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嗣無憂》

《子嗣無憂》

《子嗣無憂》由導演麗莎·查羅登科和斯圖爾特·布朗伯格(《鄰家女優》)共同編劇,講述了一對女同性戀的兒女找到了他們的親生父親,兩個母親只好邀請他來晚餐,但當他進入了這個家庭後,事情開始變得無法預料了。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子嗣無憂》《子嗣無憂》

妮可(安妮特·貝寧飾演)和朱爾斯(朱麗安·摩爾飾演)這兩個女同已經在一起相處了很久,她們熟悉生活中的坎坷和起伏。可是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她們彼此都有些漠視自己的同伴。朱爾斯漸漸感覺到了作為母親的麻煩,為了能生活得更好,她想開設一間景觀美化的公司,但是妮可卻提不出來任何建議,因為她本身就根本不擅長做這些。她們的女兒喬妮(米婭·華希科沃斯卡飾演)是一個模範學生,正在準備著秋天的入學考試,不過她的兩個媽媽卻喜歡對她嚴加管教,這讓她很無奈——這種管教一樣讓她15歲的弟弟雷瑟很惱火,所以他常常在外面和自己的夥伴克萊閒逛也不願意回家。

隨著喬妮的大學生活的到來,雷瑟向自己的姐姐提出了一個要求:他想見見自己的“父親”——那個捐獻了鏡子的男人。因為已經年滿18歲,喬妮向醫院遞交了一份正式的申請。雖然她並不認為這是個什麼好主意,但是她還是想盡了一切辦法找醫院聯繫自己的生物學上的父親。幾天之後,她聯繫上了保羅——他們的“父親”。保羅隨即邀請這兩個姐弟來到自己家玩。

當然,這次見面是開心的,也是令人難忘的。回到家中,喬妮和雷瑟都絕口不提保羅的存在。怕自己說漏嘴,雷瑟一連幾天都和自己的朋友克萊呆在一起。察覺到有些不對勁的媽媽們想找雷瑟問個究竟;同時,雷瑟也認為媽媽們知道了他們和保羅的會面,於是便全盤托出。他的承認讓妮可和朱爾斯大為震驚,為了解決問題,妮可和朱爾斯決定把保羅邀請到自己家來吃一頓晚餐,可是當保羅來到之後,事情就不再按照想像中那么發展了……

影片視點

《子嗣無憂》《子嗣無憂》

在2010年聖丹斯電影節上大獲好評的獨立電影《子嗣無憂》。影片由《高潮藝術》的麗莎·查羅登科執導、朱莉安·摩爾、安妮特·貝寧、馬克·魯弗洛以及《愛麗絲夢遊仙境》米婭·華希科沃斯卡主演,同志父母與精子捐獻的話題雖驚爆,但本片絕無譁眾取寵之意,誠實、卻也不失幽默。朱利安·摩爾和安妮特·內寧飾演一對結婚多年的女同性戀夫婦,她們靠著捐獻的精子育有一對兒女,生活安穩幸福。直到女兒Joni通過鏡子銀行聯繫到了他們的“父親”,並將他帶進她們的生活。麗莎·查羅登科可謂90年代酷兒電影風潮的領軍人物之一,沉寂幾年的她帶來新作,歸回其熱衷的女同性戀者生活的話題。題材可能小眾,但《子嗣無憂》以其清新而流暢的風格或許能贏得大多數主流觀眾的關注。

主演簡介

朱麗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朱麗安·摩爾朱麗安·摩爾

朱麗安·摩爾1960年生於北卡羅萊納。1985年到1988年間,她因出演肥皂劇《當世界轉變》而邁開了螢屏第一步,她在劇中扮演了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出色的表演為她贏得了1988年的艾美傑出新人獎。1997年她出演了《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續集》,2000年她在《木蘭花》中她的表演廣受好評。從影十多年來,摩爾因經常接演獨立製作片和藝術片而享有“獨立電影皇后”的美譽。除羅伯特·奧特曼之外,她還先後與保羅·托馬斯·安德森、路易·馬勒、科恩兄弟等知名導演合作過,其中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熱舞之夜》為她贏得首次奧斯卡提名,使摩爾的表演真正得到肯定。在2001年她又獲得接替朱迪·福斯特出演《沉默的羔羊》續集的機會,與安東尼·霍普金斯一起出演《漢尼拔》 。在2002年,朱麗安·摩爾憑藉《遠離天堂》和《時時刻刻》兩度入圍奧斯卡獎提名。近年朱麗安·摩爾主演的電影類型多樣,包括驚悚、科幻片《靈異拼圖》、《人類之子》、《自由地帶》、《預見未來》;愛情片《吸引法則》;喜劇《瑪莉與布魯斯》、《相信你的男人》;劇情片《十全主婦》、《野蠻容光》、《我不在那兒》等等,都顯示了摩爾高超的演技和駕馭不同角色的遊刃有餘。2008年摩爾主演的影片是費爾南多·梅里爾斯導演的《盲流感》,該片是坎城電影節的開幕影片。

