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典》

《中華大典》

中華大典即中國古代典籍的百科全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華大典中華大典

《中華大典》,即中華大典---“中國古代典籍的百科全書”,是一項偉大的文化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國家的名義和力量,來組織編寫的一部全面的中華古籍大型系列叢書,是一部可以和明朝《永樂大典》相媲美的中國古典文化的集成。

《中華大典》於1990年由國務院正式批准啟動,並列為國家級重點古籍整理項目,也是建國以來最大的文化工程(近期已被篩選列入國家“十一五重點社科規劃項目”)。《中華大典》是中國繼唐代《藝文類聚》、宋代《太平御覽》、明代《永樂大典》和清代《古今圖書集成》之後的大型類書,也是一項規模大、難度高的古籍整理工程。《中華大典》的編纂出版,是在繼承、弘揚中國類書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參照現代科學的圖書分類法,以古文獻彙編的形式,進行梳理彙編,提供準確的古籍分類資料。國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華大典》編纂出版---總體規劃24個典的《中華大典》已啟動23個典的編纂出版工作。

詳細介紹

《中華大典》編纂出版工程是經國務院批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也是中國十一五期間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之一。
《中華大典》是在繼承、弘揚中國類書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參照現代科學分類法進行編纂的巨型類書,所採集的文獻資料上自先秦,下迄辛亥革命(1911年)。收書量預計2萬多種,總字數約8億字。其體例結構既吸收中國古代類書編排的優點,又具有現代科學的系統分類的特點。經緯目的設定,採用《古今圖書集成》經目與緯目相交織的統一框架結構。經目與緯目每一大類的名稱,均以現代科學命名,其內容也儘可能納入現代科學分類體系之中,從而體現新型類書的特點。經目從上至下,一般分為典、分典、總部、部四級。《大典》的一級經目分為24個典:哲學典、宗教典、政治典、軍事典、經濟典、法律典、教育體育典、語言文字典、文學典、藝術典、歷史典、歷史地理典、民俗典、數學典、物理化學典、天文地學典、醫藥衛生典、農業典、水利典、林業典、生物典、工業典、交通運輸典、文獻目錄典。其緯目的設定,在吸取《集成》緯目設定優點的基礎上,加以改造,突出了緯目歸類的科學性、條理性和實用性。
《中華大典》屬於綜合性大型類書,是中國一部具有社會主義新時代特點的大型工具書。它包羅宏富,涵納儒家、諸子百家、佛道諸教,以及志書的優秀文獻資料。它門類齊備。中國唐代的《藝文類聚》、宋代的《太平御覽》、明代的《永樂大典》、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都是收輯各類典籍宏富之作。歷代類書因受時代局限或觀點局限,應收而未收的典籍不少。《中華大典》在資料收集方面儘量收入經過整理的古籍版本和考古學的新成果,以及流散在國外的珍貴典籍,以彌補以前類書的不足,在成書的規模上, 是《永樂大典》的兩倍,《古今圖書集成》的4倍,將超過中國所有古代類書字數的總和。
《中華大典》在編纂工作過程中,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堅持“雙百方針”,對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資料兼收並蓄,力求客觀、完整和全面。對所收集的資料在普查的基礎上精心選編、校勘、標點,資料準確可信,可以很好地為中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服務。

圖書目錄

大典共分二十二個典,即哲學典、宗教典、政治典、軍事典、經濟典、法律典、教育體育典、語言文字典、文字、藝術典、歷史典、歷史地理典、其它社會科學典、數學物理化學典、天文地學典、生物學典、醫藥術生典、農業水利典、林業典、工業典、交通典、文獻目錄典。典以下分典、總部、部、分部分級、分部之下的標目根據各學科特點由各典自行擬定。

分典介紹

《哲學典》:包括《儒家分典》、《諸子百家分典》、《佛道諸教分典》,共3000萬字。
《宗教典》:包括《佛教分典》、《道教分典》、《其他宗教分典》,共3000萬字。
《政治典》:包括《政治理論分典》、《政治制度分典》、《行政制度分典》、《禮制分典》、《對外關係分典》,共2000萬字。
《軍事典》:包括《軍事理論分典》、《軍事制度分典》、《軍事技術分典》、《武器分典》、《戰例分典》、《軍事綜合分典》,共3000萬字。
《經濟典》:包括《經濟理論分典》、《經濟制度分典》、《經濟管理分典》、《貿易分典》、《財政金融分典》、《經濟綜合分典》,共4000萬字。
《法律典》:包括《法律理論分典》、《刑法分典》、《民法分典》、《行政法分典》、《經濟法分典》、《訴訟法分典》,共4000萬字
《教育體育典》:包括《教育思想分典》、《教育制度分典》、《體育分典》,共2500萬字。
《語言文字典》:包括《甲骨文金文分典》、《文字學分典》、《音韻分典》、《訓詁分典》、《語言文字綜合分典》,共2000萬字。
《文學典》:包括《文學理論分典》、《先秦兩漢文學分典》、《魏晉南北朝文學分典》、《隋唐五代文學分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明清文學分典》,共2000萬字。
《藝術典》:包括《書法分典》、《音樂分典》、《繪畫分典》、《工藝美術分典》、《陶瓷藝術分典》、《建築藝術分典》、《戲曲藝術分典》、《藝術綜合分典》,共2000萬字。
《歷史典》:包括《史學理論分典》、《中國編年分典》、《人物分典》、《紀事分典》、《考古分典》,共5000萬字。
《歷史地理典》:包括《中國歷史地理分典》、《地方志分典》、《外國歷史地理分典》、《歷史地理綜合分典》,共4000萬字。
《其他社會學科典》: 包括《倫理學分典》、《社會學分典》、《人口學分典》、《族譜學分典》《民俗學分典》、《婦女分典》,共3000萬字。
《數學物理化學典》:包括《數學分典》、《物理分典》、《化學分典》,共2000萬字。
《天文地理學典》:包括《天文曆法分典》、《氣象分典》、《地質海洋分典》、《自然地理分典》,共1500萬字。
《生物學典》:包括《動物分典》、《植物分典》、《生物學綜合分典》,共1500萬字。
《醫藥衛生典》:包括《醫學分典》、《藥學分典》、《衛生學分典》,共5000萬字。
《農業水利典》:包括《農業分典》、《水利分典》、《林業分典》、《畜牧分典》、《副業分典》、《漁業分典》,共4000萬字。
《工業典》:包括《輕工化工手工分典》、《食品分典》、《建築分典》、《礦冶分典》、《工業綜合分典》,共4000萬字。
《交通典》:包括《陸路交通分典》、《水路交通分典》、《交通綜合分典》,共1000萬字。
《文獻目錄典》:包括《文獻學分典》、《大典未收的辛亥革命以前古籍及古籍整理書目分典》,共3000萬字。
《中華大典·文獻目錄典》編委會主要由北師大、河北師大、河南師大和內蒙古師大四個學校歷史文獻方面的學術力量組成。重點是《文獻目錄典》的編纂體例和具體的工作步驟,對人員進行了分工。
《明清文學分典》《明清文學典》是《中華大典·文學典》6個分典中的一種,它包含5個分卷, 每冊都在1200多頁以上。《明清文學分典》的編纂工作於1994年啟動,武大文學院吳志達、陳文新等知名學者與眾多同行協力完成。

