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中的家教智慧》

《國學中的家教智慧》

《國學中的家教智慧》作者獨闢蹊徑,選取了在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國學經典,如《論語》《孟子》《道德經》《弟子規》等,對著作中的教育觀點進行了認真而細緻的梳理,並結合現代教育觀點,對這些國學精華進行了細緻而獨到的分析、詮釋,使之成為一本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親職教育圖書。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作者:陳南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3923182
出版時間:2010-05-01
版次:1
頁數:257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勵志與成功>成功學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28.00

編輯推薦

中國本土最具文化底蘊的家教讀物。一本好書可以孩子受益終身,一個智慧足以改變孩子的命運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

內容簡介

毋庸置疑,中華文化最好的給養是國學經典,它不但可以勵志、勸勤、勉學、誨戒、明德,而且可以啟迪童蒙,指引其終生的發展方向。現在連許多外國人都爭相學習研究國學,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們,更應該將其傳承下來。在孩子幼年時,把最好的精神營養給予我們的下一代,他們長大以後一定受益無窮

目錄

第一章《論語》中的家教智慧
1.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2.小不忍,則亂大謀——告訴孩子,忍耐也是一種大智慧
3.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讓孩子學會有效利用時間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培養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
5.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告誡孩子不要貪圖小便宜
6.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要凡事求助別人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興趣
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讓孩子掌握交友之道
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孩子隨時學習他人的長處
10.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讓孩子勇於改正錯誤
1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讓孩子杜絕自以為是
12.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不要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
1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
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
15.人則孝,出則悌——培養孩子尊老愛幼的習慣
16.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讓孩子將治學與修身統一起來
第二章《孟子》中的家教智慧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孩子擁有一顆愛心
2.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給孩子立規矩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告訴孩子以誠待人,必然會有很多朋友
4.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運用挫折教育
5.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增強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
6.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做事品質
7.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讓孩子學會思考
8.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增強孩子的獨立能力
9.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學習要循序漸進
10.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培養孩子專心為學
11.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絕不自暴自棄
第三章《道德經》中的家教智慧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與人為善是父母給孩子上的第一課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從小培養孩子說話的藝術
3.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教孩子按理做事,拋棄固執
4.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讓孩子看到錯誤,自覺改正
5.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培養孩子始終如一的做事原則
6.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父母不要說得太多,重在言傳身教
7.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告訴孩子慢慢積累才能成功
8.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讓孩子學會取長補短
9.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德育要從小抓起
10.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培養孩子厚道為人的品質
11.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要孩子注重細節
第四章《莊子》中的家教智慧
1.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教育要使孩子內心有所觸動
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傻”孩子往往會有大出息
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4.不以物挫志——讓孩子學會玩
5.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讓孩子的胸懷寬廣些
6.凡人心險于山川,難於知天——提高孩子辨別善惡的能力
7.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多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8.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換個角度看孩子
9.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學會引導孩子學習
10.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讓孩子拋開功利性學習
11.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讓孩子有樂觀的心態
第五章《弟子規》中的家教智慧
1.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錘鍊孩子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的品質
2.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孩子能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3.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讓孩子在長輩面前學會謙虛有禮
4.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讓孩子學會穿戴整潔,不要因攀比一味講究名牌
5.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不要讓孩子養成酗酒的壞習慣
6.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培養孩子事前做計畫、知難而進的作風
7.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讓孩子學會接納別人的友善批評
8.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讓孩子拋棄嫉妒
9.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讓孩子學會付出
10.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1.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讓孩子從小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第六章《易經》中的家教智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讓孩子自強不息、勇敢而堅定地走向未來
2.迷復,凶,有災眚——一定要讓孩子及時改正錯誤
3.和兌,吉——教會孩子和善待人
4.君子以作事謀始——告誡孩子禍從口出
5.履:履虎尾,不呸人——教育孩子做事不要太冒失
6.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剪去孩子驕傲的羽翼
7.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教育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
8.無妄:元亨,利貞——不讓孩子太任性
9.君子以懲忿窒欲——消除孩子的叛逆情緒
10.王假有家,交相愛也——教育要關愛與嚴厲相結合
11.有孚,威如,終吉——威嚴和信賴不可少
12.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13.易則易知,簡則易從——說教不要太噦唆
第七章《墨子》中的家教智慧
1.古之善者則誅之,今之善者則作之,欲善之益多也——注重對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
2.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3.志不強者智不達——打造孩子的意志力
4.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圜——讓孩子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
5.無言而不信,不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讓孩子學會感恩
6.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善於用榜樣教育孩子
7.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8.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讓孩子有個目標
9.儉節則昌,淫佚則亡——讓孩子養成節儉的品質
10.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教育孩子不怕吃苦,身體力行
第八章《荀子》中的家教智慧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2.禮者,所以正身也——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的禮數
3.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不同性格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教育
4.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談折閱不市——教育孩子正確看待失落
5.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孩子的聰明是後天培養的
7.人能群——讓孩子學會與人協作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讓孩子遠離“壞”朋友

