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影片由斯蒂文·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執導,曾出演《舞動人生》(Billy Elliot)、《反抗軍》(Defiance)的23歲英國演員傑米·貝爾(Jamie Bell)將頂替英國17歲演員托馬斯·桑斯特(Thomas Sangster)出演“丁丁”一角,後者因為個人檔期衝突及去年秋季本片的遲拍而最終辭演;英國演員、新任007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將飾演邪惡的海盜船長“紅色拉克姆”(Red Rackham)。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 (2011)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 (2011)

 更多中文片名: 
丁丁歷險記————台灣譯名 
更多外文片名: 
Las aventuras de Tintín - El secreto del Unicornio.....Argentina / Venezuela 
De avonturen van Kuifje - Het geheim van de Eenhoorn.....Belgium (Flemish title) 
Les aventures de Tintin - Le secret de la licorne.....Belgium (French title) 
Oi peripeteies tou Tintin.....Greece 
Tim und Struppi - Das Geheimnis der 'Einhorn'.....Germany (imdb display title) 
Tintim e o Segredo do Licorne.....Portugal 
Tintins äventyr: Enhörningens hemlighet.....Sweden 
Tintin: Enhjørningens hemmelighed.....Denmark 
導演: 
史蒂文·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影片類型: 
動畫   /   家庭   /   冒險   /   懸疑   
國家/地區: 
美國   /   紐西蘭   /   比利時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拍攝日期: 
2009年2月  -  
攝影機: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Canon 5D H4.1 

演職員表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製作人 | 原創音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 Director:
史蒂文·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編劇 Writer:
史蒂文·莫法特Steven Moffat  ....(screenplay) and

埃德加·賴特 Edgar Wright  ....(screenplay) and

喬·考尼什 Joe Cornish  ....(screenplay)

喬治·埃爾熱·雷米 Hergé  ....comic books "Le secret de la licorne" and "Le trésor de Rackham Le Rouge"

演員 Actor:
傑米·貝爾Jamie Bell  ....Tintin

安迪·瑟金斯 Andy Serkis  ....Captain haddock

西蒙·佩吉 Simon Pegg  ....Inspector Thompson

丹尼爾·克雷格 Daniel Craig  ....Red Rackham

加利·艾爾維斯 Cary Elwes  ....Pilot

尼克·弗羅斯特 Nick Frost  ....Thomson

托比·瓊斯 Toby Jones  ....Silk

托尼·庫蘭 Tony Curran  ....Lt. Delcourt

麥肯錫·克魯克 Mackenzie Crook  ....ErnieSebastian Roché  ....Pedro

丹尼爾·梅斯 Daniel Mays  ....AllanRon Bottitta  ....Unicorn Lookout

加德·艾爾馬萊 Gad Elmaleh  ....Ben Salaad

菲利普·萊斯 Phillip Rhys  ....Co-pilot

馬克·伊瓦涅 Mark Ivanir  ....Afgar Outpost SoldierSana Etoile  ....Moroccan ReporterJacquie Barnbrook  ....Lady in the Phonebox / Old LadySonje Fortag  ....Mrs. FinchEnn Reitel  ....Mr. CrabtreeKim Stengel  ....Bianca CastafioreIan Bonar  ....Market ArtistJoe Starr  ....BarnabyMohamed Ibrahim Elkest  ....Soldier #4Martin D. Dew  ....Park stroller (uncredited)Alex Hyde-White  ....stallholder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duced by:
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producerKen Kamins  ....executive producer

凱薩琳·甘迺迪 Kathleen Kennedy  ....producerNick Rodwell  ....executive producerStephane Sperry  ....executive producer

