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由歌手羅大佑唱的。是他將自己從學生時代開始創作的歌曲經精心打磨之後提煉出來的心血之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

專輯中文名: 之乎者也
歌手: 羅大佑.
發行時間: 1982年04月
地區: 台灣
語言: 國語

專輯介紹

這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他把從事歌曲創作六、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覆咀嚼之後,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雖然僅僅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已經有著極高的完成度和收放自如的成熟火候,這與前期製作耗費的可觀時間,以及他自己在替別人寫歌,製作專輯時累積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

唱針落下,你第一個聽到的聲音就是《鹿港小鎮》,石破天驚的電吉他前奏,這是我們聆聽台灣流行音樂所從來沒有經驗過的聲音。它是道道地地的搖滾樂:大鼓小鼓、電吉他木吉他貝斯鍵盤共同織出生動,厚實的音場,連羅大佑粗啞的聲喉和不符合標準的咬字,都在這種粗獷的音場中顯得恰如其份。 

《之乎者也》在音樂上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創造出這種蘊涵著飽滿能量和熾熱情緒的“聲音”,利用搖滾的形式來傳遞歌詞中極富“現代感”的信息,若說七十年代的民歌運動是以木吉他為主的民謠曲式來進行流行音樂革命,那么《之乎者也》就是用純正的搖滾樂踢開了另一扇大門,隻身替台灣樂壇塑造了一個全新的樂種。《之乎者也》的魔鬼曲式,《鄉愁四韻》細膩精緻的木吉他編曲,《將進酒》《搖籃曲》濃郁的鋼琴音色,《錯誤》在抒情曲中途嵌入搖滾段落的嘗試,都在當時讓我們看到台灣流行音樂的無數可能性。 

最受注意的當然還是它的歌詞,我們聽到了小鎮青年在大都市求生換來的幻滅;聽到了對教育文化代溝,以及流行歌曲本身的諷刺;也聽到了關於家國歷史以及昨日戀情的糾葛情懷。《戀曲1980》完全翻轉了傳統情歌的寫法,看似瀟灑,其實幾近殘酷;《童年》則生動地唱出了那一輩孩子們共同擁有的特殊回憶;《光陰的故事》以行雲流水的敘事方式憑悼過往青春,拼貼出一幅動人的圖像,這些都是從來沒有人寫過的。這張專輯的十首歌各自有不同的主題,也替流行音樂和現實社會結合的可能性做了一次漂亮的示範。由於羅大佑用的都是“活的語言”,使這些作品不但過耳難忘,而且意象纏綿,充滿了詩的口感。原本十分個人化的經驗,就這么通過音樂獲得了無數人的共鳴。 

即使擺在今天的唱片市場來看,《之乎者也》仍然具備成為經典的資格。過去十幾年來問世的唱片何止千萬,但無論在鏇律與編曲的原創性,歌詞和音樂之間的密合度,或是對整個大時代的影響力方面,能和《之乎者也》一較長短的作品仍然屈指可數。這張唱片上市不久便賣掉十四萬張,在八十年代初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台北不是我的家”唱遍大街小巷,橫掃整個時代,“黑色鏇風”就此開始。

製作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這張唱片是華語流行樂壇“教父”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是他將自己從學生時代開始創作的歌曲經精心打磨之後提煉出來的心血之作。當年這張專輯做完之後,羅大佑捧著母帶四處尋找願意出版的唱片公司,卻屢遭碰壁;後來剛成立不久的滾石唱片終於接納了羅大佑,在1982年4月21日出版了這張專輯,他們並未對它抱有多高的期望值,只是想讓這樣的作品也有面世的機會。然而沒想到這個名叫羅大佑的黑衣墨鏡青年一夜之間竟成了年輕人心目中的叛逆偶像,不僅唱片銷量極佳,而且在當時的台灣社會掀起了一場“羅大佑是洪水猛獸還是社會良心”的大論戰,毫無心理準備的羅大佑被戴上了“青年世代的先知兼代言人”這頂大帽子。這張專輯在日後的“台灣歌壇百張最佳專輯”評選中名列榜首,被評價為“在台灣國語流行樂壇投下的一顆改變流行樂史的核子彈”,被普遍認為是華語流行樂壇真正的開山之作——以致人們只要提及華語流行音樂,就絕不能不提羅大佑和這張《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這張專輯在音樂上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利用搖滾樂的形式對七十年代的校園民歌進行了一次革命,在流行音樂和現實社會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契合點:“光陰的故事”以行雲流水的敘事手法憑弔過往青春,年少情愁在光陰的流逝中化作了深深的悲悼; “童年”生動地描畫出了少年人共同擁有的成長圖景;“鹿港小鎮”石破天驚地吶喊出對於現代都市文明無望的幻滅感;“戀曲1980”顛覆了傳統情歌的寫法,貌似灑脫飛揚,其實跡近殘酷淒涼。這些都是光陰故事里的經典詩篇,深深地嵌入了我們青春的記憶。
從這張《之乎者也》專輯開始,羅大佑的作品便超越了流行音樂的藩籬,承載了相當多的思想內涵和相當大的文化使命,對大時代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羅大佑的這些老歌相伴了幾代少年人的成長,而今它們早已消褪成了黑白的顏色,它們是我們生命與告別光陰的故事,我們成長中的種種,都在裡面。

