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川發現的一本日記》

《在順川發現的一本日記》

蘇聯作家金羅曼(RomanKim)的《在順川發現的一本日記》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小說。這部小說描寫了美國強盜在朝鮮的潰敗,並以主要篇幅全盤地暴露了美、日反動派處心積慮、一貫準備反蘇反共戰爭的陰謀,其中包括著對和平人民使用細菌武器的罪惡計畫。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洞察能力,揭示了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韓戰的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過程。這部小說中的觸目驚心的血腥的事實告訴我們:必須和這些人類共同的死敵進行堅決的鬥爭,要粉碎他們的陰謀,砍斷他們的血手,保衛人類的持久和平。

基本信息

小說簡介

《在順川發現的一本日記》《在順川發現的一本日記》

《在順川發現的一本日記》發表於韓戰末期,作者是朝裔蘇聯作家金羅曼,這本書藉助蘇聯的宣傳曾發行到全世界,儘管它的寫做內容並不是很客觀,宣傳成分和閉門造車的內容占了很大篇幅,但是它的影響卻遠超過小說的範疇。至今西方及南韓、日本還把它當作正統觀點描述韓戰的歷史文學,台灣和香港的“歷史專家”們經常以它的一些文學描述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實際情況。例如台灣“北平師範大學”的一個楊姓教授,寫了一本被台港地區公認為左傾觀點的“中國現代史”,其中就引用這本小說的描寫:西線的中國志願軍以二個坦克師為先導,在空軍的掩護下繼續向守衛平壤的“聯合國軍”進攻,損失慘重的“聯合國軍”被迫放棄三八線以北地區。這個可笑的觀點就來自這本小說的內容。假如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真得能擁有“二個坦克師,在空軍的掩護下”進攻,那么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根本沒必要撤退,如他們不希望被全部擊斃,那就只有全體跪地投降一條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能夠從平壤撤退,基本原因就是在數千架飛機的狂轟濫炸之下,赤腳單衣、饑寒交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無法追上“聯合國軍”乘坐飛機、卡車的的飛速潰逃!

小說內容

《在順川發現的一本日記》的主角是一群反面人物:貪生怕死,但卻因為熬過一年戰俘營生活而榮耀高升的美國軍官喬治哈吃布格;在二戰中以生吃活人聞名,在中國和南太平洋罪惡累累的日本戰犯河仝,以及戰犯河仝的一群罪惡滔天的夥伴們。在倭皇宣布投降後,戰犯河仝一夥發動政變企圖阻止投降,陰謀失敗後他們誘逼被裹挾參加政變的學生和下級官兵在倭皇宮前自殺;這些政變的策劃者們卻把身份牌留在別人的屍體上偷偷溜掉了。實際上這些戰爭販子們最怕死。很快他們就和駐日美軍勾結起來,充當了鎮壓日本左翼運動的急先鋒。曾經差一點被戰犯河仝劈殺的美國軍官喬治哈吃布格,為了掩蓋自己曾經出賣軍事機密的罪行,燒掉戰犯檔案,把應該上絞刑架的戰犯河仝拉進美軍駐日司令部供養起來。當然不是讓他白吃飯,而是整理當年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材料,以便供發動新的侵略戰爭作參考。河仝在新主子這裡效盡犬馬之勞,他警告驕傲的美國軍官,以朝鮮為跳板進而占領中國的老路日本已經執行了一千多年了,每一次都從開始的勝利最後變成了慘重失敗,日本著名的豐臣秀及就是因為侵略朝鮮導致最後滅亡的,但是美國佬不以為意,認為沒有人能夠阻擋美國戰車。最後新老侵略者一同踏上了侵略朝鮮的不歸之路。

