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懂博弈策略》

《做人要懂博弈策略》

博弈是指在競技中的一種選擇策略,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經,其目的是讓自己“贏”。只要是人與人相處,就存在博弈,就必然要講策略。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做人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弈的過程,如果你能審時度勢、趨利避害、擁有在博弈中完美勝出的智慧,那你就一定能獲得社會認可的成功。
國內第一本詳盡闡述博弈原理在生活中如何理解、如何運用的書!

內容簡介

2005年10月,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宣布:本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博弈論研究專家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
1994年度和1996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曾由納什、維克瑞、海薩尼等博弈論專家分享。博弈論研究專家接二連三獲得諾貝爾獎,無疑凸顯了這一理論在主流經濟學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其實,博弈論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領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甚至說:“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那么,究竟什麼是博弈呢?

媒體評論

★ “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就必須對博弈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要贏得生意,不可不學博弈論:要想贏得生活,同樣不可不學博弈論。”
——當代凱恩斯主義集大成者、經濟學最後一個通才:保羅·薩繆爾森
★ 21世紀,應站在博弈論的前沿。最能震動人類情感的是博弈,對未來最有影響力的還是博弈。
——《博弈聖經》
★ 2005年10月,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宣布:本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博弈論研究專家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
1994年度和1996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曾由納什、維克瑞、海薩尼等博弈論專家分享。博弈論研究專家接二連三獲得諾貝爾獎,足以說明這一理論在現代主流社會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美國《華爾街日報》
搏弈論描述性的名稱是“互動的決策論”,因為人們之間的決策與行為會形成互為影響的關係,一個主體在決策時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反應。這不但要考慮自己的策略,還要考慮其他人的選擇,趨利避害,審時度勢。生活中只要涉及人群的互動,只要涉及策略的選擇,就有博弈。
——英《金融時報》

目錄

第一章走近博弈世界——人人都應該懂點弈論常識
1.博弈的構成要素
2.經濟生活中的博弈
3.零和博弈
第二章智豬博弈——搭好順風車,借力成事
1.藉助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
2.靠貴人,成大事
3.要學會借勢而起
4.化敵為友,借對手成功
5.一定要順勢而為
6.巧借媒體於淡中生奇
7.善借名人效應成就自己
8.利用別人的風頭讓自己出風頭
9.文飾不如情飾,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三章槍手博弈——對比關係及策略決定強弱
1.奉行“老二哲學”:後發先至,蓄勢出奇兵
2.活著就是一種對抗,先發制人才能贏得勝利
3.放低姿態,內斂讓人生更加安全
4.避開急功近利的陷阱,厚積薄發
5.設定期限,別讓成功在拖延中破產
第四章囚徒困境——個人理性與集體的非理性
1.兩害相權取其輕,切忌一條道走到黑
2.世上唯一不變的是變,以變制變才有出路
3.活路就是比對手跑得快,用“相對速度”求生存
4.不做簍子裡的螃蟹,讓大腦隨時升級
5.囚徒困境博弈在現代經濟中的運用
第五章鬥雞博弈——狹路相逢勇者未必勝
1.放棄自以為是的尊嚴,機會比面子更重要
2.適度示弱,變缺點為優點
3.先守弱,然後以弱勝強
4.意氣用事不可取,好馬也吃回頭草
5.不要濫用你的善良
6.擾亂對方的情緒,等其出錯
7.含而不露,“愚憨”是一種智慧
8.鋒芒是額上的角,藏鋒露拙為上策
9.既要會隱忍,又要能奮發
10.時刻防範風險,莫做刀口舔血的狼
11.情義有價,把人情作為你的籌碼
12.經營好自己的優勢,防止優勢變隱患
第六章分蛋糕博弈——討價還價的策略
1.分蛋糕博奔:一種談判的藝術
2.引導勝於強制,讓“沉錨效應”助你成功
……
第七章以牙還牙——有一種智慧叫寬恕
第八章鷹鴿博弈——路徑依賴法則新解
第九章蜈蚣博弈——從後往前的推理
第十章獵鹿博弈——合作是硬道理
第十一章酒吧博弈——求同存異的智慧
第十二章鮎魚效應——有競爭才有發展
第十三章重複博弈——衝突與合作方能共享
第十四章協和謬誤——欲罷不能的錯上加錯
第十五章信息甄別——酒好不怕巷子深
第十六章人質困境——雪上加霜的囚徒困境
第十七章髒臉博弈——都是共同知識惹的禍
第十八章成本博弈——擺脫沉沒成本羈絆的策略
第十九章手錶定律——標準不同結論就不同
第二十章策略均衡——誰也不得罪