《隋唐五代文學分典》,是運用中國歷代漢文古籍編纂的一部大型工具書。其目的是為學術界及願意了解中國古代珍貴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準確詳實、使於檢索的漢文古籍分類資料。

《中華大典·醫藥衛生典》中包含了豐富的植物圖片,7000多種詳盡、準確的彩色圖片以及藥效等內容,大部分是有關專家教授們四處奔波找來的。一些教授利用去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國家講學的機會,將國內沒有的圖片一一“挖掘”出來。

《中華大典歷史地理典》,由西泠印社負責編纂出版,分為《總論分典》、《自然分典》、《人文分典》等四個分典,計畫20冊、4000萬字。

《中華大典·醫藥衛生典》是《中華大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作為《大典》的試點工程加以實施。由於《大典》是一部大型類書,因此《醫藥衛生典》的編纂就必須符合類書編纂的要求。

《中華大典·天文地學典》編纂。重慶出版集團承擔《中華大典·天文典》和《中華大典·地學典》的出版任務, 總計2000萬字。

《中華大典·生物典》,由雲南教育出版社承擔出版任務。著名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吳征鎰先生任主編。全書約1500萬字,由《植物分典》、《動物分典》、《生物綜合分典》組成,將彙編辛亥革命以前有關生物學方面的傳統文化典籍,整個項目預計2010年完成。

《中華大典·農業典》,河南大學出版社受任出版。經過嚴格的申請、論證和審批程式,河南大學出版社獲準承擔《中華大典》的子項目《農業典》的出版任務。《農業典》下設綜合、糧食作物、農具倉儲、漁業、水利等11個分典,總字數4500萬,計畫2010年年底出齊。

《中華大典·數學典》編纂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於永湛、編委會主任任繼愈、《數學典》名譽主編吳文俊、大典辦公室副主任伍傑、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兆成、副總經理鍾永誠,主編郭書春教授,副主編李兆華、馮立升郭世榮及20餘位作者。《數學典》計1100萬字,由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郭書春研究院擔綱,全國各學校、科研機構30餘位專家學者承擔,首卷預計於2009年推出。《中華大典·物理化學典》也已啟動,計1400萬字。

《中華大典·語言文字典》,由長江出版集團承擔的一流的大型文化項目,代表國家的水平,要承擔一流的責任。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承擔編纂出版《中華大典·語言文字典》,是繼《漢語大字典》之後又一項整理難度最大、工程最艱巨、編輯出版任務繁重,學術水平高、能真正體現國家古籍整理水平的一項重大文化出版工程。《語言文字典》(總共約2500萬字,含工作本300萬字),由《文字分典》、《音韻分典》、《訓詁分典》三個分典組成。編纂“大典”領導小組約請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湖北大學承擔。該項目從1994年開始啟動,已歷時11年,項目在“十一五”中後期完成,達到一流的編纂出版水平。

《中華大典·藝術典》,編輯出版任務由嶽麓書社承擔。《藝術典》設計出版規模2500萬字,分為書法、繪畫、版畫、工藝、服飾紋樣、雕飾藝術、建築藝術、音樂、戲曲文藝十個典。

《中華大典·哲學典》內容精深豐富,全書設《儒家分典》、《諸子百家分典》和《佛道諸教分典》等三個分典,由任繼愈先生主編,雲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哲學”一詞不見於古代經傳,作為學科名詞,是20世紀初新創設的。但在古代眾多學派典籍中,對涉及哲學範疇的諸多觀念,都有過豐富而精闢的論述。

意義影響

《中華大典》的編纂出版工作,有利於全面整理中國古籍,搶救、保存、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它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凝聚和激勵全民族的力量;有利於推動當代的科學研究,提高學術水準;有利於海內外專家學者考察、研究中國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和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有利於推進國內外廣大學者的文化交往和學術合作,促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編纂出版《中華大典》是中國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的重要標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需要,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文化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