背景

《之乎者也》這張唱片是華語流行樂壇“教父”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是他將自己從學生時代開始創作的歌曲經精心打磨之後提煉出來的心血之作。當年這張專輯做完之後,羅大佑捧著母帶四處尋找願意出版的唱片公司,卻屢遭碰壁;後來剛成立不久的滾石唱片終於接納了羅大佑,在1982年4月21日出版了這張專輯,他們並未對它抱有多高的期望值,只是想讓這樣的作品也有面世的機會。然而沒想到這個名叫羅大佑的黑衣墨鏡青年一夜之間竟成了年輕人心目中的叛逆偶像,不僅唱片銷量極佳,而且在當時的台灣社會掀起了一場“羅大佑是洪水猛獸還是社會良心”的大論戰,毫無心理準備的羅大佑被戴上了“青年世代的先知兼代言人”這頂大帽子。這張專輯在日後的“台灣歌壇百張最佳專輯”評選中名列榜首,被評價為“在台灣國語流行樂壇投下的一顆改變流行樂史的核子彈”,被普遍認為是華語流行樂壇真正的開山之作——以致人們只要提及華語流行音樂,就絕不能不提羅大佑和這張《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這張專輯在音樂上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利用搖滾樂的形式對七十年代的校園民歌進行了一次革命,在流行音樂和現實社會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契合點:“光陰的故事”以行雲流水的敘事手法憑弔過往青春,年少情愁在光陰的流逝中化作了深深的悲悼; “童年”生動地描畫出了少年人共同擁有的成長圖景;“鹿港小鎮”石破天驚地吶喊出對於現代都市文明無望的幻滅感;“戀曲1980”顛覆了傳統情歌的寫法,貌似灑脫飛揚,其實跡近殘酷淒涼。這些都是光陰故事裡的經典詩篇,深深地嵌入了我們青春的記憶。

從這張《之乎者也》專輯開始,羅大佑的作品便超越了流行音樂的藩籬,承載了相當多的思想內涵和相當大的文化使命,對大時代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羅大佑的這些老歌相伴了幾代少年人的成長,而今它們早已消褪成了黑白的顏色,它們是我們生命與告別光陰的故事,我們成長中的種種,都在裡面。

羅大佑的出現可以說是台灣乃至整個華人現代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他對流行音樂這一華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極其重要的貢獻並在華人現代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同時羅大佑這位對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影響至深的音樂家,對華人世界的影響又絕不止是音樂而已,他的作品所清晰地呈現出的深刻的社會意義與人文氣度,在某種程度上仿佛推開了一扇古老與傳統的門,使得我們在音樂之外,能夠開眼而見更為遼闊與博大的世界。