安妮特·貝寧 Annette Bening

安妮特·貝寧安妮特·貝寧

安妮特·貝寧1958年5月29日生於堪薩斯州,在四個孩子中最年幼,在她很小時全家搬到了加州,她在那兒長大。她畢業於舊金山大學,在舊金山的康斯瓦托利劇院開始自己的演藝生涯。畢業後首部舞台劇就獲得東尼獎提名,另外還參加廣告片、電視影集《邁阿密天龍》等的演出,直至1987年才踏足電影圈,演出第一部電影作品《夏日尖兵》。1990年主演的《致命賭徒》(騙徒)展示其演技實力,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鏇即與沃倫·比蒂合演《豪情四海》(巴格西),收服了這名情場浪子而結婚。1999年她在《美國麗人》中表現出色,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雖然她是一個有實力的女演員,但她卻不是一個幸運的女演員,在2005年她憑藉《成為朱麗婭》再一次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但同第一次提名時一樣又輸給了同一位女演員希拉蕊·斯萬克,與奧斯卡影后失之交臂。不過作為一名出色的女演員,她的實力是受到廣泛肯定的,或許幸運會在以後的日子降臨。

馬克·魯弗洛 Mark Ruffalo

馬克·魯弗洛馬克·魯弗洛

馬克·魯弗洛是美國威斯康辛州人。他在斯特拉阿德勒音樂學院學習,隨後和人共同創辦了“厄狄普斯”劇團,開始從事話劇表演。他在各方面努力實踐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他乾過演員、編劇、導演和製片。儘管如此,他仍然得不到在電影和電視上露臉的機會,以致於當了差不多九年的酒吧招待來維持生計。正當他打算放棄演藝事業時,話劇兼電影編劇肯尼思·朗岡看中了他,這次機會改變了他的一生。馬克在朗岡的戲劇《這是我們的時代》中的表演大獲成功,這也使他得以在朗岡的影片《誠信無價》中飾演男主角。他在片中飾演蘿拉·琳尼的兄弟,其令人震驚、讓人著迷的表演讓好萊塢對這位新晉天才演員產生了興趣。一些評論者甚而拿他與早期的馬龍白蘭度作對比。儘管事業成功,但馬克依然沒有離開他深愛的話劇舞台和在洛杉磯的劇團,只是偶爾在一些賺錢的商業大片中參與導演或扮演角色。儘管馬克已經是好萊塢一線演員,但他繼續在話劇和電影兩個領域中自由來去。他最新的比較有影響的影片包括《我愛染色體》,《沒有我的日子》,以及《暖暖內含光》

幕後製作

充滿敏感話題的劇本

《子嗣無憂》《子嗣無憂》

一部以細膩情感動人,以生活細節見長的影片,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是劇本,第二是演員們的表演。而對於編寫劇本的劇作家而言,靜心打造一個劇本是重中之重、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要從生活中攫取素材,融入劇本是一件費時費力而且非常細緻和微小的活。況且,這部影片的題材還是涉及女同性戀群體、捐精者和試管嬰兒等敏感話題的,所以這樣的劇本更難以把握。

影片的編劇有兩個人,一個是劇作家斯圖爾特·布朗伯格,另一個則是本片的編劇兼導演麗莎·查羅登科。這兩個人多年前在紐約藉由相熟的朋友介紹認識,之後便結下了友誼。關於這部電影的劇本,是麗莎·查羅登科先開始寫作的,她說:“當時是在洛杉磯的一間咖啡館裡,布朗伯格問我最近在做什麼,我就告訴她我在寫這個本子。當時,我的想法是拍攝一部稍微主流一點的電影,關於人工受精、精子捐獻者和母親的故事。我想寫一個個人化的劇本,要有標誌性的人物等等。”在聽到查羅登科的計畫之後,布朗伯格非常高興,因為他的手上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在操作,但是他的劇本要更加小眾一些。布朗伯格說:“後來我們決定合作寫這個劇本。這對於我們兩個人而言都是嶄新的,因為不僅我們之間沒有過合作經驗,在這之前我們也沒有和別人合作過。我們花了幾個月時間去討論劇情,去修改人物,才寫出了第一稿劇本。接著就是細化人物、台詞、細節,每一個鏡頭、每一個人物都經過了充分的討論。這些東西至少被改寫了10次才最後成型。”

對於這樣精雕細琢劇本,麗莎·查羅登科很是鍾情,她說:“這個劇本是寫到骨髓里了。每寫出來一點東西,我們都會拿著本子去問別人故事和人物的質量,他

《子嗣無憂》《子嗣無憂》

們的意見我們都一一考慮。所以這個故事裡的人物和台詞才會這么生活化、才會這么典型。如果我們覺得故事在政治上有了偏差或者是人物被戴上了面具,我們都會回頭改寫劇本。可以說,這個劇本是成功的關鍵,如果沒有這樣寫作劇本,我想這么一部講述女同性戀、捐精者和他們的孩子的電影不會獲得現在這樣的好評。”