前言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已成為沒落的文明,留給後人的只有悲哀;古今印度的文化落差,留給後人更多的是遺憾;唯有中國是一個從古至今生生不息、繁榮不止的國家。當我們回望歷史,研究一個民族的興旺與衰敗時就會發現,她的悠久與興盛是需要智慧來支撐的。其他文明古國之所以走向衰敗,是因為它們缺乏有著足夠支撐力度的智慧體系。而中國之所以能在延綿的歷史長河中結出繁榮的現代文明之果,就是因為中國有著她自己獨特的智慧體系。那么,究竟是什麼智慧讓中華文明久盛不衰,讓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繁榮的現狀?是國學,毋庸置疑,國學就是中國獨特的智慧體系。西方著名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對智慧下過一個定義:“智慧就是聽從本性,按本性行事。”《聖經》說得更清楚,敬畏上帝才是智慧的起點。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崇尚國學才是智慧的起點。在國學中,大到治國方略,小到修身方法,無所不包。它是眾多聖賢智慧的結晶,是中華五千年來文化的沉澱。可以說,只要從中擷取一縷神韻,就能讓國力強盛,人成大器。孔子提倡“禮樂教化”,老子倡導“順應自然”,墨子重視“目標管理”,莊子看重“浩然之氣”……聖賢們的教誨已經積澱為整個民族的人生智慧,透射出永恆的理性之光。他們教我們掌握自然運行法則,養成浩然正氣,掌握“仁義禮智信”等綱常之道……如果把一盞燈放進黑暗的房間,黑暗會瞬間消失,房間頓時有了光明。智慧就是那盞燈的火焰,承載火焰的就是國學。如果說國學給人以智慧,還不如說它給人的是一種教化。我們可以越時空,與中華五千年以來所有的智者對話,聆聽所有傑出者的思想,以此來淨化我們的心靈,塑造成功的心理與高尚的人格。國學會讓我們的心靈永遠保持乾淨,以致稍有一點污穢都會立即反省察覺。它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個體生命和心靈的潛能,使自身的精、氣、神與道一體化,與真、善、美相契合。國學不但可以勵志、勸勤、勉學、誨戒、明德,而且可以啟迪童蒙,指引其終生的發展方向。放眼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歷代的精英都把國學中的經、史、子、集作為自己的必修課。當下,喧囂的時代和功利的氛圍給了孩子們太多的“時代性格”:自私、懶惰、厭學、偏執、好鬥……當一個令家長頭疼的孩子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所能做的似乎只有無奈的嘆息。此時此刻,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曾經哺育了五千年中華文明且綿延不息的國學。中華文化最好的給養就是國學經典,現在連許多外國人都在爭相學習、研究,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們,更應該將其傳承下來。在孩子幼年時,把最好的精神營養儲存在他們的心中,他們長大以後一定受益無窮。當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需要一個德才兼備、擁有精英氣質的後代。只有讓孩子們擁有成為時代精英的勇氣,他們才能夠在未來的無情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成為時代的引領者、構建者。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接受先祖豐沛的文化甘霖,讓國學的宏大與寬博去哺育、強壯孩子的未來吧!

精彩書摘

2.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給孩子立規矩
釋義:如果沒有圓規和直角尺,就不能畫出方形圓形
導讀:“規”是一種畫圓形的工具,“矩”是一種畫方形的工具。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標準或法規去做,就會一事無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要以規矩來約束孩子,正像古人所說的“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孩子坐在公車上,由於天氣太熱,他把自己的手伸到車窗外面。售票員提示他不要把手伸到窗外,以免發生危險。孩子瞪著眼睛說:“你管得著嗎?我花錢坐車,想怎么辦就怎么辦,我又沒有妨礙你。”售票員說:“萬一出事了怎么辦?”孩子滿不在乎地說:“怎么辦?我又不要你拿錢。我自己的事自己清楚,不用你來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像上述事例中這種蠻不講理的孩子,造成孩子這種行為的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在生活中缺少規矩。那么,沒有規矩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不良影響呢?孟子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離婁是傳說中一個眼力非常好的人,能在一百步以外看清楚一根毫毛的末端。公輸子就是魯班;規是指圓規;矩就是直角尺,尺上有刻度。孟子的意思是說,即便有離婁的眼力,有魯班的技巧,如果沒有圓規和直角尺,也不能畫出方形和圓形。
後來,人們就用“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指凡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和法則,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從古到今,那些有才華,於社會有用的人,都是用規矩來約束自己的。魏太祖曹操,二十歲那年當上了洛陽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懸掛在衙門左右。他立下禁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