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2月,是河南省內第一家成立的綜合性大學出版社,主要出版高校教材、教學參考書、工具書、學術著作及通俗政治理論讀物。經過18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年出書100多種圖書結構合理、精品日多、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良好,具有中上等規模和較突出社會影響的議價大學出版社。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責任使命感,樹立精品質量意識、競爭意識,虛心向兄弟出版社學習、嚴守辦社宗旨,多出好書,更好地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形成以大中專教材、學術著作、市場型圖書為主,以教輔類圖書為輔的“小而專,小而精”型的大學出版社,進入全國先進大學出版社行列,為繁榮中國出版事業,為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簡介

河南大學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成立時間:1985年2月

主管單位:河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出版社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方向,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出版方針、堅持為高等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宗旨,把出版高等學校教材、學術著作作為首要任務。建社二十多年來,共出版圖書2600餘種,有200餘種圖書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為更好地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河南大學出版社在鄭州成立分部。

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基金評審會河南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2月,由河南省教育廳主管,河南大學主辦,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家綜合性大學出版社。主要出版高校教材、教學參考書、工具書、學術專著、譯著以及通俗政治理論讀物,現已成為年出書130餘種、圖書結構合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良好、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大學出版社。本社在人事改革方面,建立了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的激勵機制。圍繞創建圖書特色、品牌為主設定社內機構,改以前的編輯部為編輯事業部,依靠我校學科優勢,特別是填補我省外語出版空白,以調整圖書結構為中心,形成了以社科、外語、教育類圖書為特色的品牌。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責任使命感,樹立精品質量意識、競爭意識,虛心向兄弟出版社學習、嚴守辦社宗旨,多出好書,更好地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爭取在2-3年內形成我社以大中專教材、學術著作、市場型圖書為主,以教輔類圖書為輔的“小而專,小而精”型的大學出版社,進入全國先進大學出版社行列,為繁榮中國出版事業,為促進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河南大學出版社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方向,認真貫徹執行黨可國家的出版方針、堅持為高等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辦社宗旨、把出版高等學校教材、學術著作為首要任務,並依託本校的學科優勢,在省基礎教育專家的支持下,結合一批優秀中學一線教師,著眼於基礎教育事業,逐步在本省的教材、教輔領域形成自己的品牌,並緊緊把握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努力走在新課標教輔的前沿。為繁榮科學文化、基礎教育事業,我社將進一步提高出版物的質量、多出精品,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主辦期刊

出版社期刊部下屬有《中學英語園地》、《中學政史地》、《中學語文園地》、《河南教研》等雜誌,另外近年開發了系列基礎教育中國小教輔圖書。有國中中考第一、二輪複習中招試題詳解暨中考複習指導系列圖書;國中衝刺中考版系列圖書。國小有新課程課堂內外一本通系列圖書。

《中學英語園地》創刊於1985年,由河南大學外語學院與河南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是一份面向全國中學師生髮行的外語教學輔導類期刊。創刊以來,堅持以“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科學性和時代性為一體,服務中學外語教學”為辦刊宗旨,內容緊扣教材,與教學同步,幫助中學生排憂解難,堅持把讀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高質量、高品位贏得讀者。至今,已連續六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聯合檢測質量為優秀期刊、免檢期刊,入選“中國期刊方陣”,被評為“雙效期刊”,連年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

《中學政史地》創辦於1987年,是我國唯一一份集中學政治、歷史、地理三門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月刊。在20年的發展中,《中學政史地》始終堅持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普及中等教育,提升中學政治、歷史、地理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中學文科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為辦刊宗旨,努力為廣大中學政治、歷史、地理教學改革和實踐服務。一貫以服務教學、指導學習與應考為辦刊原則,融科學性、針對性、權威性、適用性,形成學科間綜合和學科內綜合的辦刊特色。從2007年元月開始,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和河南大學出版社強強聯合,整合資源,聯袂打造新的《中學政史地》,繼續堅持“服務教學、指導學習與應考的辦刊原則,聘請名校名師組成強大的專家隊伍,充分利用多年的辦刊經驗,嚴把質量關。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提高中學生對政治、歷史、地理學科的認知能力、分析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綜合能力為己任;以學生為本體現課程改革精神,把握中考、聯考的脈搏,把握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注意刊物與教學同步、與教材同變化,注意整合各學科主幹知識、提示解題思路、透析社會熱點、薈萃優秀試題、指導科學備考。

