少年報社先後創辦了非非藝術學校兒童服務部新時代廣告公司、電腦排版中心、彩印中心、文化中心、小記者培訓學校,以及 “少年報熱線電話”和《少年報》網站,在上海市及部分外省市建立了19個少年報小記者分團,430多個《少年報》小記者站,擁有萬餘名小記者,成為全國規模大、品種多、影響廣的少兒報刊出版單位之一。
2001年1月,少年報社與其他教育報刊社合併成為上海教育報刊總社。
2002年1月,《少年報》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正式改名為《少年日報》,成為中國內地唯一的少年日報。
少年報社自創辦以來,始終受到領導的關懷和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李鵬朱鎔基吳邦國黃菊等同志曾先後為少年報社寫信、題詞,或接受《少年報》小記者採訪。
少年報社以江澤民同志“熱愛兒童、辦報育人”的指示為宗旨,根據當代少年兒童的特點,辦報辦刊既有時代特色,又新鮮活潑,富有兒童情趣。《少年日報》每周推出科學學習文藝、雙語、童心、作文、We時代等周刊,被譽為“孩子的好朋友、老師的好助手、家長的好參謀”。
少年報社經常開展重大的有影響的社會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學習的道德品質教育和素質教育。少年報社的傳統活動和對外文化交流有:
與團市委少年部每年聯合舉辦小紅星節、上海市百名和十佳“苗苗小能手”評選活動,表彰在“自理自學自律自護自強”和“手拉手”活動中有突出表現和感人事跡的優秀小朋友。
中國上海頭腦奧林匹克協會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聯合主辦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這是一項國際性的培養青少年創造力的活動。從1987年開始,少年報社已舉辦了十八屆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全國已有11個省市參加這項活動。在頭腦奧林匹克世界決賽中,上海中國小參賽隊已榮獲10次世界冠軍和2次富斯卡特別創造力獎,受到原市委書記吳邦國、原上海市市長徐匡迪的熱烈祝賀和親切接見。
為加強上海、香港、澳門和新加坡的中學生交往與文化交流,《少年日報》自2000年起每年舉辦新加坡四地中學生讀書徵文活動。上海學生在讀書徵文活動中多次獲得總冠軍和多項大獎。
此外,少年報社還結合自然人文時政科普和少兒特點舉辦各種愛國主義、德育、少兒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知識競賽,兒童漫畫寫生書法攝影大賽等活動;開展少兒報告文學,少兒書信接力,少兒詩歌,中華少兒海峽兩地書等徵文;組織形式多樣的國際兒童畫展,海內外藝術團體交流,少兒體育節,中華民俗風情遊藝等文體活動,推動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促進了與世界兒童的友好往來。
《少年日報》被評為上海市優質報紙和首屆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
《好兒童畫報》是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創名牌重點刊物”,2002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雙效期刊”,進入“中國期刊方陣”,2005年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優秀少兒報刊優秀獎。
少年報社先後在1997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被評為全國百家地方報社管理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