渡過了初期的失敗之後,新老侵略者憑藉擁有壓倒性強大軍事優勢的力量打敗了人數有限的朝鮮人民軍,重占漢城,戰犯河仝得意的站在漢江橋頭觀看美軍屠殺支持朝鮮軍隊的民眾,一串串美軍劫持來的朝鮮年輕婦女被送往美軍營地充軍妓;他回頭對喬治憤憤的說:你們絞死松井石根大將太不公平了,按照你們的行動準則,松井石根大將完全有理由要求死後宣告無罪!但是他們很快就言歸於好,向北去繼續屠殺為保衛祖國而進行抵抗的朝鮮人民,戰犯河仝是殘暴的,尤其在他的夥伴們仁丹、上野等先後被朝鮮軍民擊斃之後,為了鎮壓人民,戰犯河仝刀砍,火燒,用火鉗烙死挺身反抗的朝鮮軍民。喬治在學習了河仝的種種殘暴伎倆之後進一步的提煉發揮,變本加厲。這一串殘暴的野獸乘著汽車,車輪滾滾的碾向鴨綠江畔。在他們的魔爪之下,朝鮮人民被迫沉默。一個對野獸們並不美妙的訊息傳來:中國軍隊來到了朝鮮!對這一點喬治與河仝並不重視,儘管美軍已經退回清川江南岸,但是“偉大的麥帥”仍然通知他們不過只有幾萬中國人,很快就要和殘餘的朝鮮軍隊一起被消滅了。當然“偉大的麥帥”在戰報上不這樣說,“麥帥”狂妄的宣稱雖然已經有80萬中國人來到朝鮮,但聯合國軍將使他們受到永世難忘的屠殺,孩子們就要回家過聖誕節了。然而中國人民志願軍來到的訊息鼓舞了轉入地下的朝鮮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們,他們不再滿足於貼標語,而是從山洞中挖出埋藏的武器,開始反抗侵略者!在平壤的美軍軍官俱樂部——妓院的同義詞,來了一個美麗的女青年,她坦然的在美軍軍官惡狼一樣目光下從胸前取出隱藏的手榴彈,炸死了好幾十個美國野獸,被喬治與河仝的野蠻刑虐一天,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就犧牲了。但是這樣反抗的事件越來越多,朝鮮人民知道中華*****的大軍來拯救他們了,一千多年來只有中國*****能夠拯救他們,是唐朝天可漢的大軍在白江口消滅了日本艦隊,幫助新羅國統一了朝鮮半島。1598年,大明朝的王師在歷經多年血戰,花費數千萬,損兵數十萬之後,終於驅逐了日本侵略軍,恢復了朝鮮的國土。這一次來援助他們的是善戰聞名世界的毛澤東的仁義雄師,中國軍隊的背後是五億人民!

感恩節的前夜,喬治與河仝來到了順川市,他們瘋狂的刑虐不幸被捕的女共青團員“卓婭—4”,並且為“偉大的麥帥”發動鉗形攻勢的成功乾杯。但是這是他們最後瘋狂的一天了,他們的野獸生命只有這最後的感恩節之夜。第二天,也就是1950年11月24日,改變二十世紀亞洲歷史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開始了,這次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戰役被華僑學者稱作清長決戰,在蘇聯軍事歷史編年上被定名為“平壤—鹹興會戰”。這一天也是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日子。作家金羅曼寫道:在林彪將軍的指揮下,中朝軍隊開始了決定性的反攻,首先殲滅了杜魯門匪徒的第2師和陸戰1師,給美國騎1師和第25師及英國第1師以重創。一支游擊支隊襲擊了順川市,喬治與河仝在倉皇逃命的吉普車上被莫洛托夫手雷炸成了無法區分你我的一堆爛肉,以巴頓將軍的寵將該以少將乘坐的坦克為前導,美軍的各部隊開始拋棄一切武器輜重,乘坐汽車飛速逃竄。10天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收復了亞洲的歷史名城平壤。游擊支隊從平壤東南門進入城區,他們將在這裡重新整編,游擊隊員們佇立在路旁向友軍歡呼著,平壤街道上行進著威武雄壯的浩蕩鐵流:穿著土黃色軍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那是由卡車和坦克組成的滔滔江河。當然最後的這一段描述大部分是作家的杜撰。在歷史上率領驍勇善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收復平壤,進抵三八線的是彭德懷元帥。驅趕美軍千里大潰逃的志願軍官兵根本沒有坦克和汽車,更沒有飛機,甚至沒有足夠的棉衣和彈藥。如果當時有1萬輛汽車的話,等待“麥帥”的只能是全軍覆滅之後的軍法審判了。襲占順川市的也不是什麼朝鮮游擊隊,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2軍的茹夫一支隊,該支隊的少數朝鮮族官兵來自吉林延邊。

小說體裁

小說採用了日記體裁,作者介紹說,這是一本中朝人民解放順川時繳獲的日本特務的日記。日記的主人——一個終生在中國和朝鮮從事特務活動、代號“希洛本”〔二〕的劊子手——從自己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反動立場,觀察、記錄了在美國扶日反蘇、進攻大陸的政策下“日本帝國”和他本人的命運的變化。從日記中記載的“希洛本”和美國特務哈希伯格爾的關係中,表現了美、日反動勢力從“狗咬狗”到狼狽為奸的發展過程。

描寫韓戰的文學作品

時值那場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戰爭過去五十年了,對於這場戰爭,中國人與外國人有著一些截然不同的記憶,當這種記憶體現在文藝作品中的時候,除了表達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錯位,還在於對這場戰爭勝負的模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