社會榮譽

河南大學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方向,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出版方針、堅持為高等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宗旨,把出版高等學校教材、學術著作作為首要任務。建社18年來,共出版圖書2300餘種,有200餘種圖書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

我社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的編輯隊伍,注重發揮自身優勢,突出地方特色,熱情培植優秀中青年作者,先後組織出版了《宋代研究》叢書、《19-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史》叢書、《當代中國思想史》叢書、《玄奘研究》、《漢碑集釋》、《大眾社會科學》叢書等一批高質量、高品位的著作,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好評。為了推動我國大學編輯學專業的教學和研究,我社及時制訂實施了“編輯學研究叢書”的組稿計畫。目前已出版有《編輯學通論》、《編輯社會學》、《中國古代編輯史論稿》、《影視編輯學》、《中國大學學報研究》、《魯迅與編輯》、《編輯家茅盾評傳》、《龍世輝的編輯生涯》、《影視編輯學》、《中國大學學報研究》、《社科學報編輯家耕耘錄》等10種,成為我社的特色和品牌圖書。我社的《元典文化》、《河南新文學大系》叢書的出版,產生較大的社會反響並分別榮獲第十屆中國圖書獎、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有條紅旗渠》等圖書獲河南省優秀圖書獎和河南省“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編輯學叢書、《玄奘研究》、《漢碑集釋》、《中國哲學辭典》等獲得大學版協優秀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獎,並被原國家教委命名為“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單位”。河南大學出版社還連續5年被河南省新聞出版局評為“出版契約信得過單位”。2000年新聞出版署圖書印刷質量檢查,河南大學出版社名列全國出版單位一等品100強。

出版基金

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基金評審會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基金評審會

河南大學出版社社慶2008年5月23日上午,河南大學2008年度教材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會議在本社召開。河南大學教務處處長劉濟良、副處長郭志祥,社長馬小泉、總編輯張雲鵬、副總編輯朱建偉及相關學科的評審專家出席了評審會議。會議由社長馬小泉主持。

評審會上,教務處處長劉濟良首先對資助教材的質量標準、評審原則和程式等進行了說明。副處長郭志祥介紹了我校啟動教材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和本次教材申報工作的總體情況。評審專家對各自負責審讀的教材內容、質量和特色作了介紹,對申報的60餘部教材進行了展示和審閱,最後經過無記名投票,確定了我校2008年度資助出版的教材。

為保證此次教材基金資助項目的評審質量,客觀、公正地做好本次評審工作,學校教材建設委員會聘請了具有高級職稱,熟悉教學、科研工作,掌握本學科發展趨勢的資深專家作評審。在程式上,對申報的教材首先進行了形式要件審核和專家匿名審讀,最後由評審專家集體審定通過;在質量上,嚴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教材質量評價體系來進行評定,從而保證了此次資助出版教材的質量。

河南大學教材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是我校為了加強教材建設與管理工作,鼓勵優秀教師編寫高水平、高質量的教材而設立的。該基金由本社和學校共同出資50萬元人民幣設立,旨在出版精品教材,引領河南大學教材的出版方向。

成果顯著

河南大學出版社職工大會中國編輯學會首批優秀課題評獎結果最近揭曉,並在元月4日慶祝中國編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暨在京新聞出版界全國政協委員聯誼會上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本屆共評出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三項。四項優秀課題中,獲二等獎的《20世紀中國著名編輯出版家研究資料彙輯》和《中國出版文化史研究書錄》均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許嘉璐,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常委伍紹祖、邵華澤,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原署長宋木文、於友先,中國編輯學會會長桂曉風等出席頒獎儀式,許嘉璐、張梅穎、伍紹祖、柳斌杰向獲獎作者頒發獎狀。河南大學出版社原社長宋應離教授代表《20世紀中國著名編輯出版家研究資料彙輯》的編者登台領獎,受到柳斌杰署長的熱情鼓勵。在頒獎儀式之後的聯歡座談中,有關領導和編輯出版界同行對河南大學出版社多年來堅持出版編輯學著作,鼓勵和支持員工進行編輯學研究,給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並對他們取得引人矚目的成果表示祝賀。

下屬機構

河南大學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書店繼2004年被評為“雙優誠信單位”以後,2005年再次被開封市新聞出版局、開封市出版物發行業協會評為“雙優誠信單位”。目前,書店職工人人都為之振奮和鼓舞,並十分珍惜這個榮譽;決心要以此為契機,在新的一年裡,繼續樹立讀者第一、服務第一的思想。發揚成績,克服不足,努力作好書店各項工作,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為河大校園圖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繁榮及學校教學、科研做出新的貢獻!