史蒂文·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約翰·威廉士 John Williams

剪輯 Film Editing:
麥可·卡恩 Michael Kahn

選角導演 Casting:
Scot BolandVictoria Burrows

吉娜·傑 Jina Jay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Andrew L. Jones  ....(supervising art director)Jeff Wisniewski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Lesley Burkes-Harding  ....(vfx costume designer)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Scott E. Anderson  ....Weta DigitalJoe Letteri  ....Weta DigitalKeith Miller  ....Weta Digital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Jenny Nola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Adam Somn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Ian Stone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Liz Tan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中國 
China 2011年10月28日 法國 
France 2011年10月26日 愛爾蘭 
Ireland 2011年10月26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11年10月26日 比利時 
Belgium 2011年10月26日 英國 
UK 2011年10月26日 丹麥 
Denmark 2011年10月27日 德國 
Germany 2011年10月27日 俄羅斯 
Russia 2011年10月27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11年10月27日 瑞典 
Sweden 2011年10月28日 挪威 
Norway 2011年10月28日 西班牙 
Spain 2011年10月28日 義大利 
Italy 2011年10月28日 匈牙利 
Hungary 2011年11月3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11年11月4日 波蘭 
Poland 2011年11月4日 芬蘭 
Finland 2011年11月4日 土耳其 
Turkey 2011年11月4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11年11月10日 泰國 
Thailand 2011年11月10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11年11月10日 印度 
India 2011年11月11日 巴西 
Brazil 2011年11月11日 中國香港 
Hong Kong 2011年11月24日 日本 
Japan 2011年12月1日 加拿大 
Canada 2011年12月23日 美國 
USA 2011年12月23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Amblin Entertainment [美國] 
The Kennedy/Marshall Company [美國] 
WingNut Films [紐西蘭] 
發行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 [美國] (2011) (USA) (theatrical)/(2011) (Vietnam) (all media)/(2011) (UK) (all media)/(2011) (Thailand) (all media)/(2011) (Taiwan) (all media)/(2011) (Korea) (all media)/(2011) (Hong Kong) (all media)/(2011) (China) (all media)/(2011) (Canada) (all media)/(2011) (Australia) (all media) 
Sony Pictures International (2011) (Indi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荷蘭] (2011) (Netherlands) (theatrical) 
Toho-Towa [日本] (2011) (Japan)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1) (Brazil) (all media)/(2011) (Uruguay) (all media)/(2011) (Peru) (all media)/(2011) (Paraguay) (all media)/(2011) (Chile) (all media)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1) (Mexico) (all media) 
Zon Lusomundo Audiovisuais (201) (Portugal) (all media) 
特技製作公司:
Weta Digital Ltd. [紐西蘭] (visual effects) 
其他公司:
Casting Associates [美國] extras casting 
Digital Vortechs Avid HD Editing System Support provided by 
Direct Tools & Fasteners expendables 
Dolby Laboratories [美國] sound mix 
Star Waggons [美國] cast trailers  

簡介

影片由斯蒂文·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執導,曾出演《舞動人生》(Billy Elliot)、《反抗軍》(defiance)的23歲英國演員傑米·貝爾(Jamie Bell)將頂替英國17歲演員托馬斯·桑斯特(THOMAS SANGSTER)出演“丁丁”一角,後者因為個人檔期衝突及去年秋季本片的遲拍而最終辭演;英國演員、新任007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將飾演邪惡的海盜船長“紅色拉克姆”(Red Rackham)。
此外,西蒙·佩格(Simon Pegg)和尼克·弗羅斯特(Nick Frost)將扮演“湯姆森雙胞胎”(Thompson Twins)偵探杜幫、杜邦兄弟,安迪·塞基斯(Andy Serkis)扮演“阿道克船長”(Capt. Haddock);加德·艾爾馬萊(Gad Elmaleh)、托比·瓊斯(Toby Jones)、麥肯澤·克魯克(Mackenzie Crook)也將加盟。

劇情介紹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獨角獸號的秘密》在漫畫系列從書中是《紅色拉克姆的寶藏》(Red Rackham's Treasure)的姊妹篇前篇。故事講述的是一天“丁丁”買了一隻古老的船模送給“阿道克船長”作為禮物,於是又一次的驚險歷程由此展開:從一本古老的日記本上,他們了解到這艘名叫“獨角獸號”的古老船模的歷史淵源,它曾經發生過一個海盜寶藏的故事。在他們的朋友“杜幫”、“杜邦”偵探的幫助下,丁丁、白雪和阿道克船長踏上了揭開“獨角獸號”秘密的驚險旅行。儘管困難重重,但丁丁還是成功了,並出發去尋找“紅色拉克姆”的寶藏。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根據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Hergé,真名喬治·雷米 Georges Remi)的《丁丁歷險記》改編。由史匹柏、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凱薩琳·甘迺迪(Kathleen Kennedy)掌舵製作,斯蒂文·莫法特(Steven Moffat)、埃德加·懷特(Edgar Wright)、喬·科尼斯(Joe Cornish)擔綱編劇。

