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影]

《家》[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家》,影視名。有一部1941年產的電影叫《家》,還有一部2007年出的電視劇也叫《家》。下面對這兩部影視分別做以簡要介紹。

基本信息

電影《家》

《家》《家》

故事梗概

影片從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衰落反映了封建禮教的虛偽殘酷和一代青年的覺醒。這是一個表面昌盛和睦的家庭,高老太爺長子已逝,其他的兒子克明、克安、克定不務正業,終日沉溺

於吃喝嫖賭。長孫覺新同姨表妹梅相戀卻不能自結姻緣,各自依從父母之命結了婚。覺新的二弟覺民和姑表妹琴要好,三弟覺慧正與丫鬟鳴鳳相愛。但他們的愛情卻遭到家庭的摧殘,鳴鳳被逼做妾之際投水自殺,琴躲避軍閥逼婚逃出家門。不久軍閥混戰,梅同母親來高府避亂,與覺新相遇更覺傷感,覺新和妻子瑞汪同情他們,但三人都很痛苦。梅歸家後在傷感中抱病死去。高老太爺臥病不起,克安兄弟和陳姨太一邊準備後事一邊爭奪家產,瑞珏又困難產生下兒子後死去。覺新痛苦之中終於認識到軟弱的錯誤,支持了二弟三弟的反抗行動。

1941年上海淪為“孤島”,進步的電影文化工作遭到嚴重摧殘,日本人控制了影片發行權,因而充斥市場的是鴛鴦蝴蝶派作品和粗製濫造的偵探片、恐怖片和時裝戲曲片。儘管這樣,愛國的電影工作者還是以嚴謹的態度改編了巴金的這部名著,這是當時出現的幾部較好的影片之一。影片《家》再現了小說的主題,表現了人們在虛偽的封建禮教束縛下的痛苦生活,也表現了人們的覺醒和反抗。當時在上海影界的許多負有盛名的導演和演員參與創作,陣容強大,使影片在藝術上也獲成功。編導者運用純熟的電影表現手段,把故事平鋪開來,有條不紊地展開幾條主要線索,敘事脈絡清晰、生動流暢。這部小說共有三次被搬上銀幕,第二次是50年代初由香港的中聯公司攝製,第三次是1957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三部《家》各有特點,其共同之處是都有一個強大的編導和演員陣容。

導演簡介

卜萬蒼。中國電影導演。生於安徽天祥,揚州第五師範肄業,1921年入中國影戲製造公司隨美國人學攝影並拍攝短片《飯桶》,1924年任大中華、明星影片公司攝影,1926年任民新影片公司導演,執導了第一部影片《玉潔冰清》 。1931年任聯華公司導演,拍攝了《三個摩登女性》等好片。上海淪陷後在新華、華成等公司導演古裝片。1942年入中華聯合製片公司,參與執導《萬世流芳》等片。1948年任香港永華影業公司導演,1950年創辦泰山影業公司,為香港各影業公司執導。60年代為台灣製片廠導演的《吳鳳》是台灣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 《梁紅玉》為台灣第一部彩色京劇戲曲片。1964年導演《趙五娘》後退出影壇。他一生共導演70多部影片,他也善於識別和培養演員,經他培育的有光彩的影星中有:阮玲玉、顧蘭若、顧也魯、陳雲棠、陳燕燕、袁美雲、金焰等。他認為"電影創作的成敗,重要是製片路線的方向是否正確,劇本是靈魂。"

袁美雲原名侯桂鳳,1918出生於浙江杭州。幼年時因父親早逝,母親只好將剛滿10歲的小桂鳳以五百元的身價抵押給蘇州人袁樹德做養女學戲,押期八年,改名為袁美雲。她天賦聰穎,唱做功不錯,頗受觀眾的好評。與她姐姐袁鳳雲同台演出,人稱“袁氏雙雲”,名揚江浙。袁美雲的戲曲舞台表演引起了“天一”公司邵醉翁的注意,他親自登門說服其義父讓美雲拍電影,雖不順利,最終還是同意了。初上銀幕便是“天一”公司的什錦影片《遊藝大會》,從此她也真正從舞台走上了銀幕。

