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

web2.0

web2.0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網際網路模式)的新的一類網際網路套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套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繫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網際網路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網際網路新的發展趨勢。Web2.0是創新2.0模式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典型體現。

基本信息

概念詮釋

Web2.0

web2.0web2.0

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網際網路模式)的新的一類網際網路套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套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繫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網際網路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網際網路新的發展趨勢。Web2.0是創新2.0模式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典型體現。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由被動地接收網際網路信息向主動創造網際網路信息邁進!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網際網路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式設計師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套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套用向全面大量套用發展。
總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套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網際網路新一代模式。Web2.0是信息技術發展引發社會變革所帶來的面向未來、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典型體現,是由專業人員織網到所有用戶參與織網的創新民主化進程的生動注釋。

Web 2.0特徵

1、多人參與  

 Web1.0里,網際網路內容是由少數編輯人員(或站長)定製的,比如各入口網站;而在Web2.0里,每個人都是內容的供稿者。

2、人是靈魂  

 在網際網路的新時代,信息是由每個人貢獻出來的,各個人共同組成網際網路信息源。Web2.0的靈魂是人。

3、可讀可寫網際網路  

 在Web1.0里,網際網路是“閱讀式網際網路”,而Web2.0是“可寫可讀網際網路”。雖然每個人都參與信息供稿,但在大範圍里看,貢獻大部分內容的是小部分的人。

4、Web2.0的元素  

 Web2.0包含了我們經常使用到的服務,例如部落格、播客、維基、P2P下載、社區、分享服務等等。部落格是Web2.0里十分重要的元素,因為它打破了入口網站的信息壟斷,在未來里,部落格的地位將更為重要。  

 5、個人看法  

 Web2.0實際上是對Web1.0的信息源進行擴展,使其多樣化和個性化。

web2.0的主要特點

web2.0的主要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web2.0web2.0

(1)用戶參與網站內容製造。與web1.0網站單項信息發布的模式不同,web2.0網站的內容通常是用戶發布的,使得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製造者,這也就意味著web2.0網站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參與的機會,例如部落格網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戶創造內容的指導思想,而tag技術(用戶設定標籤)將傳統網站中的信息分類工作直接交給用戶來完成

(2)web2.0更加注重互動性。不僅用戶在發布內容過程中實現與網路伺服器之間互動,而且,也實現了同一網站不同用戶之間的互動,以及不同網站之間信息的互動。

(3)符合web標準的網站設計。web標準是目前國際上正在推廣的網站標準,通常所說的web標準一般是指網站建設採用基於xhtml語言的網站設計語言,實際上,web標準並不是某一標準,而是一系列標準的集合。web標準中典型的套用模式是“CSS+DIV”,摒棄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優點之一是網站設計代碼規範,並且減少了大量代碼,減少網路頻寬資源浪費,加快了網站訪問速度。更重要的一點是,符合web標準的網站對於用戶和搜尋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網站與web1.0沒有絕對的界限。web2.0技術可以成為web1.0網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誕生的網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電子商務網站的免費信息發布和網路社區類網站的內容也來源於用戶。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術而在於指導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術,但技術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採取的手段。web2.0技術本身不是web2.0網站的核心,重要的在於典型的web2.0技術體現了具有web2.0特徵的套用模式。因此,與其說web2.0是網際網路技術的創新,不如說是網際網路套用指導思想的革命。

Web2.0技術

對於Web2.0概念的說明,通常採用典型eb2.0網站案例介紹,加上對部分eb2.0相關技術的解釋,這些Web2.0技術主要包括:部落格(BLOG)、RSS、百科全書(Wiki)、網摘 、社會網路(SNS)、P2P、即時信息(IM)等。
下面是對Web2.0相關技術的簡單介紹(有關內容來源搜狐網站Web2.0專題:http://it.sohu.com/s2005/web2info.shtml)
  Blog——部落格/網誌
Blog的全名應該是Web log,後來縮寫為Blog。Blog是一個易於使用的網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發布想法、與他人交流以及從事其他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RSS
RSS是站點用來和其他站點之間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也叫聚合內容)的技術。最初源自瀏覽器“新聞頻道”的技術,現在通常被用於新聞和其他按順序排列的網站,例如Blog。
WIKI——百科全書
Wiki--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Wiki站點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訪問者)維護,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展或者探討。
Wiki指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格線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創建、更改、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必要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領域的知識。
網摘
“網摘”又名“網頁書籤”,起源於一家叫做Del.icio.us的美國網站自2003年開始提供的一項叫做“社會化書籤”(Social Bookmarks)的網路服務,網友們稱之為“美味書籤”(Delicious在英文中的意思就是“美味的;有趣的”)。
SNS——社會網路
Social Network Sofwaret社會性網路軟體,依據六度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
P2P——對等聯網
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peer在英語裡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夥伴”等意義。這樣一來,P2P也就可以理解為“夥伴對夥伴”、“點對點”的意思,或稱為對等聯網。目前人們認為其在加強網路上人的交流、檔案交換、分布計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IM——即時通訊
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er,簡稱IM)軟體可以說是目前我國上網用戶使用率最高的軟體。聊天一直是網民們上網的主要活動之一,網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已經從初期的聊天室、論壇變為以MSN、QQ為代表的即時通訊軟體。大部分人只要上網就會開著自己的MSN或QQ。
作為使用頻率最高的網路軟體,即時聊天已經突破了作為技術工具的極限,被認為是現代交流方式的象徵,並構建起一種新的社會關係。它是迄今為止對人類社會生活改變最為深刻的一種網路新形態,沒有極限的溝通將帶來沒有極限的生活

套用

1、 Blog(from wiki)

歷史:
Blog一詞本起源於 weblog,意思是網上日誌。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編輯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將一些類似blog的網站收集起來,寄給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隨後將名單發布在CamWorld網站上,許多人亦陸續將blog的URL給Cameron,慢慢的,一個新的網路社區儼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個weblog 目錄,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縮略詞“blog”,成為今天常用的術語。但是,blog 真正開始快速發展的轉折點,是在1999年6月,當時Pitas開始提供免費的weblog服務,緊接著8月,Pyra lab推出了現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簡單易學的說明,以及能通過FTP直接將blog發表在個人網站上的功能,這帶給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經有了很多Blog託管服務商(BSP),業內人士對其盈利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Blog的特點
Blog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並且不斷更新。blog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回溯引用(trackback)和迴響/留言/評論(comment)的方式來進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語,也借鑑了大量檔案管理用語。一個blog亦可被視為一個檔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與傳統檔案不同的是,blog的寫作者(blogger),既是這份檔案的創作人(creator),也是其檔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採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術,所有的RSS檔案都必須符合由W3C發布的XML 1.0規範。對讀者來說,可以通過RSS訂閱一個blog,確知該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對Blog作者來說,RSS可以使自己發布的文章易於被電腦程式理解並摘要。
對知識管理和創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態和途徑。對漢語為母語的人而言,blog寫作既接續了漢語筆記文學的優秀傳統,更充分鼓勵了個人表達。從交往形態考察,網誌空間(blogosphere)設定了積極的讀者、作者、編者互動轉換關係,“言者互重,閱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麼是Tag?
Tag(標籤)是一種更為靈活、有趣的日誌分類方式,您可以為每篇日誌添加一個或多個Tag(標籤),然後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誌,並且由此和其他用戶產生更多的聯繫和溝通。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與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傳送到全球Blog空間,和全世界的人們共同分享。
Tag體現了群體的力量,使得日誌之間的相關性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大大增強,可以讓您看到一個更加多樣化的世界,一個關聯度更大的Blog空間,一個熱點實時播報的新聞台。Tag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網路新體驗……
當然,您也可以簡單地把一個Tag(標籤)理解為一個日誌分類,但是Tag和分類的不同之處也很明顯:
首先,分類是您在寫日誌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寫完日誌之後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時為一篇日誌貼上好幾個Tag(標籤),方便自己隨時查找,而原先一篇日誌只能有一個分類;
再次,當您積累了一定數量的Tag之後,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經常寫的是哪些話題;
最後,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樣的Tag(標籤),進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您寫了一篇到西湖旅遊的日誌,原來您都是把這一類的日誌放到自己的“驢行天下”分類下,但是有了Tag之後,您可以給這篇日誌同時加上“旅遊”、“杭州”、“西湖”、“驢行天下”等幾個Tag,當瀏覽者點擊其中任何一個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這篇日誌。同時您自己也可以通過點擊這幾個Tag,看看究竟有誰最近也去了杭州旅遊,或許你們還可以交流一下旅遊心得,成為下一次出遊的夥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會性網路軟體,依據六度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並且無限擴張自己的人脈,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取一點,得到該人脈的幫助。
SNS網站,就是依據六度理論建立的網站,幫你運營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種用於共享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範,起源於網景通訊公司的推"Push"技術,將訂戶訂閱的內容傳送給他們的通訊協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個解釋的其中一個: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簡單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豐富站點摘要)
但其實這三個解釋都是指同一種Syndication的技術。
目前RSS規範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風格不同,制定標準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脈相承。1.0版更靠攏XML標準。
RSS目前廣泛用於blog、wiki和網上新聞頻道,世界多數知名新聞社網站都提供RSS訂閱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詞源自夏威夷語??里,中文譯為“維基”,也被稱為“維客”。

Wiki指的是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優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用某個領域的知識。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wiki系統-WikiWikiWeb,並用它建立了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沃德?坎寧安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並且實現了支持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這個系統是最早的WIKI系統。從1996年至2000年間,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圍繞著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不斷發展出一些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從而使Wiki的概念不斷得到豐富。同時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傳播,出現了許多類似的網站和軟體系統。
Wiki的歷史不長,無論是Wiki概念本身,還是相關軟體系統的特性,都還在熱烈的討論中;所以怎樣的一個站點才能稱得上是一個Wiki系統還是有爭議的。與Wiki相關新近出現的技術還有blog,它們都降低了超文本寫作和發布的難度。這兩者都是同內容管理系統密切相關的。
Wiki的特點:
使用方便
維護快捷:快速創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頁面(這也是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簡單:用簡單的格式標記來取代 HTML 的複雜格式標記。(類似所見即所得的風格)
連結方便:通過簡單標記,直接以關鍵字名來建立連結(頁面、外部連線、圖像等)。
命名平易:關鍵字名就是頁面名稱,並且被置於一個單層、平直的名空間中。
可增長
可增長:頁面的連結目標可以尚未存在,通過點擊連結,我們可以創建這些頁面,從而使系統得以增長。
修訂歷史:記錄頁面的修訂歷史,頁面的各個版本都可以被獲取。
開放性
開放的形式自由的:社群內的成員可以任意創建、修改、或刪除頁面。
可觀察:系統內頁面的變動可以被來訪者清楚觀察得到。
由於Wiki的自組織,可增長以及可觀察的特點,使Wiki本身也成為一個網路研究的對象。對Wiki的研究也許能夠讓人們對網路的認識更加深入

理論技術

1、 六度關係理論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米格蘭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這個理論可以通俗地闡述為: 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六度分隔”成為人際關係世界中無可否認而又令人震驚的特徵,許多社會學上的深入研究也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這一特徵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瓦茨教授領導的EMAIL試驗也再次證明了這一人際關係世界中驚人的規律。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六十億人怎么可能真的構成如此緊密的相互關聯呢?是網際網路使一切成為現實。

2、 Xml

XML即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標記是指計算機所能理解的信息符號,通過此種標記,計算機之間可以處理包含各種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義這些標記,既可以選擇國際通用的標記語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這樣由相關人士自由決定的標記語言,這就是語言的可擴展性。XML是從SGML中簡化修改出來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並不是一種技術。它實際上是幾種已經在各自領域大行其道技術的強強結合。Ajax混合了:
* 基於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實現動態顯示與互動
* 通過XML和XSLT進行數據交換及處理

*用XMLHttpRequest實現異步數據讀取;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術
直觀一點的說Ajax能夠實現不刷新瀏覽器視窗(當然更不用安裝額外的外掛程式)而滿足用戶的操作,現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網站,很多是用這項技術實現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統雖然沒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經暗合容Ajax,實現了不刷新網頁提供動態內給用戶。

