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憐

同病相憐

同病相憐,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春秋時期,楚國奸臣費無極殺害郤宛全家。郤宛的親戚伯暿聽到訊息,連夜逃到吳國,向吳王及伍子胥匯報此事。伍子胥說:“咱們一樣有冤仇,你是否聽過《河上歌》?這歌真讓人有同病相憐、同憂相救之感。”

基本信息

成語典故

成語出處

同病相憐同病相憐
出自漢末·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成語故事

春秋末年,楚平王是出了名的昏君。他聽信費無忌的讒言,要把太子建治罪。太子建聽說楚平王要處死他,趕忙帶著家眷逃走了。於是楚平王遷怒於太子建的太傅伍奢,當時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員在外地。楚平王要趕盡殺絕,又哄騙伍奢叫回他的兩個兒子,伍奢不知是計,寫信叫他的兩個兒子回來。伍尚得到信,就真的回到楚國都城,結果和伍奢一起被殺害了,而伍員沒有回去,從楚國逃走了。

伍員就是伍子胥,他後來逃到了吳國,得到了吳國公子光的信任,並幫助公子光奪取了王位。公子光即位以後,就是吳王闔閭,他重用伍 子胥,讓他掌管軍國大事。

過了幾年,楚國的另一個大臣郤宛也被奸臣陷害,全家都被處死。他有一個親戚,名叫伯嚭,他是郤宛從小撫養大的,對卻宛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卻宛被殺以,伯嚭也逃了出來,他聽說伍子背在吳國受到歌用,便去投奔伍子胥。

伯嚭到了吳國,找到伍子胥。伍子胥聽說他的遭遇和自己相似,十分同情,就熱情地招待了他,並且馬上向吳王闔閭推薦。有人見伍子胥 對伯嚭這么熱心,就問他:“伯嚭剛到這裡,他的為人到底怎樣還不知道,你為什麼一見面就這樣信任他呢?”

伍子胥說:“這是因為他和我有相同的冤仇。俗話說得好,有相同的病的人要相互憐憫,有相同的憂患的人要相互救助。他和我的遭遇相同,我當然要幫助他。”

吳王闔閭看在伍子胥的面上,就收留了伯嚭,還封他做了太宰。

造句

1、與科技同病相憐的基因工程技術由於社會的反對意見一直被束之高閣。

2、你們不要光是同病相憐,更要互相鼓勵,才能早日走出困境。

3、這對同病相憐的朋友,總是甘苦與共,感情十分深厚。

4、可是公爵小姐還沒來得及看清這個娜塔莎的臉,就已明白,這是她同病相憐的誠摯的夥伴,因而是她的朋友。

5、當他們開始學習繪畫,總把花瓣畫成棕色,將湖水畫成紫色時,我們感到與他們同病相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