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語》

《小兒語》

此書語言淺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雜言(字數不得等)的語言形式,以鮮活隨意的語言形式宣傳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品德。其中有消極的成份,也有每個人應該具有的良好品德。此書問世以來,很受歡迎,它濃縮了大量文史知識和道德理論,內容豐富,淺顯易懂,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經典而傳承至今。比較普遍的流行於民間,所以影響很大。

作者簡介

(圖)《小兒語》《小兒語》

《小兒語》,明代呂得勝所撰。呂得勝,河南寧陵人,字近溪,生活在嘉靖時。他很關心兒童的教育工作,主張兒童有知識時,就要進行正確教育。當時民間流傳一些兒歌,如“盤卻盤”、“東屋點燈西屋亮”之類,他認為這些兒歌對兒童固然無害,但對品德修養以及後來的發展也沒有什麼好處。於是他編寫新的兒歌,用來代替舊的兒歌,是以成此書。

作品簡介

(圖)《小兒語》《小兒語》

本書是中國蒙學圖說中的一冊,作品除收錄了原文外,極適合少年兒童的閱讀。本書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圖文並茂,通俗易懂,融知識性及可讀性為一體,有利於少年兒童道德品質的培養和知識能力的拓展。是一冊極佳的少兒讀物。

內容摘要

《小兒語》《小兒語》
小兒語
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
沉靜立身,從容說話,不要輕薄,惹人笑罵。
先學耐煩,快休使氣,性躁心粗,一生不濟。
能有幾句,見人胡講,洪鐘無聲,滿瓶不響。
自家過失,不須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
無心之失,說開罷手,一差半錯,哪個沒有。
須好認錯,休要說慌,教人識破,誰肯作養。
要成好人,須尋好友,引酵若酸,哪得甜
與人講話,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須強說。
當面破人,惹禍最大,是與不是,盡他說罷。
造言生事,誰不怕你,也要提防,王法天理。
我打人還,自打幾下,我罵人還,換口自罵。
既做生人,便有生理,個個安賢,誰養活你。
(圖)《小兒語》《小兒語》
世間藝業,要會一件,有時貧窮,救你患難。
飽食足衣,亂說閒耍,終日昏昏,不如牛馬。
擔頭車尾,窮漢營生,日求升合,休與相爭。
強取巧圖,只嫌不夠,橫來之物,要你承受。
心要慈悲,事要方便,殘忍刻薄,惹人恨怨。
手下奴僕,從容調理,他若有才,不服侍你。
一不積財,二不結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爺娘。
別人性情,與我一般,時時體悉,件件從寬。
卑幼不才,瞞避尊長,外人笑罵,父母誇獎。
從小為人,休壞一點,覆水難收,悔恨已晚。
貪財之人,至死不止,不義得來,付與敗子。
都要便宜,我得人不,虧人是禍,虧己是福。
正人君子,邪人不喜,你又惡他,他肯饒你。
今日用度,前日積下,今日用盡,來日乞化。
無可奈何,只要安命,怨嘆躁急,又增一病。
自家有過,人說要聽,當局者迷,旁觀者醒。
白日所為,夜來省己,是惡當驚,是善休喜。
怒多橫語,喜多狂言,一時偏急,過後羞慚。
人生在世,守身實難,一味小心,方保百年。
讀聖賢書,字字型驗,口耳之學,夢中吃飯。

參考譯文

四 言
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沉靜立身,從容說話。不要輕薄,惹人笑罵。先學耐煩,快休使氣。性躁心粗,一生不濟。能有幾句,見人胡講。洪鐘無聲,滿瓶不響。自家過失,不消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無心之失,說開罷手。一差半錯,那個沒有。寧好認錯,休要說謊。教人識破,誰肯作養 。要成好人,須尋好友。引酵若酸,那得甜酒。與人講話,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須強說。當面證人,惹禍最大。是與不是,盡他說罷。造言起事,誰不怕你。也要提防,王法天理。我打人還,自打幾下。我罵人還,換口自罵。既做生人,便有生理。個個安閒,誰養活你。世間生藝,要會一件。有時貧窮,救你患難。飽食足衣,亂說閒耍。終日昏昏,不如牛馬。擔頭車尾,窮漢營生。日求升合,休與相爭。兄弟分家,含糊相讓。子孫爭家,廝打告狀。強取巧圖,只嫌不夠。橫來之物,要你承受。

六 言
兒小任情驕慣,大來負了親心。費盡千辛萬苦,分明養個仇人。世間第一好事,莫如救難憐貧。人若不遭天禍,舍施能費幾文?乞兒口乾力盡,終日不得一錢;敗子羹肉滿桌,吃著只恨不甜。蜂蛾害飢寒,螻蟻都知疼痛。誰不怕死求活,休要殺人害命。自家認了不是,人可不好說你。自家倒在地下,人再不好跌你。氣惱他家富貴,暢快人有災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壞了心腸。

雜 言
老子終日浮水,兒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盜果,兒子殺人放火。休著君子下看,休教婦人鄙賤。人生喪家亡身,言語占了八分。任你心術奸險,哄瞞不過天眼。使他不辯不難,要他心上無言。人言未必皆真,聽言只聽三分。休與小人為仇,小人自有對頭。幹事休傷天理,防備兒孫辱你。你看人家婦女,眼裡偏好;人家看你婦女,你心偏惱。惡名兒難揭,好字兒難得。大嚼多噎,大走多蹶。為人若肯學好,羞甚擔柴賣草;為人若不學好,夸甚尚書閣老。慌忙到不得濟,安詳走在頭地。話多不如話少,語少不如語好。小辱不肯放下,惹起大辱倒罷。天來大功,禁不得一句自稱;海那深罪,禁不得雙膝下跪。一爭兩醜,一讓兩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