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旅次

南海旅次

⊙●○○●●△ ⊙○⊙●●○△ ⊙●○○●●△

作品原文

南海旅次
憶歸休上越王台,歸思臨高不易裁。
為客正當無雁處,故園誰道有書來。
城頭早角吹霜盡,郭里殘潮盪月回。
心似百花開未得,年年爭發被春催。

作品格律

這首七言律詩的用韻方式為首句入韻平起式;其韻腳是:上平十灰(平水韻)。
憶歸休上越王台,
⊙○⊙●●○△
歸思臨高不易裁。
⊙●○○●●△
為客正當無雁處,
⊙●○○○●●
故園誰道有書來。
⊙○⊙●●○△
城頭早角吹霜盡,
○○●●○○●
郭里殘潮盪月回
⊙●○○●●△
心似百花開未得,
⊙●⊙○○●●
年年爭發被春催。
○○⊙●●○△
(說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作品鑑賞

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潛山)人,因屢試不第,長期流落在今福建、廣東一帶。這首詩就是他連年滯留南海(郡治在今廣東廣州市)時的思歸之作。
作者以翻騰起伏的思緒作為全詩的結構線索,在廣州的獨特地理背景的襯托下,著力突出登高、家信、月色、春光在作者心中激起的反響,來表現他羈留南海的萬縷歸思。
首聯“憶歸休上越王台,歸思臨高不易裁”,從廣州的著名古蹟越王台落筆,但卻一反前人的那種“遠望當歸”的傳統筆法,獨出心裁地寫成“憶歸休上”,以免歸思泛濫,不易裁斷。如此翻新的寫法,脫出窠臼,把歸思表現得十分婉曲深沉。金聖歎稱讚這兩句“忽然快翻‘遠望當歸’舊語,成此嶄新妙起”(《聖嘆批唐詩》甲集),是說得不錯的。
頷聯“為客正當無雁處,故園誰道有書來”,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鴻雁南飛不過衡山回雁峰的傳說,極寫南海距離故園的遙遠,表現他收不到家書的沮喪心情。言外便有嗟怨客居過於邊遠之意。李煜的“雁來音信無憑”(《清平樂》),是寫見雁而不見信的失望;而曹松連雁也見不到,就更談不上期待家書了,因此對句用“誰道有書來”的反問,來表現他的無限懊惱。
頸聯“城頭早角吹霜盡,郭里殘潮盪月回”,展示了日復一日喚起作者歸思的淒清景色。出句寫晨景,是說隨著城頭淒涼的曉角聲晨霜消盡;對句寫晚景,是說伴著夜晚的殘潮明月復出。這一聯的描寫使讀者想起唐詩中的有關詩句:“三奏未終天便曉,何人不起望鄉愁”(武元衡《單于曉角》);“回潮動客思”(李益《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弔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在唐人心目中,明月、曉角、殘潮,都是牽動歸思的景色。如果說,李白的《靜夜思》寫了一時間勾起的鄉愁,那么,曹松這一聯的景色,則融進了作者連年羈留南海所產生的了無終期的歸思。
歸思這樣地折磨著作者,平常時日,還可以勉強克制,可是,當新春到來時,就按捺不住了。因為新春提醒他在異鄉又滯留了一個年頭,使他歸思泉涌,百感交集。“心似百花開未得,年年爭發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羈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對歸思的抒寫推向高潮。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處於抑制狀態的歸心,進而表現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歸思泛濫,那就像被春風催開的百花,競相怒放,不由自主。想像一下號稱花城的廣州,那沐浴在春風裡的鮮花的海洋,讀者不禁為作者如此生動、獨到的比喻讚嘆不已。這出人意表的比喻,生動貼切,表現出歸思的紛亂、強烈、生生不已、難以遏止。寫到這裡,作者的南海歸思在幾經婉轉之後,終於得到了盡情的傾吐。
這首詩在藝術上進行了富有個性的探索,它沒有採用奇特的幻想形式,也沒有採用借景抒情為主的筆法,而是集中筆墨來傾吐自己的心聲,迂曲婉轉地揭示出複雜的心理活動和細微的思想感情,呈現出情深意曲的藝術特色。

作者簡介

曹松
(約830—?)唐代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人。早年家貧,避居洪州西山,其後投奔建州

曹松曹松
刺史李頻。李死後,又一度落拓江湖,奔走於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陝西、廣東、廣西等地。公元901年(昭宗光化四年)登進士第,時已七十餘歲。曾任秘書省正字。其詩多旅遊題詠、送別贈答之作,較少接觸現實題材。風格頗似賈島,取境幽深,以鍊字鍊句見長,但並未流於枯澀。《全唐詩》錄其詩一百四十首,編為二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