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穴位臨床解剖學》

《危險穴位臨床解剖學》

《危險穴位臨床解剖學》是嚴振國編著的綜合類類書籍,於2008年6月1日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內容豐富翔實,穴位解剖聯繫臨床,是針灸學、解剖學、組織學與計算機圖像學相結合跨學科著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危險穴位臨床解剖學》按頭頸部、胸部、腹盆部、背腰部分成4章,共介紹人體74個危險穴位。每個穴位的內容包括穴名釋義、體表定位、刺灸方法、穴位層次解剖、毗鄰結構、針刺意外與防治、主治病證、配伍套用、臨床研究、實驗研究、參考文獻等項目組成。作者總結了古今大量文獻,其中“穴位進針層次解剖”、“穴位毗鄰結構”等套用了嚴振國教授數十年的科研圖文資料,具有原創性和創新性。《危險穴位臨床解剖學》是一本科研與臨床相結合的實用專著。
《危險穴位臨床解剖學》圖文對照,每個危險穴位的圖包括穴位定位斷面圖、穴位橫斷面圖、穴位斷面層次解剖圖、穴位斷面進針區圖、穴位斷面標本圖、穴位斷面實體解剖圖等,故直觀性和真實性非常強。

作者簡介

嚴振國,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博士後導師、大學名師及學科帶頭人,經穴解剖及中醫套用解剖系列學科創始人。年輕時曾在日本留學。1956年起從事大學教學和科研工作,至今已50多年。任國內、外六所大學兼職或名譽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終身特殊津貼,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獲全國優秀教師一等獎。曾擔任多項全國中醫院校解剖系列學科規劃教材主編。另主編並在國內外出版學術專著、教材和圖譜130多種,有些著作以中、英、日、法、德、西班牙、韓、俄、阿拉伯等多種文字出版,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科研論文150多篇。曾先後獲國家、部、市、局級科研與教學成果獎、科技進步獎、優秀和國家重點科技圖書獎等獎項26次。

目錄

緒論
第一章頭頸部的危險穴位
第二章胸部危險穴位
第三章腹盆部危險穴位
第四章背腰部危險穴位

序言

數十年來,主編在經穴斷面解剖學、經穴層次解剖學、經穴CT掃描圖像解剖學、穴位的顯微結構、穴位的立體構築、穴位的治病機制、穴位傳導徑路、數位化虛擬人的穴位形態等方面做過系統的研究工作,這是針灸學、解剖學、組織學與CT影像學及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等相結合的橫跨多門學科的工作,本書具有中西醫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的特點。
主編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的《經穴定位標準化方案》科研工作,是課題研究組成員,此方案得到針灸界和解剖學界的公認。本書的穴位定位均以《經穴定位標準化方案》定位,故準確、實用。
通過數十年科研工作和歷代文獻整理比較,本書共收納74個危險穴位,包括頭頸部危險穴位10個、胸部危險穴位21個、腹盆部危險穴位19個、背腰部危險穴位24個。
每個穴位包含:①穴名釋義;②體表定位;③刺灸方法;④穴位層次解剖;⑤穴位毗鄰結構;⑥針刺意外與防治;⑦主治病證;⑧配伍套用;⑨臨床研究;⑩實驗研究;⑩參考文獻。每一項都綜合了古今大量文獻,特別是“穴位層次解剖”、“穴位毗鄰結構”等是主編數十年研究工作的總結。是具有原創性和創新性的研究工作。每個章節起始均有相關部位的各危險穴位針刺的安全深度、危險深度及易損傷臟器等內容,這些資料來源於主編選取57具較新鮮成人屍體,通過斷面解剖法和層次解剖法,用定製遊標卡尺測量,共取得8000多個測量數據,經計算機統計處理後,得出每個危險穴位的針刺安全深度、危險深度,並記錄針刺時易損傷的臟器。