故事前瞻

 雖然電影《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的官方劇情一直被史匹柏藏著掖著,但彼得·傑克遜的“劇透宣傳”做得還算到位——他透露影片由三本漫畫改編。對於丁丁的忠實冬粉來說,這已足夠讓他們按圖索驥,在記憶中拼湊一次熟悉而嶄新的丁丁歷險記。

 一份美好友誼的開始《金鉗螃蟹販毒集團》 

這是整個丁丁系列中內容最短,也是最重要的一集,因為阿道克船長在本集正式登場。故事從丁丁幫助杜邦兄弟調查一起浮屍案開始,他和白雪因此被捲入一樁毒品走私案,並被國際販毒集團綁架至一艘名為“卡拉勃特樣號”的貨船上。在自救的過程中,丁丁遇見了嗜酒如命的阿道克船長,他們聯手逃離貨船,並奪走了歹徒的一架水上飛機。哪知在飛往西班牙的途中,酒醉的阿道克船長耍起酒瘋,飛機因此迫降在撒哈拉沙漠。在當地前哨基地的德爾考托上尉的幫助下,丁丁與阿道克船長帶著白雪穿越沙漠,來到摩洛哥的港口城市倍格赫,在這裡一舉破獲販毒集團。《金鉗螃蟹販毒經集團》是電影整個劇情的鋪墊,影片將重現丁丁與阿道克船長的第一次相遇,以及他們在沙漠中的歷險,並從中交代了丁丁的一些身世背景。

一艘承前啟後的古船《獨角獸號的秘密》

史匹柏與彼得·傑克遜之所以選用《獨角獸號的秘密》作為劇情主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原著故事與阿道克船長聯繫密切,因此能夠實現與《金鉗螃蟹販毒經集團》的無縫對接。在《獨角獸號的秘密》中,丁丁在布魯塞爾的老街市場買回一艘古船模型,想要送給阿道克船長,不想一系列麻煩因此接踵而至。原來這艘船模型恰巧是阿道克船長的祖先——查爾斯二世統治時期弗朗西斯·阿道克爵士的遺物之一,其中藏著海盜頭子“紅色拉克姆”的寶藏秘密。阿道克爵士離世前曾留下三艘船模,古董商伯德兄弟覬覦已久,企圖以殺人滅口的方式奪走船模。經過一番鬥智鬥勇,丁丁將伯德兄弟繩之於法,集全了三艘船模暗藏的地圖,解開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秘密。

 一次沒有終點的冒險《海盜失寶》 

在整個丁丁系列中,僅有四個故事擁有續集,《海盜失寶》則是最暢銷的一集。 故事緊接《獨角獸號的秘密》,講述丁丁、阿道克船長、杜邦兄弟和白雪尋找“紅色拉克姆”寶藏的過程。另外,丁丁系列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卡思博特·卡爾庫魯斯教授第一次歡樂亮相。不過,我們在電影中可能看不到這位有點耳背的可愛老頭,因為導演只會選取《海盜失寶》的一小段當做影片結尾,畢竟真正的冒險才剛開始呢。 

幕後製作

彼得·傑克遜旗下的威塔數字特效公司(Weta Digital)將採用動作表演捕捉技術製作本片,預計於2011年上映,派拉蒙影業計畫在本土、英語國家以及亞洲發行,索尼國際發行部則負責歐洲地區的發行。

