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邏輯研究》

《中國邏輯研究》

本書由孫中原教授著作,該書宗旨是探討中國邏輯的歷史貢獻、現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推進古今中外邏輯融合。附錄《墨經》分類註譯和作者論著索引,方便讀者了解中國邏輯元典和作者研究全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邏輯研究》
作者:孫中原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7100047218
出版日期:2006年6月
開本:32開
頁碼:671
版次:1-1
所屬分類:哲學/宗教/哲學/邏輯學
定價:¥34.00

內容簡介

諸子百家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對中華民族有深遠悠久的影響,受世界關注。中國邏輯是諸子百家爭鳴辯論思維方式的總結,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有重要作用,在當今社會仍有積極現實意義,與西方和印度邏輯相貫通,是世界邏輯史的重要成果。
本書宗旨,是探討中國邏輯的歷史貢獻、現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推進古今中外邏輯融合。一至十三章,總論中國邏輯對象、方法和內容,中外相關研究歷史和現狀,中外邏輯比較。十四至三十三章,分論古今中國邏輯相關研究成果。附錄《墨經》分類註譯和作者論著索引,方便讀者了解中國邏輯元典和作者研究全貌。

作譯者

孫中原(1938—),河南鄭州人,1960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61年中共中央高級黨校邏輯研究生班畢業,1961-1964年師從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邏輯室汪奠基沈有鼎,專攻諸子百家文獻和中國邏輯史.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
專著《中國邏輯學》《詭辯與邏輯名篇賞析》、《中國邏輯研究》、《諸子百家的邏輯智慧》《墨學通論》《墨者的智慧》《墨子及其後學》等.合著《墨學與現代文化》《中華大典,哲學典,諸子百家分典》《英漢譯註墨子全書》.譯著《現代邏輯學問題》、《邏輯學一知識的基礎》、《東方合理思想》、《因明的謬誤論》等.論文百餘篇.研究邏輯、墨學、中國哲學.