職工大會

河南大學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在出版社大樓會議室隆重召開河南大學出版社三屆二次職工暨工會會員大會。河南大學副校長宋純鵬、河南大學工會副主席何南峰及河南大學出版社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會議由河南大學出版社直屬黨支部書記李經洲主持。

宋純鵬副校長致辭,對河南大學出版社一年來取得的輝煌成績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藉此機會向出版社全體員工拜個早年。宋純鵬同志指出,新世紀的大學出版事業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在目前出版單位轉企改制的緊要關頭,希望出版社的同志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的辦社理念,與時俱進,繼續堅持精品戰略和品牌戰略,保持和發揚自身的出版特色,在總結自身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改革,挖掘內部潛力,強化管理水平,按照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律,逐步建立更能適應圖書市場競爭環境的事業發展模式,勇於創新,銳意進取,再創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佳績。

何南峰副主席代表校工會對出版社工會這一年來做出的種種努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這次大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並向全體職工致以新年的問候。何南峰同志表示,校工會將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持出版社工會的工作,希望出版社的職工工作在新的一年裡取得更好的成績。

河南大學出版社社長馬小泉同志介紹了出版社一年來的發展狀況及2008年的發展規劃。馬小泉同志指出,2007年,在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局的關懷指導下,在校黨委、校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社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出版社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他表示,河南大學出版社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繼續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方向,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依託學校優勢,拓展自身特色,始終把教育出版、學術出版放在重要位置,不斷提升出版社的綜合實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2007年共出版本版圖書226種,所出版的圖書獲中國政府出版獎提名獎1項,河南優秀圖書出版獎2項,中南地區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優秀暢銷書2項。2006年5月,河南大學出版社獲準承擔國家重大出版項目《中華大典·農業典》,這是河南省承擔的唯一一項國家“十一五”重大出版項目。

出版社工會主席袁凱強同志作了2007年度工會工作報告。袁凱強同志的對工會的工作進行了回顧,並匯報了2007年工會經費使用情況及2008年工作思路。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以十七大精神內涵為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出版社的中心工作,團結全社廣大職工,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促進發展,維護穩定,共建和諧,更好地發揮廣大職工的主力軍作用,為完成2008年出版社的工作任務而努力奮鬥”的總體要求。

出版社全體員工對馬小泉同志的出版社工作報告和袁凱強同志的工會工作報告分組進行了審議,並一致通過,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對在新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出版社的發展充滿信心。

出版社還舉辦了別開生面、充滿樂趣的“水中夾彈子”、“踢毽子”、“桌球投籃”等一系列的“齊參與,迎奧運”出版社遊戲大獎賽,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拉開了“2008——快樂工作年”的序幕。

相關資料

河南大學出版社社慶河南大學出版社社慶

在第十八屆全國圖書博覽會期間,河南大學出版社《詞語詩學·複眼》、《詞語詩學·空聲》兩書出版發布會在鄭州會展中心舉行。河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雲鵬教授,副總編輯李起升教授、朱建偉副編審出席會議,《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圖書商報》等國內數十家新聞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張雲鵬總編輯首先向來賓和慕名而至的記者、讀者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在介紹了圖書作者劉恪先生的寫作風格和勤奮著述的經歷之後,張雲鵬總編輯又對河南大學出版社的出版方向作了說明,特別著重提出了“敬重作者,服務讀者”的出版理念,“傾心閱讀,愉悅閱讀”的出版宗旨,並指出:《詞語詩學·複眼》《詞語詩學·空聲》的出版就是這一理念的最好實踐。接著,責任編輯謝景和先生就《詞語詩學》具體編輯的一些細節作了介紹,並對編輯與作者形成的良好互動進行了說明,該書在編、校、印各個環節都細緻認真,一絲不苟,充分體現了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精品圖書的追求。

