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通俗歷史學家蔡東藩的傳世名著,2007年出版。

圖書編號:TY-797160
圖書類別:行業圖書-契約類書籍
出版日期:2007年5月
圖書冊數:精裝8冊
圖書定價:¥1,995.00

基本介紹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通俗歷史學家蔡東藩的傳世名著。包括《前漢演義》《後漢演義》《兩晉演義》《南北史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民國演義》 ,共11部,1040回,六百多萬字。以小說形式再現了上起秦始皇,下訖民國的2166年間的中國歷史。它為我們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華通史,留下了一部可以當作二十四史的輔助讀物。出版以後,迅速風行,多次再版。對普及中國歷史知識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這是蔡東藩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巨大貢獻。

主要特點

系統連貫浩瀚通俗從秦漢寫到民國,全書共一千餘回,六百多萬字,寫了近二千二百年的歷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審慎,觀點平實,內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備,洵為通俗史著的經典。是一部具有二十四史規模的龐大卷帙之作,為了寫這部《歷代通俗演義》,蔡東藩光看正史就達4052卷,還不包括其他眾多的稗官野史,卷帙浩繁,以他個人獨力完成這部巨構,這是著述界的一件了不起的奇蹟,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主要內容

取材翔實上起秦始皇,下至1928年,全面記述了中國封建時期2166年的歷史,以內容豐富、取材翔實名重一時,深受讀者青睞。在史料的選擇和運用上,蔡東藩以“正史”為主,兼采稗史、軼聞,他自稱所編歷史演義,“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逸聞為緯,不尚虛誣”,對稗史、逸聞等史料的使用極為謹慎,往往要“幾經考證”。蔡東藩追求“語皆有本”的境界,力求其主要情節均有歷史記載作為根據。自然,作為“演義”,他也有虛構,特別是人物對話。但是,他很謹慎,力求符合特定歷史環境和特定歷史人物的性格,不敢任意編造。因此,他的書,可以當作歷史讀。儘管蔡東藩的演義小說不及《三國演義》那樣家喻戶曉,但比之二十五史之類的正史,要通俗暢曉得多,歷史真實和趣味性的統一使它贏得了比正史多得多的讀者。蔡東藩藉此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歷史演義作家。

主要特點

本書體例鮮明便於閱讀,這套書的編寫體例綜合了《三國演義》及毛宗崗的批註,有正文、有批註、有總批,只不過是蔡東藩自批自注。通過這些批註,或對有關的虛誕說法加以批駁,或對某些史料的運用註明出處和異同,或對古代的某些官制、法制、地理、器物、名號乃至方言俚語加以通俗的解釋,或對所寫某些人物加以褒貶,以此達到幫助讀者理解正文、弄清歷史的目的。
圖文並茂版式大氣精心選配近八百幅歷史人物、文物圖片,配合文字內容,相得益彰;精心設計圖書版式,每部演義均選用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作為卷扉頁和書眉配圖,新穎別致;版面文字安排恰當,版式舒朗大氣,給這部傳世名著以全新的面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