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現象批判》

《孔慶東現象批判》

《孔慶東現象批判》,曾勛著,中國財富出版社於2012年7月出版發行。書中有大量內容涉及了對北大教授孔慶東本人及其言行的評論。2013年3月,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該書作者和出版社告上法庭。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孔慶東現象批判》《孔慶東現象批判》
《孔慶東現象批判》是關於歷史以及研究歷史的名人孔慶東進行的研究。該書分為“言論批判”、“著作批判”、“人物批判”、“現象反思”四部分,形式上圍繞孔慶東的言論、著作,以及與之相關的事件和人物進行批判,實質上文本深度和廣度超越了普通的批判性文字,它是中國當下“有志”青年對歷史的反思、對當下的批判與對未來的憧憬。

評價

《孔慶東現象批判》語言犀利,思想尖銳,客觀的把對於歷史的看法,以及對於知識分子孔慶東進行了剖析,讓讀者從另外一個角度清晰了解歷史。

作者

曾勛,1986年生,四川內江人。筆墨丹青皆通,16歲開始發表文章,大學時期出版《紫土筆記》,著有文集《思想是我的鹽》。其文風犀利,思想尖銳,被著名出版家賀雄飛譽為“余傑第二”。

遭孔慶東起訴

2013年3月,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將《孔慶東現象批判》一書的作者曾勛和出版該書的中國財富出版社告上了法庭,認為該書在內容及形式上嚴重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北京市海淀法院已受理此案。

孔慶東在起訴書中稱,由曾勛撰寫、中國財富出版社出版的《孔慶東現象批判》一書“通篇極盡惡俗侮辱誹謗之能事”,從污衊自己為“魔鬼和邪惡的代名詞”、“流氓文人”、“文化傀儡”、“四大惡人”,到詆毀自己“患上嚴重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想為文化大革命招魂的滑稽優伶”、“星宿派的丁春秋”等等不一而足。

孔慶東認為該書以虛構、謾罵、譏諷、誣陷、誹謗等手法和方式對自己進行惡意中傷和人身攻擊,嚴重侵犯了自己人格,損毀了自己名譽,故起訴至法院,要求判令曾勛和中國財富出版社:立即停止《孔慶東現象批判》一書的出版發行,並將已發行的上述書籍予以銷毀;在國內知名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50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