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橫飛百老匯》

《子彈橫飛百老匯》

《子彈橫飛百老匯》是由約翰·庫薩克主演的一部電影。講述二十年代一位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劇作家,經由一位頗具盛名的製片幫忙,獲得執導一部百老匯劇作的機會,但先決條件是他必須啟用幫派分子的女友擔任劇中女配角。本片於1994年9月16日發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片名:
  • 子彈橫飛百老匯
  • Bullets Over Broadway
    主演:
  • 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 戴安·威斯特 Dianne Wiest 詹妮弗·蒂利 Jennifer Tilly
    片長: 98 分鐘
    類型: 喜劇 愛情 犯罪
    地區: 美國
    導演: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年份: 1994年9月16日
    語言: 英語
    級別: Argentina:13 Chile:14 Finland:K-12 France:U Germany:12 Singapore:PG Spain:T Sweden:11 UK:15 USA:R

    獎項榮譽

    《子彈橫飛百老匯》《子彈橫飛百老匯》

    奧斯卡獎

    獲 獎

    最佳女配角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黛安娜 威斯特 (Dianne Wiest)

    提 名

    最佳男配角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查茲 帕明特里 (Chazz Palminteri)

    最佳女配角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珍妮弗 蒂莉 (Jennifer Tilly)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伍迪 艾倫 (Woody Allen)

    最佳編劇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伍迪 艾倫 (Woody Allen) Douglas McGrath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Santo Loquasto Susan Bode

    最佳服裝設計 (Best Costume Design) Jeffrey Kurland

    金球獎

    獲 獎

    《子彈橫飛百老匯》電影海報

    最佳女配角(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黛安娜 威斯特 (Dianne Wiest)

    英國學院獎提 名

    最佳編劇(原作)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 伍迪 艾倫 (Woody Allen) Douglas McGrath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獲 獎

    最佳女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ress) 黛安娜 威斯特 (Dianne Wiest)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獲 獎 最佳女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黛安娜 威斯特 (Dianne Wiest)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獲 獎

    最佳女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ress) 黛安娜 威斯特 (Dianne Wiest)

    獨立精神獎

    獲 獎

    最佳女配角(Best Supporting Female) 黛安娜 威斯特 (Dianne Wiest)

    最佳男配角(Best Supporting Male) 查茲 帕明特里 (Chazz Palminteri)

    提 名

    最佳編劇 (Best Screenplay) 伍迪 艾倫 (Woody Allen) Douglas McGrath

    最佳長片 (Best Feature) Robert Greenhut

    內容簡介

    《子彈橫飛百老匯》《子彈橫飛百老匯》

    猶太劇作家大衛·沈,堅持創作“藝術戲劇”,並向百老匯劇院老闆朱達要求自己導演作品,無奈票房無法保證,沒有人願意投資排演。尼克·瓦倫蒂諾,紐約黑手黨老大,一心要捧紅自己跳大腿舞的情婦奧利芙,決定為劇院投資,條件是由奧利芙出演重要角色醫生

    大衛和劇院老闆得到投資,答應尼克的條件,並請了過氣明星海倫·辛克萊爾和華納·培索出演重要配角,由大衛自己導演。一個滑稽而古怪的劇組就這樣成立了,藝術家編劇兼新手導演、為了增加戲份不斷使出誘惑手段的前女明星、頹唐肥胖難以抑制食慾色慾的過氣男明星、大腿舞演員、抱狗的女主角還有尼克派出保護和監視奧利芙的黑手黨手下契奇,一出鬧劇即將上演。

    海倫很快將大衛俘虜為裙下之臣,華納開始無節制的暴食,還順手搭上了奧利芙,兩個主角打起來了,奧利芙的表演簡直糟糕透頂,而幾乎所有人都要求修改劇本,眼看大衛將無計可施。寸步不離跟著奧利芙的契奇突然說話了,他向所有人提出個修改建議,大家一致表示贊同,大衛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晚上,大家為大衛過生日,大衛高興之下跑去向契奇道歉,契奇也老實不客氣地繼續說出自己的修改意見。第二天,大家對新劇本的熱情空前高漲,於是契奇就和大衛開始了“合作”修改。劇本獲得空前好評,在波士頓的試演也非常成功,但就是奧利芙的表演無可就藥。在從波士頓回紐約的途中,契奇為了“拯救”“他們”的戲,將奧利芙沉屍河底。大衛的老婆艾蘭查覺了他和海倫的關係,而大衛抵死不認,兩人不歡而散。第二天日間,少了奧利芙的排練非常成功,劇組也得到了奧利芙死了的訊息,大衛和契奇大吵了一駕。

    開演之前,大衛向老婆艾蘭承認了和海倫的曖昧關係,艾蘭則告訴大衛自己也和大衛的一個“藝術家”朋友有染。當晚,尼克調查了契奇,命令手下幹掉他。就在演出的後台,契奇被殺了,臨死時候他還告訴身邊的大衛增加了最後一句台詞。演出非常成功,報紙上好評如潮,連契奇被殺時的槍聲也被認為是絕妙的舞台效果。

