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滯脹》

《大滯脹》

通貨膨脹不公平,通貨緊縮不聰明。只要不是德國那種過度通貨膨脹,兩害相比,還是通貨緊縮的害處更大。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解讀人類變幻無常的經濟命運,精英與百姓共同關注的財富趨勢
警告:通脹並未遠去,滯脹也許回來
它們是隱形的財富殺手,更是人類經濟最大的敵人,如何看待貨幣隱秘的歷史?又如何預知財富的未來?如果貨幣是個魔術師,《大滯脹》為你揭開所有幕後的道具,如果世界經濟變幻莫測,請你傾聽種種驚心動魄的金錢故事。
下一步:通縮?通脹?或者滯漲?
幫助個人和企業在兩難困境與糟糕年代中明智抉擇。

內容簡介

是誰製造了通貨膨脹?我們能否擺脫財富蒸發?通貨膨脹的“潮起潮落”,總是伴隨著經濟周期一次次的“打擺子”。繁榮不再可靠,蕭條更加殘酷。面對通貨膨脹這個“隱型殺手”,人類的財富朝不保夕。
特別是,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一種可怕的通脹形式——滯脹,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新的噩夢:物價上漲,失業率升高,經濟陷入長期衰退,原有的經濟調控手段似乎失靈,人民的財富按照不可阻擋、不可預知的方式縮水。作為現代式的貧窮方式和災難困境。滯脹的出現,擊碎了現代社會一切繁榮、富裕和發展的美夢。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前後,一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新滯脹,似乎和我們擦肩而過。然而,能否斷言,滯脹真的從此遠去?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採取大規模“救市”措施,無一例外向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這些,是否為下一次的“通脹”和“滯脹”埋下了伏筆?
未來的世界,真的會陷入“滯脹冰河”嗎?又究竟是誰,養育了通貨膨脹這個人類財富的頑敵?人類能夠找到一條減少甚至杜絕通貨膨脹的辦法嗎?

媒體評論

沒有一個政府肯於承擔通貨膨脹的責任。”
——著名經濟學家、貨幣主義大師 弗里德曼
通貨膨脹對社會從來沒有好處,只是犧牲一群人的利益來造福另一群人。
——著名經濟學家、奧地利學派代表人 羅斯巴德
(追加貨幣量)所帶來的就業不可能無限期地維持下去,在過了一些時間之後,它只能靠一個會導致整個經濟活動徹底混亂的通貨膨脹率來維持。
——著名經濟學家、新自由主義的創始者 哈耶克

目錄

序言:為什麼,人類的財富成為泡影……
引子:通縮、通脹、滯脹——正在進行時
第一章詭異迷局與豪情賭局
錢多了,財富少了……
2008夢魘:從滯脹到通縮
賭桌上,是凱恩斯的牌
“直升機伯南克”在行動
第二章貨幣的神奇與魔法
虛構:一種強大的力量
畫餅充飢也會“上癮”
白銀的泛濫,貧窮的開始
財富轉移,通貨膨脹的實質
第三章空手套白狼的遊戲
約翰·勞的“點紙成金”術
“紙片”的第一次潰敗
“不值一個大陸幣”
金塊與銀錠的較量
通貨膨脹與健全貨幣
新美元,橫空出世
第四章最“經典”的通貨膨脹
印鈔機,再次粉墨登場
猶大銀行家的罪責?
誰來拯救德國的貨幣?
華爾街把世界推向戰爭
經濟“奇蹟”的背後
第五章被“錢”打敗的國民黨政府
中國式貨幣:從銅錢到銀元
白銀法案”的陰謀
不堪一擊的“瓷器城”
當金圓券變成糊窗紙……
第六章大滯脹,現代經濟頑疾
是天才,也是歷史的選擇
繁榮·蕭條·周期
滯脹,“偉大社會”的代價
“誠實貨幣”之死
伴著“痛苦指數”的掙扎
滯脹擊垮了一代人
石油和工會惹的禍?
第七章搏擊滯脹的“鬥士”
馬克,紙本位時代的硬通貨
凱恩斯主義的“絕境”?
不得不傷的“元氣”
最受歡迎的美國總統
送給新世紀的禮物
第八章新冒險,發生在英國
國有化加重了“英國病”
該講講“錢”的故事了
貨幣主義,成就了“鐵娘子”
改革,從細雨到狂風
奇蹟夫人”的遺產
第九章21世紀的“無通脹”繁榮
新經濟,真與通脹“絕緣”?
“通貨膨脹”的盲點
日本:美國反滯脹的犧牲品?
美國人憑何不存錢?
當“金融深化”過了頭
寧要通脹、不要通縮?
第十章狼真的來了
次貸危機,擊碎新版美國夢
滯脹,更大的麻煩
“三隻熊”吃掉“金髮女孩”
美國債務,“拴住”全球經濟
亞洲的不幸與機遇
面對縮水的幸福
第十一章“金錢幻覺”還將繼續
眨眼間,滯脹變蕭條
救市向何處去?
石油,真的被馴服?
黃金是最誠實的?
滯脹還會回來,魔鬼已經逼近
尾聲:重建世界貨幣,謹防“綠色廢紙”