演唱會

2005年8月26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商演的羅大佑“之乎者也”北京演唱會,一直是樂迷關注的焦點。雖然距離演唱會已不足一周,但羅大佑始終拒絕向外人透露其演唱會曲目。究竟這幾年頻頻在內地曝光的他將如何像之前宣稱的那樣,在演出當天帶給觀眾有別於以往的超級震撼呢?新舊老歌回爐再加工。
羅大佑曾表示自己要帶觀眾開始一個新的冒險。他將會在26日的演唱會上顛覆人們心目中的“羅大佑演唱會”的概念。創新將成為他此次演唱會的核心思想。據悉,本次演唱會所有的音樂製作與創意均由大佑一手包辦。演唱曲目方面,將以2/3的經典老歌加上1/3的最新曲目為主要構成。大佑帶領他的御用製作班底將這些歌曲重新編曲,以展現迥然不同、各自驚艷動人的“新意思”。
由於大佑始終拒絕向外透露其演唱會曲目,以至於主辦方也不得不旁敲側擊以打聽羅大佑現在正在準備哪些歌曲。目前所知的曲目有《童年》《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之乎者也》《誕生》《亞細亞的孤兒》《現象七十二變》《未來主人翁》《青春舞曲》《誕生》《戀曲1990》《你的樣子》《是否》《將進酒》《野百合也有春天》《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思念》《愛人同志》等。此外,演唱會上還會有一些神秘歌曲與樂迷見面。同學會專區聚集人氣
身為“華語樂壇音樂教父”的大佑用歌曲影響了幾代人,而他本人也成了一個精神符號。即便是在音樂如此多元化的今天,他依然擁有一批固定的鐵桿歌迷。因此雖然近期京城大大小小的演唱會扎堆湧現,但是大佑一直對自己的個唱票房充滿信心。據主辦方透露,“之乎者也”北京演唱會自開票以來,每天的門票銷售額平均保持在15萬元人民幣左右,480元以下的低價票早已售罄。其中主辦方專門在演出現場開闢出的一塊供同窗老友們集體聽老歌憶往事的“同學會專區”,尤為受歡迎。該專區僅可容納300人,演出票每張定價980元,並且只能在主辦方處購買。購買同學會專區門票的觀眾,需提供相同學校畢業證等類似的相關證明,人數越多享受的優惠越多。專區觀眾除了每人都可獲贈演唱會同學會限量海報一張之外,在演出結束後,300名觀眾還能集體到舞台上與大佑合影留念。部分幸運觀眾甚至還有機會參加演唱會慶功會,和大佑實實在在地零距離接觸。

演唱者簡介

羅大佑羅大佑

1954年,出生醫生世家,中學畢業自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大學私立中國醫藥學(今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醫師高考及格。一度加入美國國籍。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常年居住大陸和香港。

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從此開啟音樂演藝活動的腳步。

1974年,為衛道中學學長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做曲。

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做,為電影《閃亮的日子》、《清奔》和《走不完的路》等創做歌曲。

1981年,首度擔任唱片製作人,製作張艾嘉《童年》,嶄露頭角;收錄單曲《小妹》,據羅透露是他對張艾嘉的暱稱,但最終羅還是舍張而娶女星李烈。

1982年4月21日,在台灣出版首張創做專輯《之乎者也》,在華語流行歌壇投下巨大震撼,特別是專輯內單曲《鹿港小鎮》歌詞探討台灣經濟起飛後的社會劇烈變遷問題,廣泛引起各坊矚矚目。其後推出的《未來的主人翁》專輯,針對民族、時局、傳統社會,進行的批判與反省,收錄單曲《亞細亞的孤兒》(台灣作家吳濁流嘆他玩國際地位名語),似吉他與蘇格蘭風迪伴奏緩緩感傷唱出,適值台美斷交,在台灣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與回想,一度且為國民黨文藝當局關切;並成為戰爭片電影《異域》主題歌(歌手王傑重新翻唱)。羅大佑眼戴墨鏡,全身黑衣的造型,與美國流行歌手鮑比迪倫(Bob Dylan)極為相似,在當時威權體制瓦解之際,是強列的反叛符號象徵

專輯曲目

1.錯誤
2.光陰的故事
3.將進酒
4.戀曲1980
5.鹿島小鎮
6.蒲公英
7.童年
8.鄉愁四韻
9.搖籃曲
10.之乎者也

樂評

台灣百佳唱片第一名:羅大佑《之乎者也》

羅大佑是個天才的詩人,但不是一個優秀的歌者。如果他還有一副美好的嗓子,或許我關注他更多。以前我是這樣想的。

但《之乎者也》我明白了,這種不完美的粗獷嗓音自有一種吶喊的想法在裡頭。但又不同於搖滾的歇斯底里,在台灣那塊土地上是從來沒出現過真正的搖滾的。羅大佑的偉大是有搖滾的思想,卻又不瘋狂,而且文學的語言講得深刻並不深奧。《之乎者也》出在1983年,比起90年代後的專輯來說還很有台灣本土的鄉土氣息。中國人對搖滾真正的歇斯底里還不是主流,羅大佑還算有點溫情。

《之乎者也》的曲風主要是民謠,只有最後一首《蒲公英》有點芭莎的味道。他會把鄭愁予的《錯誤》寫出漂泊的味道,《鄉愁四韻》有古典的飄渺。之前聽過很民歌的版本,也有西洋交響的詮釋。但我把這個讚美給了羅大佑,不是我不喜歡之前的古典版,而是他表達得恰如其分,鄉愁本來就是這樣默默地看似無語地表達的。慷慨激昂的版本則有一點點過。

