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國》

《去國》

《去國》,冰心著連載小說,於1919年11月22日至26日發表於《晨報》。

基本信息

簡介

去國去國

《去國》是冰心於1919年11月22日至26日在《晨報》上發表的“問題小說”。當時,冰心的“泛愛主義”還未形成,小說無論是文筆還是情節上似乎都還不太成熟,但在那個年代中卻是反映了一種真實的社會問題。如同那時的“問題小說”一樣,冰心也僅是提出問題,卻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藥方。

圖書

北新書局1935年10月二版,“黃皮叢書”之一,此書乃上海張澤賢之舊藏,有其藏書鈐印一枚。書品如右圖。

內容

英士是《去國》的主人公,他十七歲便赴美留學,歷時七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方始歸國。他本來對回歸祖國飽含著憧憬與夢想:“中國已經改成民國了,雖然共和的程度還是幼稚,但是從報紙上看見說袁世凱想做皇帝,失敗了一次,宣統復辟,又失敗了一次,可見民氣是很有希望的。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我何幸是一個少年,又何幸生在少年的中國,親愛的父母姊妹!親愛的祖國!我英士離著你們一天一天的近了。”然而,中國冷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淪為泡影。守在國內只能虛度光陰,沾染惡習,使壯志雄心消磨殆盡。“咳!我何不幸是一個中國的少年,又何不幸生在今日的中國……”無奈之下,他只有“去國。”

簡評

這篇作品在當時意義深遠,涉及到當時中國對人才安排、利用的問題。而在新時代的今天它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作品中英士歸而復去的遭遇向我們展示了國家與各人命運的一體性。只有國家獨立了,發展了,繁榮了,個人的尊理想才能更好的實現。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中國的富翁在國外的一個關卡受阻,最終只能求助一個日本籍的妓女,才得以通行。富翁家財萬貫,妓女卻只能靠出賣自我果腹,這在傳統社會上可謂對比鮮明。然而,國家的衰弱卻使得國中之人得不到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由此可見,國家與個人是“國榮人榮”,“國損人損”的關係。國家昌盛、繁榮了,個人的尊嚴才得以保證。一個人,有了祖國,便有了根,即便日後旅居異國他鄉,內心深處也有那么一個精神上神聖的花園:祖國,家,根!一個人,若沒有了祖國,便沒有了根,無論到了哪裡都有一種隨風飄零之感,沒有心靈的安穩與平和。靈魂上空虛飄渺,無所著落。家即是國,國便是家,我們要熱愛自己的家園,熱愛自己的祖國。

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那巍峨山川,熱愛那廣袤大地,欣賞那蒼松翠柏,心羨那碧波蕩漾!我們新一代大學生應該樹立愛國主義情懷,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聯繫在一起。我何幸生在了今日的中國,又何幸是一個中國的少年。祖國的經濟在日益發展東方的巨龍甦醒了,它正要騰飛。

作者

冰心冰心

冰心,是“愛”的宣揚者。她歌頌自然、愛和童心,其文如其名:婉約、晶瑩。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

冰心作品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