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

《夜·明》

《夜·明》,是由導演趙崇基所執導的一部電影,講述主人公孫文策的故事。

基本信息

《夜·明》描寫孫中山鮮為人知的革命愛情的電影《夜·明》在2007年6月28日舉行首映禮。在隨後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新片展映單元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評選中,趙文瑄憑藉此片分別獲得最受關注男演員獎。

影片簡介

譯名:Road To Dawn
導演:趙崇基
上映:2007年06月29日
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國語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演職員表

演員:趙文瑄(中國台灣)--孫文

(圖)吳越趙文瑄吳越趙文瑄

李心潔(馬來西亞)--徐丹蓉
吳越--陳粹
趙崢--羅肇麟
王建成--徐博衡
劉瑞琪(中國台灣)--徐太太
劉延--戴欣然
段秋旭--吳世榮
游航--費永福
溫廣瑜--黃金慶
霍達華(中國香港)--黃興
張偉雄(馬來西亞)--陳新政
林保羅博士(英國)--老格蘭特
Himanshu Bhatt(馬來西亞)--印度管家
章榆東--大清尉官
周聖棟(馬來西亞)--刺客
拿督方卓仁(馬來西亞)--張老
吳家輝--工頭

出品人:廖曙輝 宋樂群
監製:林西平 鍾奇山
執行總監製:王建成
策劃:毛小睿 吳美潤(馬來西亞) 陳玉基(馬來西亞)
編劇:梅梓
導演:趙崇基(中國香港)
攝影:陳志英(中國香港)
美術:霍達華(中國香港)
作曲:潘國醒 蘇雋傑
錄音:陸洪 魏春易
剪輯:梅梓
劇本策劃:廖致楷 許育程(馬來西亞)
責任編輯:劉舜祥
製片人:王建成 趙建國 徐建平
製片主任:徐建平
造型設計:宋曉濤(中國香港)
第一副導演:章榆東
第二副導演:梁耀豪(馬來西亞)
賴昌銘(馬來西亞)
場記:史敏芳
聯合攝製:深圳電影製片廠 珠江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故事梗概

(圖)陳粹芬陳粹芬

1910年,孫文策劃的第九次革命武裝起義廣州新軍起義失敗,清政府用七十萬兩白銀懸賞孫文的性命,幾乎同時,孫文被日本政府勒令離境,踏上了前去馬來西亞檳城的船。在船上孫文與檳城崇華學堂的老師羅肇麟相識,他並不知道羅肇麟在做老師的同時也在為檳城最大的幫會徐氏家族做事,當然也不知道為了安全起見,檳城同盟會的同志把他的食宿安排在了徐家。

孫文到達檳城的當天正好是徐家二太太的生日,徐家在檳城勢力之大,賓客絡繹不絕,來訪者中有個叫格蘭特的英國人,他提出要借徐家的鴉片餉碼承包勢力再開幾個鴉片煙館,遭到徐博衡(徐家生意及幫會的掌管者)的婉言拒絕,自此為徐家的鴉片生意埋下隱患。

孫文十分感激徐博衡對他的接待和照顧,但他此次到檳城的任務仍是要為革命籌款,孫文已經九次革命失敗,當時南洋地區又流傳著孫文貪污革命捐款的負面訊息,徐博衡表示他可以給孫文提供避難的場所,可以讓他在檳城衣食無憂,但條件是他絕不提捐款不提革命。徐博衡的拒絕讓孫文徹夜難眠,他並不知道就在他抵達徐家的同時,檳城的大清密探已經接到暗殺他的命令,命令的執行者就是羅肇麟。

幸好,孫文由於失眠獨自出門去找黃金慶(同盟會檳城分會副會長),這才躲過一死。革命屢次失敗,孫文心裡也很難受,他總結了前面的教訓,面對同志們對革命的氣餒、對他的背離孫文也很苦悶。一日在檳城街頭,孫文眼看江湖郎中欺騙一個華工,他一時性急搶了江湖郎中的生意把華工帶回去治病,這一治病孫文才了解了華工的慘狀,他隨口說出‘罷工’兩個字,卻不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沒幾天這華工就來請孫文去幫他們跟老闆談判——華工們真的罷工了,而老闆偏巧又是徐博衡。

