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故事》

《哲學的故事》

《哲學的故事》是美國哲學家威·杜蘭特的成名作,在其問世後幾十年間,暢銷不衰,被譯成法、德、日、漢等多種文字。此書並非一部完整的哲學史,而是用集中描寫某些主要人物純理論思維的故事的手法使知識人情化。漢語版譯者是金髮燊等。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哲學的故事》是美國哲學家威爾·杜蘭特(1885-1981)的成名作,在其問世後幾十年間,暢銷不衰,被譯成法、德、日、漢等多種文字。漢語版譯者是金髮燊等。

作者簡介

威爾·杜蘭特生於1885年,卒於1981年。12歲的時候他被母親送去教會學校,希望使“這個整天調皮搗蛋、滿口胡言亂語的孩子變成一個優秀的傳教士”。結果,杜蘭特不僅沒有成為傳教士,而且還因為在寫了一篇對宗教不敬的文章(《宗教的起源》)而被逐出教門。正如他在19歲的時候就對基督教清楚地認識到,“不過是成百種宗教信仰中的一種,它們都宣布說自己能實現人類的拯救並普及真理”。1968年,他獲得普利茲獎;1977年,他又其對各方面的偉大成就和貢獻獲得自由勳章。“毫無顧忌的英雄崇拜”是杜蘭特的哲學信條,他花去半個世紀完成的《西方文明史》正是為了強調人類智慧的悠遠深邃和文化藝術遺產的輝煌燦爛。

內容簡介

此書並非一部完整的哲學史,而是用講故事的方法,介紹有史以來主要哲學家的生平及觀點,在闡述每位哲學家思想的同時,詳細介紹了他們生活的時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而且還對每位哲學家進行了中肯的批評。

它是一種嘗試,用集中描寫某些主要人物純理論思維的故事的手法使知識人情化。某些次要的人物給略去了,為的是那些選中的人可以有足夠的篇幅使他們栩栩如生。因此那些半傳奇式的前蘇格拉底學派、斯多噶學派、伊壁鳩魯學派、經院哲學家和認識論者都沒有給以適當的對待。作者認為認識論已經把現代哲學引上歧途,近乎毀了它,他希望總有一天人們會認識到知識過程的研究是心理學的事,哲學又將被理解成是全部認識的綜合性解釋,而不是認識本身方式與過程的解析性說明。分析是科學的事,它給我們以知識;哲學則必須進行綜合,給我們以智慧。

讀者評價

此書文筆生動,活潑有趣,作者夾敘夾議,提綱挈領,以深入淺出的筆觸,將艱澀難懂的哲學定成了娓娓動聽的故事。

金髮燊的翻譯比起其他的要更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將尼采那章開頭的部分與其他譯本進行比較,就會發現金髮燊翻譯的深厚功力了。

書籍目錄

致讀者
導言談談哲學的作用
第一章 柏拉圖
一 柏拉圖的時代背景
二 蘇格拉底
柏拉圖的經歷
倫理學問題
政治學問題
心理學問題
七 心理學的解答
八 政治學的解答
九 倫理學的解答
十 評論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與希臘科學
一 歷史背景
二 亞里士多德的事業
三 創立邏輯
四 科學組織
1.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臘科學 2.博物學家亞里士多德 3.創立生物學
五 形上學和上帝的性質
六 心理學和藝術的性質
七 倫理學和幸福的性質
八 政治學
1.共產主義和保守主義 2.婚姻和教育 3.民主制和貴族制
九 評論
十 晚年和逝世
第三章 弗蘭西斯培根
一 從亞里士多德到文藝復興
二 弗蘭西斯・培根的政治生涯
三 論說文集
四 《偉大的復興》
1.《學術的進展》 2.《新工具》 3.科學的烏托邦
五 評論
六 結束語
第四章 斯賓諾莎
一 歷史背景及生平
1.猶太人的《奧德修紀》 2.斯賓諾莎的教育 3.開除教籍 4.隱居和逝世
二 《神學政治論》
《知性改進論》
四 《倫理學》
1.自然與神 2.物質與心靈 3.理智與道德 4.宗教與不朽
五 《政治論》
六 斯賓諾莎的影響
第五章 伏爾泰和法國啟蒙運動
巴黎:《俄狄浦斯》
倫敦:《英國通信》
三 西雷:哲理小說
四 波茨坦和腓特烈大帝
五 樂園:《道德精神論述》
六 費爾涅:《老實人》
七 百科全書和哲學辭典
八 雪恥
九 伏爾泰和盧梭
十 結局
第六章 伊曼奴爾・康德和德國唯心主義
一 通往康德之路
1 從伏爾泰到康德 2 從洛克到康德 3 從盧梭到康德
二 康德其人
三 《純粹理性批判》
1 妊楦行月? 2 先驗分析 3 先驗辯證法
四 《實踐理性批判》
五 論宗教與理性
六 論政治與永世和平
七 評估
八 黑格爾簡述
第七章 叔本華
一 時代
二 叔本華其人
三 作為表象的世界
四 作為意志的世界
1 生命意志 2 生殖意志
五 遄魑恍業氖瀾?
六 生活的智慧
1 哲學 2 天才 3 藝術 4 宗教
七 死亡的智慧
八 評論
第八章 赫伯特・斯賓塞
一 孔德和達爾文
二 斯賓塞的發展
三 基本原理
1 不可知的事物 2 進化論
四 生物學生命的進化
五 心理學心靈的進化
六 社會學社會的進化
七 倫理學道德的進化
八 評論
1 基本原理 2 生物學和心理學 3 社會學和倫理學
九 結束語
第九章 弗里德里希・尼采
一 尼采的家系
二 青年時期
三 尼采和華格納
四 查拉圖斯特拉之歌
五 英雄道德
六 超人
七 頹廢
八 貴族制
九 評論
十 結語
第十章 現代歐洲哲學家柏格森、克羅齊
和伯特蘭・羅素
一 亨利・柏格森
1 反叛唯物論 2 心靈和大腦 3 創造性進化 4 評論
二 貝內戴托・克羅齊
1 生平 2 精神的哲學 3 什麼是美? 4 評論
三 伯特蘭・羅素
1 邏輯學家 2 改革者 3 跋
第十一章 現代美國哲學家桑塔亞
那、詹姆斯和杜威
導言
一 喬治・桑塔亞那
1 生平 2 《懷疑主義和有生氣的信仰》 3 科學中的理性
4 宗教中的理性 5 社會中的理性 6 評論
二 威廉・詹姆斯
1 生平 2 實用主義 3 多元論 4 評論
三 約翰・杜威
1 教育 2 工具主義 3 科學政治
結語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