文摘

插圖1插圖1

第一章頭頸部的危險穴位
1.晴明
【穴名釋義】穴在目內眥外,因主治眼病,能使患眼復明,故名。又人之雙睛能明者,賴五臟六腑之精華返射,諸陽發光而能明,故名。
【體表定位】在目內眥的外上方凹陷中取穴。
【刺灸方法】閉目,用左手指將眼球推向外側,以加大進針間隙,使眼球固定,避免刺中。針尖應接近眶內側壁,但勿緊貼,略朝後外呈85度角,緩緩刺入0.2-0.6寸。深刺可達1-1.5寸。不宜提插或大幅度捻轉。針尖透過眼瞼後,始終有空松感。禁灸。
【穴位層次解剖】
1.皮膚:上瞼皮膚極薄,約0.1mm。分布於上瞼內側部的皮神經由滑車上神經支配,它來自三叉神經第一支——眼神經的分支額神經。此皮神經在眶內從額神經分出後,經內側的額切跡分布至上瞼內側皮膚。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分布。皮下組織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其中缺乏脂肪組織的填充。由於組織疏鬆,當有出血、炎症或某些全身性疾病時,可出現面積較大而明顯的瘀血或水腫。
皮下組織內血管較豐富。動脈細小,有來自眼動脈的眶上動脈及來自面動脈的終支內眥動脈所發分支分布。其伴行的靜脈則大部分在瞼的內側匯入內眥靜脈,再經眶內的眼上靜脈回流。在進針時若刺傷上述血管,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瞼瘀血,局部呈青紫色。

插圖2插圖2

3.眼輪匝肌:位於上、下眼瞼皮下,屬於表情肌,其作用主要為關閉眼裂。此肌受面神經的顳支及顴支支配。因此淺刺睛明,有助於治療眼輪匝肌痙攣。
4.眶脂體:由填充於眶內器官如眼球、眼肌與眶骨膜之間的脂肪組織構成,其作用宛如眼球的彈性軟墊,有緩衝作用。針刺入此層有空松感。
5.在內直肌與眶內側壁之間進針,有時可刺中內直肌。

基礎醫學書籍(二)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套用醫學所遵循。
《醫學入門上冊》
《組織病理學技術》
《人體解剖速記歌訣》
《細胞生物學》
《臨床人體解剖生理學》
《生理學成功筆記》
《細胞治療》
《病理學雙語教材》
《人腦的教育》
《廣義潛變數模型——多層次、縱貫性以及結構方程模型》
《醫學倫理學》
《有機化學實驗全國醫藥院校教材》
《人體解剖學圖譜》
《人體寄生蟲學標準試題集》
《自噬:生物學與疾病》
《輕鬆學習病理學》
《醫學分子病毒學綱要》
《臨床免疫學與檢驗實驗指導》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指導》
《人體臟器掛圖》
《危險穴位臨床解剖學》
《醫學微生物學》
《從抗體到複合免疫網路》
《醫學遺傳學複習指南和題集》
《人體斷面與影像解剖學學習指導及習題集》
《醫學昆蟲學》
《腦MRI局部解剖與功能圖譜》
《臨床套用解剖學》
《人體實物解剖圖譜》
《醫學免疫學速記》
《信號轉導原著》
《局部解剖學學習指南》
《疾病考古學》
《組織學與胚胎學彩色圖譜實習用書》
《有機化學課堂筆記》
《生理學學習指導》
《組織學與胚胎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生物醫學光子學》
《生理學複習綱要與題解》
《腸桿菌科病原細菌》
《新編生物化學應試嚮導》
《醫用有機學綜合輔導》
《健康免疫學》
《超微病理學》
《醫學遺傳學實驗和學習指導》
《病理生理學雙語版》
《病理學學習與解題指南》
《病理學彩色圖譜》
《局部解剖學附光碟》
《醫學入門下冊》
《再生生物學與再生醫學》
《臨床蛋白質組學》
《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
《生物實驗室系列》
《人體寄生蟲學》
《免疫學實驗》
《細胞超微結構與電鏡技術》
《醫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醫學工程概論》
《病理產科學》
《醫用物理學》
《基礎醫學課程導讀》
《Grant解剖學圖譜》
《科研課題的研究設計與與統計分析》
《藝用解剖與造型》
《醫學影像解剖學》
《精編幹細胞實驗方法》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
《圖表生理學》
《醫學心理學習題集》
《分析化學課堂筆記》
《人體解剖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病理生理學題庫和題解高等醫藥院校教學參考書》
《診斷細胞病理學》
《病理科主治醫生734問》
《解剖生理學基礎學習指導》
《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
《臨床生理學》
《現代醫學實驗動物學概論》
《心臟電生理疾病》
《基礎醫學試題庫系列》
《病理生理學複習綱要與題解》
《分析化學實驗》
《醫用核輻射物理學》
《生物醫用材料導論》
《醫學細胞生物學學習指南》
《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實驗指導》
《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修訂版》
《醫學生物學與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指導》
《醫藥數理統計方法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醫用化學》
《生物學前沿技術在醫學研究中的套用》
《局部解剖學學習指導》
《干預與反思:醫學倫理學基本問題》
《心血管病理生理學》
《病理生理學速記》
《生物醫學信息與圖像處理》
《微生物學與微生物學檢驗》
《心臟電生理:從細胞到臨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