按照麗莎·查羅登科的想法,這部電影應該更有價值和意義,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孩子找父親的故事,她想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共有共鳴性的話題。查羅登科說:“這個故事是對每個家庭的探索,它說了婚姻、性行為、撫養孩子、教育、工作和生活等諸多話題。每個家庭所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都是相似的,那么我們為什麼不在電影中將它們表現出來呢?可以這么說,這部電影的主題並不是表現故事的、也不是表現人物情感的,而是表現人類的權利的。同性戀有權利結婚、人工受精的孩子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我們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自己的愛戀對象、選擇自己的前途等等。可以說,我拍這個電影是‘對人不對事’的。”
出色的主演

有了這么宏大的主題和這么精密的劇本,接下來要找到合適的演員將它表演出來。兩個女同性戀、一個捐精者、兩個孩子--這些並不是簡單的角色。劇組為保羅找來了演員馬克·魯弗洛。為了這個角色,保羅潛心學習了很多“骨肉相認”的案例。查羅登科說:“魯弗洛的到來為保羅這個角色帶來了深度和豐富度。

《子嗣無憂》《子嗣無憂》

他的表演既不誇張也不做作,他的確表現出了一種鄰家男人的感覺。”

至於雙親中的一個,朱麗安·摩爾早就是導演的“意中人”了。查羅登科說:“摩爾是我最早的、也是最堅持的選擇。她的氣質和感覺太適合去演一個母親和一個女人了。我們在寫劇本的時候就是按照摩爾的形象創作的朱爾斯,現在能由她來說出這些為她寫的台詞,這感覺真的是很棒。她在片場已經準備好了做一切事,包括一些女同性戀鏡頭。”其實,早在2005年,劇本剛剛寫出第一版的時候,查羅登科就把劇本寄給了摩爾,因為當時摩爾曾經對查羅登科說過,要她寫一點東西給自己。為了能主演這部電影,摩爾一直在規劃自己的檔期,以免自己因為檔期的衝突無法拍攝這部電影。而且摩爾也為影片的劇本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所以,無論從導演還是演員的角度說,這個角色非摩爾莫屬。能扮演這個角色,摩爾也非常高興,因為準備和討論了這么久,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摩爾說:“我很喜歡這個角色,因為在我以往的表演生涯中很少有機會接觸這么複雜、這么具有深度的形象。所以我覺得我有必要也應該扮演她,無論要付出什麼代價。”

拉拉雙親中的另一個扮演者安妮特·貝寧,她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朱麗安·摩爾的邀請,因為要找到在氣質和演技上和摩爾相搭配的女星比較困難。在影片的選角階段,摩爾和導演列出了一份女演員名單。她們非常細緻而且謹慎地選擇女演員,後來安妮特·貝寧的名字進入了她們的眼睛。查羅登科說:“我們都很喜歡貝寧,覺得她是有能力和實力扮演好一個拉拉母親的,而且她在之前的影片中的表演也讓我們很是喜歡。”後來,查羅登科給貝寧發出了一個邀請,而

《子嗣無憂》《子嗣無憂》

摩爾則給貝寧寫了一封Email,裡面寫道:“貝寧,如果你能來劇組,我會非常高興的”,可能是劇本打動了貝寧,可能是查羅登科和摩爾的真摯感動了她,貝寧來到了劇組。對於這部電影,貝寧說:“這個劇本太完美了,電影中的一切都和劇本中一模一樣。對於我來說,《子嗣無憂》是一部恰到好處的片子。既不太煽情、也不太做作。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的心思--在這裡沒有面具也沒有程式化的形象。摩爾和我扮演的是兩個非常好的母親,但是母親永遠沒有辦法替代父親。所以,即使她們把孩子教育得很好,家庭環境塑造得積極而且溫馨,但是這個家庭還是殘缺的,還是要有變化的--這種變化就是查羅登科說的人性。”

花絮

《子嗣無憂》《子嗣無憂》

影片的標題The Kids Are All Right來自於誰人樂隊(The Who)的著名歌曲:The Kids Are Alright。兩者僅僅在拼寫方面有些差異,因為在標準的英文中,沒有alright這個字。

影片參加了2010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並且在電影節上找到了買家。影片的發行著作權以480萬美元的價格被焦點影業買走,成為了這屆聖丹斯上最值錢的電影。

本片編劇之一斯圖爾特·布朗伯格在大學時曾經捐獻過精子。

影片的劇本前前後後就創作了4年時間。

影片用35mm膠片拍攝,而沒有使用如今大行其道的數碼攝影技術。

所獲獎項

本片榮獲2010年柏林泰迪熊獎最佳影片。

評論

《子嗣無憂》《子嗣無憂》

雖然《子嗣無憂》中有著大量的戲劇衝突和情節變化,但是影片並沒有僅僅靠著這些戲劇衝突行進,麗莎·查羅登科還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的生活細節。——《每日銀幕》

無論從表演、立意還是情節設定上而言,這都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綜藝》

這既是一部關於精子捐獻者的喜劇,又是一部關於家庭和生活的戲劇。除了一個漂亮的劇本外,演員們優秀的表演為影片加分不少。 ——《泰晤士報》

《子嗣無憂》展示了家庭的煩惱和困頓,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誤解。總體上來說,這樣的一個故事,無論有沒有女同和捐精,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好萊塢報導》

預告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