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通載》

《佛祖通載》

《佛祖通載》,作者是元代的釋念常,共二十二卷,是一部佛教編年史。

《佛祖通載》佛祖通載
作者釋念常 ,《佛祖通載》二十二卷。所有佛教編年史的撰寫,都是受到司馬光《資治通鑑》一書的影響,宋以前不見有僧家的編年史。《佛祖通載》二十二卷(兩淮監政采進本)元釋念常撰。念當姓黃氏,號梅屋,華亭人。延祐中居嘉興大中祥符禪寺。是編前有至正元年虞集序。所敘釋氏故實,上起七佛,下迄元順帝元統元年,皆編年紀載。

簡介

《佛祖通載》述二十八祖悉抄《景德傳燈錄》,自漢明帝到五代的史事悉抄釋祖琇(約1163~1164時人)的《隆興佛教編年通論》,連人家的敘論亦照抄(注116),僅宋元兩代是念常自撰。而自撰部份,體例固然可議,並且對書中述及人物的年代有時移前,有時移後。

概述

念常於至治癸亥嘗驛召至京師,繕寫金字佛經,因受法於帝師帕克巴是以卷首七佛偈後,即繼以帕克巴所撰《彰所知論》。又所謂莊嚴劫、賢劫不知當中國何年,不能編次,故盤古以至周康王但略存帝王統系,自周昭王二十五年釋迦牟尼佛誕生以後,始據內典編年。每條之後,多附論斷。大旨主於侈神異,陳罪福,起人敬畏之心,以自尊其教。然知儒者之禮、樂、刑、政必不可廢,故但援儒人墨,與闢佛者力爭,而仍尊孔子。又知道家清淨與佛同源,故但攻擊齋醮、章咒、服餌、修煉之術,而仍尊老子。其論唐憲宗、懿宗之迎佛為崇奉太過,論王縉、杜鴻漸但言福業報應,故人事置而不修,為泥佛太過,亦時能自彌其罅漏。其立言頗巧。至韓愈為一代偉人,乃引西蜀龍氏之書,詆其言行悖戾;紥木楊喇勒智。窮凶極惡,乃沒其事跡,但詳述其談禪之語。竟儼然古德宗風。尤不免顛例是非,不足為據。然念常頗涉儒書,在緇流之中較為賅洽,於佛教之廢興,禪宗之授受,言之頗悉。於唐以來碑碣、志傳之類,采掇尤詳,亦足以資考訂。其黨同伐異,負氣囂爭,乃釋、道二氏之通例。心知其意,置而不論可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