史蒂文·史匹柏和彼得·傑克遜合夥拋出大手筆,真人版丁丁電影終於修成正果。飾演丁丁的傑米·貝爾當年因主演《跳出我天地》而揚名,曾和彼得·傑克遜合作過《金剛》;扮演丁丁好友“阿道克船長”(Capt.Haddock)的是多次與彼得·傑克遜合作的安迪·瑟金斯,他有著豐富的動作捕捉表演經驗,《指環王》里的“咕嚕姆”以及《金剛》里的“金剛”都是他塑造的;片中最大牌的演員是“007邦德”丹尼爾·克雷格,他將扮演海盜船長“紅色拉克姆”(RedRackham)。其他加盟演員還有、“熱血警探”西蒙·佩吉、尼克·弗羅斯特等。
《丁丁歷險記》採用動作捕捉技術拍攝,所有演員要戴上特殊的感應捕捉裝置在攝影棚里表演,然後電腦特效人員再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把捕捉到的動作和表演放到製作好的電腦角色身上。參與該片的演員儘管不出鏡,但他們要貢獻自己的動作、表演和聲音。該系列計畫拍攝三部,史匹柏和傑克遜聯合執導的第一部現已關機,正處於後期階段。根據計畫,第二部將改由彼得·傑克遜單獨執導。

根據享譽全球的兒童漫畫《丁丁歷險記》改編成的電影三部曲,第一部影片將於明年在歐美上映.
法國《世界報》特刊3日刊登了對美國著名導演史匹柏的專訪.史匹柏從小就是《丁丁歷險記》的忠實讀者,一直希望把丁丁的故事搬上銀幕.早在 1983年《丁丁歷險記》作者埃爾熱去世前,他就購買了改編拍攝優先權.2002年,他得到了改編《丁丁歷險記》全集的授權.
史匹柏說,《丁丁歷險記》電影三部曲第一部將於2011年10月率先在《丁丁歷險記》的發源地——歐洲大陸上映,兩個月後登入美國.這部影片名為《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據稱是史匹柏執導的首部動畫影片,講述丁丁買了一隻名為“獨角獸”的古老船模送給阿道克船長,而這艘船曾經和一個海盜、紅色拉克姆寶藏有關,在朋友杜幫與杜邦偵探等人的幫助下,丁丁開始了冒險。
比利時著名漫畫家埃爾熱被譽為“丁丁之父”.他自1929年開始創作系列漫畫叢書《丁丁歷險記》,講述少年記者丁丁在世界各地旅行時的種種離奇經歷.。

原作者

埃爾熱
1907年5月22日,喬治·雷米(Georges Remi)在比利時的布魯賽爾出生。1924年,喬治·雷米開始使用埃爾熱(Herge)這個筆名。埃爾熱的發音和他的名字的開頭字母的法語發音相同。兩年後,埃爾熱在雜誌《比利時童子軍》上創造了《冒失鬼巡邏隊長托托爾》(Totor, Leader of the cockchafer Patrol),這就是丁丁的前身,丁丁獨特的髮型參考了埃爾熱弟弟小時候的樣子。
1929年1月10日,丁丁和白雪在兒童讀物《小20世紀報》上誕生。1934年,比利時的Casterman出版社成為《丁丁歷險