Web2.0到Innovation2.0

拋開紛繁蕪雜的Web 2.0現象,進而將其放到科技發展與社會變革的大視野下來看,Web 2.0可以說是信息技術發展引發網路革命所帶來的面向未來、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典型體現,是由專業人員織網到所有用戶參與織網的創新民主化進程的生動注釋。

也有人認為創新2.0(Innovation 2.0)的提法是從WEB2.0引申過來的。WEB2.0是要讓所有的人都來參加,全民織網,然後用軟體,機器的力量使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瀏覽。如果說WEB1.0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網,WEB2.0是以人為出發點的網際網路。因此,創新2.0也是讓所有人都參加創新,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讓知識和創新共享和擴散。如果說創新 1.0是以技術為出發點,創新2.0就是以人為出發點,以人為本的創新,以套用為本的創新,是開放創新、共同創新、以用戶為中心的套用創新。

科技創新是各創新主體、創新要素互動複雜作用下的一種複雜湧現現象,是技術進步與套用創新的“創新雙螺鏇結構”共同演進的產物。創新2.0涉及大的科技管理問題,也就是複雜性科技創新一文中提及的國家和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比Web2.0的概念要大得多。而Web 2.0應是Innovation 2.0在網際網路套用方面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創新2.0強調公眾的參與,倡導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讓知識和創新共享和擴散。如果說創新1.0是以生產為導向、以技術為出發點,創新2.0則是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導向、以套用和價值實現為核心的創新。在這種視角下,Web2.0實際是創新2.0模式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典型案例。創新2.0的典型案例還包括開放原始碼自由軟體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提出的微觀裝配實驗室(Fab Lab)等。開放、參與、協作特徵的政府2.0模式,也正是創新2.0在政府管理領域的創新實踐。創新1.0是以企業、政府為核心為用戶生產市場產品以及公共產品,創新2.0視野下的企業2.0政府2.0則強調以用戶為中心,用戶參與共同創造獨特價值、塑造公共價值。

參見燾江博文:Innovation 2.0: Beyond Web 2.0
http://bbs.mgov.cn/viewthread.php?tid=2245

以及《政府2.0:創新2.0視野下的政府創新》一文。

現有產品

wiki百科、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齊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優友天際網 、愛米網 、linkist 、新浪點點通、skype、億友、cyworld、新浪名博、土豆網、豬八戒威客網、即問即答網
現在說說web2.0的具體套用。
歷史很重要。對一個技術的學習也應當從歷史出發,通過其在時間形成歷史的流變,得以知曉現狀,甚至能夠預知未來。
那Web 1.0是什麼呢?
他們說,記得靜態HTML的WWW時代么?
(那個時代的WWW套用、人們的Web體驗、對社會的影響如何?)
那么動態HTML和靜態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對了,他們是真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響上,與1.0相比,擴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現的數據存儲在資料庫中,通過Web服務端的程式,套用戶的請求,取出數據,加上事先設計的模板,動態的生成Html代碼,傳送到用戶的瀏覽器那裡。
他是1.0系列,應為用戶在瀏覽器中所見和Web 1.0一樣,它有0.5的升級,因為數據不是事先製作並發布,而是動態生成,和用戶的需要互動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變化是在哪裡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變的,會繼續朝著什麼方向改變網際網路和社會呢?)
更新:關於各個版本的差別,看看亞馬遜的例子。
事情沒有那么幸運,Web 2.0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階段,是促成這個階段的各種技術和相關的產品服務的一個稱呼。所以,我們無法說,Web 2.0是什麼,但是可以說,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條目下列出了這些條件:
* CSS 和語義相關的 XHTML 標記
* AJAX 技術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簡潔而有意義的 URLs
* 支持發布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會性網路元素
必須具備的要素有:
* 網站應該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系統內外倒騰。
* 用戶在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 完全基於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過瀏覽器完成。
(以上內容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百科)
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對於其中談到的幾個要素,大家還是公認的。
- 基於RSS/ATOM/RDF/FOAF等XML數據的同步、聚合和遷移。
數據不再和頁面和網站混粘在一起,它獨立了,它跟著用戶走。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徵。這也是為什麼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網誌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獨立的一則則的網誌。
獨立,然後有物理表現。現在,就能讓他們活躍起來。透過對XML數據的處理,這些內容能被自由的組合,被各種應用程式,不論是Web程式還是桌面程式等呈現和處理。
(更新:參看商業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當然??
內容跟著人走,內容又能夠被用戶自由的組合,也就是說,用戶能夠自由的藉助內容媒介,創建起一個個的社群,發生各種社會性的(網路)行為。
此外還有標籤以及建立在開放標籤系統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個公認的因素是開放API,這個技術性稍強些,得另花時間研習,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個大筐,裝了好多東西)
從Web套用的產品/服務生產者角度來說,該如何創建Web 2.0的產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這么幾點,一個是微內容(這裡有定義),一個是用戶個體。除了這兩個最基本的之外,還可以考慮社群內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內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戶所生產的任何數據都算是微內容,比如一則網誌,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籤,喜好的音樂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它的數量、重要性,還有我們對它的依賴,並不亞於那些道貌岸然、西裝革履的正統文章、論文、書籍。
對微內容的重新發現和利用,是網際網路所開創的平等、***、自由風氣的自然衍生,也是網際網路相關技術消減信息管理成本之後的一個成果。
我們每天都生產眾多的微內容,也消費著同樣多的微內容。對於Web 2.0來說,如何幫助用戶管理、維護、存儲、分享、轉移微內容,就成了關鍵。
用戶個體。對於Web 1.0的典型產品/服務來說,用戶沒有具體的面貌、個性,它只是一個模糊的群體的代名詞而已。但是對於Web2.0的產品和服務來說,用戶是個實實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務的,是具體的人,而不是一個如同幽靈般的概念。並且,這個人的具體性,會因為服務本身而不斷地充實起來。
如何為這個具體的個體服務,是Web 2.0設計的起點。
因此,一類可以被稱作Web 2.0的產品/服務將是這樣:
服務於用戶個體的微內容的收集、創建、發布、管理、分享、合作、維護等的平台。
這是表。
里呢,恐怕就設計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內容的XML表現;微內容的聚合;微內容的遷移;社會性關係的維護;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質,是否就是開源、參與、個人價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許多方面起頭並進又相互牽連的一個新的階段的到來。因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那么,對於Web開發人員來說,Web2.0意味著什麼呢?
他們說Web2.0階段,Web是一個平台,或者說,Web正在變得可程式,可以執行的Web套用。野心家們構想這個它的終極目標是Web OS。
Web 1.0時候,Web只是一個針對人的閱讀的發布平台,Web由一個個的超文本連結而成。現在的趨勢發生了變化,Web不僅僅是Html文檔的天下,它成了互動的場所。
Web 2.0 Conference網站的橫幅引用Jeff Bezos的話說“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體來講,他們說Web成為一個開發環境,藉助Web服務提供的編程接口,網站成了軟體構件。
這些,就是Web Service的目標吧,信息孤島通過這些Web Service的對話,能夠被自由構建成適合不同套用的建築來。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編程接口衍生出的各種套用。
為什麼要開放APIs,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業方面的技術策略。當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是什麼呢?
這種互動不僅體現在不同的網站服務之間,同時還體現在用戶和Web之間在瀏覽器上的互動。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味書籤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關的一個原因。
在Web頁面上使用桌面程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這恐怕也是Web可程式的一個方面,Web頁面不再是標記和內容混合那樣的簡單,它就是一個可以編程的地方(是這樣理解吧?)
有人反對說,AJAX的使用對搜尋引擎不友好,只有Web 1.0的站長才關心這個事情吧,在Web 2.0時候,站長應該關心的是用戶參與的便利、用戶的自由度,至於搜尋,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著操心,Google不是已經順應這個趨勢,讓大家主動提交了么?
可程式的第三個方面,是否在於Web套用和桌面套用之間的無縫連線趨勢的出現?類似這裡說的“從工具上,是由網際網路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
......
自己不是專業開發人員,對Web OS的學習就點到為止,下次換個方向,否則我非頭大不可。
---------------------
cathayan和Live21說Web 2.0其實思路很古老,就是internet 1.0的回歸。
Live21那裡提到“關於概念的炒做應該不是一次兩次的問題了”。
提到概念炒作,我還真見到過,今天在一篇報導中看到作為WEB 2.0的BSP的字眼,好笑得很。
不過,我真想說明,在目前中文Blog空間內能查閱到的學習、探討Web 2.0的資料都不是炒作,因為包括我在內,大家都沒有任何商業背景(注意,新聞報導中的那些Web 2.0除外)。
[Web 2.0是個歷史學的概念,而非是個技術性的概念,它是對Web發展歷史斷代的成果。對這個概念的梳理,能幫助我更好的把握網際網路正在發生的技術與文化。]
中文網誌圈談論的Web 2.0內容摘要:
- “我覺得最有價值的一個是, web套用的數據格式開始逐漸出現了交換“標準”...這些標準...更加容易被機器自動化處理...能幫助人更好地過濾和定製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務將以web service的形式來提供,...這使得web 服務可以被互相集成, 從而誕生更多新的服務...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過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 而現在的越來越多的套用更加關注人,也就是所謂“社會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進正在被越來越重視...”[老冒:朝web 2.0潑點冷水]
- “RSS逐漸成為線上內容提供服務的標準發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內容的興起。My 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務。同時提出了值得密切關注的一些發展中領域,其中包括搜尋技術,個性化,User-Generated內容(包括 blog,評論,圖像和聲音),音樂,短視頻和Accessibility(易訪問性)”[Owen:Mary Meeker新作 - 關於Digital World的發展報告的摘取]
- “我們談論的Web2.0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可讀寫的網路,這種可讀寫的網路表現於用戶是一種雙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說網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關係由傳統的“Push”模式演變成雙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對於Web服務的開發者來說,Web2.0帶來的理念是服務的親和力,可操作性,用戶體驗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體驗可讀寫的Web服務]
- “web 2.0是一種可以被分發的信息概述,web文檔被格式化成了web數據。我們不會再看到不同舊地信息,現在我們所注意到是一種聚合、再混合內容的工具。”[songzhen:也說Web 2.0的翻譯]
- “從這些套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於傳統的HTML,同樣的功能實現將變得非常複雜和不穩定,數據的再生產和交換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這個標準最終要的貢獻就是使得網際網路的大部分網站變得可程式:類似的例子還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機制,這些機制都是依賴XML/RPC實現的。當初為Lucene設計一個RSS/XML的接口也是為了這個初衷,它使得全文檢索服務可以輕鬆的嵌入到各種套用中,通過關鍵字將各種內容之間實現更豐富的關聯(Well Referenced)。”[車東:RSS,簡單協定使得網際網路可程式]
-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來說,更好的聚合應該基於個人知識管理和人際關係管理)很顯然應該成為新一代或者說web2.0架構的核心之一。還有,你會重新發現,恰好是分散帶動了聚合,聚合促進了分散,通過聚合的思維,網際網路的網路狀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密集,web2.0就變得越來越有趣味,它將web1.0時代的碩大節點即入口網站不斷消解,去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自然網路圖譜。”[Horse:rss,聚合的無數可能]
- “新的web2.0網站都依賴於用戶參與、用戶主導、用戶建設”。[Horse:Web 2.0這個詞]
- Keso:Web 1.0與Web 2.0的區別
- 簡單的說,web1.0的主要交流方式是人與機,而web2.0的交流平台是網路中的人與人。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門戶,成為一個新的中心,但這裡有一個重大的區別。門戶是唯讀的,它帶有某種鎖定的性質。你可以離開門戶,但你無法帶走門戶的內容。Bloglines則完全不同,你覺得它好用,就會繼續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歡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導出你的OPML,到另一個 RSS訂閱網站,或者乾脆用客戶端軟體瀏覽同樣的內容。所以,像Bloglines這樣的網站,是可寫的,你可以導入,也可以導出。就像你對信息擁有選擇權,對服務提供商也同樣擁有選擇權,沒有人可以鎖定你,主動權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說信息選擇權]
-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 2.0服務,通過開放API獲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並藉助外部的力量,讓用戶獲得了更好的體驗。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開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尋今年3月才開放API,很快就產生了大量的創造,大大擴充了可搜尋的檔案格式。”[Keso:開放API]
- “歸納:web1.0天天談門戶,web2.0談個人化;web1.0談內容,web2.0談套用;web1.0商業模式,web2.0談服務;web1.0談密閉、大而全,web2.0大家談開放、談聯合;web1.0網站中心化,web2.0談個人中心化;web1.0一對一,web2.0談社會性網路;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干了什麼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乾什麼呢。。。”[van_wuchanghua:發現了N.HOOLYWOOD,我還知道你今年夏天要乾什麼]
- “我認為Web2.0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特性: 個性化的傳播方式. 讀與寫並存的表達方式. 社會化的聯合方式.標準化的創作方式. 便捷化的體驗方式.

