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中華新聞報》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中央級媒體,創刊於 1993年5月5日。由於覆蓋了全國各地的報刊、電視台、電台、有線電視台、網路媒體、新聞傳媒教育部門、新聞傳媒研究機構,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宣傳廣告部門、廣告中介單位、傳播策劃公司、新聞器材產銷企業等,中華新聞報被譽為“媒體中的媒體,新聞中的新聞”。2009年8月27日,《中華新聞報》在其官方主頁上刊登了停刊清算公告,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級新聞報紙倒閉。

概述

中華新聞報中華新聞報

中華新聞報的要聞部分在突出導向性、權威性和思想性的同時,增強與新聞事實的貼近性、與新聞實踐的貼近性和與新聞從業者的貼近性,不斷推出重大典型和連續報導,評說傳媒動向及趨勢,全面快速地反映媒介資訊及走向,為全國新聞界乃至整個傳媒界提供貼心的精細服務。
《中華新聞報》在宣傳報導各媒體的經驗,促進傳媒業健康發展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影響力日漸提高,已經成為新聞界同仁工作、學習的好幫手,好朋友,並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宣部的好評。
中華新聞報的許多報導,都引起了中宣部及國家等許多部委的重視與關注,有的被摘發到《內部通信》和其他報刊上。
中華新聞報在版式上追求清新、典雅的特色,內文字型首家採用新仿宋體,還首家改“報眉”為“報裙”形式,顯示了版式的清爽、雋秀、新穎的魅力,進一步突顯了對客群的親和力,具有鮮明、獨特、時尚的風格。
中華新聞報還辦有中華新聞網、中國傳媒廣告網,使報紙的影響輻射海內外。
中華新聞報為中央宣傳部特別指定可出內參的報紙之一,報紙頭版經常獨家刊登由中宣部閱評小組撰寫的署名“岳平”的評點性專欄文章,對全國新聞界媒體的工作予以指導。

定位

中華新聞報的定位是:立足傳媒界、報導傳媒界、服務傳媒界、開拓界內外。

訂閱

《中華新聞報》現為對開20版,全國公開發行,各地郵局均可訂閱,並可破季訂閱。郵發代號:1-235。

領導肯定

2002年5月中華新聞報創刊9周年之際,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中央宣傳部部長丁關根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對中華新聞報工作予以肯定。中宣部新聞局出版的《新聞閱評》,2002年先後12次表揚了中華新聞報的報導內容,充分肯定了有關欄目如《版面螢屏金掃帚》、《我看記者職業操守》、《三個代表在媒體》、《新聞點評》、《正陽門下》、《女媧補天》的報導內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中宣部副部長吉炳軒同志陪同下,於2002年12月20日到中華新聞報調查研究,並考察工作,對中華新聞報的讀者定位和宣傳報導工作作了充分肯定。

倒閉

2009年8月27日,《中華新聞報》在其官方主頁上刊登了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該報曾多次試圖引進戰略資本,但都未能如願。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級新聞報紙倒閉。

有感

2009年8月14日,中央在南京召開了全國文化體制改革交流會,為了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已經通過了非時政類報刊改革實施細則,將於近期頒布。
《中華新聞報》此時倒閉,似乎給報刊體制改革發出了緊迫信號。
從2003年中國啟動第一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以來,報刊改制已經歷了6年。對報刊社來說,是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已經不是一個需要面對的選擇,總署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全國報刊包括中央一級的大部分報刊轉企改制已是大勢所趨,現在考慮的是怎么改的問題。
2009年,國家部委出版社改制先行一步,一聲令下,在2010年底之前不改的單位將自動給予註銷。下一步,報刊轉企改制已經雷聲漸近。報刊改制比出版社改制難度大,這是報刊社和主管部門的共識。

作為中央和各部委、單位所辦報刊,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是輿論陣地,出生以來就被賦予了“事業單位”的身份,更具有中國特色的是每一家報刊社都會有一個作為主管主辦單位的“東家”。其主要原因,除了過去財政撥款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對輿論的監管,報刊是具有意識形態屬性的特殊商品,所以報刊的轉企就較為敏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