    大衛成功了,卻失去了自己曾經追求的藝術和真實的愛情,悔恨之下他連夜趕到朋友家樓下,與艾蘭重歸於好。

    這部描述百老匯和黑幫的滑稽喜劇,是伍迪90年代作品的最高峰,滑稽搞笑、充滿活力而能又令人思考。大衛在接受黑手黨老大條件之後,當晚噩夢中醒來,憑窗大叫:“我賣了,我是妓女,我是娼妓”,雖然搞笑,但不無悲哀,是伍迪最典型的得到後的無奈心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無償得到的,你十倍付出,不一定能夠得到,而你得到的,總要百倍地償還。這個自認是藝術家的猶太編劇,多多少少都會帶著伍迪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人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出賣靈魂。

    契奇這個角色,是伍迪全力推出的新形象,他是“子彈橫飛”與“百老匯”的結合點,伍迪藝術來源於生活真實,生活中的真實高於知識分子閉門造車的“藝術”,這一理念也要靠這個人物來予以揭示。契奇沒有什麼學問——“雖然我燒掉了學校,但我也念過書”,但生活的經驗和直覺讓契奇成為一個天才,而藝術需要天才、藝術決定於天才。不知道伍迪是否已經覺得自己影片的圈子越來越縮小,自己作品越來越缺乏生氣和活力,是不是伍迪藉此表達自己的惶恐和無奈。

    評析

    《子彈橫飛百老匯》《子彈橫飛百老匯》

    直接描寫藝術與藝術家生活的影片並不多見,其中更有一大部分是名家傳紀性的影片。而《子彈橫飛百老匯》卻立意創新,它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甚至是藝術界歷史命運歸宿的悲劇。影片中沒有涉及到天才的藝術家,主角僅是個初出茅廬,想成就一番事業的普通劇作家和一個具有藝術天份但卻在社會中走上黑道的保鏢。但不論環境如何,他們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倒是堅持不懈的,甚至最終因此而 喪命。影片正是通過這種隱晦的手法講述了天才與藝術在商品化的社會中是根本無法存在的,它們是對立的,充滿矛盾的,藝術只能在現實社會殘酷,黑暗的夾縫中掙扎,必將被黑暗所掩殺。影片充分體現了伍迪·艾倫 的導演風格,即是機敏、尖銳、深刻流暢的喜劇色彩。現實的兇險為之帶上了黑色幽默的面具,處處透露著美國風味的插科打諢和機智對白。特別是影片末了時有關 評論家對“飛彈橫飛百老匯”的評論,他們完全不尊重事實,置真相於不顧,看不到藝術與暴力的衝突,而亂吹這是種戲劇巧合。這種看似輕鬆的調侃,其中卻包含了極其尖銳的諷刺與揭露。同時,影片採用了長鏡頭拍攝以取得冷漠的間離效果,而逼真的20年代風格配樂, 使影片表現真實自然。

    影評

    最近看了伍迪·艾倫的兩部電影,分別是Bullets over Broadway和Match Point。前一部拍攝於90年代末,而另一部則是05年的新片。它們代表了老年伍迪在Annie Hall之後的前進(或倒退)。

    Bullets over Broadway是非常精緻的黑色喜劇,延續了伍迪對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尖銳反諷,辛辣程度比Annie Hall中有過之而無不及。猶太劇作家David滿身陳腐的酸氣,為了成為另一個奧尼爾而刻苦地在格林威治村的藝術家集散地辛勤筆耕。他的外型雖然復古,但儼然是年輕時伍迪的樣子:充滿神經質的偽藝術家。

    他為了讓自己的劇本上演,被迫放下藝術家的身架,接受黑幫老大的資助,而條件就是給黑幫老大的情人留個角色。David在夜裡高喊:"I sold out! I am a prostitute! I am a whore!" 這段看起來尤其搞笑,卻又份外辛酸,大約也是伍迪·艾倫對苟活於好萊塢的自諷。

    然而,David在電影中創造的最令人難忘的形象。陪伴監視老闆情人奧利芙的黑手黨手下契奇才是最有趣的文學創造。契奇在觀看排練時竟然對拙劣的劇本有了自己的想法,事後則證明他的改動有妙筆生花的奇效。David雖然開始很懊惱,但後來還是折服於這個戲劇門外漢的天賦。兩人開始共同修改劇本,契奇則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將劇本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當他發現奧立芙的表演破壞了自己和David的戲劇藝術時,他竟然毫不留情地殺掉了她。當然,契奇的陰謀很快被黑幫老大察覺,並在首演的後台遭到暗殺。

    紐約的劇評家大肆稱讚幕後的槍戰,以為是戲劇的設計,而David則被吹捧為本世界戲劇的最大收穫。但David卻通過這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認識到自己根本不是藝術家。誰是藝術家呢?或許那個打小沒讀過什麼書,只會殺人放火的契奇才是真正的“藝術家”。這是伍迪諷刺的最大著力點。除此之外,電影還嘲笑了那些百老匯的演員、劇評人和製作人。

    影片中那個過氣明星海倫·辛克萊爾也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她是David的舞台偶像,也與他發生了婚外情。在辛克萊爾發現David的劇本越改越好時,她接受了他的勾引,甚至大喊:“The world will open to you like a great oyster. Oh, no! The world will open to you like a magnificent vagina!”後來David向朋友坦白自己的姦情,結果這個藝術界的夥伴告訴他:“A free artist can creat his own ethical universe. You have to do what you have to do.”我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這樣絕妙的葷台詞只有貌似一本正經的伍迪才能想出來,這才是我心中最好的伍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