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學家》

《中國歷史學家》

2010年6月12日,美國出版發行公司“General Books LLC”編輯出版了英文版《現代中國歷史學家》(英文書名《Modern Chinese Historians》),內收黃現璠、郭沫若,季羨林,陳寅恪、柏楊、黃仁宇、顧頡剛、羅振玉等一批中國現代著名史學家。同年7月29日,法國出版集團“Livres Groupe”繼而出版了法文版《中國歷史學家》(法文書名《Historien Chinois》),內收司馬遷、司馬光、司馬光、陳壽、董仲舒褚遂良、華核、范曄、馬端臨、黃宗羲、顧炎武、黃現璠等一批中國古今史學家。這兩本書名類同的外文書皆專門收錄中國歷史學家,屬專門介紹中國歷史學家生平及其業績的傳記。

基本信息

目錄

英文版《現代中國歷史學家》

Title:《Modern Chinese Historians》(英文版書名:《現代中國歷史學家》)

英文版《現代中國歷史學家》封面圖英文版《現代中國歷史學家》封面圖

AuthorsandcontributorsCreatedbyBooksLLC(作者和貢獻者:圖書有限責任公司)

Format:Paperback(格式:平裝)

Numberofpages:114(頁數:114)

ISBN10:1157983650(書號10:1157983650)

ISBN13:978-1157983651(書號13:978-1157983651)

Publicationdate:June122010(出版日期:2010年6月12日)

PublicationCity/Country:USA(出版城市/國家:美國

Price:$23.07(定價:美元23.07)

法文版《中國歷史學家》

法文書名:HistorienChinois(中文名《中國歷史學家》)

法文版《中國歷史學家》封面圖法文版《中國歷史學家》封面圖

出版發行公司:LivresGroupe

出版時間:2010年7月29日

語種:French(法文)

裝幀:平裝

書號:ISBN10:115949713313:9781159497132

定價:FRF40.14

簡介

2010年6月12日,美國出版發行公司“GeneralBooksLLC”編輯出版了英文版《現代中國歷史學家》(英文書名《ModernChineseHistorians》),內收黃現璠(HuangXianfan)、郭沫若(GuoMoruo)、季羨林(JiXianlin)、陳寅恪(ChenYinke)、柏楊(BoYang)、黃仁宇(RayHuang)、顧頡剛(GuJiegang)、翦伯贊(JianBozan)、羅振玉(LuoZhenyu)等著名歷史學家。(按書封面英文名先後順序排名)。

2010年7月29日,法國出版集團“LivresGroupe”繼而出版了法文版《中國歷史學家》(法文書名《HistorienChinois》),內收司馬遷(SimaQian)、黃現璠(HuangXianfan)、吳晗(WuHan)、黃宗羲(HuangZongxi)、司馬光(SimaGuang)、褚遂良(ChuSuiliang)、華核(HuaHe)、馬端臨(MaDuanlin,)、陳壽(ChenShou)(按法文版書封面人名先後順序排名)。

這兩本書名類同的外文書皆專門收錄中國古今歷史學家,屬專門介紹中國歷史學家生平業績的傳記。

人物簡介

司馬遷

司馬遷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他撰寫的《史記》被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因此被後世尊稱爲史遷、太史公。《史記》,又稱《太史公記》,它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館長一職)。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著貧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竇太后死後,漢武帝罷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發動尊儒,這便是有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元朔二年,司馬遷從夏陽遷居長安,後隨家遷於京城,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隨後他繼承父業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在主持曆法修改工作的同時,正式動筆寫《太史公書》。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李陵事件”,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觸怒了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遂遭受宮刑。在獄中司馬遷發奮圖強,自強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繼續編寫《史記》。司馬遷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於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公元前90年,司馬遷逝世,終年56歲。對於司馬遷的死因,因史料無明確記載,至今仍為未解之謎。

陳壽

陳壽雕像陳壽雕像

陳壽(233~298),巴郡宕渠縣(今廣安區)人。1987年在廣安區城區文廟溝出土“陳壽故里”碑,現存廣安區文管所。陳壽入晉後,歷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最有影響的著作是《三國志》。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這是編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

范曄

范曄范曄

范曄(公元398~446年),字蔚宗,祖籍順陽(今河南淅川縣),范家自西晉永嘉之亂後移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傑出史學家,史學名著《後漢書》的作者。

范曄出生在一個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為西晉雍州刺史,加左將軍。曾祖范汪入仕東晉,官至晉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進爵武興縣侯。祖父范寧先後出任臨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晉為中書侍郎,桓玄執政時被廢黜,徙居丹徒。劉裕於京口起兵滅桓玄,控制東晉政府實權後。范泰重新被啟用,出任國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職。范曄的家庭有著正宗的家學傳統。范汪“博學多通,善談名理”,撰有《尚書大事》二十卷,《范氏家傳》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屬於醫學棋藝的著作《范東陽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錄》一卷等。范寧嘗作《古文尚書舜典》一卷,《尚書注》十卷,《禮雜問》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其義精審,為世所重”。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種著述。受到家庭的影響,范曄從小好學,再加上天資聰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經史,善寫文章而負盛名。