典型網站

國內典型的Web2.0網站主要包括一些以部落格和社會網路套用為主的網站,尤其以部落格網站發展最為迅速,影響力也更大,例如部落格網(www.bokee.com)、DoNews IT社區(www.donews.com)、百度空間(post.baidu.com)、新浪部落格 (blog.sina.com.cn)、QQ空間、騰迅部落格等。

網站列表

Goodstorm, 這個網站的競爭對手有 Zazzle
Goodstorm是一個這樣的網站: 假設你是一個非贏利組織, 或政治組織, 或甚至你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家, 網站為你在該站建一個商店, 網站為你生產製作並將你的產品(如T恤衫)
運送給客戶! 作為政治組織, 或非營利機構, 你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你們的主張;作為藝術家, 你希望你的設計為更多的人欣賞和接受, Goodstorm可以幫你在T恤衫上印上你的LOGO標誌, 以達到宣傳的效果.

Oodle正式增加了”事件”和”票務”作為新的類別.
這看上去是Meetupevents和一些票務經紀功能的組合, 這一調整為網站增加了營業收入, 看來是一個明智之舉.
Gravee的商業模式很有意思, 它除了整合來自Google, MSN和Yahoo(Alexa即將推出)的搜尋結果外, Gravee允許出現在搜尋結果頁面上的網站可以分成Gravee的廣告收入.根據gravee的廣告分享計畫, 當一個用戶點擊了Gravee上的廣告後, 由此所產生的收入的70%分配給搜尋結果頁面上的10個網站, 即每個網站分到7%的收入.如果你的網站加入Gravee聯盟, 即在你的網站安裝Gravee的搜尋框, 這樣,由你的網站帶來的流量的收入的35%就歸你所有!

Quimble 線上提問網站, 你可以創建一個問卷, 將有很多的人一起來回答你的問題.

你也可以將有關這一問卷的一段代碼植入你的自己的網站或blog, 或有你的朋友RSS訂閱你的提問, 以實現和朋友的共享.

ajchat類似 Meebo, Gtalkr, e-messenger.net之類的工具!

StreamLoad, 個性化, 安全的存放, 歸類, 共享和重新獲取視頻, 圖片, 音樂以及其他各類檔案的網站.

iLoveTravelStories共享旅遊故事的新網站. 用戶可以對故事進行投票評級.

SaleHug是一個銷售blog, 其目標是提供一個快捷簡單的方法, 方便用戶找到想找的商品和品牌.地面的店主可以將自己在出售的商品信息向網站傳送, 但是最終是否被網站使用取決於該商品的特性. 如果網站認為不合適, 那么該商品的信息就不會在該網站顯示.

BubbleShare來自加拿大的圖片共享網站, 使用非常的簡單! 用戶可以不用註冊即可上傳圖片. 基於相冊管理圖片, 每個相冊可以放置100張相片, 並被分配一個用久的URL連結, 可以任意拖放圖片以調整圖片的順序. 還有圖片縮放和添加音頻評論的功能. 訪客可以評論相片, 可以RSS訂閱. 但是BubbleShare沒有使用tag和tag搜尋, 也許是基於相冊管理圖片的原因, 不用tag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v4s網站, 點擊這裡 送聲音留言或郵件至任何信箱或skype的聯繫人.在GoogleTalk將’deedJobs”加為好友, 用’hello”問個好, Gtalk就帶你進入一個很友好的界面, 即Indeed的工作搜尋引擎. 不錯的工具.

KritX, blog評論聚合. 隨著blog的流行和火爆, 每天數以百萬計的網民在各類blog站點留下評論, 內容涉及影視, 音樂, 讀書計餐飲評論等. KritX對這些blog評論進行聚合.

同類網站有:Blogcritics、microformats、StructuredBlogging

Talk Digger是新近出現在網際網路的用於發現, 跟蹤和加入某個話題討論的新手段.它的使用很簡單: 你手頭肯定會有某個新聞的URL(頁面連結), 或一個產品的URL, 或其他的頁面. 如果你想知道別人是怎樣看或評論這些URL上的內容的, 你只需要將此URL複製並貼上到Talk Digger上的搜尋框裡, 並進行搜尋.搜尋出來的結果將是與此URL有關的一些連結, 從中你可以知道別的人是如何在評價這些時件或產品的.

Gliffy - 是由一系列線上套用的組成, 旨在為了取代昂貴和難以使用的客戶端軟體。 它可以在任何瀏覽器上面使用。gliffy 的第一個版本主要是關於的文檔的創建, 目前為止支持下列幾種文檔
(1) 圖表
(2) 工作流文檔
(3) 數據類圖
(4) 網路圖
(5) 資料庫設計模式
(6) web布局圖形
有些像是Visio 的線上版本
yashi——一個視頻片斷的託管服務提供商

不用註冊也可以上傳視頻檔案, 非會員單個檔案最大是10M,而會員的單個檔案增加到20M; 支持將video 引用到個人的blog上面去 odle搜尋分類廣告的搜尋引擎, 最近該搜尋引擎將增加一個”事件”(events)的欄目. 現有的欄目有For sale, Cars, Housing, Jobs和其他一些服務. 增加了”事件”欄目以後, 可望為網站帶來諸如票務銷售及相關服務的營收.Oodle一直流量平平, 近來作為主要數據來源的Craigslist又斷了對其內容的支持.

PodTranscript是一個僱傭人工將播客檔案(視頻和音頻)轉換為文本檔案的服務網站. 現階段推出免費的轉換服務, 但只提供15分鐘播客內容的轉換服務. 該網站即將推出收費的轉換服務, 費用在每30分鐘10美元左右.類似的有我們近來剛剛介紹的 Castingwords, 這家也提供同樣的服務.

gOFFICE是一個基於瀏覽器的線上辦公室工具軟體. 現階段提供字處理及桌面出版系統. 該站點可以直接從網站列印高質量的文檔而無需使用word, 輸出的是PDF文檔. 站內有文本模板庫, 可以無限量上傳文檔. 支持電子表格及演示系統(類似PowerPoint的幻燈片). 更多的功能尚在開發中.

FeedmarkerRSS閱讀器 社會性書籤, 相當於 del.icio.us bloglines
Boltfolio 提供線上存儲影音檔案, 圖片交換, 記錄思想, 並且去認識相同興趣愛好的人, 目前主要服務有:

(1) 提供無限空間,存儲影音檔案, 圖片,blog
(2) 利用攝像頭或者麥克風,製作小電影
(3) 分享, 支持IM, RSS, Email

MusicStrands可以搜尋到不少樂隊的音樂, 提供從Amazon和iTunes購買音樂的頁面連結. 此網站提供了不少2.0的功能, 包括SNS,用戶推薦及標籤tagging等. 是一個不錯的發現新的音樂的工具.
Google音樂搜尋(Google Music Search)也提供這個服務.
GreedyMe,可以從諸如Amazon等網站導入你的購買意向, 並與家人和朋友分享. 運用書籤意方便地從別的站點導入這些購買意想

Multitap社會性站點, 為電腦遊戲玩手提供一個共享遊戲截圖的平台.

RssHut來自各個資訊站點的RSS feeds集萃, 設計有特別的會員區域, 方便用戶閱讀,管理和添加喜好的feeds.

vSocial 上傳觀看和共享視頻檔案的網站. 有一些特色的功能.

yoono是一個協作搜尋, 共享和交換信息的工具. 它把網路上已經存在的如社會性書籤功能, 搜尋功能, RSS功能等整合在一個站點之中.

該站在社會性書籤和搜尋功能中沒有使用代表web2.0主要特徵的tag, 它從構架層面對社會性書籤進行了分類, 從而決定各個站點之間的關係. 這樣有效的避免了tag中經常出現的諸如同義詞, 拼法不同和語言不同而出現的一些問題.

Gritwire, 基於flash的RSS閱讀器, 包括播客的

播放器, 提醒功能和wiki功能!

Basecamp是一個項目協作管理平台. 可以直接在伺服器上存儲檔案, 無需FTP上傳. 上傳檔案可以大至20M.無需客戶端, 純網路, 無需安裝任何軟體.凡是從Basecamp合作網站介紹來的付費用戶, 可以在Basecamp得到一些付費上的優惠.

ContentVote 允許閱讀者對寫手或blogger所發布的內容進行投票和評價, 從中發現這些內容的價值, 並在不同內容之間進行比較.

OpinMind旨在發現和你有著共同興趣的blogger.

Opinmind蒐集了全球170萬個blogger的1400萬條意見, 內容幾乎覆蓋所有的領域.比如你輸入”beer”, 搜尋結果出來3203條正方意見,即喜歡啤酒的意見; 894條反方意見, 即討厭啤酒的意見.

基於tag 的交友服務amiamo1.com可以輸入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 如音樂磁帶, 電影, 愛好, 明星,城市等等, Amiamo1 然後搜尋出跟你有相同愛好的人, 然後您可以跟他們取得聯繫!

Giftornot, 提供禮物建議服務, 根據Amazon里的用戶評價和送禮對象的特點, 幫助你從Amazon為你的朋友選購禮物的服務網站.

Totoexpress, 通過網際網路為客戶傳送和接收大容量檔案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peoplefeeds, ”膠合”屬於你的出現在各個網站上的內容, 導入你的tag(標籤). 現支持del.icio.us. 你的blog和Flickr的圖片(視頻即將推出).

esnips安全線上存儲本機和網頁內容. 如文本, 圖像, 圖片, 音頻和視頻等各類檔案的網站, 用於共享和線上獲取.

sproutit,提供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郵件管理服務。

本周剛剛發布的JotSpot Tracker,是一個電子表格的wiki, 是一個線上的協同製作電子表格的平台. 用戶可以導入和導出各類電子表格,用戶不需再用電子郵件傳送電子表格.隨著各類辦公室線上套用的發展, JotspotTracker合作加入了在這一領域裡的NumSum和TrimSpreadsheet

sponit是一個有加州大學伯克來分校的3個學生創建的一個群體部落格網站, 聽說將會異常吸引人. 估計會在下月推出, 請關注.

Yahoo於8號發布了Yahoo Answers(問答). Yahoo問答融入了更多的web2.0的元素, 為了提高用戶的積極性, Yahoo問答採用了基於用戶回答質量和數量的積分制度. 所有的問和答均被存入檔案以方便搜尋!類似產品有Wondir.

而Google Answers則對來自於專家的回答需支付一定的費用.

Rallypoint 線上協同服務, 可以用來創建,組織和分享你的公司的經驗和知識. 使用基於網路的文本,社會性標籤(tagging), 用戶創建的一些收藏和其他社會性功.Rallypoint合作加入了Writely, Jotspot Live和Zohowriter

行走地球旅行網,行走地球旅行網是個性化的中文旅遊互動網站,集合了部落格—個人旅遊主頁,維客—地區指南,SNS—我的驢友,旅遊比價搜尋,問答搜尋等的特點。網站旨在為旅行者之間提供一個信息交流交換的平台。

旅行wiki-ulog,是一個旅行百科網站,用WIKI的模式運做。

類似的海外站點有Travbuddy

Clipmarks 又是一個跟剛才介紹的Metawishlist很類似的東西, 也就是把從各個網站收集來的東西放在一個網站裡進行存儲, 並進行tag分類, 再與朋友分享.

