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滯脹

遠離滯脹

基本信息

書名 遠離滯脹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作者 孟凡濤 出版時間 2013.05

ISBN 9787513616584 條形碼

《遠離滯脹》一書,研究當代經濟為主線,以如何保持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為導向。面對今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兩難”決策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本書在對前人經濟學理論的解讀中,尋求破解之道;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制度對比中,發現各自優劣短長;在對社會公平與效率的系統剖析中,謀求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遠離滯脹遠離滯脹

基本信息

書名 遠離滯脹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作者 孟凡濤

出版時間 2013.05

ISBN 9787513616584

圖書簡介:

本書以探索如何保持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主線,以事實為依據、以問題為牽引,廣徵博引、深入淺出,著重介紹了四位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李斯特、馬克思和凱恩斯,重點分析了馬克思與凱恩斯的相關理論和當前經濟形勢。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滯脹之痛
第一章 工資、物價與奢侈品消費
第二章 凱恩斯與國家干預主義
第三章 滯脹之痛
第二篇 危機之源
第四章 資本主義與經濟危機
第五章 亞當•斯密與市場經濟
第六章 李斯特與貿易保護理論
第七章 馬克思與剩餘價值理論
第三篇 變革之法
第八章 蘇共的興衰
第九章 東歐劇變
第十章 中國的崛起
第十一章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
第十二章社會黨與資本主義改良
第四篇 滯脹迷局
第十三章投資與儲蓄
第十四章經濟危機與中國經濟
第十五章兩難決策與滯脹之憂
第五篇 遠離滯脹
第十六章貨幣、匯率與人幣國際化
第十七章 社會公平與效率
第十八章 工資、利潤與就業
第十九章行業壟斷與經濟發展
第二十章 通貨膨脹與可持續發展
第二十一章 遠離滯脹
第六篇 歷史之勢
第二十二章 經濟趨同
第二十三章 企業微利
第二十四章 法禮社會

