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卡斯楚》

《尋找卡斯楚》

導演奧利佛•斯通第二次訪問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楚的紀錄片。內容特別針對古巴最近鎮壓國內的異見分子,和三個人因騎劫輪渡到美國去被判死刑。

基本信息

簡介

社會科學類紀錄片,HBO頻道2004年出品,是AmericaUndercover系列之一,英語對白,暫無字幕。

主要演員

JimmyCarter...Himself(archivefootage)

JamesCason...Himself(archivefootage)

FidelCastro...Himself

Ernesto'Che'Guevara...Himself(archivefootage)

MiriamLaeba...Herself

ClaudiaMarquezLinares...Herself

OsvaldoPayá...Himself

BlancaReyes...Herself

VladimiroRoca...Himself

FilipePerezRoque...Himself(archivefootage)

ElizardoSanchez...Himself

OliverStone...Himself

JuanitaVera...Herself(Castro'sInterpreter)

內容介紹

導演奧利佛•斯通第二次訪問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楚的紀錄片。內容特別針對古巴最近鎮壓國內的異見分子,和三個人因騎劫輪渡到美國去被判死刑。

導演簡介

奧利弗·斯通奧利弗·斯通

奧利弗·斯通

對於奧利弗·斯通的藝術,總給人以獨特的理解。他並非是那種為了藝術而藝術,或是把自我地位看得如何高大。在他的藝術生命中,事件和由事件引出的人物均是必不可少的。他所創造的是一個看起來近乎於真實或者一眼望去就虛無縹緲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又是如此的混亂,他的電影風格卻又是那樣的明確、獨立,總是讓人驚嘆不已。

1946年9月15日,偉大的奧利弗-斯通在美國紐約出生,少年時期的斯通受到了布努埃爾和戈達爾的深刻影響,他的家庭和他自己的早年生活也成為他後來電影拍攝的主要源泉和題材。

他的父親路易斯-斯通是一名普通金融職員,父親在華爾街的起起伏伏成就了奧利弗-斯通1987年的電影《華爾街》。耶魯大學在外人看來是一個夢想天堂,但對於斯通來說卻是可以隨意丟棄的玩物,在耶魯僅僅讀了一年之後,他就前往越南“支教”,在做了一年的鄉村教師之後,斯通經墨西哥輾轉回了美國。

1967年,斯通又回到了他熟悉的越南,但這一次不是來教書,而是因為戰爭。兩次天壤之別的越南之旅也把這個貧窮而美麗的國家深深地烙在斯通身上,他後來拍攝的“越戰三部曲”成為別人難以複製、逾越的鴻篇巨製。

和大多數心懷電影夢想的青年一樣,斯通在越戰結束後開始了自己系統的學習階段,他在老師馬丁-斯科西斯的帶領下以攝影師的角色進入電影圈,其後他出任了一些編劇和剪輯的工作,這些工作為奧利弗-斯通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78年他憑藉《午夜快車》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斯通默默無聞的電影生涯結束了,1981年的導演處女作《手》接踵而來。

1986年對於奧利弗-斯通來說應該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波爾多的莊園為世界奉獻了若干美酒,而斯通帶給世界的則是一部《野戰排》。獲得2項奧斯卡提名並不奇怪,讓評論界奇怪的是如此角度偏頗的戰爭片竟然在當年的賣座榜上排名第三,奧利弗-斯通的電影被喜歡、被厭惡的陣容旗鼓相當,對奧利弗-斯通及其電影的爭論由此開始。

在《薩爾瓦多》(1986)、《華爾街》(1987)、《脫口秀》(1988)未獲好評的情況下,奧利弗-斯通又在1989年推出了“越戰三部曲”之《生於七月四日》,6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斬獲最佳導演、最佳剪輯,在其他14項電影節提名中獲得10項大獎,奧利弗-斯通一舉樹立的好萊塢一流導演的地位,並把對政治和戰爭的鮮明觀點打造成自己的性格標籤。

奧斯卡的小金人給了斯通無限自由的創作空間,在“越戰三部曲終結篇”《天與地》之前,他還執導了《大門》和《刺殺甘迺迪》,前者不僅成為“大門樂隊”的“官方傳記”,更是後來許多搖滾電影學習的榜樣;後者將斯通的政治片提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從《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的旁敲側擊,《刺殺甘迺迪》換成了一副直接拷問的架勢,通過翔實的史料和經絡分明的剖析,給觀眾呈現了隱藏在歷史事件背後的政治黑幕,《刺殺甘迺迪》也因此成為美國最具爭議的電影之一,湯姆-漢克斯在近日宣布將按照官方的“華倫報告”拍攝一部正說“甘迺迪之死”的電影。