由於徐博衡拒絕幫革命籌款,又恰巧陳粹芬(孫文的第二位夫人)也來到檳城,孫文就勢搬出了徐家。在黃金慶的書店,為了爭一本《物種起源》徐丹蓉 (徐博衡的女兒) 和陳粹芬發生衝突,丹蓉跟蹤粹芬回家,卻發現孫文正在院子裡給人治腿傷,意外地與孫文重逢丹蓉十分高興,她向孫文借了《物種起源》回家看,見到書羅肇麟十分慶幸又找到了孫文的蹤跡,他當然沒有想到孫文會代表華工來跟他談判。談判徐博衡沒有參加,羅肇麟被孫文逼得啞口無言,卻又不得不承認孫文見解的正確。

表面上看孫文與徐家是對立的,實際上雙方都清楚正是由於孫文的出面才使問題得到迅速解決,羅肇麟帶著徐家自做的點心由丹蓉帶路來到孫文的住所表示感謝,當得知孫文母親去世,革命同志正在為辦後事捐款時,羅肇麟也毫不猶豫掏出了銀票。當晚,羅肇麟就企圖對孫文下手,卻被徐丹蓉破壞了,她見孫文真的很需要錢,便偷了家裡的首飾連夜給孫文送來。

徐家經營鴉片的煙館接連發生幾起命案,有人吸鴉片死了,與此同時,徐博衡收到格蘭特的請柬,希望能與徐博衡商量一下兒女的婚事。原來早在徐家二太太生日那天,格蘭特的兒子就看中了徐丹蓉,而徐丹蓉與羅肇麟是青梅竹馬的戀人,這也是徐家上下默許的。徐博衡很明白這一切都因為自己拒絕了與格蘭特合作鴉片生意,被人在鴉片裡做了手腳,現在丹蓉成了犧牲品。對此丹蓉反應十分激烈,她痛恨格蘭特,更痛恨羅肇麟的無能,事關徐博衡的性命和徐家大業,徐肇林也無可奈何,被徐家幫會事務纏身,一時間他也就放鬆了對孫文的行動。

孫文不斷發現被人跟蹤,黃金慶等人決定為他安排新的住處。徐丹蓉十分煩悶,來找孫文,恰巧孫文和粹芬收拾東西準備離開。黃金慶發現住所附近多了很多陌生人,於是大家決定假扮成孫文調虎離山,卻不料模仿得最像的徐丹蓉被密探刺傷,一行人只好返回住處。毒鏢打在丹蓉的後肩上,孫文不得不為她撕開衣服治療,等羅肇麟趕來的時候,發現丹蓉正赤裸上身趴在孫文的床上,已經不省人事。粹芬叮囑羅肇麟去徐家為丹蓉掩護行蹤。羅肇麟從徐家回來的時候丹蓉正在高燒,孫文一直守侯在旁,忙碌了半日他在床邊的躺椅上睡著了,羅肇麟看著熟睡的孫文他突然有了一種衝動拿起手術刀指向孫文,窗外陳粹芬的槍口也瞄準了羅肇麟,直到他把刀放下,粹芬才鬆了口氣。

(圖)《夜·明》

《夜·明》劇照

丹蓉傷勢稍穩定,粹芬便決定連夜轉移,利用羅肇麟開來的車作掩護,孫文躲進馬來鄰居家裡,由粹芬和羅肇麟應付盯梢的汽車,孫文則在馬來鄰居的幫助下佯裝成客人離開。兩邊人馬有驚無險先後到達了新的住所,但孫文再也不能隨意拋頭露面了。

