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和他的徒弟們》

《唐三藏和他的徒弟們》為現代網路作家樂道好玩在2008年創作的一部玄幻小說,該部作品目前處於已完成狀態中,原創首發於新浪讀書網,作品內容跌宕起伏,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玄幻小說,也是作者的經典之作。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取經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的神話

人參果的困惑(上)

萬壽山果真是個好所在!只見那竹屏松逸,飛澗奇石,處處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三藏西出長安已兩年有餘,一路雖然多半是翻山越嶺,卻不曾見過這般景色,不禁對徒弟們大發感慨道:“你我師徒一路跋涉,未曾見過如此景色,這萬壽山真是稱得上‘造化鍾神秀’啊。”

悟空笑道:“師父,你真是少見多怪了,這不過尋常一座山,哪配得上神秀二字呀,就算比起我那花果山,都還差得遠呢。”八戒聽了竊笑,心中暗想:“難怪師父不喜歡他,這猴子說話總是嗆著人來,又好顯能耐,擺資歷,若不是他仗著本事巨大,恐怕早就給人活活打死了,我可得給師父打打圓場。”於是說道:“大師兄哪裡話,這景色多美呀!我看未必比不上你那花果山水簾洞,你說是吧,沙師弟。”沙僧心裡騰地湧上幾句:“行李都讓老子一個人抬,老子整天累的要死,你他媽倒是有心情遊山玩水了!”沙僧暗裡雖惱,卻不形於色,只是隨口應一聲:“是嗎?”。

三藏說道;“夏有清風冬有雪,美景自在觀者之心,又豈是拿來比較的呢。”

說話間遙遙望見一座道觀。那道觀大門甚是氣宇輝宏,門正上方掛一塊牌匾,上有三個大大的金字:“五莊觀”,落款五個小字亦是醒目:“太上老君題”。

悟空笑道:“這五莊觀好大來歷,竟請了道家祖宗給它題字,老孫倒要見識見識這道觀有何過人之處。”八戒說:“是呀,想必這觀主來頭不小。”三藏說:“徒兒們休要妄議,待為師前去拜叩。”說罷翻身下了白龍馬,走到道觀門前,先雙手合十,行了一禮,然後才輕叩觀門,叩了幾十下不見裡面動靜,八戒忍不住衝上去就要砸門,被三藏止住,悟空卻一個跟斗越過觀門,翻進觀內,大叫道:“牛鼻子都死到哪裡去了!”

只見兩個小道童匆匆趕過來,其中一個邊走邊四下望著,生氣地說:“是哪個無理的東西這般放肆,在這亂喊!”悟空嗖的一下蹦到那小道童面前,笑道:“我的兒,就是你家孫爺爺在叫你。”那小道童冷不丁被唬得呀一聲坐到了地上。另一個小道童要年長几歲,強做鎮定,上下打量了悟空幾眼問:“哪裡來的毛臉和尚,竟敢到我五莊觀撒野!”悟空見嚇到了他倆,不好意思地笑笑,施了一禮道:“俺乃是往西天取經的,途經貴觀,打算借宿,只因我師父敲了半天門,卻不見個動靜,這老孫才急了,吵將起來,驚了二位小哥,還望莫怪。”

那驚倒在地上的小道童見悟空不是什麼妖怪,跳起來,指著悟空的鼻子正要發作,年長道童立刻扯住他說:“明月師弟,先別無禮,快去把門開了,讓外面的長老進來。”明月急著說:“清風師兄!你沒聽剛才這野和尚罵我們牛鼻子……”清風打斷他的話,大聲道:“不得無理,快些去開門!”明月氣得鼓起腮幫子,一跺腳,跑去開門了。清風對悟空深施一禮說:“我這師弟年幼禮疏,得罪之處還望長老海涵。”他這一客氣倒將悟空弄得不好意思,連說:“無妨,無妨。”

