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詞》

《六一詞》,創作於宋朝,作者是歐陽修。

簡介

作者:歐陽修

內容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乾盡日風。
笙歌散後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這是在他“定格聯章”的十首詠潁州西湖的《採桑子》中選出的兩首。這是歐陽修晚年的作品了。中年時他在潁州做過官,非常喜歡這裡的美麗風景,他說他要到告老還鄉時,來潁州定居。後來他六十多歲辭官歸隱時,就果然回到這潁州的西湖畔了。十首《採桑子》就是寫西湖的,是聯章而歌的。前面有一則“念語”,就算歌唱前先來一段開場白。其“念語”曰:
昔者王子遒之愛竹,造門不問於主人;陶淵明之臥輿,遇酒便留於道上。況西湖之勝概,擅東穎之佳名。雖美景良辰,固多於高會;而清風明月,幸屬於閒人。並游或結於良朋,乘興有時而獨往。鳴蛙暫聽,安問公屬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旁若於無人。乃知偶來常勝於特來,前言可信;所有雖非於已有,其得已多。因翻舊闋之辭,寫以新聲之調。敢陳薄技,聊佐清歡。
這真是一篇極美的小駢文,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位歐陽老翁心境的澄明,他真是把一切都看得那么有情趣。他是歷盡了宦海波瀾之後隱歸潁州的,這時的歐陽公也算是通會之際,“人…‘文”(包括詞)俱“老”了。這個“老”是成熟的意思,是達到了高境的意思。讀《宋史》知道他幼失父,母親曾告訴他,父親生時常對晚輩說:”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歐陽修“聞而服之終身”。其父之言,有些老子味兒。歐陽修也說過:“達有無之至理,適用舍之深機。詰之不以言窮,推之不以跡見。”(見《歐陽修全集·筆說》)這裡也有很深的道家味道。中國古代的文人士大夫,面苦難而能達觀,多多少少都受著一些道家思想的影響。歐陽公詞中的那一份“遣玩的意興”,亦當得之於老子。我們來看他的第一首《採桑子》:
“輕舟短棹”去游西湖,起筆就那么輕快,自然也寫出心情的輕鬆愉快。“綠水逶迤”寫湖水之美,“芳草長堤”寫湖岸之美。下片則寫盡泛舟湖上的樂趣,讀起來像看一幅山水畫。
第二首《採桑子》寫“群芳落後”的西湖,仍是好,雖然“狼藉殘紅”,“飛絮蒙蒙”,這在別人眼裡或是惱人天氣,可在歐陽公筆下,卻不見悲傷。群芳過後,笙歌散罷,遊人去矣,始覺春空,這“空’,字用得好,這“空”字是個定格,讓你停下來想一想。這如同說在人生途中經歷了重重體驗之後,一切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富貴沉淪,都變成一個“空”字而使心境歸於平淡了。細雨中簾櫳垂下,雙燕來歸,一切都自然而然。作者如同檻外觀景,可又不是完全的局外人,是深入而後的“出”;是大有而後的“空”。這裡面有很多深遠悠長的意味讓人咀嚼,但又非言語能細細解說得了的。這就自然讓我們想起了馮正中,這就是他們造境的一脈相承。這是歐陽公感覺的世界,不是那種單薄的敘寫,這裡邊有一個境界在,這就是王國維推崇的那種北宋詞人的境界。
五代的馮延巳影響了北宋兩個大詞人,一個是晏殊,一個是我們現在說的歐陽文忠公。晏殊得馮之“俊”,歐陽得馮之“深”。這個“深”,就是一種“深情”,一種深婉之情。前面我們說了他的詞里所具有的遣玩之意興的那類詞,那裡頭透露出一種豪興;他還有一類很深婉的詞。這兩種意味的詞,對北宋詞壇都有開啟之功,即如馮煦《藁庵論詞》中說的,歐陽修“疏雋開子瞻(蘇軾),深婉開少游(秦觀)”。下面我們看他兩首極富深情的詞: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