目錄

序言
第一章中國邏輯元研究
 第一節研究主題
 第二節研究價值
 第三節研究期待
第二章研究對象和範圍
 第一節研究對象
 第二節研究方法
第三章中國邏輯存在論
 第一節中國有邏輯
 第二節特殊性和普遍性
 第三節中外邏輯異同
第四章中國邏輯研究方法論
 第一節特殊和普遍
 第二節同和異
 第三節肯定和否定
第五章全球化和中國邏輯研究
 第一節研究層次
 第二節研究性質
 第三節研究方法
第四節研究價值
第六章中國邏輯研究百年
 第一節中國邏輯研究
 第二節傳統邏輯研究
 第三節現代邏輯研究
第七章中國、印度和希臘邏輯比較
 第一節因明三支式與亞氏三段論
 第二節因三相與亞氏三段論規則
 第三節墨辯三物和因明三支式、亞氏三段論
 第四節自語相違、說謊者悖論和言盡悖論
第八章日本學者論中國邏輯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中國有無邏輯之爭
 第三節墨家邏輯
 第四節荀子邏輯
 第五節公孫龍子邏輯
第九章末木剛博論東西方邏輯比較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從比較中看東方形式邏輯
 第三節從比較中看東方辯證邏輯
 第四節東西方文化中兩種合理性
第十章末木剛博論邏輯史
 第一節中國邏輯學
 第二節印度邏輯學
 第三節西方邏輯學
第十一章深澤助雄論《名理探》翻譯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翻譯的底本
 第三節翻譯的對象和內容
 第四節譯文特色
 第五節若干問題
第十二章中國邏輯簡史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中國詭辯派
 第三節中國邏輯派
 第四節近現代中國邏輯研究
 第五節印度邏輯及其東漸
第十三章中國的指號學和語言邏輯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名
 第三節辭
 第四節辯說
第十四章墨家論思維形式及其規律
 第一節概念論
 第二節判斷論
 第三節推理論
 第四節規律論
第十五章墨家邏輯的成就
 第一節概念範疇
 第二節推論方式
 第三節辯證思維
第十六章墨家的辯證邏輯
 第一節辯證思維形態論
 第二節辯證思維規律論
 第三節辯證思維方法論
第十七章墨家邏輯研究的回顧和展望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梁啓超的研究
 第三節胡適的研究
 第四節沈有鼎的研究
 第五節研究展望
第十八章墨家邏輯的性質
 第一節普遍性
 第二節求真工具
 第三節科學性
第十九章墨家邏輯是求真工具
 第一節概念論和認識科學真理
 第二節判斷論和認識科學真理
 第三節推理論和認識科學真理
 第四節疑義相與析
第二十章墨家邏輯的產生和作用
 第一節墨家邏輯和百家爭鳴
 第二節墨家邏輯和科學認識
第二十一章墨家邏輯範疇的演進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辯
 第三節名
 第四節辭
 第五節說
 第六節知
第二十二章胡適與墨家邏輯
 第一節比較研究法
 第二節歷史地位
 第三節世界意義
 第四節現代價值
第二十三章沈有鼎的墨家邏輯研究
 第一節準確詁解元典
 第二節肯定成就
 第三節方法
 第四節意義
第二十四章沈有鼎《墨經的邏輯學》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墨經》確解
 第三節具體分析
 第四節評價
第二十五章儒家智者的邏輯
 第一節概念論和語言論、本體論、認識論
 第二節概念論和判斷論、推理論
 第三節概念論和詭辯論
 第四節概念論和語言規範化、華夏大一統
第二十六章墨荀邏輯的同異與教訓
 第一節墨荀邏輯之同
 第二節墨荀邏輯之異
 第三節墨荀邏輯的教訓
第二十七章謬誤和詭辯
 第一節釋義
 第二節論據不足型
 第三節心理相關型
 第四節語言歧義型
 第五節避免
第二十八章詭辯和謬誤辨正
 第一節性質
 第二節種類
 第三節辨正
第二十九章《墨經》的哲學價值
 第一節世界觀
 第二節認識論
 第三節方法論
 第四節邏輯學
 第五節哲學價值
第三十章《墨經》的科學精神
 第一節實證原則
 第二節方法思想
 第三節理論意識
第三十一章墨家邏輯研究的歷史轉型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研究主體
 第三節研究對象、層次、語言、方法和成果
 第四節研究作用、後果和評價
第三十二章墨學的現代化和元研究
 第一節墨學現代化的實質和趨勢
 第二節墨學元研究的理論和實踐
 第三節古今墨學元性質
 第四節兼收博採,與時俱進
第三十三章世界邏輯元研究
 第一節元研究的典範
 第二節元研究的進展
 第三節元研究的薈萃
 第四節均衡發展和巨觀綜合
附錄一《墨經》分類譯註
 一、哲學和社會科學
1.世界觀
2.認識論
3.邏輯學
4.方法論
5.歷史觀
6.經濟學
7.政治學
8.倫理學
 二、自然科學
1.數學
2.力學、物理學和簡單機械學
3.光學
4.心理學
 三、大取
 四、小取
附錄二本書作者論著索引

