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是(英)約翰斯頓另一本專著《地理學與地理學家: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的姐妹篇。本書作為一部分面、系統、權威、及時且簡明地介紹池代西方人文地理學思潮的學術著作,是地理不研究人員、地理系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了解當代西方地理學及其哲學基本的重要專著,亦可供從事和學習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的有關人員參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是(英)約翰斯頓另一本專著《地理學與地理學家——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的姐妹篇。約翰斯頓把人文地理學看作是社會科學,人文地理學主要研究社會生活與空間和地方有關的方面。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係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顯然受哲學和方法論的支配,作者把影響當代英美人文地理學發展的哲學思潮歸納為經驗主義思潮、實證主義思潮、人本主義思潮和結構主義思潮、四類,分別介紹了它們各自所包含的多種哲學方法論觀點,討論了它們的基本原理及其與人文地理學的關聯。本書作為一部分面、系統、權威、及時且簡明地介紹池代西方人文地理學思潮的學術著作,是地理不研究人員、地理系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了解當代西方地理學及其哲學基本的重要專著,亦可供從事和學習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的有關人員參考。

目錄

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的論題要旨——人文地理學的哲學基礎——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小結
第二章實證主義思潮
實證科學和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原理——實證主義方法論——實證社會科學——實證主義與人文地理學——實證人文地理學之要旨——實證主義、經驗主義與經驗研究——小結
第三章人本主義思潮
人本主義研究種種——人文地理學中的人本主義思潮——人本主義地理學——評價
第四章結構主義思潮
作為構成物的結構——作為過程的結構——人文地理學中的結構主義——結構主義地理學——小結
第五章衝突與融合
三種思潮?——整合還是選擇?——結論
文獻目錄
主題索引
作者索引

背景資料

二戰後,英美在科技、政治、經濟領域所產生的深刻變化,為地理學的變革提供了廣闊的社會背景。在此之下,舊區域學派受到激烈批判,現代人文地理學呼之而出。它廣泛地吸收其它學科的成就,引入最新的科技成果,產生了從研究對象到研究手段的全新革命,極大地推動了地理學的發展。了解英美現代人文地理學主要流派及觀點,分析哲學基礎及演變原因,能從歷史的高度把握地理學發展趨向。

哲學的核心基礎

包括知識的四個方面

一個學術部門的任何參與者,都在由那個學科的某種哲學所提供的框架內從事研究。哲學的核心基礎是它的認識論或它的關於知識的理論。認識論包括知識的四個方面:它的性質——一個人所相信的是什麼;它的類型——諸如自己體驗的知識和別人描述的知識;它的客體——知識主題所反映的事實;以及它的起源。在哲學框架內與認識論聯繫在一起的是本體論,即關於存在的理論或關於什麼可知的理論。本體論的理論限定著每一種學科的哲學都既包括某種認識論又包括某種本體論。它們一起被用來限定某種方法論。

對人文地理學而言有四類

1.經驗主義思潮其認識論是:我們通過經驗來認識;其本體論是:我們所經驗的事物就是存在的事物;其方法論直接要求提出所經驗過的事實。

2.實證主義思潮其認識論也是:知識是通過經驗取得的,但要求這個經驗要作為一致認可的可證實證據而穩固地確立;其本體論就是一種認可的證據;其方法論就是一種對事實陳述的證實。實證主義思潮被引入人文地理學的準確時間尚不能確定,因為實證主義思潮的一些基本原理散見於各篇論文中。但正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晚期的美國,很多學術機構廣泛介紹了實證主義。實證主義思潮的主要誘惑力是數量化:以一種意味著精確、可重複性以及確定性。新思潮的很多擁護者都自稱為“統計或數量地理學者”。假設這個術語在那時常被濫用。

3.人本主義思潮其認識論是:知識是在一種由個人創造的意識世界中主管地獲取的;其本體論是:存在的東西只是人們感覺存在的東西;其方法論包括研究那些個人世界,而且與實證主義方法相反,強調個別性和主觀性而不是重複性和真理。

4.結構主義思潮其認識論是:現象(即被領悟了的)世界並不一定揭示機制世界(它使現象世界得以產生);為了研究後者就需要一種本體論,它認為實際存在的東西(即創造世界的力量,或結構)不可能直接觀察到,而只有通過思索才行;其方法論涉及理論建構,這些理論可以解釋所觀察到的東西,但其真實性是不可能檢驗的,因為得不到它們存在的直接證據。人本主義和結構主義思潮最初是作為對實證主義的批判而引入地理學的,後來逐漸成為獨立的研究學派而為知識領域作出其獨特的貢獻。

書評

果然是好書

翻譯的質量非常高。其實人文地理學也只是社會科學的一個分支而已,個人認為,這本書不僅僅是針對人文地理學的。對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上升到了哲學的探討,把做規範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都介紹了,非常好。

更加混亂了

作為地理學科出身的學生,特別是在我們學院這樣一種不濃厚的地理氛圍里,困擾我良久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人文地理到底是做什麼的?相比於自然地理似乎清晰、簡單的概念,這個大類卻可以被冠以各種名頭:經濟地理?文化地理?企業地理?尤其是在上了lyf老師所謂的“經濟地理與區域規劃”後,我更加混亂了。

明確了人文地理的論題要旨

不過,這本書卻讓我明確了人文地理的“論題要旨”,一門研究與空間和地方有關的那些社會的特殊方面。並且告訴了我到底和自然地理的區別在哪裡。這個Hugeproblem終於解決了。我再也不混亂了。雖然以後的發展方向是自然地理,但是相信畢竟地理研究是相通的,希望自己將來能寫一本《數學與自然地理學》,哈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