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十二帝》

《大清王朝十二帝》--歷史小說,其展現了歷史真實細節。

《大清王朝十二帝》展現歷史真實細節 杜絕野史演義戲說

詳細內容

大清王朝執掌二百九十六江山社稷,興衰榮辱盪氣迴腸;清王朝的十二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

清朝的崛起為封建社會注入了新的生機,它的衰落又導致了封建社會的瓦解。在這個特定時代的十二位皇帝,自然是有開國之君,有治世之帝;也有亡國之君,墮落之帝。
作者將清王朝一系列隱秘的、鮮為人知的史實,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動人心魄,發人深省。

目錄瀏覽

太祖(努爾哈赤)
公元1559年--公元1626年(在位10年) 。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明萬曆十一年,“自中稱王”。萬曆四十四年,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金。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八月死去。終年68歲。 公元1616年登基;公元1626年去位
太宗(皇太極)
公元1592年--公元1643年(在位16年)。愛新覺羅·皇太極,是清朝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其母葉赫那拉氏。皇太極生於明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寧遠戰敗身亡後即後金汗位,在位17年,卒於清崇德八年。廟號“太宗”。公元1627年登基;公元1643年去位。
世祖(福臨)
公元1638年--公元1661年(在位18年) 。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瀋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終24歲。 公元1643年登基;公元1661年去位。
聖祖(玄燁)
公元1654年--公元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公元1661年登基;公元1722年去世。
世宗(胤禎)
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在位13年)。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公元1722年登基;公元1735年去世。
高宗(弘曆)
公元1711年--公元1799年(在位60年) 。乾隆帝弘曆,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公元1735年登基;公元1795年去位。
仁宗(顒琰)
公元1760年--公元1820年(在位24年) 。嘉慶帝顒琰,清高宗弘曆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公元1796年登基;公元1820年去位。
宣宗(旻寧)
公元1782年--公元1850年(在位29年)。道光帝旻寧是清朝入關後的帝六代皇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卒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終年69歲。公元1821年登基;公元1850年去位。
文宗(奕詝)
公元1831年--公元1861年(在位11年)。鹹豐帝奕詝,道光十一年生於北京圓明園。鹹豐十一年病故。在位11年。公元1850年登基;公元1861年去位。
穆宗(載淳)
公元1856年--公元1875年(在位14年)。同治帝載淳是鹹豐與葉赫那拉氏的獨生子。生於鹹豐六年。同治十二年親政。次年卒,年19。廟號“穆宗”。 公元1861年登基;公元1875年去位。
德宗(載湉)
公元1871年--公元1908年(在位34年)。光緒帝載恬,同治十年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位34年,光緒十三年病死,終年38歲。公元1874年登基;公元1908年去位。
宣統帝(溥儀)
公元1906年--公元1967年(在位3年)。愛新覺羅·溥儀,於光緒三十二年、生於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終年61歲。公元1908年登基;公元1911年去位。

參考連結

(1) http://zhishi.baidu.com/zhishi/12019.html
(2)【書店網】 http://www.chinashudian.com/china5199/danawa/shu214291.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