似乎所有禁忌的主題都能讓奧利弗-斯通產生興趣,1994年暴力題材的《天生殺人狂》雖然在獎項上收穫寥寥,但對於暴力的過分表現,還是在電影界掀起了

軒然大波。

《大門》的經驗,讓對於政治深感興趣的奧利弗-斯通執導人物傳記得心應手,從《尼克森》開始涉及著名政治人物的傳記。而斯通獨立電影的巨大影響也為他贏得了眾多政治人物的友誼,《尼克森》反映平平並不能阻礙斯通政治情結的膨脹,紀錄片《指揮官》和傳記片《卡斯楚》給全世界重塑了一個活生生的古巴反美英雄形象。

獨立電影的精華已經深入奧利弗-斯通的骨髓之中,外界的評論對他完全不起作用,在巨星雲集卻應剛愎自用而大敗的《亞歷山大大帝》之後,斯通重新操起了賴以成名的政治電影老行當,這一次他緬懷的是9·11中的平凡人,雖然他一直宣稱這是一部很“單純”的紀錄片,但影片《世貿中心》的上映還是受到了重重阻撓,令所有人不解的是,同題材的《93號航班》卻順利通過審查。

令人欣慰的是,這點挫折並沒有消磨獨立戰士奧利弗-斯通的鬥志,相反可能會令他越戰越勇。近期的訊息顯示,斯通有計畫為伊朗領導人內賈德拍攝一部紀錄片,而且已經得到了內賈德的同意。更令影迷們振奮的訊息是,斯通有意拍攝他的第四步越戰片,4000萬美元的預算和布魯斯-威利斯的加盟,值得每一個“斯通迷”振臂高呼。

奧利弗-斯通在好萊塢現在不僅僅是作為一名導演存在,他還擔任了不少電影和電視劇的製片人,編劇也是他的強項之一,別忘了他的第一個獎就是“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甚至他還在電影和電視劇里偶爾露兩下臉,這樣的導演除了“天才”和“全才”,別無他稱。

1946年9月,奧利弗·斯通出生在紐約,他的父親在華爾街工作,家境良好,生活優越。1967年奧利弗一時心血來潮加入了軍隊,服役期間兩次受傷,父親想讓他遠離炮火紛飛的危險戰鬥,但都沒有成功。1968年4月,奧立弗被派往偵查排,這段經歷為他後來著名的影片《野戰排》(Platoon)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從越南回國後,奧利弗師從馬丁·斯科塞斯(MartinScorsese)受益匪淺。在紐約大學上學期間,斯通拍攝了三部黑白短片,分別是《LastYearinVietnam》、《MadmanofMartinique》和《Michael&Marie》。1971年,奧利弗與NajwaSarkis結婚,為了養家餬口他不得不當起了計程車司機,同時還必須忍受電影和劇本不斷碰壁帶來的挫折。最終,在一個加大拿富豪的資助下,奧立弗前往加拿大,和一個破產的電影公司合作,自編自導了電影《癲癇》(Seizure)。1976年的夏天,他決定趁著還沒有忘記在越南的經歷之前,寫出《野戰排》的劇本。適逢婚姻走到盡頭的奧立弗獨自在紐約艱苦創作,幾周后劇本終於完稿,他搬到洛杉磯,向多家電影公司兜售他的劇本,卻無一例外地遭到拒絕。最終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被他的寫作才華所吸引,花錢請他改寫比利·海伊斯(BillyHayes)的土耳其監獄題材劇本《午夜快車》(MidnightExpress),1978年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斯通也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改編獎。1986年,屢遭冷落的《野戰排》終於在菲律賓被拍攝成電影,並一舉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奧斯卡大獎,成就了奧立弗·斯通事業的輝煌巔峰,一年後他的《華爾街》(WallStreet)為麥可·道格拉斯(MichaelDouglas)贏得奧斯卡影帝頭銜。

此後奧立弗還拍攝了《生於7月4日》(BornontheFourthofJuly)、《刺殺甘迺迪》(JFK)和以獨特的越南人視角來講述越戰的《天與地》(HeavenandEarth)等越戰和政治題材的電影,引發不少了爭議和討論,奧立弗其他較有影響的作品有《死亡熱線》(TalkRadio)、《門》(TheDoors)、《天生殺人狂》(NaturalBornKillers)等,在電影的道路上,奧立弗始終在不斷地超越自己,以圖象和聲音記錄著這個時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