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四騎士》

《啟示錄四騎士》

《啟示錄四騎士》,Theodore Reed導演的愛情影片,1921年3月6日在美國首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幅面:35毫米無聲標準銀幕

混音:默片

攝製格式:35mm

洗印格式:35mm

膠片長度:1800m(6reels)(USA)

主演簡介

道格拉斯·范朋克

男,生於1883年3月23日,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

逝世於1939年12月12日(美國加州聖莫尼卡,心臟病)

星座:牡羊座

道格拉斯·艾爾頓·烏爾曼於1883年5月29日出生在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他父親是位律師,鎮上的重要人物,對兒子非常嚴厲。年輕的道格拉斯遵循保守主義,尊重當時的道德價值觀。不同尋常的是,他母親允許他在12歲時上台表演。艾爾頓開始發現生活的二元性。他母親與丈夫離婚之後,重新採用了第一個丈夫的姓:范朋克。母親的嚴格監管使他遠離酒精,道格拉斯·范朋克參加了各種軍事訓練班,塑造了強健的體魄,這是他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表演驚險絕技的資本。最後,他被允許用母親的姓范朋克,來演莎士比亞的戲劇,並在舞台上學會了形體動作。

1915年道格拉斯·范朋克去好萊塢當電影演員,初期影片以諷刺喜劇為主。他是第一個在貝弗利山定居的電影明星,他是著名“美國甜心”瑪麗·碧克馥的丈夫,他們與D.W.格利菲斯組成美國默片黃金時代的“鐵三角”。1919年他和卓別林、格里菲斯、瑪麗·碧克馥共同創建聯美公司,發行他們所拍的影片。此後,他以主演動作片為主,以健美的體態,熟諳各種打鬥技巧的才能和永遠的樂觀精神享譽世界。當時人們往往把他當作美國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徵。這類影片中比較有名的是:為貧民申張正義的《佐羅的面具》(1920)和《羅賓漢》(1922)、神話故事影片《巴格達竊賊》(1924)等。《佐羅》系列影片給了道格拉斯表達他的人生觀的理想天空。道格拉斯•范朋克是英勇和基督教義的擁護者,他那充滿野性張力的軀體,卻能遵從於理智的頭腦的支配。有聲片的出現給道格的職業生涯劃上了句號。他投資於製片,並推出了包括他兒子小道格拉斯·范朋克在內的其他演員。他去世後得到了好萊塢公墓里最好的一塊墓地。30年代中,在拍攝最後一部影片《唐璜的私生活》(1934)後不久即宣布退出影壇。他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創始人之一,學院的首任主席。去世後,學院授予他榮譽獎,以表彰他對美國電影事業的貢獻。

瑪格麗特·德·拉·莫特瑪格麗特·德·拉·莫特

瑪格麗特·德·拉·莫特

女,生於1902年6月22日,美國明尼蘇達州

逝世於1950年3月10日(美國舊金山)

星座:巨蟹座

作品年表

重生之人/TheManWhoReturnedtoLife(1942)

鐵面具/TheIronMask(1929)

第五大道/FifthAvenue(1926)

墜入愛河/Fallinginlove(1924)

影子/Shadows(1922)

啟示錄四騎士/TheNut(1921)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DouglasFairbanksPicturesCorp.[美國]

發行公司:

1.聯美電影公司[美國](USA)(theatrical)

2.GrapevineVideo[美國](video)

3.KinoVideo[美國](video)

製作人:道格拉斯·范朋克

查理·卓別林的相關影視作品

查理·卓別林,英國喜劇演員及反戰人士,在無聲電影時期卓別林是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後來也成為一名非常出色的導演,尤其在好萊塢電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躍。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與巴斯特·基頓、哈羅德·勞埃德並稱為“世界三大喜劇演員”,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