1932年她主演了《小女伶》 ,這是一部有聲片,描寫的就是同袁美雲同樣的身世,她表演非常成功,公映後一炮打響。人們將“小女伶”的雅號與她的名字聯在一起。此後她又主演了《飛絮》等影片。1933年,她到了藝華影業公司,主演了陽翰笙編劇,岳楓導演的《中國海的怒潮》一片,她飾演女主角——漁家女阿菊,表演有層次,有對比,熱情洋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她又被推薦在梅蘭芳與夏莫洛夫聯合導演的音樂啞劇《琴心波光》中擔任主角,以及出演與周倍芳合作的有聲戲曲片《斬經堂》 。由於她有紮實的戲曲功底,她的戲路很寬,她可以扮演性格各異的角色。當人們問到舞台表演與電影表演有何區別時,袁美雲說:“在開莫拉(攝影機)前演戲,一定不能情感過火或不夠,甚至處處都得注意態度的自然。一個電影演員的表演是不能有絲毫勉強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樣,否則就不堪構想了”。40年代主演幾部影片後,移居香港。
梅熹,1914年出生,中國電影演員、導演。他在天津長大,從小喜愛體育運動,練就一幅高大魁梧的身材。曾被北平一所中學聘為體育教員。後來他來到上海,想成為一名演員,為此他曾找到了費穆,但影片公司嫌他過於高大而拒絕了他。1933年,他終於被明星影片公司錄取,進入該公司的演員養成所受訓。畢業後,他在李萍倩導演的《豐年》中飾演重要角色,一炮打響,獲得成功。

1934年至1936年,他又出演了《鄉愁》《落花時節》《熱血忠魂》《女權》 ,這四部影片反映平平。隨後,他在金山等人組織的“四十年代劇社”參加演出了話劇《賽金花(話劇)》,引起名導演的注意。1936年他在新華影片公司主演了由史東山編導的《長恨歌》 ,他在片中的表演得到好評,此片很賣座,梅熹開始走紅影壇。 
1937年,梅熹應蔡楚生的邀請加入聯華影片公司。在“聯華”主演了孫瑜導演的《春到人間》,還拍攝了《如此繁華》、 《藝海風光三:歌舞班》《聯華交響曲一:兩毛錢》 、《聯華交響曲七:瘋人狂想曲》等影片。1938年,他又加入張善琨經營的新華影片公司。1938年到1942年是他的黃金時代,在“新華”、“華新”、“華成”、“藝華”等主演了三十多部影片,其中《乞丐千金》、《木蘭從軍》等影片都轟動一時, 《木蘭從軍》一片使梅熹成為當年最賣座的紅小生。抗戰期間,他曾拍攝過反動影片,受到抨擊。此後,他便退出影壇,從事商業,卻商場失利,不得不於1948年重返影壇,又拍攝了《霧夜血案》《斷腸相思》等影片。北平解放後,他來到北平,加入文工團,演出了《白毛女(話劇)》、《劉胡蘭(話劇)》等。1963年,他被調到北京電影製片廠任導演,他參加拍攝了《風暴》、《停戰以後》等影片,1979年在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乳燕飛》 。1983年他病逝於北京。
陳燕燕,原名陳倩倩,1916年出生,寧波旗人。1930年,“聯華”公司在北京拍攝《故都春夢》時,她經常去看拍外景,遇到了蔡楚生。由於她酷愛電影,於是主動向蔡楚生自我推薦,他們認為她形象好,有培養前途,於是讓她在片中客串了一個不重要的角色,從此她步入影壇。

為了自己心愛的事業,她從北京到了上海,開始在“聯華”公司當練習生,在暗房工作。不久,她在《自殺契約》《戀愛與義務》等影片中開始飾演一些配角,漸漸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為此,“聯華”與她簽訂了長達五年的拍片契約。1932年她因主演了蔡楚生導演的《南國之春》一片一舉成名。此時,她的表演受到了電影界內外的一致好評,也開始了她創作的豐收期。她先後又拍攝了《奮鬥》、《三個摩登女性》、《母性之光》等多部影片。由於她擅長扮演純潔的少女,天真可愛的小女兒,人們都親昵的稱她為“美麗的小鳥”。隨年齡的增長,形象的變化,她一改往日的戲路,在馬徐維邦的《寒江落雁》一片中成功地塑造了悲劇人物,再一次引起轟動。陳燕燕雖然家庭生活不順,但這些從未使她放棄自己在事業上的追求。

1949年她移居香港,與王豪創辦了海燕影片公司,繼續從事表演事業。在香港、台灣兩地拍片,多飾演中老年角色。1981年她赴台灣加入了中國電視公司,成為該公司基本演員。1988年在北京等地公映了台灣電視連續劇《昨夜星辰》,她在劇中飾演的一個慈母形象,受到大陸觀眾的好評。

陳燕燕一生從事電影藝術事業,前後參加了五、六十部影片的創作。在中國電影史上,她和胡蝶、袁美雲、陳雲裳並成為影壇四大名旦,深受觀眾的崇敬。1993年獲第十三屆金馬獎紀念獎。