序言

諸子百家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對中華民族有深遠悠久的影響,受世界關注。中國邏輯是諸子百家爭鳴辯論思維方式的總結,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有重要作用,在當今社會仍有積極現實意義,與西方和印度邏輯相貫通,是世界邏輯史的重要成果。
本書宗旨,是探討中國邏輯的歷史貢獻、現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推進古今中外邏輯融合。一至十三章,總論中國邏輯對象、方法和內容,中外相關研究歷史和現狀,中外邏輯比較。十四至三十三章,分論古今中國邏輯相關研究成果。附錄《墨經》分類譯註和作者論著索引,方便讀者了解中國邏輯元典和作者研究全貌。
本書是我中國邏輯教學和研究數十年的部分成果。我1938年2月生於河南鄭州市,1956年畢業於河南省立鄭州第一高中,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本科。1958年8月,我奉調為中共中央高級黨校自然辯證法研究班學員。當時全國邏輯研討和爭鳴辯論之風甚烈,受到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研究室關注,鏇即在同年9月以自然辯證法班邏輯組為基礎,擴大為邏輯研究班。邏輯班除與自然辯證法班合堂授課外,特邀請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等單位專家教授,講授邏輯專業課。作為實習,我被派參加了當時學界常舉辦的邏輯研討會。邏輯班學員集體編寫《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教材,我都是主要作者和統稿人。1960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61年中共中央高級黨校邏輯研究班畢業。
我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當時中央主管部門負責人,建議中國人民大學領導胡錫奎,派人從中國科學院哲學所邏輯組汪奠基教授學中國邏輯史。我1961年中央黨校邏輯班畢業後,奉中國人民大學派遣,專職師從中國科學院哲學所邏輯組汪奠基、沈有鼎教授,攻讀中國古代文獻和中國邏輯史3年。其間,遍讀諸子百家邏輯原典和相關著作,寫有詳細讀書筆記和報告。僅墨家邏輯原典和相關著作,用1年時間攻讀。導師命我從中國書店買來清代王闓運著《墨子注》(木版線裝,光緒江西官書局刊),取其無標點,從離章辨句、校勘訓詁,到義理研究,參考所有能覓得的古今文獻,寫出詳細讀書筆記和報告,呈送導師閱覽批改。這類作業,歷經數十年風雨變換,大部散佚,小部猶存。中華書局版《諸子集成》,是我的主要教材和必讀書。這段學習,奠定了我從事中國邏輯研究的文獻學、史料學基礎。
中經“文革”風暴,人大撤銷。1969年冬,我被調江西餘江人大幹校,從事採石、破篾體力勞動1年有餘。1971年春,奉調清華大學哲學教研室任教。1980年春,調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邏輯教研室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從事邏輯學和中國邏輯史的教學和研究,培養博士、碩士生數十名。著有《中國邏輯學》、《詭辯與邏輯名篇賞析》、《中國邏輯研究》、《諸子百家的邏輯智慧》、《墨學通論》、《墨者的智慧》、《墨子及其後學》、《墨家智慧學》等。主編《墨學與現代文化》。《中華大典·哲學典》編委、《諸子百家分典》副主編,墨、名、法、雜、兵家和管子總部撰稿人。合著《墨子今注今譯》。譯有《現代邏輯學問題》、《邏輯學――知識的基礎》、《東方合理思想》、《因明的謬誤論》等。在海內外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主要研究邏輯和中國哲學。長期從事哲學、中國哲學和邏輯學的教學和研究,奠定我從事中國邏輯研究的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和邏輯學的基礎。
本書內容,從筆者近年發表成果中精選,突出創新性、系統性和可讀性。對中國邏輯元典的概念範疇、思維規律、論證方式、辯證邏輯思想和中國邏輯研究方法的元理論分析,持有獨特新見。
本書首、末章,分別論述中國和世界邏輯元研究,標誌全書方法論的特色,是以中國邏輯為對象,進行超越、總體研究和巨觀、綜合概括,通過對古今中國邏輯研究主體、對象、語言、成果、層次、方法、作用、後果和評價等元性質的考察,說明古今中國邏輯研究範式的轉型。
為幫助讀者了解筆者研究歷程,章末以圓括弧,說明該章部分內容的較早發表出處,顯示其來歷淵源和新增意涵。為表達簡明,在標記較早發表出處時,不一一說明收入本書時大幅合併重寫、增補修改的細節。