原作者 原作者

記》的出版商。並於同年遇見中國學生張充仁,促成埃爾熱創作生涯的關鍵性轉折。埃爾熱開始重視故事主線的重要性和真實背景的必要性。他開始認真對待丁丁的創作,而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遊戲筆墨。1939年,因埃爾熱的作品《藍蓮花》產生的深遠意義,作為《丁丁歷險記》的創作者受到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邀請。但因為隨後爆發的歐洲戰爭使之不能成行,使一直想往中國的埃爾熱引為憾事。 1942年,Casterman出版社決定從那時起將《丁丁歷險記》以全彩色(64頁)印刷出版發行,並要求埃爾熱將以前的版本改成彩色以使全套作品風格統一。1950年,埃爾熱完成《月球探險》後意識到:就象歷史事實和細節的精確的重要性一樣,創作中所涉及技術指數的精確性同樣重要。為此,他招募了一些合作者並成立了埃爾熱工作室。1960年,丁丁登上銀幕:比利時年青演員Talbot在《丁丁和神秘的金羊毛》中飾演丁丁。埃爾熱發現了這種現代藝術形式給他帶來了新的創作熱情。1969年,布魯塞爾的Belvision工作室根據《太陽的囚徒》創作了同名卡通片。1982年,為了慶祝埃爾熱的75歲生日,比利時天文協會將一顆新發現的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埃爾熱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中間。在比利時,只有兩個人最有名,一個是利奧波德二世,另一個就是丁丁。
1983年3月,埃爾傑與世長辭,共創作《丁丁歷險記》25部。埃爾熱死後獲得人們極高的評價。法國文藝界將他與科學幻想家儒勒.凡爾納其名並提,稱之為“名垂青史的漫畫家”,“兒童的良師益友”,“將不被重視的連環畫發展成偉大的藝術,和電影並肩媲美”。
半個多世紀以來,《丁丁歷險記》被譯成48種文字,迄今已銷售出2億多冊。丁丁同時影響了好幾代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少年兒童。據有關資料統計:在西歐,95%的兒童熟悉丁丁的故事;還有60%的青年和80%的父母表示喜歡丁丁這樣的朋友。其影響可見一斑。

影片段預告絮

影片由史蒂文·史匹柏和彼得·傑克遜聯手打造,是2011年最受關注的的大製作之一。同漫畫相比,電影中傑米·貝爾飾演的主人公丁丁在造型方面沒有太大改變,依舊身穿標誌性的藍色毛衣和棕色馬褲,只是腳下從白襪換成了黑襪。

本片採用“表演捕捉+CG動畫”的方式製作,史匹柏曾介紹說,之所以沒有採取真人演繹的方式是希望“丁丁”能儘量保持原來漫畫的獨特形象,動作捕捉不但可以保持住丁丁原來的形象,而且結合最先進

動畫版

《丁丁歷險記》動畫版

出 版: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原 產:比利時 類型:故事 集數:39集
簡 介:此卡通片來自比利時原版動畫,中國國內首次得到授權發行。全部39集,覆蓋丁丁眾多精彩而熟悉的冒險故

獨角獸號的秘密》中,尼克與西蒙同時獻聲,令人期待。 獨角獸號的秘密》中,尼克與西蒙同時獻聲,令人期待。

事,隨片附贈:草圖背後的秘密(紀錄片) 埃爾熱藝術風格之旅,是埃爾熱原創圖、草稿和梗概的首次近距離特寫。小花絮:卡通片里每一集,埃爾熱都會在劇中客串一下,一秒到三秒不等。總計36處以上……

丁丁和金羊毛

出 品:Alliance de Production
導 演:JeanJacques Vierne 主演:Demetrios Myri,Marcel Bozzuffi,Ulvi Uraz 時間:1961
簡 介:《丁丁和金羊毛》出品於1961年,影片的情節大致上是根據漫畫版中《獨角獸號的秘密》和《紅色拉克姆的寶藏》兩集故事所改編。不過故事發生的時間卻是設定在阿道克船長入住馬林斯派克大廳之後,也就是在漫畫版《紅色拉克姆的寶藏》故事完結後,所以對於這部電影可以乾脆看作是原著外傳形式的一部作品。

丁丁在鯊魚湖

出 品:暫無
導 演:暫無 主演:暫無 時間:1960
簡 介:丁丁和阿道克船長接到了卡爾庫魯斯教授的邀請去往西爾達維亞境內的弗萊希扎夫湖參觀他的最新發明,途

主創人員 主創人員

中,與杜幫和杜邦兄弟偶遇,於是結伴同行。飛行中,丁丁一行遭到了來路不明的暗算,飛機在弗萊希扎夫湖附近墜毀。少年尼科和妹妹努什卡救下了丁丁一行,並帶著他們來到了弗萊希扎夫湖畔的斯普羅克別墅……。


丁丁和我

(《Tintin et moi》/《Tintin og mig》)
出 品:丹麥
導 演:Anders Østergaard 類型:記錄片 時間:2003年
簡 介:丹麥2004年度十佳電影。《丁丁和我》是一部表現陰鬱黑暗的電影,它也許不會滿足有些人預料和期待的關於埃爾熱和丁丁的想像。它探究了埃爾熱的變化,從他生命中真實的丁丁到真實的阿道克,從光明和充滿活力的到黑暗和令人氣憤的世界…… 非洲--那狂熱而自由的大陸