馬端臨

馬端臨雕像馬端臨雕像

馬端臨(約1254~1323)。中國古代宋元之際著名的歷史學家。字貴與,號竹洲,江西樂平(今江西樂平市眾埠鎮樓前村)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父親馬廷鸞,在鹹淳年間曾任右丞相,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對史學有很深的造詣。馬端臨早年從師於朱熹學派的曹涇,深受其影響,二十歲那年,漕試第一,以蔭補承事郎。不久,父親因反對奸臣賈似道,遭到排擠而離職回鄉,馬端臨隨父回家,奉侍父親。1279年,南宋為元所滅,馬端臨以隱居不仕進行消極抵抗。當時,投降元朝並擔任吏部尚書的留夢炎曾招馬端臨出來做官,遭到拒絕。他父親去世以後,在元朝的壓力下,馬端臨才被迫出任慈湖、柯山二書院山長。1322年,又出任台州儒學教授,僅三個月,即告老還鄉,不久病逝。 
《文獻通考》,是馬端臨的重要著作,它在中國浩渺的史籍中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而馬端臨的卓越貢獻,當為世代所敬仰。

顧炎武

顧炎武顧炎武

顧炎武(1613~1682),字忠清,初名絳。明朝滅廣後改字為寧人,號亭林。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少年時參加復杜,反宦官權貴鬥爭。

清兵南下,曾在崑山、嘉定一帶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遍游華北,致力於邊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並聯絡同道,以圖恢復明朝。

顧炎武的學問淵博,對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的訓詁之學皆有研究。他反對理學,主張“經世致用”反對脫離實際的空談“心、理、性、命”,注重廣求證據,開清朝樸學風氣。他提出”博學於文”、“行已有恥”的古訓,他還特別重視廉恥,認為“土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在政治上,他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要求君主分權而治。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亭林詩文集》、《肇域志》等。1682年2月15日(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病逝。

羅振玉

羅振玉(1866~1940)字叔蘊,又作叔言,號雪堂,又作貞松。浙江上虞人。光緒秀才。早年習經史國小。鄉試兩次落第,乃潛心國學。1911-1919年寓居日本,潛心甲骨文、金文研究,著書幾十種。歸國後寓居天津、旅順。治史博大精深,通甲骨金文學、敦煌學、明清檔案、金石器物學等;治學倡導文獻與考古互相印證、闕疑待問的謹嚴學風;於中國學術發展貢獻甚巨。所著《殷墟書契考釋》,分別部居,創立義例,成為研究甲骨文的經典著作;《流沙墜簡》詳考漢晉竹木簡牘的文字、簡牘時代、出土地點、邊塞烽燧制度,堪為中國漢晉簡牘研究開山之作,蒐集刊布敦煌寫本,奠定中國敦煌學的基礎,《三代吉金文存》,為治金文者必備資料書。著有《西陲石刻錄》、《敦煌古寫本毛詩校記》、《史料叢編》、《鳴沙石室古佚書》等。他是我國較早研究甲骨的人,近代以甲骨文入書的開創者

陳寅恪

陳寅恪陳寅恪

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13歲和15歲兩度留學日本,1909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公學,1910年入德國柏林大學,後就讀於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美國哈佛大學。1921年再度赴德國,進柏林大學研究院,1925年回國。前後十五年時間,他研習了世界各國語言30餘種。1925年受聘清華國學研究院,由德國回國,1927年到校任導師。1929年國學研究院結束後,他為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與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1932年後亦為哲學系所聘。所開課程有“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佛經文學”、“禪宗文化”、“唐代詩人與政治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學中佛教故事之研究”、“中國中世紀哲學”、“晉南北朝隋唐之西北史料”、“蒙古史料之研究”、“《世說新語》及魏晉哲理文學”、“中國中古史專題研究”等。梵文、南北朝唐代制度是他研究的重點。其治學方法為“考據之學”,其風格為“融會中西,一以貫之”,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說。1940年8月離清華,執教於香港大學、燕京大學等校,1946年回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任嶺南大學教授,1950年後執教於中山大學。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論再生緣》等。