《之乎者也》側重了人文的思考,大家都寫童年,但他就會去寫課堂上離題的事,正經的主鏇律是不會出現這種上課還遊戲啦,想女生啦,心事啦,這不是很貼切嗎?學生不就是想這些的嗎?人家也寫家鄉,但他會用台北的繁華來襯托家鄉的落寞,看似熱鬧的車流其實是無窮孤獨,還不及沒有霓虹燈的家鄉小鎮那樣溫情款款。羅大佑還說知之不知,唱歌要怎么唱,其實在諷刺現世上一些音樂的不知所云,故作深沉。《光陰的故事》像流水一樣帶**陰也傾覆了音符。一首《搖籃曲》不是嬰兒的祝福,而是母性的芳香。

不說大話也一樣也做得好大主題,小橋下的流水匆匆湍急,風欲靜而樹不止,偉大的詩人表達出來的感情就像打太極的時候那最猛的一拳,說強也不強,卻慘痛兮兮。

評價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念念不忘一部美國電視連續劇——《成長的煩惱》,電視劇本身的文化差異早已被忽略,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對 成長的煩惱這五個字的無限遐想。流行音樂有時候就像一個活生生的人,從出生到死亡。而小之一個音樂歌手的音樂生命也是這樣完整的,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因為音樂而永生了。看著中文百佳中文專輯這100張專輯,第一印象覺得聽完它應該是一個漫長的音樂旅程。但比之台灣百佳所包納的1974――1993的二十年歲月以及它所持續發生影響的未來,這些時間看起來就不那么漫長了,所以就讓我從第一種張,到第一百張慢慢的聽,慢慢的回味吧。

《之乎者也》排名台灣中文百佳專輯第一位,就讓我們看看這部作品,但是我更願意從作品之外去了解一下羅大佑這個人和音樂的錄製過程。我最初了解羅大佑是從羅大佑的《童年》開始的。後來知道1981一個年輕人帶著一卷百卯帶四處去尋找願意發行的唱片公司,在連連碰壁之後當時剛剛成立的滾石唱片接下了這個案子。1982年這個年輕人出版了他的第一張專輯,也就是《之乎者也》。從此引出了一股風暴,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一直到今天,甚至這種影響都餘波未息,在唱片的文案當中,一個黑衣,墨鏡的捲髮男子桀驁的宣告,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假如不喜歡的話,請回到他們的歌聲里,因為這中間沒有妥協。這個人就是羅大佑。

早在他還做實習醫生的時候,《之乎者也》的錄製就已經開始了,羅大佑很清楚自己所要做的是跟當時的台灣樂壇截然不同的搖滾樂,而台灣當時的技術條件完全不可能作出他所要求的音色和質感,所以羅大佑通過學校認識的日本籍的同學,把自己寫好的一部分作品連同曲譜帶到了大阪,委託當地的樂手編曲和演奏,再把完成的帶子帶回來他自己配唱。一切都由他一個人獨自負擔。整個的過程曠日持久,極其花費功夫。不過在完成了大部分的錄音工作之後,羅大佑又抱著這一堆母帶,四處去尋找願意發行的唱片公司,卻連連碰壁,沒有人願意冒險去出版這種與市場主流相差極大的音樂。