徐博衡應格蘭特之約正要赴宴,孫文突然出現,他願隨徐博衡前去與格蘭特會面。會面過程中徐博衡幾乎不用說話,格蘭特被孫文牽著鼻子走,孫文軟硬兼施,徐博衡無奈之下自己說出要關掉鴉片煙館,沒有生意可合作便沒有了聯姻的必要,孫文既挽救了丹蓉的愛情又讓徐博衡下決心關掉煙館,他成了徐家的恩人。孫文的舉動使羅肇麟更加無地自容,經過這樣一場考驗徐丹蓉已不再是他眼中的小女孩,他對徐丹蓉無法駕馭更擔負不起,兩人的感情也似乎到了盡頭,

黃興帶來了廣州新軍將士要刺殺兩廣總督的訊息,籌款成了迫在眉睫的事,但在這關鍵時刻革命黨人卻情緒低落甚至對革命前途喪失信心。黃金慶帶來的報紙上刊登了為孫文平反的文章,指出革命黨內指責孫文貪污等罪名都是誣陷,孫文就勢在會上發表了言辭懇切的演講,再次鼓舞大家,在場的會員們當即籌得捐款八千多,並決定將起義地點仍定在廣州,先做好籌備巨款的工作。(著名的庇能會議)

如何在短時間內籌到大筆資金,孫文最後想到了徐博衡,只有依靠徐博衡的力量才能調動當地華商的積極性,孫文再次來到徐家,見到了正要對女兒動家法的徐博衡。丹蓉要父親幫助孫文,並以死相逼,反而孫文勸住了丹蓉。死是人生最完滿的結局,可人活著就要有活著的意義,身為中國人難道希望自己的民族永遠遭受欺壓與嘲笑嗎?他請求徐博衡不要把他的幫助看做是交換條件,他幫徐博衡是因為大家都是華人,而革命是為了讓華人在世界面前站起來,與革命相比個人感情又算得了什麼,徐博衡動容了。

清芳閣會所的草坪上聚集著當地的華商,這是徐博衡為孫文組織的一次籌款會,會前孫文接到警告說有人將在會場行刺他,陳新政 (檳城同盟會發起人之一) 要代替孫文演講,孫文卻在陳粹芬的陪同下出現了,孫文一上台就直接告訴大家有人揚言要在籌款會現場殺他,而他之所以還敢站在這裡演講,就是要向各位表明他革命的決心。孫文講得慷慨激昂,可就在樓里某個視窗的後面,徐丹蓉發現了舉起的槍,孫文仍在演講,陳粹芬與殺手在樓里展開了一場追逐,卻被一不知身份的人捷足先登,搶在陳粹芬之前把殺手置於死地。

孫文的演講再次感動全場華商,大家紛紛認捐,孫文也終於完成了此行的任務,他上了羅肇麟開來的車,迎接他的卻是羅肇麟的槍口。羅肇麟保護過孫文,但保護他正是為了不讓他死在別人的槍口下,孫文卻說羅肇麟並不想殺他,一句話觸動殺手心底。跟孫文接觸使羅肇麟深為孫文的人格魅力所感動,既然大家都抱著使中國富強的目的,就一定可以化敵為友。孫文囑咐羅肇麟好好對待丹蓉,希望丹蓉也能成為他革命道路上的伴侶。

粹芬為孫文收拾好行囊,這一別又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丹蓉在熟睡中被驚醒,發現枕邊的信,她看了信發瘋般地奔向碼頭,卻發現船正離開港口。在船的另一側,羅肇麟就站在孫文身邊,他給孫文帶來了徐博衡的大筆捐款和他自己,他要回到祖國參加真正的革命。檳城已經在他們身後了,兩人來到船尾,發現站在碼頭上的陳粹芬身邊多了徐丹蓉,海水把他們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四個人誰都沒有揮手告別,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對方遠去。

對於歷史和革命題材的電影,到底是用紀錄片式的平鋪直敘,還是大卸八塊,然後再加油添醋的戲說;是尊重史實還是取悅觀眾,是忠於自我站在高處孤芳自賞,還是降身來贏得觀眾的口碑,也許真的是讓導演和編劇頭痛的“雞肋”了。

