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淵鑒》

《古文淵鑒》

《古文淵鑒》,六十四卷,清聖祖玄燁選,清徐乾學等編注,清康熙四十九年武英殿刻五色套印本。

《古文淵鑒》

《古文淵鑒》,六十四卷,清聖祖玄燁選,清徐乾學編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武英殿刻五色套印本。版

《古文淵鑒》《古文淵鑒》
框19cm×13.5cm。半頁9行,行20字,小字雙行,字數同,無行格,上下小黑口,雙順黑魚尾,四周單邊。卷端題“古文淵鑒御選”6字,題下署“內閣學士禮部侍郎教習庶吉士臣徐乾學等奉旨編注”。卷前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御製古文淵鑒序》,序末鈐有康熙“稽右古文之章”及“體元主人”寶璽各一。每卷前皆有本卷目錄。
此書亦名《淵鑑古文選》,是集歷代散文為一書的文學總集。康熙皇帝認為,將中國古文選編為總集的除梁蕭統的《文選》外,尚有唐姚鉉的《文粹》、宋呂祖謙的《文鑒》等,它們所選取的都是某一朝、某一代的文章,然而古今文章卻是源遠流長,盛衰錯綜,怎可局限於一朝一代?故於康熙二十四年親自選錄上起春秋、下迄宋末的文章,包括左傳國語國策等書及詒、表、書、議、奏、疏、論、序諸體文,擇其辭義精純可以鼓吹六經者匯為正集;間有瑰麗之篇,列為別集;旁采諸子錄其要論,以為外集,共合1,324篇。康熙逐篇品評,命徐乾學等人編注。該書參照宋真徳秀的《文章正宗》、李善注的《文選》、樓昉的《古文標註》等書例,嚴格篩選,考證詳明,詳略得宜,並載前人名家評語、康熙御批和徐乾學等11人所作注釋,交武英殿以五色套印頒行。凡正文以墨色示之,前人諸家評語列諸書的天頭,分別以黃、綠、藍三色示之,康熙御批並本朝諸臣注釋亦列諸書眉,用朱色標示。另正文有朱色斷句。康熙四十九年刊刻完竣。其雕鐫、套色、刷印皆極精工,朱、墨、黃、藍、綠五色鮮明艷麗,令人愛不釋手,顯示出清初內府多色套印技術的高度水平。
康熙皇帝對《古文淵鑒》一書備加喜愛,“常備案頭,以備溫習”,並要求內外官員認真學習。故僅在康熙時期,除此種本外,宮中還有4種版本:一為康熙年內府五色精寫本;二為康熙年四色套印本;三為康熙年二色套印本;四為康熙年內府刻滿文本。清乾隆年間還刻有古香齋袖珍本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著錄。
返回:武英殿刻本
FANHUI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