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術》

《大智若愚術》

《大智若愚術》是關於研究人生哲學的專著。大智若愚是基於東方傳統文化而催生的一種智慧人生境界。達此境界者,退可獨善其身,進可兼濟天下。常研習大智若愚術,你的人生之路必將充滿鮮花與溫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大智若愚的人,憨厚敦和,平易近人,虛懷若谷,不露鋒芒,甚至有點木訥,有點遲鈍,有點迂腐。大智若愚的人,寵辱不驚,遇亂不躁,看透而不說透,知根卻不亮底。大智若愚的人,大智在內,若愚在外,將才華隱藏很深,給人一副混沌無知的樣子,實際上,他們用的是心功。

目錄

第1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聰明而愚為大智
外愚內智是正道
處世莫若養“木雞”
做人不可太聰明
能而未之以不能
裝傻自有好運來
第2章糊塗有利,較真無益
隨方就圓
虛己處世
難得糊塗
不必較真
學會健忘
糊塗治家
掌握分寸
第3章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友善待人,平等尊重
胸襟寬廣,大度為懷
謙遜謹慎,永不自滿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惡小不為,善小不棄
施恩宜忘,受恩銘記
以德抱怨,贏得人心
第4章心性淡泊,隨緣處世
寵辱不驚,順其自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知足常樂,優哉游哉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適可而止,見好便收
貪心不足,禍害源頭
第5章韜光養晦,以退為進
英雄多難,非養晦何以存身
花要半開,出頭椽子總先爛
功有功拙,須伏藏以待東山
不爭淡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耐心等待,該出手時才出手
第6章吃虧是福,百忍成金
趨福避禍惟吃虧
吃虧就是占便宜
舍小求大建奇功
煩惱皆因不忍生
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一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讓有度方為智
第7章以和為貴,化敵為友
關懷性格孤僻者
直面心高氣盛者
遷就脾氣暴躁者
感化貪小便宜者
慎對兩面三刀者
擺脫搬弄是非者
擁抱有仇於你者
第8章多做實事,少說空話
小處著和,大事易成
工作乏味,做好不易
以勤補拙,埋頭苦幹
大事不迷,小事不拘
沉默是金,寡言鮮過
言出必行,一諾千金
不必爭論,努力去做
不足則夸,損人害己
話莫說滿,留有餘地
以靜待嘩,後發制人
第9章言辭謹慎,把好嘴門
言簡意賅,一語中的
含糊應對,不留把柄
嚴守秘密,把住口風
勇於自嘲,內智外愚
逢人短壽,遇貨添錢
少說多聽,其樂融融
忠言逆耳,加層“糖衣”
拒絕他人,莫傷和氣
適時安慰,最得人心
言語失誤,巧妙彌補
第10章無為而治,妙手御人
治理大國,若烹小鮮
蕭規曹隨,不治而治
剛柔相濟,以柔克剛
識人用人,莫拘小節
寧用蠢人,不用小人
亂象之下,須用奇招
附錄一《小窗幽記》之《集醒》卷
附錄二《呻吟語》之《應務》卷

前言

為什麼有的人做起事來順風順水,而有的人一邁開腳步就處處遭受羈絆?
——“術”不同也。“術”是什麼?所謂“術”,指的是達成目標的策略。為了探求“術”的奧秘,我國歷代的先哲們窮髮皓首,苦心鑽研。相傳孔子年輕時,曾受教於老子,老子告誡他說:“良賈深藏若虛,盛德容貌若愚。”此言令孔子頗受啟發。因此,我們在道家、儒家的思想里,不難發現他們對“大智若愚”的一致推崇:老莊宣揚的“道法自然”和“無為而治”,孔孟提倡的“中庸之道”,與“大智若愚”都有著密切的聯繫。
第一次提出“大智若愚”這個詞的人,是北宋的文學家蘇軾,他在《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中寫道:力辭於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意為:對於一些不情願或不能做的事,可以智迴避之;本有大勇,卻裝出怯懦的樣子;原本很聰明,硬要裝出愚拙的樣子。不過,蘇軾的話,明顯是脫胎於距他1500多年前的《老子》中“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辯如訥”,在思想上亦與老子一脈相承。
大智若愚的人,憨厚敦和,平易近人,虛懷若谷,不露鋒芒,甚至有點木訥,有點遲鈍,有點迂腐。大智若愚的人,寵辱不驚,遇亂不躁,看透而不說透,知根卻不亮底。