前言

博弈,一場至繁至簡的遊戲
2005年10月,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宣布:本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博弈論研究專家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
1994年度和1996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曾由納什、維克瑞、海薩尼等博弈論專家分享。博弈論研究專家接二連三獲得諾貝爾獎,無疑凸顯了這一理論在主流經濟學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其實,博弈論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領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甚至說:“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那么,究竟什麼是博弈呢?
羅伯特?奧曼在權威的《帕爾格雷夫大辭典》中,對“博弈論”詞條的解釋十分精闢和凝練。他認為,博弈論描述性的名稱應是“互動的決策論”。因為人們之間的決策與行為會形成互為影響的關係,一個主體在決策時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反應。通俗地講,博弈就是指在遊戲中的一種選擇策略,即是人們遵循一定規則的活動,其目的是讓自己“贏”。這不但要考慮自己的策略,還要考慮其他人的選擇。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一個不斷博弈的過程。如果你擁有在每一場博弈中都能完美勝出的智慧,那么你就能夠獲得通俗意義上的成功。
閱讀本書,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那些令人嘆服的博弈智慧,還可以學會如何運用這些智慧來指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決策。

精彩書摘

第一章:走近博弈世界——人人都應該懂點博弈論常識
1.博弈的構成要素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是指在一定的遊戲規則約束下,基於直接相互作用的環境條件,各參與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選擇各自策略(行動),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成本最小化的過程,簡單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為了謀取利益而競爭。
博弈的目的是利益,利益是博弈的基礎。博弈的構成要素主要如下:
1.決策人:在博弈中率先作出決策的一方,這一方往往依據自身的感受、經驗和表面狀態優先採取一種有方向性的行動。
2.對抗者:二人在博弈對局中行動滯後的那個人,與決策人要作出基本反面的決定,並且他的動作是滯後的、默認的、被動的,但最終占優。他的策略必須依賴於決策人劣勢的策略去選擇,對抗是唯一占優的方式。
3.生物親序:所有生物在惡劣、未知的環境中都有尋找規律和有序的本能。在博弈中指參與者有從混亂的環境中等待、尋找有序的親近行為。
4.局中人:在一場競賽或博弈中,每一個有決策權的參與者都黽局中人。只有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現象稱為“兩人博弈”,而多於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稱為“多人博弈”。
5.策略:一局博弈中,每個局中人都會選擇實際可行的行動方案,局中人籌劃的行動方案,稱為這個局中人的策略。
6.得失:一局博弈結局時的結果稱為得失。每個局中人在一局博弈結束時的得失,不僅與該局中人自身所選擇的策略有關,而且與全局中人所採取的策略有關。
7.次序:各博弈方的決策有先後之分,且一個博弈方要作不止一次的決策選擇,就出現了次序問題;其他要素相同但次序不同,博弈就不同。
8.均衡:博弈必然涉及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經濟學中,均衡即指相關量處於穩定值。在供求關係中,某一商品市場如果在某一價格下,想以此價格買此商品的人均能買到,而想賣的人均能賣出,此時我們就說,該商品的供求達到了均衡。所謂納什均衡,它是一穩定的博弈結果。
納什均衡。又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論的一個重要術語:
假設有n個局中人參與博弈。給定其他人策略的條件下,每個局中人選擇自己的最優策略。從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構成一個策略組合。納什均衡指的是這樣一種戰略組合,這種策略組合由所有參與人最優策略組成,沒有人有足夠理由打破這種均衡。在納什均衡點上,每一個理性的參與者都不會有單獨改變策略的衝動。
2.經濟生活中的博弈
(1)價格戰博弈
現在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家電價格大戰,彩電大戰、冰櫃大戰、空調大戰、微波爐大戰……這些大戰的受益者首先是消費者。每當看到一種家電產品的價格大戰,百姓都會“沒事兒偷著樂”。在這裡,我們可以解釋廠家價格大戰的結局也是一個“納什均衡”,而且價格戰的結果是誰都沒錢賺。因為博弈雙方的利潤正好是零。競爭的結果是穩定的,即是一個“納什均衡”。這個結果可能對消費者是有利的,但對廠商而言是災難性的。所以,價格戰對廠商而言意味著自殺。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引伸出兩個問題,一是競爭削價的結果或“納什均衡”可能導致一個有效率的零利潤結局。二是如果不採取價格戰,作為一種敵對博弈論其結果會如何呢?每一個企業,都會考慮採取正常價格策略,還是採取高價格策略形成壟斷價格,並盡力獲取壟斷利潤。如果壟斷可以形成,則博弈雙方的共同利潤最大。這種情況就是壟斷經營所做的,通常會抬高價格。另一個極端的情況是廠商用正常的價格,雙方都可以獲得利潤。