本書是我教學研究過程的實錄。部分曾作為教材,反覆使用;部分曾參與學界研討,經受學術活動的檢驗。研究中國邏輯的目的,是適應今日的需要。陸賈《新語·術事》:“善言古者合之於今,能述逺者考之於近。”在全球化的現時代,西方邏輯已普及為中國學人的常識,中國邏輯已遠離孤立、封閉發展的古代。中國邏輯研究宗旨和方法,是古今中外邏輯融合,弘揚中國邏輯精華。全人類擁有同一邏輯,猶如擁有同一“數、理、化、天、地、生”。中國邏輯有逾時空的普遍真理成分,這是古今中外邏輯融合的基石和中國傳統文化延續發展的基因,是當今值得深入研究、繼承弘揚的精華。中國邏輯精華,將在中華民族復興的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和全球化進程中,繼續傳承發展。筆者以數十年精力草創的本書,可權作一家之言,供來者批判參考。
撫今追昔,深念厚惠於我的海內外師友同仁:中國社科院哲學所汪奠基、沈有鼎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石峻、苗力田教授,耳提面命,諄諄教誨,解疑釋惑,啟發引導,帶我進入學術研究殿堂。本書第二章“研究對象和範圍”,經石峻教授仔細審閱修改。苗力田教授教我熟知、理解古希臘邏輯、哲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邏輯室周禮全研究員,從1961年至今,對我關懷備至,支持、鼓勵我的學術研究,以研究成果和方法,深啟於我。本書第三章“中國邏輯存在論”,得益於周先生啟發。2001年1月,《中華大典》工作委員會、編纂委員會聘我為《中華大典·哲學典》編委和《諸子百家分典》副主編,國家圖書館館長、《中華大典》編委會主任、《中華大典·哲學典》主編任繼愈教授,指導我從事《中華大典·哲學典》的編輯和撰稿,任繼愈學術秘書李勁先生為我在電腦中安裝《四庫全書》、《四部叢刊》數據和電子檢索軟體,使我學會在研究中使用現代化的資料收集、加工手段。《國學叢書》主編、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岱年指導我研究墨學、中國詭辯和邏輯名篇,為拙著《墨學通論》和《詭辯與邏輯名篇賞析》撰序和書評。
日本東京大學末木剛博教授,幫助我翻譯、介紹其現代邏輯和比較邏輯研究成果,有本書以下內容產生:第八章“日本學者論中國邏輯”;第九章“末木剛博論東西方邏輯比較”;第十章“末木剛博論邏輯史”。日本新瀉大學深澤助雄教授,幫助我翻譯、介紹其研究成果,故有本書第十一章“論《名理探》翻譯”的產生。日本東京大學池田知久教授、學者山邊進,與我切磋、研究墨家學術和日本墨學多年,合作成果凝聚於我主編的《墨學與現代文化》。
韓國成均館大學李雲久教授和我的韓國博士留學生黃晟圭伉儷(黃博士夫人李善瑛,是中國人民大學科學哲學碩士)與我切磋、研究墨家邏輯、學術,合作成果融進我主編的《墨學與現代文化》。
美國愛丁堡大學李紹崑教授與我合著《英漢譯註墨子全書》,對我的《墨經》譯註,給予鼓勵和首肯。美國夏威夷大學成中英、鄭學禮教授,與我切磋、研究墨家哲學和科學精神。
台灣東吳大學哲學系李賢中教授,與我切磋、研究墨家邏輯、哲學多年,本書第一章“中國邏輯元研究”,與李教授多次往返電子郵件,切磋錘鍊,方為定稿。台灣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國學》主編史墨卿教授,助我研究本書第十四章“墨家論思維形式及其規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王贊源教授,與我切磋、研究墨家邏輯學術多年;為我在台灣水牛出版社出版《中國邏輯學》和《詭辯與邏輯名篇賞析》兩書出任審定;惠贈嚴靈峰編《墨子集成》巨著(含古今墨學論著91種,46冊);不斷與我切磋解讀《墨經》。
中國墨子學會秘書長、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主任、《墨子大全》主編李廣星,與我切磋、研究墨家學術多年,惠贈《墨子大全》巨著(含墨學論著數百種,分裝百冊)。台灣《墨子集成》和大陸《墨子大全》,是中華兩岸巨型墨學總匯,薈萃海量古今中外墨學文獻,是我研究墨家邏輯學術的豐富史料寶藏。
本書是凝聚海內外同仁智慧的結晶。數十年來,與我共同切磋、研究中國邏輯學術,以觀點、資料啟發於我的海內外同仁,難以盡數。親屬孫永健孫利軍教我用電腦撰著,提高效率。謹向幫助本書撰著、出版和所有厚惠於我的師長親友,海內外同仁,致以最深切的謝意和敬意!
治學如積薪,後來居上。希冀一生努力,能為未來學術新秀跳躍騰飛,鋪路奠基。回首往事,浮想聯翩,詩以詠志:
四十六年攻名辯,半個世紀讀邏輯。
古今中外期融通,名辯精華盼承繼。
得益賢師和良友,切磋兩岸與國際。
一生努力為鋪路,未來英雄當可冀!
本書是我以近半世紀精力,對中國邏輯相關話語語境、語義、語用鑽研、理解、詮釋、發揮的結果,是諸子百家和近現代先賢中國邏輯研究事業的繼承和發展,是對今世和來者的奉獻與企盼。逝者如斯,來者可追。亟盼未來中國邏輯研究事業更上層樓、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永葆青春。個人能力有限,缺點、錯誤難免,誠望讀者批評、指正。
孫中原2006年1月10日
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