精彩書摘

第1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聰明而愚為大智
明代大作家呂坤在《呻吟語》中寫道:“愚者人笑之,聰明者人疑之。聰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詩》雲‘靡哲不愚’,則知不愚非哲也。”其意思是:愚蠢的人,別人會譏笑他;聰明的人,別人會懷疑他。只有既聰明但是看起來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
照字面解釋,“大智若愚”的意思就是有大智大慧大覺大悟的人不顯露才華,外表上好像很愚呆。事實上,這既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又是人生大謀的回答。就前者而言,大智的人如同風一樣自由,無牽無掛,無拘無束,俗世的一切都在身外。就後者而言,是在人前收斂自己的智慧,一種混混沌沌的樣子,在小事上常常不如一般人精明,應變能力好像差一些。這正是城府很深的表現。假裝愚鈍,讓人以為自己無能,讓人忽視自己的存在,而在必要時,可以不動聲色,先發制人,讓別人失敗了還不知是怎么回事。做人應儘量避免顯山露水,不要成為別人妒忌的目標;愚蠢而危險的虛榮心滿足之日,就是一個人失敗之時。
另外,“大智若愚”,並非故意裝瘋賣傻,並非故意裝腔作勢,也不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虛,而是待人處事的一種方式,一種態度,即:心平氣和,遇亂不懼,受寵不驚,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隱而不顯,自自然然,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從從容容,看透而不說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裡都清清楚楚,明鏡兒似的,而表面上卻顯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
大智若愚既表現在人的面部表情上,也表現在人的行為舉止上。大智若愚的人給別人的印象是,即:時常笑容滿面,寬厚敦和,平易近人,虛懷若谷,不露鋒芒,有時甚至顯得有點木訥,有點遲鈍,有點迂腐。但我們需要切記:若愚者,即似愚也,而非愚也。因此“若愚”只是一種表象,只是一種策略,而不是真正的愚笨。在“若愚”的背後,隱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大學問。而只要是真正具有大智慧大聰明大學問的人往往給人的印象總是顯得有點愚鈍。因此,中國才有了“大智若愚”這個含有很深哲理意義的成語,從而也豐富了中國的人生哲學。
大智若愚,這的確是中國人五千年文明智慧的一大結晶啊!
外愚內智是正道
明朝時,況鍾最初以小吏的低微身份追隨尚書呂震左右。況鍾雖是小吏,但頭腦精明,辦事忠誠。呂震十分欣賞他的才能,推薦他當主管,升郎中,最後出任蘇州知府。
初到蘇州,況鍾假裝對政務一竅不通,凡事問這問那。府里的小吏們懷抱公文,個個圍著況鍾轉悠,請他批示。況鍾佯裝不知,瞻前顧後地詢問小吏,小吏說可行就批准,不行就不批准,一切聽從下屬的安排。這樣一來,許多官吏樂得手舞足蹈,個個眉開眼笑,說況鍾是個大笨蛋。
過了三天,況鍾召集全府上下官員,一改往日溫柔愚笨之態,大聲責罵道:“你們這些人中,有許多奸佞之徒,某某事可行,他卻阻止我去辦;某某事不可行,他則慫恿我,以為我是個糊塗蟲,耍弄我,實在太可惡了!”況鐘下令,將其中的幾個小吏捆綁起來一頓狠揍,鞭撻後扔到街上。
此舉使餘下的幾個下屬膽戰心驚,原來知府大人心裡明亮著呢!個個一改拖拉、懶散之風,積極地工作,從此蘇州得到大治,百姓安居樂業。
況鍾用外愚蒙蔽了對手,待到時機成熟,內智噴薄而出,好似偽裝成不會武功的叫花子,探明了對手的虛實後拔劍而出,一刀制敵,乾淨利落。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李忱,是第十一位皇帝唐憲宗的十三子。李忱自幼笨拙木訥,與同齡的孩子相比似乎略為弱智。隨著年歲的增長,他變得更為沉默寡言。無論是多大的好事還是壞事,李忱都無動於衷。平時遊走宴集,也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這樣的人,委實與皇帝的龍椅相距甚遠。當然,與龍椅相距甚遠的李忱,自然也在權力傾軋的刀光劍影中得以保存自己。
命運在李忱36歲那年出現了轉折。會昌六年(846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食方士仙丹而暴斃。國不可一日無主,在選繼任皇帝的問題上,得勢的宦官們首先想到的是找一個能力弱的皇帝——這樣,才有利於宦官們繼續獨攬朝政、享受榮華富貴。於是,身為三朝皇叔的李忱,就在這一背景下被迎回長安,黃袍加身。但李忱登基的那一天,令大明宮裡所有人都驚呆了。在他們面前的,哪是什麼低能兒,簡直就是一個聰明睿智的人。不懷好意的宦官們都被皇帝的不凡氣度所震驚,後悔選了李忱作為皇帝。