從這一點,我們又引出一條基本準則: “把你自己的戰略建立在假定對手會按其最佳利益行動的基礎上”。事實上,完全競爭的均衡就是“納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在這種狀態下,每一個廠商或消費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別人已定的價格來進行決策。在這種均衡中,每一企業要使利潤最大化,消費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結果導致了零利潤,也就是說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在完全競爭的情況下,非合作行為導致了社會所期望的經濟效率狀態。如果廠商採取合作行動並決定轉向壟斷價格,那么社會的經濟效率就會遭到破壞。這就是為什麼WT0和各國政府要加強反壟斷的意義所在。
(2)污染博弈
假如市場經濟中存在著污染,但政府並沒有環境的管制,企業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寧願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絕不會主動增加環保設備投資。按照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所有企業都會從利己的目的出發,採取不顧環境的策略,從而進入“納什均衡”狀態。如果一個企業從利他的目的出發,投資治理污染,而其他企業仍然不顧環境污染,那么這個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會增加,價格就要提高,它的產品就沒有競爭力,甚至企業還要破產。這是一個“看不見的手的有效的完全競爭機制”失敗的例證。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鄉鎮企業的盲目發展造成嚴重污染的情況就是如此。只有在政府加強污染管制時,企業才會採取低污染的策略組合。企業在這種情況下,獲得與高污染同樣的利潤,但環境將更好。
(3)貿易戰博弈
這個問題對於剛剛加入WT0的中國而言尤為重要。任何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都面臨著保持貿易自由與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難選擇。貿易自由與壁壘問題,也是一個“納什均衡”,這個均衡是貿易雙方採取不合作博弈的策略,結果使雙方因貿易戰受到損害。x國試圖對Y國進行進口貿易限制,比如提高關稅,則Y國必然會進行反擊,也提高關稅,結果誰也沒有撈到好處。反之,如x和Y能達成合作性均衡,即從互惠互利的原則出發,雙方都減少關稅限制,結果大家都從貿易自由中獲得了最大利益,而且全球貿易的總收益也增加了。
博弈論一這是一個熱得燙手的概念。它不僅僅存在於數學的運籌學中,也正在經濟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幾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就頻頻授予博弈論研究者),但如果你認為博弈論的套用領域僅限於此的話,那你就大錯了。實際上,博弈論甚至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工作中,你在和上司博弈,也在和下屬博弈,你也同樣會跟其他相關部門人員博弈;而要開展業務,你更是在和你的客戶以及競爭對手博弈。在生活中,博弈仍然無處不在。博弈論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分析方法和全新的思想。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遜如是說:要想在現代社會做個有價值的人,你就必須對博弈論有個大致的了解。也可以這樣說。要想贏得生意,不可不學博弈論;要想贏得生活。同樣不可不學博弈論。
3.零和博弈
當你看到兩位對弈者時,你就可以說他們正在玩“零和遊戲”。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為一1分,那么,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這正是“零和遊戲”的基本內容:遊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遊戲的總成績永遠是零。
零和遊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從個人到國家,從政治到經濟,似乎無不驗證了世界正是一個巨大的“零和遊戲”。這種理論認為,世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財富、資源、機遇都是有限的,個別人、個別地區和個別國家財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對其他人、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掠奪,這是一個“邪惡進化論”式的弱肉強食的世界。
但20世紀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之後, “零和遊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但從“零和遊戲”走向“雙贏”,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要遵守遊戲規則,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零和博弈屬於非合作博弈,是指博弈中甲方的收益必然是乙方的損失,即各博弈方得益之和為零。在零和博弈中各博弈方決策時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結果是既無法實現集體的最大利益,也無法實現個體的最大利益。除非在各博弈方中存在可信性的承諾或可執行的懲罰作保證,否則各博弈方中難以存在合作。
零和博弈的例子有:賭博、期貨等。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