前言

在北京大學一次講課時,以觀經濟分析著稱的宋國青教授有感而發:“2008年以來中國巨觀經濟形勢轉換之快前所未有。我們剛剛把通貨膨脹理出個眉目,通貨緊縮來了;還沒把通貨緊縮研究完,通貨膨脹又要來了。”
2009年6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表明,我國5月份CPI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7.2%,環比上漲0.1%。面對這同一組數據,經濟學家們對於將來物價情況的預期卻發生重大分歧。既有對通縮的擔憂,也有對通脹的恐懼,還有人認為更大的威脅,則是滯脹。
自從有了人類的經濟活動,通貨膨脹就似乎是一個永遠也擺脫不掉的“經濟惡魔”。數千年以來,它總是在人們毫無準備時爆發,它使人們通過辛苦工作而積累下來的財富毀於一旦,使無數人墮入失業、貧窮、饑寒交迫甚至無家可歸的悲慘境地。

精彩書摘

第一章詭異迷局與豪情賭局
錢多了,財富卻少了……
“通貨膨脹”(Inflation),不僅是最令經濟學家迷戀的研究課題,也是老百姓們街談巷議的熱點。
顧名思義,“通貨膨脹”,就是價格總體水平的上漲。當今年的100元錢,只能買到去年90元所買的東西時,當豬肉由上個月的8元錢1斤漲到本月的10元錢1斤時,當白菜不再是去年的1元錢1斤,而是3元錢1斤時,老百姓嘴裡就會冒出一個經濟學專用名詞: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意味著一件“見怪不怪”的怪事:錢多了,但財富卻少了。比如1949年的上海,人們可能要用一車的錢去買一盒火柴,甚至窮人用鈔票做糊窗紙來抵禦寒風。那時,正是國民黨政權崩潰的前夜。那一次通貨膨脹,也是全球歷史上罕見的超級惡性通貨膨脹。
而大多數時候,人們容忍“一定限度”或是一定條件下的通貨膨脹,豬肉、白菜漲價固然直接影響著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只要我們的工資也能跟著漲一漲,一切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
顯然,通貨膨脹將導致勞動力價格(工資)的上漲,而勞動力價格(工資)的上漲又會加劇通貨膨脹。高水平的通貨膨脹會導致人們的恐慌,而“溫和”的通貨膨脹卻是很難覺察甚至是令人舒適的。只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錢這個東西,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了。
這種變化,短期來看也許並不明顯,但如果用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作為參照,我們就會看到非常令人震驚的變化!
微軟的創立者比爾?蓋茨,曾經連續14年名列美國《福布斯》富豪榜之首,在比爾?蓋茨處在相對鼎盛時代的2007年,根據《福布鰳雜誌公布的數據,他的資產為590億美元。而位居富豪榜第二的,是被譽為“股神”的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其總資產為520億美元。
到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比爾?蓋茨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的排名降至季軍,其總資產也縮水為580億美元。而巴菲特的總資產上升至620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