陳雲裳,1919年出生於廣州,中國早期影星。原名陳雲強,家境貧寒,曾當過舞女,後又在“健全音樂社”學習了京劇、崑曲、歌舞等。由於她天生麗質,各方麵條件好,加之學藝認真,刻苦,技藝突飛猛進,在一次元宵燈會演出上,得到了觀眾的好評。由於她名振藝壇,香港導演蘇怡請她去拍電影,在香港的四年中,連續拍了二十多部粵語影片。1938年上海新華公司經理張善琨,邀請卜萬蒼導演拍攝《木蘭從軍(1938)》,唯獨缺少扮演花木蘭的女演員。張善琨到香港看了陳雲裳主演的粵語片《血濺寶山城》之後,認定花木蘭一角非她莫屬。經洽淡,與其簽定了長期契約,張善琨決心要在上海捧紅這顆明星。

1939年春節,當影片《木蘭從軍(1938)》在上海滬光大戲院一上映,場場觀眾爆滿,連續三個月,後又轉到新光大戲院續演,又是“狂滿”數月。陳雲裳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女演員。到上海的五年中,她先後拍攝了20多部國語片,除《木蘭從軍(1938)》外,還有《秦良王》、《蘇武牧羊》等愛國歷史片,也有《野薔薇》、《重見光明》等反映現實的影片。特別是在根據巴金名著改編的巨片《家(1941)》中扮演的琴表妹一角,獲得了好評。 

1943年,她與一位醫生結婚後移居香港。1952年曾為香港新華影業公司主演了《月兒彎彎照九洲》等影片。

劉瓊。中國電影演員、導演。原名劉伯瑤。原籍湖南湘陰,生於北平。1934年肄業於上海法學院。同年參加拍攝影片《大路》,成為聯華影業公司演員。後相繼拍攝《小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記》、《聯華交響曲·陌生人》等影片。後入新華影業公司,在《費貞娥刺虎》、《家》、《夜半歌聲》(續集)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1942年在中華聯合製片股份有限公司主演《蝴蝶夫人》等影片。1943年參加上海劇藝社、天風劇社。1947年至香港,在永華、長城、五十年代等影片公司任演員,主演《國魂》等影片,導演《方帽子》、《青春之歌》等影片。1952年因參加愛國活動被香港當局驅逐出境,回到上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56年後兼任導演。曾在《海魂》、《女籃5號》、《牧馬人》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88年因在影片《死神與少女》中的出色表演及其五十年的藝術成就,獲金雞獎表演特別獎。共導演影片十餘部。其中《阿詩瑪》於1982年獲西班牙第三屆桑坦德國際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任總導演的戲劇片《李慧娘》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影片獎。

電視劇《家》

《家》 2007年版《家》
中文名稱:家資源類型:RMVB
版本:[國語][VCD-RMVB][21集全]
發行時間:2007年導演:汪俊演員:
黃磊 .... 覺 新
鄭國霖 .... 覺 民
陸毅 .... 覺 慧
李小冉 .... 梅 芬
黃奕 .... 瑞 珏
薛佳凝 .... 鳴 鳳
王麗坤 .... 琴
地區:大陸
語言:國語
原著:巴金
集數:21 劇情簡介高家是一個封建的大家族,在奉行舊禮教的高老太爺主導下,身為長房長孫的覺新被迫放棄和表妹梅芬的愛情,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娶了素不相識的瑞珏。
父親過世,按家規,傳長不傳幼,覺新遂承繼家業。卻引來各房的眼紅,一些有形無形的箭齊射向他。為了息事寧人,覺新總是忍氣吞聲,委屈求全。看在三弟覺慧的眼裡,很不以為然。
梅芬在丈夫病逝後,又回到成都,意外和覺新再度相逢。梅芬的不幸,使覺新自責甚深,瞞著瑞珏,背地裡幫助梅芬。
覺慧和丫頭鳴鳳,從小一起長大,漸生情愫。老太爺欲將鳴鳳送給馮老爺做小,鳴鳳投湖自殺,以身殉情。不久,梅芬也因病去逝。
老太爺要覺民娶馮老爺的侄孫女。覺民不從,離家出走。老太爺逼覺新把覺民找回來,夾在祖父和手足之間,覺新里外不是人,備受煎熬。
五叔的劣行曝光,老太爺氣急攻心,一病不起,終於鬆口,婚事暫時不提。然覺民趕回家時,老太爺正好咽下最後一口氣。
老太爺走了,各房爭奪家產。藉口替老太爺避開「血光之災」,逼覺新把瑞珏送到城外待產,硬生生地讓瑞珏在難產中喪命。
封建的陋習奪去了覺新摯愛的兩個女人,他終於清醒過來,不再扮演封建家庭的忠臣,答應資助覺慧離家繼續學業!人物簡介