劉恪先生髮表了題為《今日閱讀》的學術演講,重點考察了當今閱讀與出版中的一些理論問題,並對當前的閱讀狀況進行了獨到而深入的分析。他首先從1959年5月7日P·斯諾爵士在雷德進行講座的理論命題《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的個案出發,深入分析了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矛盾所導致的第三種文化產生,以此說明今天文化性質的變化引起閱讀與出版的變化,即今日閱讀乃是技術信息化的結果。其次,他介紹了三種媒介時代的發展所產生的從經典閱讀到大眾傳播閱讀的變遷。最後,劉恪教授明確提出了讀圖時代的到來。他認為,從圖像的複製技術和達蓋爾的底片理論產生,到1850年法國人改造底片理論,使圖像達到高保真,成為一種真正現代性的閱讀,而2000年後數字理論對閱讀主體具有很大衝擊,一方面是圖像仿真的超真實代替現實,一方面是超量複製的圖像強制性的壓迫形成了我們今天閱讀的悖論。

張雲鵬教授清晰梳理了劉恪先生的演講要義,並對劉恪先生的演講作了精到的闡釋,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發布會後,劉恪先生為慕名前來購書的讀者一一簽名留念,使前來聆聽講座的讀者喜不自勝。

河南大學簡介

河南大學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出版社河南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開封。100年前,這裡是河南貢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國會試曾在這裡舉行,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在這裡劃上句號。20世紀初的歐風美雨和辛亥革命勝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這所大學。1912年,以林伯襄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賢在這裡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後歷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等階段,1942年改為國立河南大學,成為擁有文、理、工、農、醫、法等6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學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外的國立大學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經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農學院、醫學院、行政學院分別獨立設定為河南農學院、河南醫學院、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水利、財經等院系也先後調入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校本部更名為河南師範學院。後又經開封師範學院、河南師範大學等階段,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2000年,合併開封師專、開封醫專,組建成新的河南大學。

建校90多年來,河南大學嚴守“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校訓,在一代代學人的精心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樸實”的優良校風和前瞻開放、面向世界,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兼容並包、海納百川,不事浮華、嚴謹樸實的河大精神,在推動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教育振興的過程中實現著自身的價值。在以范文瀾、馮友蘭、馮景蘭、羅章龍、郭紹虞、羅廷光、蕭一山、樊映川、毛禮銳、姜亮夫、嵇文甫、任訪秋、黨鴻辛等一大批專家學者、院士為代表的名師執教下,河南大學已培養了近40萬名各類專門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34位成為院士,上百人擔任或曾經擔任過副部級以上的領導職務,不少校友如侯鏡如、袁寶華、王國權、趙毅敏、尹達、鄧拓、白壽彝、楊廷寶、高濟宇、姚雪垠、周而復、吳強、馬可、趙九章、梁光烈等都成為蜚聲中外的專家學者或社會活動家。更多的校友在不同的工作崗位,為祖國的繁榮與富強默默奉獻著,他們共同見證著百年名校人才培養的輝煌。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大學的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通過加強學科建設、培養與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擴大招生、新校區建設等,在提高辦學層次、教育質量、學術水平和擴大發展規模、辦學空間、對外開放等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已經成為一所擁有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農、教育等11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世界大學聯合會和亞太大學聯合會成員。目前,河南大學設有32個學院(部),72個本科專業,24個碩士一級學科、177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含5個專業碩士點),1個博士一級學科、18個博士學位授予點,8個博士後流動站。現有教職工3600多人,其中專兼職工作的院士11人,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4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達40000餘人,其中研究生6000餘人,留學生近200人。學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省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及河南省納米材料工程技術中心等,辦有出版社和多種學術刊物,圖書館藏書300餘萬冊。校區總面積3600餘畝,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其中明倫校區近代建築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校區(金明校區)已於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

伴隨著全國高校改革的深入,河南大學的發展又揭開了新的篇章,辦學效益進一步提高,辦學渠道進一步拓寬,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目前,學校正朝著建設全國一流高校的方向邁進。河南大學將成為一所立足河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她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