明月不帶好氣的開了門,三藏一行進了觀內,清風迎上前去,對三藏說:“尊駕可是大唐派往西天取經的唐長老?”三藏雙手合十行禮道:“阿彌陀佛,貧僧師徒正是大唐派往西天取經的。”八戒上前嚷道:“即是知道我師徒,快讓你家觀主出來迎接我師父,另外快備下上等齋飯,我們都餓著呢!”清風連忙對三藏行一大禮說:“唐長老,我家師父出外雲遊,眾師兄也都下山募緣去了,觀中只有我師兄弟二人,但是我師父早有交待,唐長老前世乃我師父至交,若是唐長老到來,讓我等好生招待,諸位師父請隨我來。”說罷引三藏師徒向大殿而去。

一入大殿,三藏本想照例參拜神像,卻見殿內並無神像供奉,大殿正中卻安放著一個大大的道觀模型,模型前有一標牌:“五莊觀二期建設規劃模型”。大殿牆上還有兩個紅底黑字的橫幅,上書:“創仙家知名品牌,建寰宇第一道場。”

三藏愕然呆立當場,八戒笑著對三藏打趣說:“這五莊觀真有意思,不供奉三清祖師,供起房子來了。”明月在一旁得意地說:“我家五莊觀已得到天庭特批,要建成天下第一的道觀。只要頭期款一到位,當前這大殿馬上就要拆掉了,所以只放了建設規劃模型。”。

三藏師徒開始細細打量那規劃模型,模型中心是氣勢恢宏的講經殿,模型里大小偏殿數目不下百餘,甚是宏偉驚人。悟空笑道:“你們五莊觀何德何能,憑什麼建這天下第一道場呢?”明月搶著說:“那自然是憑我觀中的寶貝了!”悟空說:“喔?你這觀中有何寶貝?老孫倒要看看是不是真那么稀罕。”明月正要說話,清風阻住他說:“我這師弟不懂事,諸位長老不要見笑。只因近來世人信仰崩壞,物慾橫流。玉帝決心弘道揚善,也是看中我家師父道深德廣,這才令本觀擴建以擔當弘法揚善之責任。天下第一道場只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和理想,是否真有這種資格,又豈是我們這些小輩所敢妄言的呢。”沙僧暗想:“這道童說話不卑不亢,舉止大方得體,雖然年紀尚小,倒是有幾分仙風道骨了。”只聽悟空又問道:“不知你家師父法號如何稱呼?”清風剛要回答,明月突然喊道:“師父回來了!”。眾人忙向殿外望去,只見天空一朵五色祥雲飄飄而至。(作者剛要寫:三藏大喊:“要下雨了!收衣服呀!”。突然想起這不是在寫大話西遊,臉上一紅,馬上調轉筆鋒。)

只見雲端上立一位道人,道服考究,相貌清奇,面頰通紅,若關公轉世,極有仙風道骨。道人還未從雲上降下,清風明月已是搶上前去跪拜。道人一落地,馬上大步流星直奔三藏,口中高聲叫道:“金禪子老弟,可想死愚兄了。”說話間已到了三藏身前,一把抓住三藏雙手,用力又握又搖。三藏一時不知所措,只聞到這道人身上酒香撲鼻,似乎是剛有一番豪飲,不知道天庭有沒有禁止酒後駕雲的規定,如果有,恐怕這道人還是大大地違了章呢。

這道人又對悟空等人說:“哎呀,你看看,齊天大聖天蓬元帥、捲簾將軍你們都來了,真是使我這五莊觀蓬蓽生輝呀,哈哈。”那道人說了一通後,又恍然大悟的一拍腦袋對三藏說:“你看我真是喝糊塗了,忘了金禪子老弟你已轉世,想必已不記得你這老哥哥了,我是鎮元大仙呀。”八戒悄悄對悟空說:“師兄你聽過鎮元大仙的名頭嗎?”悟空說:“不曾聽過。”八戒笑著低聲說:“整個一老糊塗仙。”悟空笑著說:“好酒,好酒。”