2007年版《家》黃磊 飾演 覺新:《家》中的長房長孫。

他一表人材,"能文能武"。曾對未來充滿幻想,但"家"的重壓卻過早地籠罩了他。他尊敬長輩,真切地愛著弟妹們,維護著這個家的名聲,甚至不惜把種種過失攬到自己身上。梅是他青梅竹馬的愛人,但他還是無奈接受了長輩們為他挑選的妻子--瑞珏。覺新對生活有無限的眷戀,他愛妻子、愛孩子、愛家中的每個人。長子的責任、懦弱的性格、尷尬的處境,使他費盡心力,要努力討好每一個人,結果卻無法讓任何人滿意。他有哈姆萊特式的猶豫,內心的矛盾和搏鬥是"家"的人物中最豐富和最激烈的。

鄭國霖 飾演 覺民:覺新的二弟。

身體矯健,目光深邃,正直、聰明、冷靜、外表顯出一些內斂的氣質。他不像覺新那么軟弱、中庸,也沒有覺慧那么好鬥、衝動。他是個懷疑主義者。 覺民身上有著強烈的叛逆因子,但在行動上,他講究策略,更重行為結果。覺民與覺慧的憤怒不同,覺民更多的是輕蔑。沒有效果的反抗和鬥爭,他是不會輕易乾的。覺民決不作無謂的犧牲,更不會作祭品。 覺民的愛情缺乏情趣,共同的境遇促使他與琴走到了一起,為共同志向奮鬥取代了談情說愛。覺民有理性、有勇氣和頑強的生命力,覺新在"家"中漸漸"死"去,他卻在"家"中成活,並走向成熟。

2007年版《家》陸毅 飾演 覺慧:覺新的三弟。

熱情、純潔、直率,可說是高公館中的一個"異數"。他對於世界充滿好奇,對自己所認定的道理,決不妥協,哪怕是他至親的人。年輕的覺慧既敏感又愛衝動、行事莽撞,他還不了解人生有多複雜,也不能完全理解大哥。他所愛的女孩鳴鳳的死,令他看清了家中的世態炎涼,他心裡有一把火在燃燒,他憤怒,這不是他該過的生活,然而應該過怎樣的生活,他又只有些模糊的想像。覺慧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出走。

覺慧的感情是外露的,火熱的。他是《家》中最清新的因素,他對於未來充滿著希望,深信青春終歸屬於自己。在心靈經受過痛苦的歷練後,他的青春覺醒開來,激勵他離開家,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李小冉 飾演 梅芬:覺新的表妹。

容貌秀美,她的神態很容易被人看作是略帶病容,但其實是因為心事太重,又十分內向的結果。她和覺新是青梅竹馬的戀人,但終於沒能和覺新結合。她被迫嫁出省去,最終落得守寡回歸娘家。 在高家兄弟的眼裡,梅表姐的舉止永遠是高貴的,她冰清玉潔、優雅而秀美。梅是覺新的靈魂夢想所在。梅異常聰慧,也善解人意,同樣的善良使得她能和瑞珏成為知交好友。她的性情是剛烈的,絕對不能容忍任何閒話和輕視,她不能象母親一樣計算著每一天的利益得失,庸俗、日漸衰微地活著,她寧可選擇高傲孤獨地死去。

2007年版《家》黃奕 飾演 瑞珏:覺新的妻子。

她具備傳統女性的一切美德。她對於覺民、覺慧所追求的東西和感受到的苦悶完全理解。初進高家,她遭到了兄弟姐妹們的一致拒絕,因為大家心裡認同的嫂子是梅而不是她。瑞珏努力爭取大家的好感,並不是想討好眾人,而是出於天生的善良和忍耐。她明白做為長房兒媳的地位,她甘願為此承受很多委屈,她要協助覺新成為這個家中的頂樑柱。瑞珏是一個偉大的女性。瑞珏對覺新的愛,是綿長深厚的,只要他在自己身邊,瑞珏便可以堅強默默地承受一切,她是因愛存在,為愛堅強。瑞珏對弟妹們的照顧無微不至,高家的姊妹們也逐漸由拒絕變為依賴。但這個最善良的人卻被封建陋習折磨而死。

王麗坤 飾演 琴:高家的表親,覺民的表妹。
在高家長輩眼裡,她是個乖巧賢淑的女孩。她健康、活潑、有活力。她跟別的公館中的小姐大有不同,她是自由自在的,因為寡居的母親比較開明,她上了女子學堂,這使她有了見識,接觸到了許多新思想,她幾乎是個新女性。她熱烈贊成新生事物,喜愛著一切積極、健康的新思想,喜歡和進步的學生們交朋友。她同覺民的相戀,與其說是愛情,還不如說是兩個年齡相仿、境遇也相同的年輕人因同病相憐而產生的一種情愫。她覺得自己需要同覺民在一起,需要那熱切的討論來幫她樹立信心。 她是一個頗有意思的矛盾體,既熱情又陰鬱,既高傲又自卑,既大膽又怯懦……幾種截然不同的情感總是左右拉拽著她,使她猶豫不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