Metawishlist

* 將散落在不同網站的你想做的事情和想實現的心愿收集在一起, 統一存儲在該網站;
* 將這些事情以tag進行分組歸類;
* 將這些分組歸類的願望與家人, 朋友甚至陌生人分享.
Frappr創建個性化地圖, 共享群組相片, 共享你喜歡的地方, 共同探索神秘的世界.
Gawker今天發布了一個新的blog站點, Consumerist
OurMedia免費存儲各類視頻, 音頻, 圖片, 文本, 甚至軟體的平台.
travbuddy, 在這個平台上, 用戶可以上傳圖片和地圖, 創建旅遊日誌和記錄旅遊感想與各國的愛好旅遊的朋友共享, 結識結交來自各國的朋友.

Web 2.0”的概念開始於一個會議中,展開於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國際公司之間的頭腦風暴部分。所謂網際網路先驅和O'Reilly公司副總裁的戴爾·多爾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謂的“崩潰”迥然不同,網際網路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動的新應用程式和網站正在以令人驚訝的規律性湧現出來。更重要的是,那些倖免於當初網路泡沫的公司,看起來有一些共同之處。那么會不會是網際網路公司那場泡沫的破滅標誌了網際網路的一種轉折,以至於呼籲“Web 2.0”的行動有了意義?我們都認同這種觀點,Web 2.0會議由此誕生。

2001年秋天網際網路公司(dot-com)泡沫的破滅標誌著網際網路的一個轉折點。許多人斷定網際網路被過分炒作,事實上網路泡沫和相繼而來的股市大衰退看起來像是所有技術革命的共同特徵。股市大衰退通常標誌著蒸蒸日上的技術已經開始占領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驅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們的力量,同時人們開始理解了是什麼將一個故事同另外一個區分開來。

在那個會議之後的一年半的時間裡,“Web 2.0”一詞已經深入人心,從Google上可以搜尋到950萬以上的連結。但是,對於Web 2.0的含義仍存在極大的分歧,一些人將Web 2.0貶低為毫無意義的一個行銷炒作口號,而其他一些人則將之理解為一種新的理念。

Web2.0是2003年之後網際網路的熱門概念之一,不過目前對什麼是Web2.0並沒有很嚴格的定義。一般來說Web2.0(也有人稱之為網際網路2.0)是相對Web1.0的新的一類網際網路套用的統稱。Web1.0的主要特點在於用戶通過瀏覽器獲取信息,Web2.0則更注重用戶的互動作用,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消費者(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製造者.

意義

在當初的頭腦風暴中,已經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達了對Web 2.0的理解:
這個列表還會不斷繼續下去。但是到底是什麼,使得我們認定一個應用程式或一種方式為作所謂“Web 1.0”,而把另外一個叫做“Web 2.0”呢?(這個問題尤為緊迫,因為Web 2.0的觀念已經傳播的如此廣泛,以至於很多公司正在將這個詞加到他們的行銷炒作中,但卻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同時這個問題也尤為困難,因為許多嗜好口號的創業公司顯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們認為是Web 2.0的應用程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BT),甚至不是真正適當的網路程式!)我們首先來探討一些原則,這些原則是通過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為有趣的新型應用程式來體現的。

1. 網際網路作為平台

正如許多重要的理念一樣,Web 2.0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而是一個重力核心。不妨將Web 2.0視作一組原則和實踐,由此來把距離核心或遠或近的網站組成為一個類似太陽系的網路系統,這些網站或多或少地體現著Web 2.0的原則。

這些原則中的第一條就是“網際網路作為平台”。這也曾是Web 1.0的寵兒網景公司(Netscape)的戰鬥口號,而網景在同微軟的瀏覽器大戰中隕落了。此外,我們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兩個,DOUBLECLICKAkamai公司,皆是將網路當作平台的先驅。人們往往不認為這是一種網路服務,但事實上,廣告服務是第一個被廣泛套用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第一個被廣泛套用的混合處理(mashup),如果用另一個近來流行的詞來說的話。每個旗幟廣告(banner ad)都是用來在兩個網站之前無縫合作,向位於另外一台計算機上的讀者傳遞一個整合好的頁面。

註:DoubleClick已經被Google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Akamai也將網路看作平台,並且在一個更深入的層次上,來搭建一個透明的快取和內容分發網路,以便降低寬頻的擁塞程度。

雖然如此,這些先驅提供了有益的對比,因為後來者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可以將先驅們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延伸,從而對新平台本質的理解也更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驅,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可以通過引入更多Web 2.0的設計模式,來實現更多的套用。

讓我們對這三個案例中的每一個都作一番深究,來探討其間的一些本質性的差別。

Netscape 對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稱為Web 1.0的旗手,那么Google幾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們的首次公開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時代就清楚了。所以我們就從這兩個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別入手。

Netscape以傳統的軟體摹本來勾勒其所謂“網際網路作為平台”:他們的旗艦產品是網際網路瀏覽器,一個桌面應用程式。同時,他們的戰略是利用他們在瀏覽器市場的統治地位,來為其昂貴的伺服器產品建立起市場。從理論上講,在瀏覽器中控制顯示內容和程式的標準,賦予了Netscape一種市場支配力,如同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機市場上所享受的一樣。很像當初“自行的馬車”(horseless carriage)將汽車描繪為一種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銷一種網路桌面(webtop)來替代傳統的桌面(desktop),並且計畫藉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購買了Netscape伺服器的信息提供者來推送的各種小程式,來開發推廣這種網路桌面。

最終,瀏覽器和網路伺服器都變成了“日用品”,同時價值鏈條也向上移動到了在網際網路平台上傳遞的服務。

作為對比,Google則以天生的網路應用程式的角色問世,它從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式,而是以服務的方式來傳遞。客戶們直接或間接地為其所使用的服務向Google付費。原有軟體工業缺陷蕩然無存。沒有了定期的軟體發布,只需要持續的改善。沒有了許可證或銷售,只需要使用。沒有了為了讓用戶在其設備上運行軟體而不得不進行的平台遷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眾多個人計算機組成的、可伸縮的網路,其上運行開源作業系統,及其及自行研製的應用程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則永遠無法接觸到這些東西。

在其底層,Google需要一種Netscape從未需要過的能力:資料庫管理。Google遠遠不只是一個軟體工具的集合,它是一個專業化的資料庫。沒有這些數據,那些工具將毫無用武之地;沒有這些軟體,數據也將無可控制。軟體許可證制度和對應用程式接口(API)的控制——上一個時代的法寶——已經毫不相關了,因為Google的軟體只需要執行而從不需要分發,也因為如果不具備收集和管理數據的能力,軟體本身就沒有什麼用處了。事實上,軟體的價值是同它所協助管理的數據的規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務不是一個簡單的伺服器,雖然其服務是通過大規模的網際網路伺服器集合來傳遞的;其服務也不是一個瀏覽器,雖然這種服務是被用戶在瀏覽器中體驗到的。Google的旗艦產品——搜尋服務,甚至不託管它讓用戶來搜尋的內容。很像一個電話通話過程,不僅發生在通話的兩端,而且發生在中間的網路上。作為用戶和其線上體驗的一個中介,Google作用於瀏覽器、搜尋引擎和最終的內容伺服器之間的空間中。

雖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為軟體公司,但顯然Netscape可以歸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發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軟體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組成的軟體世界。而Google的同伴們,則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

DoubleClick 對 Overture 和 AdSense

同Google類似,DoubleClick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孩子。它把軟體作為一種服務,在數據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並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個早在連網路服務的名字還不曾有的時候,就已然開始其服務的先驅。然而,DoubleClick最終還是被其商業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貫徹的是九十年代的網際網路觀念。這種觀念圍繞著出版,而不是參與;圍繞著廣告客戶,而不是消費者,來進行操縱;圍繞著規模,認為網際網路會被如MediaMetrix等網路廣告評測公司尺度下的所謂頂級網站所統治。

結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網站上引用道:“超過2000種的成功套用”。而相對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尋市場(從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產品,已經在為幾十萬的廣告客戶服務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於對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謂“長尾理論”的領悟,即眾多小網站集體的力量提供了網際網路的大多數內容。DoubleClick的產品要求一種簽訂正式的銷售契約,並將其市場局限於很少的幾千個大型網站。Overture和Google則領會到如何將廣告放置到幾乎所有網頁上。更進一步地,它們迴避了發行商和廣告代理們所喜愛的廣告形式,例如旗幟廣告和彈出式廣告,而採用了干擾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對用戶友好的文字廣告形式。

Web 2.0的經驗是:有效利用消費者的自助服務和算法上的數據管理,以便能夠將觸角延伸至整個網際網路,延伸至各個邊緣而不僅僅是中心,延伸至長尾而不僅僅是頭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顯示著同樣的軌跡。eBay扮演著一個自動的中間媒介的角色,使個體之間發生的幾個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為可能。Napster(雖然已經出於法律原因而關閉)將其網路建立在一個集中的歌曲資料庫之上,但是它讓每一個下載者都成為一台伺服器,從而使其網路逐漸擴大。

Akamai 對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類似,Akamai的業務重點面向網路的頭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邊緣。雖然它服務於那些處於網路邊緣的個體的利益,為他們訪問位於網際網路中心的高需求的網站鋪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來自從那些位於中心的網站。

BitTorrent,像P2P風潮中的其他倡導者一樣,採用了一種激進的方式來達到網際網路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個客戶端同時也是一個伺服器;檔案被分割成許多片段,從而可以由網路上的多個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網路的下載者來為其他下載者提供頻寬和數據。事實上,檔案越流行下載得越快,因為有更多的用戶在為這個檔案提供頻寬和各個片段。

BitTorrent由此顯示出Web 2.0的一個關鍵原則:用戶越多,服務越好。一邊是Akamai必須增加伺服器來改善服務,另一邊是BitTorrent用戶將各自的資源貢獻給大家。可以說,有一種隱性的“參與體系”內置在合作準則中。在這種參與體系中,服務主要扮演著一個智慧型代理的作用,將網路上的各個邊緣連線起來,同時充分利用了用戶自身的力量。

2. 利用集體智慧

在誕生於Web 1.0時代並且存活了下來,而且要繼續領導Web 2.0時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後,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他們藉助了網路的力量來利用集體智慧:

--超級連結是網際網路的基礎。當用戶添加新的內容和新的網站的時候,將被限定在一種特定的網路結構中,這種網路結構是由其他用戶發現內容並建立連結的。如同大腦中的神經突觸,隨著彼此的聯繫通過複製和強化變得越來越強,而作為所有網路用戶的所有活動的直接結果,互聯的網路將有機地成長。

--Yahoo!是第首例偉大的成功故事,誕生於一個分類目錄,或者說是連結目錄,一個對數萬甚至數百萬網路用戶的最精彩作品的匯總。雖然後來Yahoo!進入了創建五花八門的內容的業務,但其作為一個門戶來收集網路用戶們集體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價值核心。

--Google在搜尋方面的突破在於PageRank技術,該技術令其迅速成為搜尋市場上毫無爭議的領導者。PageRank是一種利用了網路的連結結構,而不是僅僅是使用文檔的屬性,來實現更好的搜尋效果的方法。

--eBay的產品是其全部用戶的集體活動,就向網路自身一樣,eBay隨著用戶的活動而有機地成長,而且該公司的角色是作為一個特定環境的促成者,而用戶的行動就發生在這種環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競爭優勢幾乎都來自於關鍵性的大量的買家和賣家雙方,而這正是這一點使得後面許多競爭者的產品的吸引力顯著減低。