鎮元大仙拉著三藏的手說:“這整天呀,都是天庭里的應酬,本來脫不開身的,不過愚兄我算定賢弟今日必定到我觀上,所以特意趕回來與故人相聚,還好今天是月下老人的壽筵,若是五路財神的壽筵,恐怕我還真抽不出身呢!”。悟空問道:“那月老在天庭只是相當於弼馬瘟一類的小官,怎么也辦起壽筵來了?”,鎮元大仙笑道:“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那月老掌管天下姻緣,當前許多像紫霞仙子一樣想求一份銘心刻骨愛情的神仙都爭先恐後的和月老拉關係呢。”

八戒恨恨的說:“難怪現在人世間的婚姻越來越混亂,想必是那月老徇私舞弊,平衡各方需求的結果。”

鎮元大仙哈哈一笑,對清風明月說:“你們倆去取四枚人參果來奉於諸位長老。”

兩個道童應聲而出,明月邊往後院走邊小聲嘟囔說:“師父也太大方了,四枚人參果呀!這幾個和尚又不是玉帝、財神!”清風說:“師弟休要耍小孩脾氣,看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那唐僧本是金禪子轉世,取經之後是要成佛的,他那三個徒弟也大有來頭,這四枚人參果算得上風險投資,將來回報那是不可限量的。”明月撇撇嘴說:“什麼嘛,我看那唐僧呆頭呆腦,那幾個徒弟不是猴頭就是豬臉,三分不像人,十分倒像妖!”清風笑笑說:“師弟,不可以貌取人,更忌言多必失。看相貌就知道唐僧那幾個徒弟都不是省油的燈,你言語定要當心些,切莫得罪了他們,枉費了師父一番苦心。”明月笑著說:“多謝師兄指點,我這些話會爛在肚子裡,讓那幾個和尚只看得見我的笑臉。”清風笑著用手指戳了一下明月的後腦勺說:“孺子可教。”

少頃,清風明月取了四枚人參果分別奉於三藏師徒四人。這人參果大小和梨子相仿,形狀如同小娃娃,面目四肢一應俱全。沙僧將人參果捧在手中,輕輕撫摸,臉上表情就如收藏家看到名畫,美女見了寶石,陶醉不已。悟空抓起果子咬了一口,只覺一股清爽的滋味直沁心肺,心想:果然是好東西,只怕不遜於王母的蟠桃。八戒已將果子吞下去,一陣清爽感覺從胃裡涌遍了全身,那種美妙不可言傳。

三藏見了人參果後也是極為驚訝,忍不住問鎮元大仙道:“此果乃貧僧生平所未見,不知如何生得這般奇特,竟與小童無異。”沙僧插話道:“師父,我曾在王母的蟠桃宴上見過此果,不想人間也有此寶貝。”明月得意地說:“這人參果乃我仙家至寶,只有我們五莊觀中才有,王母娘娘蟠桃會上的人參果,就是我們進奉的。”鎮元大仙笑著說:“我這小徒說得不錯,這人參果樹乃我道觀所獨有,此樹本需五百年一開花,又五百年方結果,再五百年才成熟。也就是說原來此果要經過一千五百年的造化方能成如此模樣,仙家吃此果道行激長,凡人吃此果百病皆消。所以人參果一直是天庭貢品,凡間絕無可能享用。”三藏忙站起身對鎮元大仙道:“即是如此,我師徒何德何能,豈敢享用如此貴重之物。”鎮元大仙笑道:“賢弟休要不安,你我情同手足,我鎮元有什麼好東西,豈能不與賢弟共享呢?”八戒喊道:“師父,鎮元大仙一番美意你就不要推辭了,再說,那人參果我都吃下去了,你總不能讓我再吐出來吧。”鎮元大仙笑道:“天蓬元帥說得極是,賢弟還是趕快享用吧。”三藏向鎮元大仙深鞠一躬道:“仙兄美意愚弟真是感激不盡,只是這人參果如此貴重,愚弟實在不能受用,還是留與仙兄,將來或能救人一命,也是一份功德。”八戒叫道:“師父若是捨不得吃,我替師父吃了吧,剛才老豬吃得急,這人參果的滋味還未曾細細品嘗呢。”說著,走過來就想拿人參果,三藏剛要喝止,悟空已一把扯住八戒的耳朵叫道:“你這呆子,這人參果見上一見都是三生有幸,你居然還敢貪心不足,想吃師父那一份兒,看我不把你這豬耳朵扯下來,看你還有沒有個規矩。”沙僧見三藏執意不吃,也緩緩將人參果放下了,心裡暗暗後悔沒有像悟空、八戒一樣拿了就吃,現在反而吃不著了。