幕後花絮

(圖)趙文瑄飾演孫文趙文瑄飾演孫文

《夜·明》由講述孫中山在馬來西亞檳城的革命經歷,以及他與陳粹芬女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夜·明》中,趙文瑄再次出演孫中山。最初,趙文瑄並不是很想接演,怕重複自己,演技沒有突破,但看完劇本後立刻答應出演。“這個孫中山很特別,很生活,很人性。”他願意嘗試塑造一個全新可愛、可親可敬的孫中山。趙文瑄這次是第三次飾演國父孫中山,但他會用一種自然的方式來飾演孫中山,趙文瑄說,在《夜明》一片中,只演孫中山44至45歲這半年間所發生在檳城的故事,因而他不只不需要化妝,還可以以更人性化的方式來詮釋這個角色。他與導演交流後,發現導演要求的風格和以往的電視劇的偉人題材有所不同,劇本輕鬆,畫面也會比較鮮明。他相信在這種自然的方式演繹之下,這次演中年的時期的孫中山會有一種感覺,他期盼能演更像一個“人”的孫中山,而非高高在上的“神”。趙文瑄表示,當孫中山“還原”為一個人,他的形象會更可愛,更容易讓人感動,他認為孫中山是個很有魅力的和口才的男人,他如果不能感動別人也不會有這么多的人追隨他,支持他的革命事業。他說:“孫中山的偉大在於他真摯的感染力,懂得掌握現場的觀眾情緒,具備天生的煽動觀眾的情緒的本能,也因此當時檳城的華僑才會義無反顧地捐錢支持他,助他完成幾近絕望的革命事業。”

吳越在《夜·明》中首次演出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從不擔心觀眾或影迷拿她和影后李心潔作比較,她說她的演藝生涯中,名氣越大的演員越是好合作,更不擔心被比較,因為比較時演員面臨的最基本的壓力,她認為演員還有義務還原真人全貌,畢竟人人都有差異,陳粹芬必然會帶有吳越的影子,會加入現代的男女觀,注入自己情感在角色內,拉近陳粹芬與觀眾的距離感。

吳越坦言,她對陳粹芬這名歷史人物不熟悉,但是這個角色確實是她目前最想演的女性形象,當然較早吸引她拍《夜·明》的就有好幾個因素,包括導演、總監製王建成等都是很想合作的班底,《夜·明》一直想重現孫中山的人性真實面,要用國父的情事暫謝偉人的光環,飾演“情人保鏢”陳粹芬的吳越就背負了這個使命,要以堅毅的柔情展現孫中山的兒女情懷。她說,《夜·明》片的100場戲中,吳越的陳粹芬占戲40多場,其中大部分是與趙文瑄的對手戲,兩人首次合作,但大家都是情緒平穩的安靜型,首天拍戲的時候鞥互相琢磨對方的演繹方式,毫無雜念,合作中沒有障礙。

吳越認為李心潔有她自己的特質和優勢,演員時常面對比較,是最先入行者需作的抗壓準備。一套戲可能沒花多大的心血拍成,但恰巧和觀眾的口味,就可能受到推崇,天時、地利、人和的造化。吳越不會期待作品帶來獎項,這不是終點。古今中外沒有演員可以永遠站在高峰,獨攬榮譽,自己會看心情挑劇本,選擇擅長的合乎情理的演出,表現最好的一面。

三料“見鬼影后”李心潔演出《夜·明》“現眼”,從國小到中學李心潔最厭惡的最不感興趣的就是歷史課,她在這一科的成績超級差,如今為了演出以孫中山革命事業為背景的歷史劇《夜·明》她被逼熟讀史料,臨時惡補。她說,第一次演民國初期電影,為了工作需要只好臨時抱佛腳,不過這也給他機會吸取不同的知識。李心潔接受記者的採訪感言,從來歷史書籍中她認識到堅強勇敢的中國國父精神,她佩服孫中山因為他是個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民族英雄,更是一個愛國愛民的領導者。“我以前只聽過孫中山的名字知道他是中國的國父,但這次為了拍戲,給了我機會去了解孫中山的為人。”李心潔認為現實的她和戲中的徐丹蓉的感覺其實很大的共同點,初期大家都對孫中山這個人一無所知,可當看到孫中山面對事務的態度和散發的智慧,徐丹蓉願意為了孫中山而擋槍,而且因為愛慕他而和家庭鬧革命,她拍此片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壓力,畢竟戲中的徐丹蓉是完全杜撰的角色,並不是真正的人物,她可以在完全沒有歷史包袱的情況下演好這個角色。李心潔為《夜·明》獻出4個第一次:第一次拍民國初期的電影;第一次回馬來西亞拍戲;第一次演混血兒造型百變;第一次與趙文瑄合作。