--Amazon銷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競爭者相同的產品,同時這些公司從賣方獲得的是同樣的產品描述、封面圖片和目錄。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締造出了一門關於激發用戶參與的科學。Amazon擁有比其競爭者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的用戶評價,以及更多的邀請來讓用戶以五花八門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頁面上進行參與,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利用用戶的活動來產生更好的搜尋結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尋結果很可能指向該公司自己的產品,或者是贊助商的結果,而Amazon則始終以所謂“最流行的”打頭,這是一種實時計算,不僅基於銷售,而且基於其他一些被Amazon內部人士稱為圍繞著產品“流動”(flow)的因素。由於擁有高出對手一個數量級的用戶參與,Amazon銷售額超出競爭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具備了這種洞察力,並且可能會將之延伸開來的那些創新型的公司,正在網際網路上留下他們的印跡。

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是一種線上百科全書,其實現基於一種看似不可能的觀念。該觀念認為一個條目可以被任何網際網路用戶所添加,同時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編輯。無疑,這是對信任的一種極端的實驗,將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開源軟體的背景之下):“有足夠的眼球,所有的程式缺陷都是膚淺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運用到了內容的創建之中。維基百科全書已然高居世界網站百強之列,並且許多人認為它不久就將位列十強。這在內容創建方面是一種深遠的變革。

像del.icio.us(美味書籤)和Flickr這樣的網站,其公司已經在近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並且已經在一種被人們成為“分眾分類”(folksonomy,有別於傳統分類法)的概念上成為先行者。“分眾分類”是一種使用用戶自由選擇的關鍵字對網站進行協作分類的方式,而這些關鍵字一般稱為標籤(tags)。標籤化運用了像大腦本身所使用的那種多重的、重疊的關聯,而不是死板的分類。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在Flickr網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愛”這樣的標籤,從而允許系統依照用戶行為所產生的自然的方式來進行檢索。

協作式垃圾信息過濾產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電子郵件用戶們對於“一封郵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郵件”的眾多相互獨立的決策,從而勝過了依賴於分析郵件本身的那些系統。

偉大的網際網路成功者並不主動地到處推銷其產品,這幾乎成為公理。他們採用“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說,一些推介會直接從一個用戶傳播到另外一個用戶。如果一個網站或產品依賴廣告來進行宣傳,你幾乎可以斷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許多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數網路伺服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碼,也都依靠開放源碼的對等生產(peer-produ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種集體的、網路賦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網站上列有至少10萬種開放源碼軟體項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個項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使用項目代碼。

同時,由於作為用戶使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一個對軟體的有機的接受過程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行銷。同時,作為用戶套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這是一種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行銷的,有機的軟體採用過程,。

經驗是:源於用戶貢獻的網路效應,是在Web 2.0時代中統治市場的關鍵。

平台總是打敗應用程式

在過去每次同對手的競爭中,微軟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這張牌,打敗了即便是最占主導地位的應用程式。Windows平台讓微軟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瀏覽器。

不過這次,衝突不是在平台和應用程式之間,而是在兩種平台之間。每個平台皆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一方面,一個獨立軟體商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並且將應用程式接口和作業系統緊密集成,從而對程式設計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個沒有所有者的系統,由一組協定、開放標準和對合作的共識來連結到一起。

Windows系統代表了由軟體程式接口來進行專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嘗試用微軟當初對付其對手所使用的手段,來同微軟進行爭奪,但是失敗了。然而擁有網際網路開放標準的Apache卻已經繁榮了起來。此番上演的戰局,已經不再是實力懸殊的平台對決孤立的軟體了,而是變成了平台對決平台。問題在於,哪個平台,或者更深遠地來說哪個體系,以及哪個商業模式,最能適應未來的機遇。

Windows對於早期的PC時代的問題是一種卓越的解決方案。它統一了程式開發者的競技場,解決了很多困擾這個領域的問題。但這種由單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經不再是適宜的解決方案,而成為了一種問題。面向交流的系統需要協同性,網際網路作為一個平台當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互動的兩個終端,這種通過軟體的程式接口來鎖定用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圖通過控制平台來推銷應用程式的Web 2.0提供商,從定義上講,已經喪失了這個平台的優越性。

這並不是說鎖定和競爭優勢的機會不復存在了,而是說我們相信這種機會不是通過控制軟體程式接口和協定來取得的。新的遊戲規則正在浮現。那些能夠理解這些新的遊戲規則,而不是企圖回到PC軟體時代舊有規則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時代獲得成功。

部落格和大眾智慧

Web 2.0時代一項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部落格的興起。個人主頁從網際網路早期就已經存在了,而個人日記和每日發表觀點的專欄就更淵源久遠了,那么到底有什麼讓人大驚小怪的呢?

歸根底地,部落格只是一種日記形式個人網頁。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部落格的按時間順序來排列的結構“看起來像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但卻推動著一個迥然不同的分發、廣告和價值鏈。”

其中一大變化就是一項稱為RSS的技術。RSS是自早期計算機高手們認識到CGI(公共網關接口)可用來創建以資料庫為基礎的網站以來,在網際網路根本結構方面最重要的進步。RSS使人們不僅僅連結到一個網頁,而且可以訂閱這個網頁,從而每當該頁面產生了變化時都會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將之稱為“增量的網際網路”(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則稱之為“鮮活的網際網路”(live web)。

當然,現在所謂“動態網站”(即具有動態產生的內容的、由資料庫驅動的網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靜態網站。而動態網站的活力不僅在於網頁,而且在連結方面。一個指向網路部落格的連結實際上是指向一個不斷更新的網頁,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連結”(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個RSS是比書籤或者指向一個單獨網頁的連結要強大得多。

RSS同時也意味著網頁瀏覽器不再只是限於瀏覽網頁的工具。儘管諸如Bloglines之類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於網路的,但其他的則是桌面程式,此外還有一些則可以用在便攜設備上來接受定期更新的內容。

RSS現在不僅用於推送新的部落格文章的通知,還可以用於其他各種各樣的數據更新,包括股票報價、天氣情況、以及圖片。這類套用實際上是對RSS本源的一種回歸:RSS誕生於1997年,是如下兩種技術的匯合:一種是戴夫·溫納(Dave Winer)的“真正簡單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術,用於通知部落格的更新情況;另一種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豐富站點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術,該技術允許用戶用定期更新的數據流來定製Netscape主頁。後來Netscape公司失去了興趣,這種技術便由溫納的一個部落格先驅公司Userland承接下來。不過,在現在的應用程式實現中,我可以看出兩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部落格區別於同普通網頁的一部分原因。湯姆·科特斯(Tom Coates)這樣評論固定連結的重要性:

“現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一項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卻有效地將部落格從一個易於發布(ease-of-publishing)的現象,進一步轉變為互相交叉的社區的一種對話式的參與。這是首次使得對其他人的網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態和談論變得如此地容易。討論出現了,聊天也出現。同時,其結果是出現了友誼或者友誼更加堅定了。固定連結是第一次也是最為成功的一次在部落格之間搭建橋樑的嘗試。”

在許多方面,RSS同固定連結的結合,為HTPP(網際網路協定)增添了NNTP(新聞組的網路新聞協定)的許多特性。所謂“部落格圈”(blogosphere),可以將其視作一種同網際網路早期的、以對話方式來灌水的新聞組和公告牌相比來說,新型的對等(peer-to-peer)意義上的等價現象。人們不僅可以相互訂閱網站並方便地連結到一個頁面上的特定評論,而且通過一種稱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機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連結到了他們的頁面,並且可以用相互連結或者添加評論的方式來做出回應。

有趣的是,這種雙向連結(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du之類的早期超文本系統的目標。超文本純粹論者已然將引用通告頌揚為向雙向連結邁進了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一個真正的雙向連結,確切地講是一種(潛在地)實現了雙向連結效果的對稱式單向連結。其間的區別看起來可能很細微,但實際上卻是巨大的。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樣的社交網路系統(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確認以便建立某種連線,從而缺少像網際網路架構本身那樣的可伸縮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務Flickr網站的創始人之一卡特里納·費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僅在碰巧時才禮尚往來。(Flickr因此允許用戶設定觀察列表,即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RSS來訂閱其他所有用戶的照片流。注意的對象將會被通知,但並不一定要認可這種連線。)

如果Web 2.0的一個本質是利用集體智慧,來將網際網路調試為一種所謂的全球的大腦,那么部落格圈就是前腦中喋喋不休的囈語,那種我們整個頭腦中都能聽到的聲音。這可能並不反映出大腦的往往是無意識的深層結構,但卻是一種有意識的思考的等價物。作為一種有意識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部落格圈已經開始具有強有力的影響。

首先,因為搜尋引擎使用連結結構來輔助預測有用的頁面,作為最多產和最及時的連結者,部落格們在修整搜尋引擎結果方面充當著一種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為部落格社區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關注其他部落格的部落格們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和能力。此外,評論家們所批判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种放大器。

如果只是一种放大器,那么撰寫部落格將會變得無趣。但是像維基百科全書一樣,部落格將集體智慧用作一種過濾器。被詹姆士·蘇瑞奧維奇(James Suriowecki)稱為“大眾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規律起了作用,並且就像PageRank技術所產生的結果勝過分析任何單一文檔一樣,部落格圈的集體關注會篩選出有價值的東西。

雖然主流媒體可能將個別的部落格視為競爭者,但真正使其緊張的將是同作為一個整體的部落格圈的競爭。這不僅是網站之間的競爭,而且是一種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爾默(Dan Gillmor)的所謂“個人媒體”(We,the media)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是所謂“原本的聽眾”,而不是密實里的少數幾個人,來決定著什麼是重要的。

3. 數據是下一個Intel Inside

現在每一個重要的網際網路應用程式都由一個專門的資料庫驅動:Google的網路爬蟲, Yahoo!的目錄(和網路爬蟲),Amazon的產品資料庫,eBay的產品資料庫和銷售商,MapQuest的地圖資料庫,Napster的分散式歌曲庫。正如哈爾·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對話中談到的,“SQL是新的HTML”。資料庫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其重要性使得我們有時候稱這些程式為“訊件”(infoware)而不僅僅是軟體。

該事實也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誰擁有數據?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可能已經見到了這樣一些案例,其中對資料庫的掌控導致了對市場的支配和巨大的經濟回報。當初由美國政府的法令授權給Network Solutions公司(後被Verisign公司收購)的對域名註冊的壟斷,曾經是網際網路上的第一個搖錢樹。雖然我們在爭論通過控制軟體的API來形成商業優勢在網際網路時代會變得困難得多,但是對關鍵數據資源的控制則不同,特別是當要創建這些數據資源非常昂貴,或者經由網路效應容易增加回報的時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網站提供的每張地圖下面的著作權聲明,你會發現這樣一行字“地圖著作權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衛星圖像服務,則會看到“圖像著作權Digital Globe”的字樣。這些公司對其資料庫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資7.5億美元用於創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線資料庫。Digital Globe則投資5億美元來啟動其自有衛星,來對政府提供的圖像進行改進。)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詳的Intel Inside標識的事:例如帶有導航系統的汽車就帶有“NavTeq Onboard”的印記。數據是許多此類程式事實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系統的唯一的信息源組件,這些系統的軟體體系多數是開放源碼的,也有商業化的。

當前競爭火熱的網路地圖(web mapping)領域顯示著,對擁有軟體核心數據的重要性的疏忽大意,將最終削弱其競爭地位。MapQuest在1995年率先進入地圖領域,隨後是Yahoo!,再後來是Microsoft,而最近Google也決定挺進這一市場,他們可以輕鬆地通過對同一數據的授權來提供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程式。

然而,作為對比的是Amazon.com的競爭地位。像Barnesandnoble.com這樣的競爭者一樣,其原始資料庫來自於ISBN註冊商.R. Bowker。但是同MapQuest不同,Amazon大力增強其數據,增加出版商提供的數據,例如封面圖片,目錄,索引,和樣張材料。更重要的是,他們利用了其用戶來評註數據,以至於十年之後,是Amazon而不是Bowker,成為圖書文獻信息的主要來源,一個學者、圖書管理員和消費者的參考書目來源。Amazon還引入了其專有的標識符,即ASIN,該標識符在ISBN存在時與之對應,而當產品不帶有ISBN時,就創建出一個等價的命名空間。Amazon從而有效地“吸收和拓展了”其數據提供商。

