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

《合浦珠》是本圖書,作者是煙水散人,於2004年出版。

基本信息

目錄

合浦珠序

第一回梅花樓酒錢贈俠客

第二回秋煙婢兩度醉春風

第三回訪青樓誓締鴛鴦

第四回陷羅網同窗急難

第五回蠢頭顱枉尋風月

第六回有心人巧竊花枝

第七回傳情錦字為憐才

第八回觸怒權奸因卻婿

第十回詠雪詩當壚一笑

第十一回因賽神計劫蘭閨秀

第十二回為深情魂遺金鳳釵

第十三回金山寺冤魂現身

第十四回明月珠東床中選

第十五回小羅浮舊約重諧

第十六回春明門掛冠歸隱

內容

詞曰:

韶光遲速,體名利關心。塵途碌碌,門外鶯啼,正值春江拖綠,襟懷瀟灑須祛俗。締心交,芝蘭同馥,草堂清晝,彈琴話古,諷梅喔竹。憑世上雨雲翻覆,唯男兒倜儻,別開看目。莫笑寒酸,自有文章盈腹。翠幃遙想人如玉,待他年貯伊。金屋畫喔,窗下賡詩,花底河流方足。

右調《疏簾淡月》

又詩曰:

才子自應逑美媛,不須仙洞覓胡麻。

請君試看明珠報,莫謂今無古押衙

話說人生七尺軀,雖不可兒女情長、英雄志短,然晉人有云:“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故才子必須佳人為匹。假使有了雕龍繡虎之才,乃琴瑟乖和,不能覓一如花似玉,知音詠絮之婦,則才子之情不見,而才子之名亦虛。是以相如三弄求凰之曲,元稹待月西廂之下,千古以來,但聞其風流蘊藉,嘖嘖人口,未嘗以其情深兒女,置而不談。

予今不及遠拾異聞,姑以耳目所及,衍述成編,以為風月場中談資一助。

這段佳話在明朝天啟中,有一錢生者,諱蘭,字九畹,排行十一,原籍金陵人氏。其父中丞公,歷宦浙西,因見姑蘇風物清妍,山水秀麗,遂買宅於胥門內大街。蘭生五歲,中丞公即已棄世,其母魏夫人,有治家材,且嚴於規訓。蘭亦天性穎敏,至十歲便能屬文,通《離騷》,兼秦漢諸史。及年十七,即以案首入伴,雖先達名流,見其詩文,莫不嘖嘖讚賞,翕然推伏。蘭亦自負,謂一第易於指掌。其居金陵祖宅,諱叫一鶴者,蘭之嫡堂叔也,以恩蔭,現任山東郡守。

蘭門第既高,又筆名藉甚,況生得面秀神清,皎如玉樹,雖衛-、潘安無以逾也。因此吳郡縉紳巨族,鹹欲得蘭為婿,央媒議姻的,門無虛日。魏夫人因以年齒漸長,擇其門堵相對者,將欲許光,蘭以功名未就,力為阻止。嘗讀《嬌紅傳》,廢卷而嘆道:“不遇佳人,何名才子?我若不得一個敏慧閨秀,才色雙全的,誓願終身不娶!”家有數婢,曰紅葉,曰秋煙,回桂子,曰繡琴,皆十六七歲的佳麗人也;然蘭無一當意者。群婢中,唯秋煙尤覺艷麗,狡慧機警,能猜人意中事,蘭稍注念,往往因事雜人稠,亦未及向海棠枝上試腥紅。所與交遊,皆當世名流韻士,其同窗社友最為相知莫逆,唯有崔子文、李若虛兩個。每自會文功課之暇,必與二人尋芳拾草,以飲酒賦詩為樂。

一日,值二月中旬,蘇人游虎丘者,契-攜壺,紛紛接踵。又聞梅花樓灑肆甚佳,錢生遊興勃然,遂致柬邀訂崔、李。至期,二子以事阻不果,錢生悵然道:“俗哉!二君。何酒以塵務相絆,誤我遊興?”有一書僮,喚做紫蕭,在旁相勸道:“既崔、李二相公有事不來,趁此風月清美,相公何不自去隨喜?這叫做‘乘興而往,興盡則返’,何必見戴?”錢生點頭微笑道:“不意汝亦能解說佳話。”遂攜杖頭錢,令紫蕭隨往。到了虎丘,果見畫船鱗次,羅綺如雲,乃覓幽勝之處,徘徊片晌,始詣梅花樓,沽酒獨酌。只是樓中飲侶滿座,皆酒後暄語,俗氣逼人。錢生不勝厭悶,持杯而起,倚窗遙望,見淡煙芳草之中,乃真娘墓也,因朗吟白香山之詩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