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藝術》

《劇場藝術》

《劇場藝術》,中國戲劇刊物。月刊。由業餘戲劇活動家李伯龍用筆名“松青”出面創辦主編。創刊於1938年11月上海孤島時期,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全部淪陷時停刊,共出版2卷零6期。

《劇場藝術》

《劇場藝術》是適應“孤島”時期話劇發展的需要而創辦的。它的內容包括戲劇理論、導演和表演藝術、話劇創作、舞台裝置、舞檯燈光、化裝技術等。在戲劇理論和表導演藝術方面,除刊載國內著名專家的論述外,還大量譯載西方戲劇家如M.萊因哈特В.Э.梅耶荷德、戈登·克雷的戲劇理論和名演員們撰寫的表演藝術文章以及蘇聯戲劇家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В.И.聶米羅維奇-丹欽科等編著的《演員自我修養》、《我的藝術生活》、《往事點滴》片斷。當時在上海的戲劇家和作家於伶李健吾張駿祥黃佐臨顧仲彝朱端鈞、隱霞(陳西禾)、許幸之、吳天、許子、姜椿芳、冰夷等是刊物的主要翻譯或撰稿人。在大後方的劇作家和導演如曹禺吳祖光等曾寄來劇本,張庚也曾從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設法送來稿件。吳仞之論舞檯燈光的文章,徐渠論舞台裝置的文章以及演員章傑、柏李、石揮、顧也魯的作品也陸續在刊物上發表。《劇場藝術》前後發表了231篇文章,涉及戲劇藝術各個領域。此外,還發表了18個獨幕劇、2個多幕劇,在抗日戰爭時期產生了廣泛影響。
《劇場藝術》《劇場藝術》

《劇場藝術》重視舞台照的選刊,前後共刊登了288幅劇照,其中除“孤島”上演的話劇舞台照及少數大後方劇團的演出劇照外,每期都選刊國際上著名的各種風格流派樣式的舞台面裝置和演出劇照。刊物還辟有“劇壇浪花”欄,報導“孤島”演劇活動和各地戲劇活動的訊息,對交流抗戰戲劇活動起了一定作用。
《劇場藝術》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它充分利用上海“孤島”印刷、出版等方面的有利條件,為中國的戲劇理論的建樹和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