構想如果MapQuest也已做了同樣的事情,利用他們的用戶來評註地圖和路線,添加新的價值層面。那么對僅僅通過授權使用基礎數據來進入這一市場的其他競爭者,將造成遠遠大得多的困難。

近期Google地圖的引入,為應用程式銷售商和其數據提供商之間的競爭,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實驗室。Google的輕量型編程模型已經引發了不計其數的增值服務的出現,這些服務以數據混合的方式,將Google的地圖同其他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訪問的數據源相結合。保羅·拉特馬赫(Paul Rademacher)的housingmaps.com是這種混合的一個上佳範例,其網站將Google的地圖同Craigslist的公寓出租,以及住宅購買數據相結合,來創建一種互動式的房屋搜尋工具。

目前,這些混合大多是由程式高手們實現的創新性的實驗產品。但是企業行動將緊隨其後。並且,人們已經可以從至少一類開發者中發現這一點。Google已經將數據源提供者的角色從Navteq那裡奪走,並且將自己定位為一個令人喜愛的中介者。在以後幾年裡,我們將會看到數據提供商和程式銷售商之間的鬥爭,因為兩大陣營都認識到了,特定的數據類別在作為搭建Web 2.0程式的積木時是多么的重要。

這場競賽已經涉及到擁有特定類別的核心數據:位置、身份、公共事件日曆、產品標識和命名空間等。在許多情況下,在那些創建數據需要巨額成本的地方,也可能存在一種如同Intel Inside方式一樣憑藉單一數據源來所有作為的機遇。其他情況下,勝者將是那些通過用戶聚合來達到臨界規模,並且將聚合的數據融入系統服務中的公司。

比如,在身份標識領域,PayPal,Amazon的一鍵式,以及擁有數百萬用戶的交流系統,都有可能成為創建整個網路範圍的身份標識資料庫的正當競爭者。(關於此,Google最近使用手機號碼作為Gmail賬號標識的嘗試,可能就是朝借鑑和拓展電話系統所邁出的一步。)同時,像Sxip這樣的創業公司,正在探索聯合身份標識的可能性,以尋求一種“分布一鍵式”,從而提供一個無縫的Web 2.0標識子系統。在日曆領域,EVDB則是通過維基式參與體系來搭建世界上最大的共享日曆的一種嘗試。雖然評判者尚在觀望著任何一個特定創業公司或方式的成功是否,但很顯然,這些領域的標準和解決方案,有效地將某些數據轉變為“網際網路作業系統”(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的可靠的子系統,並將促成下一代的應用程式。

關於數據,必須注意一個進一步的方面,那就是用戶關心其隱私和對自己的數據的許可權。在許多早期的網路程式中,著作權只被鬆散地執行。例如,Amazon宣稱對任何提交到其網站的評論的所有權,但卻缺少強制性,人們可以將同樣的評論轉貼到其他任何地方。然而,隨著很多公司開始認識到,對數據的掌控有可能成為他們首要的競爭優勢來源,我們將會看到在此類控制方面強度更大的嘗試。

正如專有軟體的增長而導致自由軟體運動一樣,在下一個10年中我們會看到專有資料庫的增長將導致自由數據運動。在像維基百科全書這樣的開放數據項目、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以及像GreaseMonkey(讓用戶決定如何在其計算機上顯示數據)這樣的軟體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對抗勢頭的前兆。

參與的體系
一些系統被設計為鼓勵參與。在丹·布萊克林(Dan Bricklin)的論文“共用的豐饒”(The cornucopia of the Commons)中,他指出有三種創建大型資料庫的方式。第一種,已經由Yahoo!來體現了,就是付費給人們來實現。第二種,由開放源碼社區的經驗啟發而來,就是讓志願者來完成同樣的任務。開放目錄項目(Open Directory Project),一個Yahoo的開放源碼競爭者,就是該方式的產物。但是Napster體現了第三種方式。因為Napster將其默認設定為自動為任何已經下載的音樂服務,任何用戶都自動地幫助建立共享資料庫的價值。同樣的方式已經被其他所有P2P檔案共享服務所採用。Web 2.0時代的一個關鍵經驗在於:用戶增加價值。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戶會有意來為你的程式增加價值,而不怕麻煩。因而,Web 2.0公司均進行了這樣的默認設定,即作為程式通常使用方式的副產品,來聚合用戶數據並創造價值。正如上面所指出的,他們在搭建那種用戶越多則效果越好的系統。
米切爾·卡普爾(Mitch Kapor)曾經指出“體系是策略”。參與是Napster的本質,其根本體系的一部分。
同更經常被引用的所謂“吸引志願精神”的原因相比,這種體系結構上的洞察力可能更能抓住對開放源碼軟體成功的本質。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以及像Linux、Apache和Perl這樣的開放源碼軟體項目的體系結構,均是這樣一種設計,使得作為一種自動產生的副產品,謀求其自身利益的用戶們創建著集體的價值。這些項目中的任何一個都有一個很小的核心、一種設計良好的擴展機制、和一種讓任何人來添加任何合乎規定的組件的方式,不斷增長著被Perl語言的創始人拉里·沃爾(Larry Wall)稱為“洋蔥頭”(the onion)的外部層面。換句話說,這些技術通過他們本來的設計方式,體現著網路的效應。

4. 軟體發布周期的終結

如上文在對Google和Netscape的比較中談到的,網際網路時代軟體的代表性特徵就是它應該被作為服務來交付。這種事實導致這類公司的商業模式上很多根本性的變化。

1. 運營必須成為一種核心競爭力。Google或者Yahoo!在產品開發方面的專門技術,必須同日常運營方面的專門技術相匹配。從軟體作為製造品到軟體作為服務的變化是如此地根本,以至於軟體將不再能完成任務,除非每日加以維護。Google必須持續抓取網際網路並更新其索引,持續濾掉連結垃圾和其他影響其結果的東西,持續並且動態地回響數千萬異步的用戶查詢,並同步地將這些查詢同上下文相關的廣告相匹配。

所以,Google的系統管理、網路、和負載均衡技術,可能比其搜尋算法更被嚴加看管,也就不足為奇了。Google在自動化這些步驟上的成功是其同競爭者相比更有成本優勢的一個關鍵方面。

同樣也不足為奇的是,像Perl、Python、PHP、和當前的Ruby這樣的腳本語言在Web 2.0公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Sun公司的第一個網管哈桑·施洛德(Hassan Schroeder)曾對Perl有一個著名的形容:“網際網路的管道膠帶”(the duct tape of the internet)。事實上,動態語言(常常被稱為腳本語言,並被軟體製品時代的軟體工程師所貶低),是系統和網路管理員,以及創建可經常更新的動態系統的程式開發者們所喜愛的工具。

2. 用戶必須被作為共同開發者來對待,這是從對開放源碼開發實踐的一種反思中得出的(即便所涉及的軟體不太可能以開放源碼授權方式來發行)。開放源碼的格言“早發布並常發布”(release early and release often)事實上已經演變成一種更為極端的定位“永遠的測試版”(the perpetual beta)。其中產品在開放狀態下開發,新的功能以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速度被加入進來。Gmail、Google Maps、Flickr、del.icio.us,和其他類似的服務,可能會在某個階段打著測試版的標識多年。

故此,實時地監測用戶行為,來考察哪些新特性被使用了,以及如何被使用的,將成為另外一種必須的核心競爭力。一位工作於一個主要線上服務網路商的開發者評論道:“我們每天在網站的某些部分提供兩到三個新的特性,而且如果用戶不採用它們,我們就將其撤掉。如果用戶喜歡它們,我們就將其推廣到整個網站。”

Flickr的總開發師卡爾·亨德森(Cal Henderson),近來透露了他們是如何在短至每半個小時就部署一個新版本的。顯而易見,這是同傳統方式有天壤之別的開發模式。雖然不是所有的網路程式都以像Flickr這樣的極端方式來開發,但幾乎所有網路程式都有一個同任何PC或者客戶-伺服器時代截然不同的開發周期。正因如此,ZDnet雜誌才論斷Microsoft不會打敗Google:“Microsoft的商業模式依賴於每個人在每兩到三年都升級他們的計算環境。Google的模式則依靠任何人每天在其計算環境中自行探索新東西。”

雖然Microsoft已經體現了從競爭中學習並最終做得最好的強大能力,但是毫無疑問這一次的競爭要求Microsoft(可以擴展到任何現存的軟體公司)來成為一種在深入層面上顯著有別的公司。天生的Web 2.0公司在享受自然而然的優勢,因為它們不需要去擺脫陳舊的模式(及其相應的商業模式和營收來源)。

5. 輕量型編程模型

一旦網路服務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型公司將以複雜的網路服務堆疊來加入到紛爭之中。這種網路服務堆疊被設計用來為分散式程式建立更可靠性的編程環境。

但是,就像網際網路成功正是因為它推翻了許多超文本理論一樣,RSS以完美的設計來取代簡單的實用主義,已經因其簡單性而成為大概是套用最廣泛的網路服務,而那些複雜的企業網路服務尚未能實現廣泛的套用。

類似地,Amazon.com的網路服務有兩種形式:一種堅持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簡單對象訪問協定)網路服務堆疊的形式主義;另一種則簡單地在HTTP協定之外提供XML數據,這在輕量型方式中有時被稱為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代表性狀態傳輸)。雖然商業價值更高的B2B連線(例如那些在Amazon和一些像ToysRUs這樣的零售夥伴之間的連線)使用SOAP堆疊,但是根據Amazon的報導,95%的使用來自於輕量型REST服務。

同樣的對簡易性的要求,可以從其他“樸實的”網路服務中見到。Google近來的Google地圖的推出就是一個例子。Google地圖的簡單AJAX(Javascript和XML的結合)接口迅速被程式高手們破譯,被隨即進一步將其數據混合到新的服務之中。

地圖相關網路服務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例如像ESRI那樣的GIS(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從MapQuest和Microsoft的MapPoint。但是Google地圖以其簡潔性而讓世界興奮起來。雖然從前銷售商所支持的網路服務都要求各方之間的正式約定,但Google地圖的實現方式使數據可以被捕獲,於是程式高手們很快就發現了創造性地重用這些數據的方法。

這裡有幾條重要的經驗:

1. 支持允許鬆散結合系統的輕量型的編程模型。由企業開發的網路服務堆疊的複雜設計是用來促成緊密結合的。雖然這在許多情況下是必須是,但是許多最重要的應用程式可以事實上保持鬆散結合,甚至是脆弱的結合。Web 2.0的理念同傳統的IT的理念迥然不同。

2. 考慮聚合(syndication)而不是協調(coordination)。簡單的網路服務,例如RSS和基於REST的網路服務,是用來向外聚合數據,但並不控制其達到連線的另外一端時發生的事情。這種想法是網際網路本身的基礎,一種對所謂端到端原則的反映。

3. 可程式性和可混合性設計。像最初的網際網路一樣,RSS和AJAX這樣的系統,都有此共同點:重用的障礙非常低。許多有用的軟體事實上是開放源碼的,而即便它不是,也沒有許多東西來保護其智慧財產權。網際網路瀏覽器的“查看源檔案”選項,使得許多用戶可以複製其他任何用戶的網頁;RSS被設計得使用戶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查看所需要的內容,而不是按照信息提供者的要求;最成功的網路服務,是那些最容易採納未被服務創建者想到的新的方向。同更普遍的“保留所有權利”(all rights reserved)相比,隨著創作共用約定而普及的“保留部分權利”(Some Rights Reserved)一詞成為一個有益的指路牌。

裝配中的創新

輕量型商業模型是對輕量型編程和輕量型結合的一種自然產物。Web 2.0的理念善於重用。一種像housingmaps.com這樣的新服務,是通過將兩個現存服務抓取到一起來簡單地創建起來的。Housingmaps.com還沒有商業模式(目前為止),但對於許多小規模的服務,Google的AdSense(或Amazon的associates fees計畫,或者兩者都是)為同類服務提供了營收模式。