《丁丁在剛果》

特別專題
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非洲都被描繪成一個“獅子出沒的地方”。《丁丁在剛果》的作者埃爾熱也顯然受了這種影響,除了書中指明丁丁的旅行的目的地是剛果外,我們幾乎在漫畫中找不到任何能表現那一定是剛果而非其他國家的信息,可能只是因為在埃爾熱看來,剛果作為比利時的殖民地,丁丁作為一個主人的身份去比較好一些。而非洲,也不過是一個各種大型野生動物出沒的地方。
至少,從漫畫中丁丁在剛果受到的歡迎來看,埃爾熱明顯是這樣認為的:任何一個勇敢的比利時人到那片獅子出沒的大陸去,都會受到禮遇,更何況聲名遠播的丁丁……

動畫特效

圖一。 圖一。

2009年4月,電影《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Secret of the Unicorn)結束了為期32天的實拍工作(即表演捕捉部分),這部分由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負責。之後這部影片被移交給了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後者要花18個月的時間精心打造該片的動畫和特效部分。
彼得·傑克遜早在《獨角獸號的秘密》開拍前,就曾讓威塔工作室(Weta Digital)製作了20分鐘的試驗片段,片段里的“丁丁”保持了原作的設計,但看起來並不卡通,細節非常逼真,頭髮絲、皮膚、衣服纖維都像真人一樣。這段試驗片段讓史匹柏吃下了定心丸,最終拍板決定開拍“丁丁”。

圖二。 圖二。

你一定很好奇,究竟這個丁丁會如何在忠於原著形象的同時,做到和真人一樣逼真呢?
《帝國》(Empire)網站為我們部分揭曉了答案,他們發布了“丁丁”電影版造型照的8個細節部分,如果你把這些細節拼到下面這幅圖(圖一)上,就能得到圖二:
你可以看到,這個圖還很不完整,目前只有八張,可能《帝國》網站在接下來的幾天還會繼續發布,最終將拼出“丁丁”的電影版造型。
3D立體電影《丁丁歷險記:獨角獸的秘密》(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將於2011年12月23日在北美地區上映,而北美以外的觀眾最早則可在同年10月末、11月初就看到該片。

圖一、圖二分析 圖一、圖二分析

同名圖書

圖書信息

書 名: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作 者:(比)埃爾熱 編繪,王炳東

出版社: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2-1

內容簡介

一天丁丁買了一隻古老的船模送給船長作為禮物,於是又一次驚險的歷險開始了。從一本古老的日記本上他們知道了這艘古老船模的歷史。獨角獸號--一個海盜和財寶的故事。在他們的朋友杜幫杜邦偵探的幫助下,丁丁,白雪和船長開始去揭開獨角獸號的秘密。儘管困難重重,丁丁還是成功了,並出發去尋找紅色拉克姆的財寶。

作者簡介

埃爾熱,原名喬治·雷米,1907年5月22日出生在布魯塞爾。十八歲時埃爾熱高中畢業加入《二十世紀日報》。與此同時,他在《童子軍》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第一部系列作品《冒失鬼巡邏隊長托托》,主人公是一個極愛冒險的偵察員,也是丁丁的原型。後來將托托的身份改成記者,並將名字改成了丁丁(TinTin)。為了讓讀者能對這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給丁丁頭上加上了一撮永遠上翹的黃頭髮,並給了一條機靈、可愛的狗。這條狗的名字是她戀人的名字:米盧(Miro)。在後來的英文版里,這條狗改名為“白雪”。