郭沫若

郭沫若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中國現代著名革命家,社會活動家,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中國新詩的奠基人,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最早傳播者之一,1949年後被官方欽定為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的領袖,中國共產黨黨員。四川省樂山縣觀娥鄉沙灣鎮人,原名郭開貞。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醫科。1923年後開始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8年因受蔣介石通緝,旅居日本,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古文字學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後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團結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41年“皖南事變”後,他寫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膽》《南冠草》《高漸離》六部歷史劇和戰鬥詩篇《戰聲集》以及雜文《甲申三百年祭》(該書後被定為中共整風學習檔案)。1948年當選南京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但他拒絕了這個頭銜。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文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曾獲加強國際和平史達林國際獎、匈牙利科學院院士和保加利亞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1978年於北京逝世。郭沫若於史學研究上的成果主要有1930年出版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和1952年2月出版的《奴隸制時代》,屬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領域影響深遠的兩部史書。由於郭沫若非史學專業者,又習慣於用文學手法撰述史著,欠缺嚴謹,因而其著不乏漏洞百出、自相矛盾之處。郭沫若史學到底屬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史學,還是屬教條主義史學,目前在史學界的看法一分為二。儘管如此,郭沫若在古文字學和無產階級文學領域的成就,則廣為世人認同。

黃現璠

黃現璠畫像黃現璠畫像

黃現璠(1899~1982),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歷史學界“無奴學派”開創者,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第一個民族學派“八桂學派”的創始人,壯族史學奠基人。原名甘錦英,廣西扶綏縣人,壯族。早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攻讀史學9年(1926~1935),畢業後赴日本留學於東京帝國大學大學院,深造東洋史。1937年回國後,歷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國立桂林師範學院、廣西師範學院(現廣西師範大學)等大學史學教授,為壯族首位大學教授,終身講授史學。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相繼任命為中央民族訪問團廣西分團副團長、中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委員、“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副組長;並先後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1957年反右運動中,受到批判,1958年2月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做出決議:“罷免費孝通、黃現璠、歐百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職務”,因此被錯劃為中國歷史學界頭號大右派。1979年平反後,先後兼任第一屆中國民族學研究會(後改名為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編輯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顧問、第一屆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2年病逝於桂林。

季羨林

季羨林季羨林

季羨林(1911~2009),中國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文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史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省清平縣(現併入臨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攻德文。1935年9月赴德國讀研究生,在哥廷根大學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學,學梵文、巴利文、南斯拉夫文,選修英國語言學、斯拉夫語言學,1941年獲博士學位。1942年任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教員。二戰終結後的1945年10月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曾當選為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1978年)、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1980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年)、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年)、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年)、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年)、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1985年)、中國亞非學會會長。季羨林的史學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論文集,1957)、《印度簡史》(1957)、《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2000年)以及主編的《東方語言學史》(1997)、《印度古代文學史》(1997)等論著中。

黃仁宇

黃仁宇黃仁宇

(1918~2000),一九一八年生於湖南長沙。抗戰期間及戰後,曾擔任國軍下級軍官十年;自成都中央軍校畢業後,任陸軍第十四師排長及代理連長。一九四三年加入駐印軍,任新一軍上尉參謀。一九四四年五月曾在緬甸密支那負傷,受頒陸海空軍一等獎章。抗戰結束,任第三方面及東北保全司令長官司令部少校參謀。一九四六年參加全國考試後,獲保送入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後曾任國防部參謀。一九五零年以中國駐日代表團少校團員的身分退伍。再度赴美後,於密西根大學攻讀歷史,獲博士學位(一九六四)。曾先後在南伊利諾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任教,又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萬曆十五年》,《中國的大歷史》,《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地北天南敘古今》,《放寬歷史的視界》,《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等書。曾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編寫。

柏楊

柏楊柏楊

(1920~2008)原名郭衣洞,筆名柏楊。1920年生於河南省開封市。東北大學畢業後,曾任東北《青年日報》社社長、瀋陽遼東學院教師。去台後,曾在反共救國團任職,後在成功中學、省立成功大學、國立藝專等地從事教育工作。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長。他的妻子倪明華(詩人)主編《中華日報》家庭版,他負責該版《大力水手漫畫》專欄。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張漫畫,內容是父子兩人購買一個小島,島上只有他們父子兩人,建立一個王國,並由父子兩人競選總統。這幅漫畫觸怒了台灣當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於3月4日逮捕了他。這就是震驚當時台灣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楊身居囹圄長達9年零26天,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但他的意志並不消沉,在獄中堅持完成了《中國人史綱》、《中國歷代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中國歷史年表》三部書稿。1978年出獄後,台灣當局勒令他約法三章:不準他提往事,不許舊調重彈,不許暴露台灣社會的黑暗,才準他為《中國時報》寫專欄。出獄後和女詩人張香華結婚。1979年,韓國邀請柏楊和張香華出席詩人大會,但台灣當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為理由拒絕。

柏楊主要寫小說、雜文,後者成就更高,曾被列為台灣十大暢銷作家之一,他的雜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夢閒話》(10集)、《西窗隨筆》(10集)、《牽腸掛肚集》、《雲遊記》等。

柏楊也寫了不少小說,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反共”小說,主要有《辯的天花》、《天疆》、《異域》等;第二類是愛情小說,如《曠野》、《秘密》、《莎羅冷》等;第三類是反映現實的小說,如《怒航》、《掙扎》等,這類小說文筆犀利,深刻揭露台灣社會“人吃人”的本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