這些案例為Web 2.0的另外一個關鍵原則提供了啟發,我們將之稱為“裝配中的創新”。當商品組件充裕時,你可以通過以新穎的或者有效的方式來裝配這些組件來創建價值。很像PC革命為硬體商品裝配提供了許多創新的機會,其中像Dell這樣的公司創造了這種裝配的科學,並從而打敗了那些商業模式上要求產品開發方面的創新的公司,我們相信Web 2.0為各個公司提供了,通過在利用和整合由其他人提供的服務方面逐漸完善,來贏得競爭的機會。

6. 軟體超越單一設備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Web 2.0特性是Web 2.0已經不再局限於PC平台這樣一個事實。在對Microsoft的告別建議中,長期的Microsoft開發者戴夫·斯塔茲(Dave Stutz)指出:“超越單一設備而編寫的有用軟體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獲得更高的利潤”。

當然,任何的網路程式都可被視為超越單一設備的軟體。畢竟,即便是最簡單的網際網路程式也涉及至少兩台計算機:一個負責網路伺服器,而另一個負責瀏覽器。而且就如我們已經探討過的,在將網路作為平台的開發中,把這個概念拓展到由多台計算機提供的服務而組成的合成應用程式中。

但是如同Web 2.0的許多領域一樣,在那些領域中“2.0版的事物”(2.0-ness)並不是全新的,而是對網際網路平台真正潛能的一種更完美的實現,軟體超越單一設備這一說法賦予我們為新平台設計程式和服務的關鍵性的洞察力。

迄今為止,iTunes是這一原則的最佳範例。該程式無縫地從掌上設備延伸到巨大的網際網路後台,其中PC扮演著一個本地快取和控制站點的角色。之前已經有許多將網際網路的內容帶到便攜設備的嘗試,但是iPod/iTunes組合卻是這類套用中第一個從開始就被設計用於跨越多種設備的。TiVo則是另外一個不錯的例子。

iTunes和TiVo也體現了Web 2.0的其他一些核心原則。它們本身都不是網路程式,但都利用了網際網路平台的力量,使網路成為其體系中無縫連線的、幾乎不可察覺的一部分。數據管理顯然是它們所提供的價值的核心。它們也是服務,而非打包的程式(雖然對於iTunes來說,它可以被用作一個打包的程式來僅僅管理用戶本地的數據)。不僅如此,TiVo和iTunes都展示了一些集體智慧的方興未艾的套用。雖然對於每個情況,其實驗都是同網路IP入口的周鏇。iTunes中只有有限的參與體系,雖然近來增加的播客(podcasting)將這一規則規律性了不少。

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偉大變革的Web 2.0領域中的一個,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正連線到這個新的平台中來。當我們的電話和汽車雖不消費數據但卻報告數據時,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程式呢?實時的交通監測、快閃暴走族(flash mobs)、以及公民媒體,只不過是新平台的能力的幾個早期警示。

一篇Web 2.0的投資論文
風險投資家保羅·科德羅斯基(Paul Kedrosky )寫道:“關鍵在於去尋找一種你共識相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資”。有趣的是,我們注意到Web 2.0的每個方面都涉及到同共識的分歧:每個人都在強調保持數據隱私的重要性,而Flickr/Napster等等,卻使其公開化。這並非只是為了分歧而分歧(比如追求寵物食線上),而是在可以從中創建出一些東西的地方發生分歧。Flickr締造了社區,Napster創造了收藏的廣度。
另外一種看待這種現象的方式,就是成功的公司都放棄了一些昂貴但被認為重要的東西,以便免費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曾經昂貴過的東西。例如,維基百科全書放棄了集中的編審控制,以作為對速度和廣度的回報。Napster放棄了“目錄冊”的想法(列出所有銷售商正在銷售的歌曲),並因此獲得了廣度。Amazon放棄了用於一個實體店面的想法,卻從而服務於整個世界。Google放棄了大宗用戶(開始的時候),卻得到了80%的,其要求從前未被滿足的用戶。下面的說法很有一些合氣道(借力打力)的精神:“你知道,你是對的——整個世界的人都絕對可以更新這篇文章。而且你猜怎么著,這對你是個壞訊息”。
——內森·托克英頓(Nat Torkington)

7. 豐富的用戶體驗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魏裴(Pei Wei)開發的Viola瀏覽器,網際網路就被用來在網頁瀏覽器中傳送“小程式”(applet)和其他一些活動內容。1995年Java的引入就是圍繞著這樣的小程式的傳送。JavaScript和後來的DHTML都被作為輕量型方式引入,來為客戶端提供可程式性和豐富的用戶體驗。幾年以前,Macromedia締造出“富網際網路套用”(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RIA)一詞(該詞也被Flash的競爭者開放源碼的Laszlo系統使用),以便凸顯Flash不僅可傳送多媒體內容,而且可以是GUI(圖形用戶界面)方式的應用程式體驗。

然而,網際網路傳遞整個應用程式的潛能在Google引入Gmail之前,一直沒有成為主流,緊接著就是Google地圖程式,一些基於網際網路的帶有豐富用戶界面以及PC程式等同的互動性的應用程式。在網路設計公司Adaptive Path的耶希•詹姆斯•加萊特(Jesse James Garrett)的一個討論會論文中,Google所使用的這組技術被命名為AJAX。他寫道:

Ajax不是一項新技術。它其實是幾項技術的組合。每項技術自身都很成熟,它們被以強有力的全新方式結合起來。Ajax涵蓋:
-- 運用XHTML和CSS實現基於各種標準的展示。
-- 運用文檔對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實現動態顯示和互動。
-- 運用XML和XSLT實現數據交換和操作。
-- 運用XMLHttpRequest實現異步數據檢索。
-- JavaScript將所有這些綁定到一起。

AJAX也是Web 2.0程式的一個關鍵組件,例如現在歸屬Yahoo!的Flickr,37signals的程式basecamp和backpack,以及其他Google程式,例如Gmail和Orkut。我們正在步入一個史無前例的用戶界面創新階段,因為網際網路開發者們終於可以創建,像本地基於PC的應用程式一樣豐富的網路程式了。

有趣的是,許多現在正被探索的功能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了。90年代後期,Microsoft和Netscape,都對現在終於被認識到的那些功能有所洞察,但是它們對於所要採用的標準的爭鬥,使得實現跨瀏覽器的應用程式變得困難。僅在當初Microsoft確定無疑地贏得了瀏覽器之戰的時候,而且那時事實上只需要針對一個瀏覽器標準,編寫這種程式才成為可能。同時,雖然Firefox在瀏覽器市場中重新引入了競爭,但至少在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對網際網路標準的破壞性的爭奪以至於我們倒退到90年代。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會看到許多新的網路程式,不僅確實是新穎的程式,而且是對PC程式豐富的網路再現。到目前為止,每個平台的變革也都為改變那些在舊平台中占主導地位的程式的領導地位創造了機會。

Gmail已經在電子郵件中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創新,將網際網路的力量(隨處可訪問、深層的資料庫能力、可搜尋性)與在易用性方面同PC界面接近的用戶界面相結合。同時, PC平台上的其他郵件程式,正在從另一端通過增添IM和呈現能力,來蠶食著這一領域。我們離集成通信客戶端有多少遠呢?這些集成通信客戶端應是整合了電子郵件、即時通信和手機,並且應使用VoIP以便向網路程式的豐富功能中添加語音能力。這種競賽已經開始。

我們也很容易看到Web 2.0是如何重新打造地址簿的。一個Web 2.0風格的地址薄將把PC或電話上的本地地址簿,僅僅當作一種你顯式要求系統記憶的聯繫人的快取。同時,一個基於網際網路的Gmail風格的異步代理,將保存傳送或者接收的每個訊息,每個電子郵件地址和每個使用過的電話號碼,並且創造出社交網路的啟發性算法,來決定當一個答案不能在本地快取中找到時,應該提供哪個作為替代。在缺少答案的情況下,該系統會查詢更廣闊的社交網路。

一個Web 2.0的字處理程式將會支持維基風格的協作編輯,而不僅僅是處理獨立的文檔。但是該程式也會支持我們期望在基於PC的字處理器中得到的那種豐富格式。Writely是這種程式的一個優秀範例,雖然它尚未引起廣泛關注。

此外,Web 2.0革命不會局限於PC程式。例如,在CRM這樣的企業級應用程式中,Salesforce.com展示了網路是如何被用來以服務的方式來傳遞軟體的。

對新的進入者來說,競爭機會在於充分開發Web 2.0的潛能。成功的公司將創建可以向其用戶學習的程式,利用可供參與的體系來建立一種決定性的優勢,不僅在軟體的界面方面,而且在共享數據的豐富程度方面。

Web 2.0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在探索上述七大原則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強調了Web 2.0的一些主要特性。我們探討的每一個例子都體現著這些原則中的一個或多個,但是可能不滿足其他的原則。因此,讓我們通過總結我們認為是Web 2.0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些方面,來結束本文。

-- 服務,而不是打包的軟體,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縮性。
-- 控制獨特的、難以再造的數據源,並且用戶越多內容越豐富。
-- 把用戶作為共同開發者來信任。
-- 利用集體智慧。
-- 通過客戶的自服務來發揮長尾的力量。
-- 軟體超越單一設備。
-- 輕量型用戶界面、開發模式、和商業模式。
-- 良好的用戶體驗是所有優秀的Web2.0公司的根本。

今後,一個公司要宣稱是“Web 2.0”,就要將其特性同上述列表相測試。越符合就越名副其實。不過要記住,在某一個領域的卓越表現,可能會比對七大原則中的每個都淺嘗則止,要更為有效。

Web 2.0的設計模式

在“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一書中,克里斯多夫•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為精煉描述對於體系結構問題的解決方案,開了一種格式上的處方。他寫道:“每個模式都描述著一種在我們的環境中一遍又一遍地出現的問題,並因此描述了對該問題的核心解決方案。以此方式你可以使用該方案上百萬次,而從不需要重複作同樣的事情。”
1. 長尾
小型網站構成了網際網路內容的大部分內容;細分市場構成了網際網路的大部分可能的應用程式。所以,利用客戶的自服務和算法上的數據管理來延伸到整個網際網路,到達邊緣而不僅僅是中心,到達長尾而不僅僅是頭部。
2. 數據是下一個Intel Inside
應用程式越來越多地由數據驅動。因此:為獲得競爭優勢,應設法擁有一個獨特的,難於再造的數據資源。
3. 用戶增添價值
對網際網路程式來說,競爭優勢的關鍵在於,用戶多大程度上會在你提供的數據中,添加他們自己的數據。因而,不要將你的“參與的體系”局限於軟體開發。要讓你的用戶們隱式和顯式地為你的程式增添價值。
4. 默認的網路效應
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戶會不嫌麻煩地為你的程式增添價值。因此:要將默認設定得使聚合用戶的數據,成為用戶使用程式的副產品。
5. 一些權力保留
智慧財產權保護限制了重用也阻礙了實驗。因而,在好處來自於集體智慧而不是私有約束的時候,應確認採用的門檻要低。遵循現存準則,並以儘可能少的限制來授權。設計程式使之具備可程式性和可混合性。
6. 永遠的測試版
當設備和程式連線到網際網路時,程式已經不是軟體作品了,它們是正在展開的服務。因此,不要將各種新特性都打包到集大成的發布版本中,而應作為普通用戶體驗的一部分來經常添加這些特性。吸引用戶來充當實時的測試者,並且記錄這些服務以便了解人們是如何使用這些新特性的。
7. 合作,而非控制
Web 2.0的程式是建立在合作性的數據服務網路之上的。因此:提供網路服務界面和內容聚合,並重用其他人的數據服務。支持允許鬆散結合系統的輕量型編程模型。
8. 軟體超越單一設備

許多人都認為web2.0的出台是為了淘汰笨重的web1.0,或者說是取替,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web2.0是建立在web1.0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了web1.0,web2.0是不存在的。