鎮元大仙嘆口氣,站起身抓住三藏的手說:“賢弟,你還是一點沒變呀,凡事只替他人考慮,半點也不為自己打算,想你為度眾生,不懼危難、不辭辛苦前往西天取經,這是無量的功德呀,人參果與之相比,又何足道哉呢?”三藏說:“求取真經,捨身濟世乃是每個出家人的本分。這人參果得之不易,為天地精華,還是保留起來,以備來日救助世人吧。”鎮元大仙凝視三藏雙眼,看不見半分的虛偽,確是極為堅定執著。不僅心裡暗嘆:“象唐僧這樣一心事佛的出家人現在實在太少了,能去西天取經的人恐怕也是非他莫屬了。”鎮元大仙又讓了幾回,見三藏執意不肯吃,就命清風將人參果收藏起來,沙僧也沒有吃人參果,心下雖非常遺憾,但又有幾分得意,想:“這回師父恐怕要對我另眼看待了。”

眾人又寒暄一陣,眼見天色已晚,大家用過晚膳,各自回房歇息,三藏忽然叫住沙僧道:“悟淨!”沙僧忙應道:“師父,喚徒兒何事?”三藏說:“這觀中恐怕沒有白龍馬可吃的東西,煩勞你去尋些草料,莫餓著了他。”沙僧只覺血氣上涌,氣沖兩肋,差點大聲沖三藏喊:“怎么事事都差遣老子,難道那豬沒手沒腳,怎么不讓他去乾?!”但究竟強忍怨氣,低聲說了句:“是,師父。”轉身飛步離去,沙僧邊走邊委屈噴涌,暗想:“我老沙怎生命運如此不濟,處處不得志!就說我們這三個師兄弟吧,那猴子一路打妖除怪,驕橫囂張一些也就不提了。那豬呢?屁事不乾!靠著油腔滑調,溜須拍馬,也是得寵得很,便宜一分也不少。而我老沙向來小心謹慎,謙恭有禮,苦活全乾,委屈全咽,打掉牙吞在肚子裡,可換來什麼呢?換來的是更加的呼來喚去;換來的是別人愈發的不把你當回事!這順毛驢,人人都想騎上一騎,他媽的,這是什麼世道!我算看好了,這世上只有一種人最倒霉,就是老實人、老好人!”

沙僧本來想晃蕩一番,應付一下就回去,本來嘛,就是不拿草料餵馬,也沒人知道。但轉念又想:“那白龍馬也是一樣幹活受苦的命,我好歹還有個人形,那白龍馬好端端一個龍子,被當了畜牲使了。比我還慘。”想到這,就到觀外認真尋了些嫩草,拿來餵白龍馬,見白龍馬吃得挺歡,不僅又嘆了口氣想:“爭什麼?我沒有大師兄的本事,又不屑象那豬一樣做人,吃點苦就吃點苦,受點累就受點累吧,好歹到了西天,能得個正果,比在流沙河風吹雨打,不見天日好的太多了,觀音菩薩對俺老沙也還是不薄的。”想到這不覺眼淚流了出來,沙僧急忙用袖子擦了擦,對白龍馬說:“迷了眼了。”轉頭往客房走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