《丁丁歷險記》以15個月一本的周期快速創作,丁丁去了剛果、美洲、埃及,以濃郁的異國風情吸引著讀者。1934年,埃爾熱開始了著名的《藍蓮花》的創作,從此,丁丁不再僅僅是一個給西方人展示奇觀的導遊,而成為一個有友情、有痛苦、有勇氣、有智慧,正義的形象。也是從《藍蓮花》開始,埃爾熱在自己的繪畫中結合了中國的白描技法。樹立了自己的風格。更重要的是,《藍蓮花》使埃爾熱徹底破除了西方人對其他文明的偏見,開始以一顆平等開放的心態來描繪其他文明,並在今後的創作中將自由、解放和平等作為不變的主題。1929年到1983年,這54年,是丁丁不斷進行冒險的54年,也是丁丁漫畫從人物形象到藝術成就,到思想內涵,成長發展的54年。1983年3月3日,埃爾熱因貧血症去世,丁丁正在進行的在現在藝術世界的探險被迫終止。

相關影評

顧此“斯·彼”——《丁丁歷險記》 

詹姆斯·卡梅隆:史匹柏從我這兒借3D攝影機,從彼得·傑克遜那兒借動作捕捉,我倒想看看《丁丁》能否超越《阿凡達》的技術。
大衛芬奇:動作捕捉是好萊塢的未來趨勢,去探《丁丁》的班,我終於曉得老斯有多么狡猾了,如果我能早點兒勾到彼得·傑克遜,《班傑明巴頓奇事》就不用讓布拉德和凱特天天遭罪化妝了。 
 1929年,比利時人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誕生,這位漫畫少年比滿天飛的超人早了近十年。
1964年,跟普通高中生一樣,史蒂文·史匹柏背包里不是塞滿“俠字輩”美式漫畫,就是嬉皮寶典《在路上》,他從圖書館借來法文版《丁丁歷險記》完全是為了練法語。以圖片居多的漫畫讀起來本應無障礙,但他還是靠字典啃完。太過留心語法的史匹柏,連故事講了什麼都不記得。
1965年,紐西蘭小鎮,四歲的彼得·傑克遜蠕動著胖乎乎的身體在鄰居家無意翻到《丁丁歷險記》,從此收集品的種類多了此套漫畫。與史匹柏截然相反,傑克遜高中時對嬉皮文化完全不感冒,只醉心於丁丁的冒險世界。彼得小胖墩的魔幻冒險情趣那時已初露端倪。
1981年,《奪寶奇兵》強勢登入歐洲院線,74歲的埃爾熱像個孩子一樣興奮地坐在影院裡接受狂轟亂炸。“這才是真人版丁丁!”埃爾熱難掩激動,“世上只有史蒂文·史匹柏能夠拍好《丁丁歷險記》!” 
 1983年,助理遞給史匹柏一套《丁丁歷險記》,說是輿論吵瘋了,《奪寶奇兵》被譽為真人版《丁丁》。史匹柏這才發現,原來此黃髮少年,正是自己年少時當做法語書啃的漫畫主角。重讀《丁丁》,他被生動的角色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所側目。在倫敦拍《奪寶2》間隙,史匹柏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會見埃爾熱,商榷《丁丁》改編事宜。一周后,老漫畫家不幸辭世,史匹柏從他妻子那裡拿到改編權。
“他就是整個好萊塢!”世人予史匹柏如此讚譽,不僅因他意外多多的《大白鯊》讓暑期檔概念橫空出世。《第三類接觸》也好,《奪寶奇兵》也罷,抑或是深沉憂鬱的《辛德勒的名單》,史匹柏都成功橋接了孩童般天真和普世情緒,滿足了所有人對夢的渴求。 
 但無論是《奪寶奇兵》的探險世界,還是《侏羅紀公園》中擁有物理質地的恐龍CGI,都是工業光魔的傑作。夢工廠雖貢獻不少優質動畫,但始終沒扛起好萊塢科技革新重擔的能力,因此,史匹柏只能更多的仰賴工業光魔,可盧卡斯忙著數星球大戰的周邊收益,拱手將當年技術梟雄的位置送與他人,這間接導致了後來斯式大片越來越少。
現在的史匹柏,商人是主業,導演更像是一個副業行為,他為之瘋狂的,是拍賣座的商業大片,所以不是丁丁迷的他會握著丁丁的著作權整整25年,等待合適的時機和技術,而真正的丁丁迷彼得·傑克遜,被史匹柏拉上船後,當之無愧成了打造丁丁世界的關鍵角色。史匹柏拍了一個月,彼得·傑克遜後期做了一年,按照時間比例粗粗換算,你大概曉得《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真正的幕後推手是誰了吧! 
2004年,第76界奧斯卡頒獎典禮後台,《指環王3》斬獲11項大獎,彼得·傑克遜心情嗨到爆。眾人上前祝賀,史蒂文·史匹柏也是其中一位。寒暄後,史匹柏把他拉到一旁,神秘兮兮的說:“我這裡有部藏了20年的《丁丁歷險記》,小白狗需要做特效,有興趣沒?”數月後,傑克遜呈上“小狗白雪”的動畫短片,他親自裹著動作捕捉服演示高科技的工作原理,並以丁迷身份在老斯耳旁吹風——新動作捕捉動畫技術用在丁丁身上絕對給力。當場震驚的斯導立即推翻原定的真人電影概念,拍大腿與彼得定下合作。彼得·傑克遜對丁丁的熱誠(關鍵就在那部親自演示的動作捕捉視頻吧!),以及維塔STUDIO所展現的高性價比特性,外加卡梅隆的3D攝影器材所帶來的影像躍進,史匹柏終於完成了技術上另一次成功的“拉幫結派”。 
 自《指環王》後,彼得·傑克遜就漸漸脫離了早期低成本cult“壞品味”,開始走有格調、有精緻、有氣宇、有好萊塢的四有路線,電影世界觀的呈現美輪美奐。再看看現今特效公司人手一套的《指環王》電影設定大全,就知道彼得·傑克遜的“造假”能力,已是教科書地位了!當年埃爾熱不出歐洲,靠一本《國家地理雜誌》就寫出了全世界環遊的《丁丁歷險記》,在中土世界打洞、在帝國大廈頂打飛機的彼得·傑克遜,同樣可以做到面向電腦,週遊世界。