羅大佑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中期,1974.75年開始製作這種專輯但是當他差不多製作完成的時候這張專輯反而沒有唱片公司敢去發行。因為當時台灣的流行音樂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到七十年代的末期甚至八十年代的初期,台灣的民歌運動已經走入末期,成為風花雪月和無病呻吟的代名詞。而當時他們的音樂管理體制也是非常的嚴酷。此外知識分子和學院裡的一些青年也不再有興趣去聽國語的歌曲,而去西洋的搖滾樂和古典音樂當中去尋找感動。羅大佑可以說扭轉了很多人對於國語歌曲的既定印象。在社會當中引起了空前的關注和議論。《之乎者也》在一年當中銷出了十四萬張,這在當時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過去從來不聽國語歌曲的人,也開始激賞,或者狐疑,開始去聆聽他的音樂。不過這種專輯也遭受到很多打擊。歌曲在送審的時候遭到無數的刁難,很多歌曲沒有辦法在台灣的電台播放,而所謂的保守人士也指責他思想偏激,誤導青年。羅大佑再那個時候,除了去製作他的音樂還要以非常強硬的姿態回憶這些打擊。它在唱片文案中直指這種檢查機構是坐在角落裡一邊摔玩具一邊啼哭的小孩子。另外他也拒絕上低俗的綜藝節目去打歌,對於挖別人隱私的媒體記者更是深惡痛絕,毫不妥協。這種強烈的個性使得羅大佑本身的形象有的時候甚至凌駕於他的作品之上,使他儼然成為當時台灣新一代的青年偶像。
再台灣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從來沒有經歷過什麼動亂。物質上而言,大部分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曾經或多或少的匱乏,也隨著整個社會的漸漸富裕而大抵不渝。其中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則在家庭和社會的吹捧之下成了一群象牙塔之中的天之驕子。年輕時他們多愁而善感,而未經貧亂的成長背景和與世隔離的生活環境也就使他們的腳跟離地。因此這樣的多愁善感自然容易留於虛無。另一方面和現實接觸未深,也使他們那么的純真,年輕更讓他們充滿了熱情,如果不願作一個用功讀書唱一唱校園歌曲的好孩子,這種熱情純真就必然投注在對現實的關心上。於是羅大佑的關心其實就是這一代人的關心。羅大佑看到現實中的種種問題其實也就是這一代人所見到的種種問題。但是光憑熱情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一,是沒有社會地位二,是社會環境的壓抑讓人卻步,沒有人願意輕易的去作一個壯士。從此就有了苦悶,也更加增加了原本的虛無。所以羅大佑所有的苦悶,虛無,悲哀,憤怒,一切的喜怒哀樂也就根這一群年輕人的感情大致相合。從這首專輯中,我們知道,羅大佑在作品中忠實而深刻的反應了他自己,自然也就為那一代曾經傷感,曾經虛無,曾經多多少少認真過得台灣年輕人唱出了自身心靈深處最深處的聲音。

從那個時期,羅大佑從詞曲作者,製作人的身份轉變成為一個創作歌手。一襲黑衣,遮住半個臉的墨鏡,一頭長長的捲髮是他最鮮明的外在形象。而這段時間他一共出版了三張個人專輯,但是回頭看看這幾張專輯掀起的社會效應,其規模之大,影響之久,整個台灣流行音樂史上,除了羅大佑,似乎還沒有任何人做到過,羅大佑並不是那種一揮而就,下筆千行的天才。除了極少數例外,他的歌總是鏇律先出現,然後再去尋找適合的歌詞合它配合,填詞的工作往往會長達三年以上,可見羅大佑的歌詞合鏇律的密合是煞費苦心的。《之乎者也》和他的台灣中文百佳專輯排名第九的《未來的主人翁》的很多歌詞早在七十年代就開始醞釀了,而經過一再的更改才能夠確定下來,最終問世。所有羅大佑在八十年代曾經轟動的那些歌曲,其實是長期淤積和沉澱之後迸發出來的結果。

羅大佑在製作完他的音樂並努力去尋找來發行他的唱片公司,這段時間大約花費了兩三年之久。而終於有一天在1981年,剛剛成立不久的台灣滾石唱片接下了這個案子。而滾石當初只是想讓這樣的作品也有面試的機會,但是他並不敢高估市場的接受程度。而羅大佑也把這件事當成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算是沒有辜負青春,畢竟完成這張專輯讓他花費了長達七年的時間。他想這張專輯如果沒有成功,他會重新穿上他的白袍,繼續以醫生為正業,沒想到這個黑衣墨鏡的年輕人,在唱片上市之後一夕之間成了台灣年輕人叛逆的偶像。唱片賣的特別好,媒體也掀起了羅大佑是洪水猛獸還是時代良心的論證。在毫無心理準備的前提下,他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風暴圈的中央,被戴上了青年時代的先知和代言人這頂大帽子。
總體來說,羅大佑那段時間的創作充分把握了流行樂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都保留了生活的真實樣貌,不管是叛逆還是抒情,他的歌詞後面都有著濃厚的感情基礎。這樣的詞配上他率直的,聽過一次就難以忘卻的鏇律,在加上它在詞曲咬合上的努力,和整個音樂質感上的銳意經營,比方說他會去日本尋找路港小鎮裡他需要的電吉他的音色或者鼓的音色,還有《鄉愁四韻》中細膩精緻的木吉他編曲,《將進酒》和《搖籃曲》濃郁的鋼琴音色,等等等等,讓他從此開啟了時代的巨製。 
 
這就是我所了解的羅大佑,和他的第一張專輯,讓我不只從音樂本身去喜歡一個歌手,詞曲作者,創作者。更讓我懂得了,成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積累本身就是一門學問,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個藝人,成功需要多少的等待。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厚積薄發,我想這也是聽完這張專輯之後,每個有理想有夢的年輕人應該想到的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