唐宣宗李忱登基時,唐朝國勢已很不景氣,藩鎮割據,牛李黨爭,農民起義,朝政腐敗,官吏貪污,宦官專權,四夷不朝。唐宣宗致力於改變這種狀況,他先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宣宗勤儉治國,體貼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唐朝國勢有所起色,階級矛盾有所緩和,百姓日漸富裕,使暮氣沉沉的晚唐呈現出“中興”的局面。宣宗是唐朝歷代皇帝中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因此被後人稱之為“小太宗”。另外,唐宣宗還趁吐蕃、回紇衰微,派兵收復了河湟之地,平定了吐蕃,名義上打通了絲綢之路。無奈大中年間唐朝已積重難返,國力衰退,社會經濟千瘡百孔,只依靠統治階級枝枝節節的改革已無法改變唐帝國衰敗之勢。大中十三年(859年)冬,浙東農民裘甫帶領五百農民起義。起義軍後發展至五十萬人,為唐末大規模農民起義打下了基礎。傳說宣宗繼位之前,為逃避唐武宗的迫害,曾當過和尚,所以對佛教極力推崇,據說曾在大中七年(853年)大拜釋迦牟尼的舍利。大中十三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歲。諡號聖武獻文孝皇帝。
李忱的裝傻功夫可謂爐火純青。他自信沉著地演了36年戲,將愚不可及的形象深入人心,在保全自己的同時,用內智成就了一番偉業。
古人云:“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其攫鳥噬人的法術。故君子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任重道遠的力量。”這大概可以形象地詮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句話的具體含義。一般說來,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惡機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機巧權變,又絕對不行,尤其是當他所處的環境並不如意時,那就更要既弄機巧權變,又不能為人所厭戒,所以就有了鷹立虎行如睡似病的外愚內智處世方法。
處世莫若養“木雞”
智和愚對人的一生命運影響極大。“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說聰明人有時也會辦蠢事;“大智若愚”,“難得糊塗”,說確實聰明的人往往表面上愚拙,這是一種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而“聰明反被聰明誤”則是給了耍小聰明者的教訓。
老子是第一個推崇為人處世要“愚”的思想家。在《老子·德經》中,有如下文字: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離,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其用不屈。
老子的話可以這樣理解:至臻至善的東西好像有殘缺,但它的作用不會衰竭;最充實的東西好像空虛,但它的作用不會窮盡;最直的東西好像彎曲,最雄辯的好像口鈍,最靈巧的好似笨拙,但它的作用不會枯竭。
“大智若愚”這句話就是從老子的上述論述中引申出來的。最早從這段話中引申出“大智若愚”這句話的是宋代的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晚年曾多次要求辭官,到六十五歲那年才被批准,朋友們向他慶賀,蘇東坡也給他寫了賀信——《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信中有兩句稱頌歐陽修的話,說歐陽修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大智如愚”也稱作“大智若愚”。這句話雖然是蘇東坡首次說出來的,但是,明顯是從《老子》“大巧若拙”等句子中脫胎而來的。明朝李昌祖在其所著的《剪燈余話.青城舞劍錄》中也曾說道:“所謂寓大巧於至拙,藏大智於極愚,天下後世,知其為神仙而已矣!”盛讚老子大直若離、大辯若訥、大巧若拙的觀點。
“大智若愚”是說有大智大勇的人,總是含而不露,絕無虛狂驕傲之氣,修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成語“木雞養到”說的也是這個意思。據《莊子·達生》記載,春秋時期齊王請紀水渻子訓練鬥雞。養了才十天,齊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渻子說:“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到別的雞一叫,就躍躍欲試,很不沉著。”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問道:“現在該成了吧?”紀渻子說:“不成,它心神還相當活動,火氣還沒有消除。”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問道:“怎么樣?難道還是不成嗎?”紀渻子說:“現在差不多了,驕氣沒有了,心神也安定了;雖有別的雞叫,它也好像沒聽到似的,毫無反應,不論遇到什麼突然的情況,它都不動不驚,看起來真像只木雞一樣。這樣的鬥雞,才算是訓練到家了,別的雞一看見它,準會轉身認輸,斗都不敢斗。”果然,這隻雞後來每斗必勝。後人稱頌涵養高深,態度穩重,大智若愚的人,就用“木雞養到”來形容。唐代詩人張祜在《送韋正字赴制舉》一詩中就曾經寫道:“木雞方備德,金馬正求賢”,稱頌韋正字品德修養和學識高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