《丁丁歷險記》沒有革命性的特效技術,用的還是現在爛大街的動作捕捉,但讓動作捕捉界的鼻祖維塔工作室來操持,又該另當別論。維塔製作格魯姆時,世界上只有維塔的人才知“動作捕捉”這個詞;當維塔將人的動作、表情甚至情感安到了一個大猩猩身上,動作捕捉這才成為特效界最具鋒芒的辭彙;當維塔幫詹姆斯·卡梅隆將《阿凡達》的大藍人做的神乎其技,史匹柏明智的棄工業光魔選擇維塔,沒有其他,唯有彼得·傑克遜——現今數字領域最具開拓力的傢伙。
第一次接觸動作捕捉的史匹柏,說只比XBOX大三倍的設備就能捕捉演員表情、動作,再轉換成數字圖像,這讓他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畫家。可當老斯興奮不已時,彼得·傑克遜用當初瞅詹姆斯·卡梅隆的眼神那樣好笑的瞪著他,因為某種程度上,《丁丁》是他所作過的特效最簡單的一部電影,角色都是人類,沒有尖耳朵沒有小矮人沒有食人樹,唯一的非人類——小狗白雪還直接電腦生成。可難度係數低並不意味著《丁丁》會無聊,牛逼的彼得·傑克遜可以讓一頭大猩猩跟美女眼神交流千轉百回,也可以讓黃毛小記者變得像007那樣偉岸有男人味。當然,他跟卡梅隆借的3D攝影機一時半會兒是還不了了。
“如果當年我沒讀過《丁丁歷險記》,《指環王》的導演或許就不叫彼得·傑克遜。”很多影帝導演會胡說八道以增強使命感,但彼得·傑克遜當年淚流滿面地說《指環王》好的時候,拍出了讓我們震驚到差點尿褲子的電影,當他這樣說《丁丁歷險記》時,我們可以期待又一次的集體生理失控!! 

2011好萊塢影視略覽

2011年7月,英國權威電影雜誌《TOTAL FILM》對上半年的好萊塢影壇進行了總結,並展望下半年影事。  

3D電影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