序 言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由美元危機和第四次中東戰爭引發的石油危機,導致全球性滯脹的發生,滯脹的爆發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西方主要國家經濟發展停滯與通貨膨脹交織並存,經濟下滑速度和通貨膨脹率均在兩位數以上。
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2008年中國政府被迫啟動了4萬億的投資計畫,用於推動經濟的發展,提高社會就業率。然而,事物發展具有兩面性,大量的拉動性投資,貨幣供應量的加大,帶來的是居民消費指數的不斷上漲。居民消費指數的快速上漲使得經濟發展充滿了變數,通貨膨脹的加快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使得政府巨觀調整處於“控物價”與“穩增長”的“兩難”之中。
“滯脹”,簡單地說,就是經濟停滯,通貨膨脹。一方面是經濟停滯,危機期間的生產下降和非危機期間的經濟成長緩慢和波動,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業;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快速上漲。而傳統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一般表現為,經濟停滯,失業上升,消費不足,物價下跌。滯脹使得經濟發展同時遭受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雙重打擊。滯脹是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危機,長期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加之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結果。
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發生嚴重經濟危機,為了擺脫危機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採取了干預措施,由於政府的直接干預,使得資本主義國家較快的恢復了生產,經濟發展也日趨穩定。但是,國家干預主義是以貨幣增發和政府投資為前提的,這也導致國家財政赤字的迅速增加,經濟發展更加複雜多變。同時,這一理論的快速發展,也為日後滯脹的發生埋下了伏筆。二戰之後,由於世界局勢的變化,兩極對抗逐漸形成,為了彰顯霸權,維護資本主義國家利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先後發動多場局部戰爭。特別是韓戰和越南戰爭,美國先後投入的大量的兵力、人力、物力和財力,韓戰耗資數百及至千億美元,越南戰爭耗費了美國2500多億美元。戰爭的爆發,使得美國大量進口軍需物資,對外貿易也由順差轉變逆差。為了維持龐大的戰爭開支,減少財政赤字,美元長期處於超髮狀態,這也使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歐美市場美元大量過剩;加之資本主義私有經濟壟斷特性,周期性經濟危機並沒有因採取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而改變。相反,危機進一步加深,變得更加難以琢磨和應對,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和滯脹危機的發生。
美國為了維持全球霸權和美元強勢地位,甚至不惜發動金融戰爭和入侵,對他國內政進行經濟干預和軍事打擊。為了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1985年9月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美國逼迫日本等國簽訂了“廣場協定”,使得日元大幅升值,並在金融市場對其展開絞殺戰,最終導致日本經濟長期處於低迷狀態。1997年美國縱容其量子基金、對沖基金對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發動金融戰,史稱“東南亞金融危機”,掠奪它國財富,擾亂金融市場。2000年11月伊拉克宣布石油以歐元計價,歐元匯率迅速上升,到伊拉克戰爭爆發前歐元兌美元升幅高達27%。為了打擊歐元的強勢崛起,美國不惜直接軍事干預歐亞地區事務,打亂歐元擴張步伐。2003年3月美、英、澳、波四國繞過聯合國拋開歐元區對伊發動戰爭,國際原油隨之節節攀升,使得歐元區經濟生產成本增加,相應的部分歐元區國家財政赤字迅速增加。同樣,受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2009年歐元區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歐元陷入危機之中。美國為了維持美元霸權,減緩歐元制衡和發展則作壁上觀。中國為了減少美元壓力和對美元的依賴,維護與歐元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則假以援手。
目前,中國經濟快速崛起,外匯儲備日益增加,在外匯儲備增加的同時,由於各國特別是美國採取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使得我國外匯儲備同等財富不斷縮水;同時,美國強勢打壓人民幣,逼迫人民幣快速升值,打擊我國商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減緩滯後我國經濟發展,試圖不戰而屈人之兵。如何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保持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如何使人民幣更好的實現國際化乃至全球化,維護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國家利益?實現超主權貨幣長路漫漫,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難而又難,建立亞元遙不可及,路在何方?追根溯源,也許有利問題的解決。
亞當.斯密系統闡述了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市場經濟具有潛在的自我調節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其理論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交往注入了強大活力。然而,壟斷、壟斷組織和壟斷價格的形成,使得市場失去了公平競爭的基礎,社會資源市場配置也處迷茫之中,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不斷發生,使得市場經濟理論黯然失色。
馬克思為了拯救民眾與水火,深入剖析了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剩餘價值理論揭示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的秘密,為社會主義推翻資本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但是,傳統社會主義後期卻存在社會生產效率相對低下和社會資源配置浪費的問題,人民生產水平得有到有效的提高,進而對社會產生了種種置疑,社會主義發展遭遇重大挫折。
李斯特的保護幼微民族工業理論,志在發展壯大本國民族工業,卻阻礙了國際貿易的交往,挑起了國際間貿易和貨幣戰爭。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主張在資本主義國家遭受嚴重的經濟危機時,採取國家干預措施,快速擺脫危機對社會造成的不利影響,使國家迅速走向正常的發展軌道。但是,由於國家干預主義採取積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使得貨幣長期處於超髮狀態,當長期通脹與經濟危機疊加時就會導致滯脹的爆發,其危害比以往傳統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更為嚴峻和複雜。
窮則思變,變則通達。改革開放解決了傳統社會主義生產效率相對低下和資源配置浪費的問題,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貧富分化、內需不足、“兩難”決策與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辦法總比困難多,理通了,方法自然會有;追根溯源,集思廣益,從諫如流,路就在腳下。社會主義改革不能只注重生產效率,還要兼顧社會公平。經濟發展在社會財富原始積累階段,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工業化完成之後,也許社會公平比生產效率更重要,兼顧社會公平與效率,路會越走越寬。人民國際化乃至全球化的現行之路不好走,或者走不通,也許另闢蹊徑、謀求發展,逐步構建多邊貨幣基金體系,會走出一條陽光大道。
本書就滯脹產生的根源、危害以及如何有效的避免滯脹的爆發,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剖析。首先,介紹了亞當斯密、李斯特、馬克思和凱恩斯及其相關理論,並針對現代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從歷史和生產力等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和論證。前人的理論是在不同歷史階段產生的,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並不能很好地解釋和解決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滯脹問題;要解決現實中經濟發展問題,還需要後來者不斷的探索和努力,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要不斷創新與發展。
其次,關於社會的公平與效率問題。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取得了很高的社會效率,資產階級在短短一、二百的時間內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但是,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爆發,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矛盾急劇增加,社會不公問題日漸突出,最終轉化為階段衝突。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解決了社會公平問題,同時,建設之初,社會主義生產取得了很高的社會效率。但是,隨著勞動者的政治熱情減退和社會問題的增多,在缺乏物質刺激的情況下,社會生產效率不斷下降,改革已成為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的改革開放引進了競爭機制和市場經濟,經濟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是,社會不公平問題也日漸突出,經濟發展同樣充滿了變數,巨觀決策很難左右逢源。本書通過對資本主義改良和社會主義改革進行逐一分析和對比,在分析發現不同社會制度的利弊、短長,在對比中尋求解決當今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的答案和捷徑。
其三,如何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經濟危機的根源在於私有資本的貪婪,壟斷和壟斷價格的形成,以及高額的行業利潤率,造成社會購買力嚴重不足,生產的相對過剩。中國改革開放在於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而非對社會根本制度的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儘管經濟成份上和發展模式有所趨同,但是,在避免經濟危機和面對危機時所採取的措施是有區別的,社會主義能夠更好地避免和應對危機。二者的相同之處在於,在社會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可以通過拉動性投資擴大社會總需求;同時,加大對社會弱勢群體的財政補助,提高社會的總體購買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產相對過剩,社會消費不足的問題。但是,這絕非解決危機的根本之道,只能是延緩危機。社會主義避免和解決危機的不同之處在於,一是政府服務對象不同,二是經濟制度的不同,自然採取的措施和途徑也有所不同。

作者簡介

孟凡濤,河南原陽人,1990年入伍,2007年轉業。個人愛好,詩歌、哲學、政治經濟學、發明等。詩歌有《贊易》、《觀東湖》等。
附:
《贊易》
罟網繩結起洪芒,刀墾火耕黍糲糧;
圭卜卦爻定八方,四時五穀房中倉;
乾坤坎離陰陽綱,巽兌震艮剛柔藏;
否泰相生滿則殤,元亨利貞天道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