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子都》

《公孫子都》

作為“名家名劇月”開幕大戲的崑劇《公孫子都》,由浙江崑劇團創演,是目前戲曲舞台上極為少見的“心理劇”。它著重解讀公孫子都暗施冷箭殺死“戰友”考叔後的心理軌跡,帶有濃厚的莎士比亞悲劇色彩。曾在第八屆中國藝術節上榮獲“文華大獎”、入選“2006-2007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

基本信息

簡介

《公孫子都》《公孫子都》

作為“名家名劇月”開幕大戲的崑劇《公孫子都》,由浙江崑劇團創演,是目前戲曲舞台上極為少見的“心理劇”。它著重解讀公孫子都暗施冷箭殺死“戰友”考叔後的心理軌跡,帶有濃厚的莎士比亞悲劇色彩。

《公孫子都》又是崑劇舞台上難得一見的以武戲為主的大戲,主演林為林,曾兩度榮獲“梅花獎”,文武兼備,尤其“腿功”十分了得,素有“江南第一腿”的美譽。

新編崑劇《公孫子都》在八藝節上勇奪"文華大獎"、主演林為林二度摘得"梅花獎",2008年1月公布的中國2006-2007年度十大精品劇目中又位列首位。

創作背景

《公孫子都》是以京劇舞台上常見的傳統折子戲《伐子都》為原型進行重新創作的,經過九易其稿,用林為林的話說是“演一稿,改一稿”,光是戲名就改了好幾次,從《暗箭記》到《英雄罪》一直到現在的《公孫子都》,而主角公孫子都也從傳統戲中的“小人”,到之後的“反戰英雄”,再到現在的因“一念之差”而走上毀滅的悲劇人物,經歷了多次反覆修改終於定下了“心理劇”的基調,從而使一齣戲迷熟知的武戲折子戲成功“變身”為一出文武兼備的“心理劇”。

榮譽

1、八藝節上奪得“文華大獎”、主演林為林二度摘得“梅花獎”;

2、2008年1月公布的中國2006-2007年度“十大精品劇目”名列前茅;

3、作為北京奧運重大文化活動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台。

4、浙昆《公孫子都》電影獲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

特點

主題思想深刻

《公孫子都》《公孫子都》演出
拓展了崑曲在正劇上的表現力。崑曲傳統劇目多為愛情劇,《公孫子都》則是一部心理戲,講述了春秋時期鄭國討伐許國一戰中,副帥公孫子都爭功心切,用暗箭射死主帥穎考叔後終日驚惶、最後身亡的故事。其以傳統劇目《伐子都》為底本,跳出古人“善惡相報”的狹義是非觀,著意寫子都暗箭射人後的惶恐不安——“避過法誅卻難避心誅”,以此鞭撻人類共有的心毒——嫉妒。主創人員表示:“雖然故事發生在東周列國時期,但嫉妒這一‘原罪’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可以引起現代觀眾的共鳴。”

表演上恢復崑曲的“武戲”傳統

這是現代崑曲“陽剛戲”的代表作。崑劇的武戲曾啟蒙了京劇的武戲,但近代後,崑劇格局逐漸縮小變為“小生、小旦、小花臉”的“三小戲”。“《公孫子都》的突出亮點是創編了一部多年來崑劇極為少見的整本武戲。”戲曲評論家劉厚生說。扮演公孫子都的是浙江崑劇團團長、“梅花獎”得主林為林,以長靠、短打武生戲見長,有“江南一條腿”之稱。該劇結尾處,穿著厚底靴的公孫子都從高處反躍前撲而下,常引得滿堂喝彩。

商業開發

《公孫子都》《公孫子都》人物造型

從2005年至2009年,財政部、文化部每年投入1000萬元作為扶持崑曲的專項資金,使崑曲藝術生存狀況得到根本改善。《公孫子都》在前期的創排過程中便已享受了國家80萬元資金扶持。
除了劇場演出外,《公孫子都》注重在大學校園內進行了公益性推廣,林為林說,崑曲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來看,培養對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鑑賞能力的青年觀眾,是解決崑曲在市場面前兩難境地的關鍵。
而在已形成"游周莊看崑曲"氛圍的江蘇古鎮周莊,《公孫子都》成為浙江崑劇團在莊內古戲台旅遊演出的"拿手好戲"。江蘇水鄉周莊股份有限公司周莊古戲台景點組組長陳偉強說,古戲台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由於《公孫子都》氣勢大、演出精彩,遊客認可度高,其已成為古戲台的保留劇目之一,一年多時間已演出200多場。
據了解,截至目前為止,《公孫子都》已在劇院、高校、景點演出場次已近300場,在觀眾中形成了良好口碑。

評價

《公孫子都》《公孫子都》主演林為林

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周育德評價說,《公孫子都》的妙處是公孫子都的一切矛盾複雜的內心衝突都化作了特有的絕妙的富有震撼力的身段動作,主演林為林驚心動魄的功夫贏得了技驚四座的劇場效果,使內行和外行的觀眾得到了審美的極大滿足。
浙江崑劇團團長林為林也認為,保持古老劇種特色,曲子是關鍵。為防止崑曲變成"昆歌",《公孫子都》注重採用原汁原味的崑曲曲牌,除了根據劇情的發展,在節奏上有所變化外,辭格與鏇律都保持著崑曲原有的形式。林為林說,《公孫子都》中也引入了青銅幕布、聲電光影等一些現代舞美手法,但都只是輔助手段,講究適可而止,"關鍵在於創新但不破'格'。"
《公孫子都》歷經十年磨礪,其間四易其名、九易其稿,從主題立意、舞台樣式到演員表演等都遭遇過許多尖銳的批評,但一路走來都沒有放棄。"崑曲人要抱著'十年磨一劍'的態度,不能搞一個戲扔一個戲,而是要搞一個戲成一個戲,否則對不起國家的投入,對不起崑曲事業。" 林為林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