電影評價

(圖)李心潔飾演徐丹蓉李心潔飾演徐丹蓉

當下,觀眾對史實的關注度遠不如明星的八卦私密,姑且不去討論這是誰的過錯,而現實的結果就是如此,觀眾花錢進影院更多時候是為了感受觀影的樂趣,而不是聽誰來講大道理和回顧歷史。再加上主管部門對重大歷史題材的“把關”,近年來的紅色經典或是史詩洪篇雖不乏圈點之作,但更多還是“接近帶來希望,希望帶來失望的惡性循環”!

而電影《夜·明》似乎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帶給觀眾一些驚喜,讓人了解了一段國父孫中山先生,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本片集合愛情和革命,將一代偉人還原到真實的生活當中,而片中孫中山的愛情和清朝對他的暗殺,吸引了觀眾的眼球,也使得“主鏇律”的電影有了幾分看點。導演趙崇基稱,這是他首次執導“主鏇律”的電影,主要是想將主鏇律與商業片結合起來。如果從商業角度考慮,趙導恐怕要失望了,“主鏇律”題材本身票房號召力的疲軟,再加上商業運作上的諸多因素,使得它很難成就票房神話。《夜·明》想名利雙收,“熊掌與魚”二者得兼,只能說:難!那是相當的難!

但這樣是否就意味著,所謂主鏇律電影真的就成了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的"雞肋"了呢?是非對錯自有專業人士去評論,但我只想說應該不是。本人對歐美電影了解不多,但知道美國有一部電影也是主鏇律題材,不但票房成績頗佳,更是一舉拿下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輯,最佳改編劇本六項大獎。這便是1994年影響整個美國的《阿甘正傳》 。而湖南衛視播出的電視劇《恰同學少年》 ,雖然褒貶不一,卻也是贏得了不少的收視率。著名作家張平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國家幹部》 ,同樣是主鏇律但反響強烈。《國家幹部》之所以順利通過審查並贏得好評,關鍵是編劇扣住了民眾關注的反腐題材,而又非常聰明在樹立正面典型同時把深刻的社會問題揭示出來。正義戰勝邪惡的結果,雖然有苟且之嫌,但觀眾欣然接受,更符合了主鏇律的要求。雖然電影和電視不能同日而語,但兩者還是可以相互借鑑。主鏇律題材是否名利雙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導演與編劇的責任感與對市場的敏感度。首先,不能戲說,最起碼要尊重史實,同時要融入時代的氣息和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品味。更重要的是製作方,對影片要有清晰的市場定位和票房期待。比如, 《東京審判》里朱孝天的出演,雖然有人質疑他的演技,但實際上他的加盟為該片贏得更多的年輕觀眾. 

拋開這些,影片本身還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趙文瑄三次飾演孫中山,表演依然中肯.吳越出演孫中山的革命情侶陳粹芬也很好的完成了角色的任務,她的表演如同她本人一樣,給人恬靜悠遠之感,不刻意雕飾卻展現真情,真正的實力出演.而李心潔借主場之便,攜地勢之利,完美的展現一個由天真走向成熟、穩重的大家閨秀形象.本片不僅展現了一代偉人平凡真實卻又扣人心弦的愛情和革命故事,也為觀眾開啟了了解偉人的另一扇窗.從這個角度上,本片的故事性和藝術性還是完整的.同時,導演的歷史責任感與大膽探索,更值得稱道。

影片劇照

《夜·明》《夜·明》
(圖)《夜·明》 《夜·明》
《夜·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