會積極的參與其中。

主要特點

(1)用戶參與網站內容製造。與web1.0網站單向信息發布的模式不同,web2.0網站的內容通常是用戶發布的,使得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製造者,這也就意味著web2.0網站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參與的機會,例如部落格網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戶創造內容的指導思想,而tag技術(用戶設定標籤)將傳統網站中的信息分類工作直接交給用戶來完成。
web2.0與web1.0的區別
(2)web2.0更加注重互動性。不僅用戶在發布內容過程中實現與網路伺服器之間互動,而且,也實現了同一網站不同用戶之間的互動,以及不同網站之間信息的互動。
(3)符合web標準的網站設計。web標準是國際上正在推廣的網站標準,通常所說的web標準一般是指網站建設採用基於XHTML語言的網站設計語言,實際上,web標準並不是某一標準,而是一系列標準的集合。web標準中典型的套用模式是“CSS+XHTML”,摒棄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優點之一是網站設計代碼規範,並且減少了大量代碼,減少網路頻寬資源浪費,加快了網站訪問速度。更重要的一點是,符合web標準的網站對於用戶和搜尋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網站與web1.0沒有絕對的界限。web2.0技術可以成為web1.0網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誕生的網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電子商務網站的免費信息發布和網路社區類網站的內容也來源於用戶。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術而在於指導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術,但技術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採取的手段。web2.0技術本身不是web2.0網站的核心,重要的在於典型的web2.0技術體現了具有web2.0特徵的套用模式。因此,與其說web2.0是網際網路技術的創新,不如說是網際網路套用指導思想的革命。
(6)web2.0是網際網路的一次理念和思想體系的升級換代,由原來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數資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導的網際網路體系,轉變為自下而上的由廣大用戶集體智慧和力量主導的網際網路體系。
(7)web2.0體現互動,可讀可寫,體現出的方面是各種微博、相冊,用戶參與性更強。

七大原則

我們首先來探討一些原則,這些原則是通過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為有趣的新型應用程式來體現的。
web2.0web2.0

1、網際網路作為平台

正如許多重要的理念一樣,Web 2.0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而是一個重力核心。不妨將Web 2.0視作一組原則和實踐,由此來把距離核心或遠或近的網站組成為一個類似太陽系的網路系統,這些網站或多或少地體現著Web 2.0的原則。
圖中所示為Web 2.0的“模擬圖”,該圖是在名為“O'Reilly的朋友”(Friend Of O’reilly, FOO)的會議的一個研討會上產生的。這個圖基本上仍處於演化階段,但已經描繪出了 從Web 2.0核心理念中衍生出的許多概念。
例如,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會議上,約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們各自的開場白中列舉了一組初步的原則。
這些原則中的第一條就是“網際網路作為平台”。這也曾是Web 1.0的寵兒網景公司(Netscape)的戰鬥口號,而網景在同微軟的大戰中隕落了。此外,我們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兩個,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將網路當作平台的先驅。人們往往不認為這是一種網路服務,但事實上,廣告服務是第一個被廣泛套用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第一個被廣泛套用的混合處理(mashup),如果用另一個近來流行的詞來說的話。每個旗幟廣告(banner ad)都是用來在兩個網站之前無縫合作,向位於另外一台計算機上的讀者傳遞一個整合好的頁面。
Akamai也將網路看作平台,並且在一個更深入的層次上,來搭建一個透明的快取和內容分發網路,以便降低寬頻的擁塞程度。
雖然如此,這些先驅提供了有益的對比,因為後來者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可以將先驅們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延伸,從而對新平台本質的理解也更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驅,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可以通過引入更多Web 2.0的設計模式,來實現更多的套用。
讓我們對這三個案例中的每一個都作一番深究,來探討其間的一些本質性的差別。
Netscape 對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稱為Web 1.0的旗手,那么Google幾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們的首次公開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時代就清楚了。所以我們就從這兩個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別入手。
Netscape以傳統的軟體摹本來勾勒其所謂“網際網路作為平台”:他們的旗艦產品是網際網路瀏覽器,一個桌面應用程式。同時,他們的戰略是利用他們在瀏覽器市場的統治地位,來為其昂貴的伺服器產品建立起市場。從理論上講,在瀏覽器中控制顯示內容和程式的標準,賦予了Netscape一種市場支配力,如同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機市場上所享受的一樣。很像當初“自行的馬車”(horseless carriage)將汽車描繪為一種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銷一種網路桌面(webtop)來替代傳統的桌面(desktop),並且計畫藉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購買了Netscape伺服器的信息提供者來推送的各種小程式,來開發推廣這種網路桌面。
最終,瀏覽器和網路伺服器都變成了“日用品”,同時價值鏈條也向上移動到了在網際網路平台上傳遞的服務。
作為對比,Google則以天生的網路應用程式的角色問世,它從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式,而是以服務的方式來傳遞。客戶們直接或間接地為其所使用的服務向Google付費。原有軟體工業缺陷蕩然無存。沒有了定期的軟體發布,只需要持續的改善。沒有了許可證或銷售,只需要使用。沒有了為了讓用戶在其設備上運行軟體而不得不進行的平台遷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眾多個人計算機組成的、可伸縮的網路,其上運行開源作業系統,及其及自行研製的應用程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則永遠無法接觸到這些東西。
在其底層,Google需要一種Netscape從未需要過的能力:資料庫管理。Google遠遠不只是一個軟體工具的集合,它是一個專業化的資料庫。沒有這些數據,那些工具將毫無用武之地;沒有這些軟體,數據也將無可控制。軟體許可證制度和對應用程式接口(API)的控制——上一個時代的法寶——已經毫不相關了,因為Google的軟體只需要執行而從不需要分發,也因為如果不具備收集和管理數據的能力,軟體本身就沒有什麼用處了。事實上,軟體的價值是同它所協助管理的數據的規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務不是一個簡單的伺服器,雖然其服務是通過大規模的網際網路伺服器集合來傳遞的;其服務也不是一個瀏覽器,雖然這種服務是被用戶在瀏覽器中體驗到的。Google的旗艦產品——搜尋服務,甚至不託管它讓用戶來搜尋的內容。很像一個電話通話過程,不僅發生在通話的兩端,而且發生在中間的網路上。作為用戶和其線上體驗的一個中介,Google作用於瀏覽器、搜尋引擎和最終的內容伺服器之間的空間中。
雖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為軟體公司,但顯然Netscape可以歸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發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軟體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組成的軟體世界。而Google的同伴們,則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
DoubleClick對Overture和AdSense
同Google類似,DoubleClick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孩子。它把軟體作為一種服務,在數據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並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個早在連網路服務的名字還不曾有的時候,就已然開始其服務的先驅。然而,DoubleClick最終還是被其商業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貫徹的是九十年代的網際網路觀念。這種觀念圍繞著出版,而不是參與;圍繞著廣告客戶,而不是消費者,來進行操縱;圍繞著規模,認為網際網路會被如MediaMetrix等網路廣告評測公司尺度下的所謂頂級網站所統治。
結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網站上引用道:“超過2000種的成功套用”。而相對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尋市場(從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產品,已經在為幾十萬的廣告客戶服務。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於對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謂“長尾”的領悟,即眾多小網站集體的力量提供了網際網路的大多數內容。DoubleClick的產品要求一種簽訂正式的銷售契約,並將其市場局限於很少的幾千個大型網站。Overture和Google則領會到如何將廣告放置到幾乎所有網頁上。更進一步地,它們迴避了發行商和廣告代理們所喜愛的廣告形式,例如旗幟廣告和彈出式廣告,而採用了干擾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對用戶友好的文字廣告形式。
Web 2.0的經驗是:有效利用消費者的自助服務和算法上的數據管理,以便能夠將觸角延伸至整個網際網路,延伸至各個邊緣而不僅僅是中心,延伸至長尾而不僅僅是頭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顯示著同樣的軌跡。eBay扮演著一個自動的中間媒介的角色,使個體之間發生的幾個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為可能。Napster(雖然已經出於法律原因而關閉)將其網路建立在一個集中的歌曲資料庫之上,但是它讓每一個下載者都成為一台伺服器,從而使其網路逐漸擴大。
Akamai 對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類似,Akamai的業務重點面向網路的頭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邊緣。雖然它服務於那些處於網路邊緣的個體的利益,為他們訪問位於網際網路中心的高需求的網站鋪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來自從那些位於中心的網站。
BitTorrent,像P2P風潮中的其他倡導者一樣,採用了一種激進的方式來達到網際網路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個客戶端同時也是一個伺服器;檔案被分割成許多片段,從而可以由網路上的多個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網路的下載者來為其他下載者提供頻寬和數據。事實上,檔案越流行下載得越快,因為有更多的用戶在為這個檔案提供頻寬和各個片段。
BitTorrent由此顯示出Web 2.0的一個關鍵原則:用戶越多,服務越好。一邊是Akamai必須增加伺服器來改善服務,另一邊是BitTorrent用戶將各自的資源貢獻給大家。可以說,有一種隱性的“參與體系”內置在合作準則中。在這種參與體系中,服務主要扮演著一個智慧型代理的作用,將網路上的各個邊緣連線起來,同時充分利用了用戶自身的力量。

2、利用集體智慧

在誕生於Web 1.0時代並且存活了下來,而且要繼續領導Web 2.0時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後,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他們藉助了網路的力量來利用集體智慧:
--超級連結是網際網路的基礎。當用戶添加新的內容和新的網站的時候,將被限定在一種特定的網路結構中,這種網路結構是由其他用戶發現內容並建立連結的。如同大腦中的神經突觸,隨著彼此的聯繫通過複製和強化變得越來越強,而作為所有網路用戶的所有活動的直接結果,互聯的網路將有機地成長。
--Yahoo!是第首例偉大的成功故事,誕生於一個分類目錄,或者說是連結目錄,一個對數萬甚至數百萬網路用戶的最精彩作品的匯總。雖然後來Yahoo!進入了創建五花八門的內容的業務,但其作為一個門戶來收集網路用戶們集體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價值核心。
--Google在搜尋方面的突破在於PageRank技術,該技術令其迅速成為搜尋市場上毫無爭議的領導者。PageRank是一種利用了網路的連結結構,而不是僅僅是使用文檔的屬性,來實現更好的搜尋效果的方法。
--eBay的產品是其全部用戶的集體活動,就向網路自身一樣,eBay隨著用戶的活動而有機地成長,而且該公司的角色是作為一個特定環境的促成者,而用戶的行動就發生在這種環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競爭優勢幾乎都來自於關鍵性的大量的買家和賣家雙方,而這正是這一點使得後面許多競爭者的產品的吸引力顯著減低。
--Amazon銷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競爭者相同的產品,同時這些公司從賣方獲得的是同樣的產品描述、封面圖片和目錄。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締造出了一門關於激發用戶參與的科學。Amazon擁有比其競爭者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的用戶評價,以及更多的邀請來讓用戶以五花八門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頁面上進行參與,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利用用戶的活動來產生更好的搜尋結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尋結果很可能指向該公司自己的產品,或者是贊助商的結果,而Amazon則始終以所謂“最流行的”打頭,這是一種實時計算,不僅基於銷售,而且基於其他一些被Amazon內部人士稱為圍繞著產品“流動”(flow)的因素。由於擁有高出對手一個數量級的用戶參與,Amazon銷售額超出競爭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具備了這種洞察力,並且可能會將之延伸開來的那些創新型的公司,正在網際網路上留下他們的印跡。
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是一種線上百科全書,其實現基於一種看似不可能的觀念。該觀念認為一個條目可以被任何網際網路用戶所添加,同時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編輯。無疑,這是對信任的一種極端的實驗,將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開放源碼軟體的背景之下):“有足夠的眼球,所有的程式缺陷都是膚淺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運用到了內容的創建之中。維基百科全書已然高居世界網站百強之列,並且許多人認為它不久就將位列十強。這在內容創建方面是一種深遠的變革。
像del.icio.us(美味書籤)和Flickr這樣的網站,其公司已經在近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並且已經在一種被人們成為“分眾分類”(folksonomy,有別於傳統分類法)的概念上成為先行者。“分眾分類”是一種使用用戶自由選擇的關鍵字對網站進行協作分類的方式,而這些關鍵字一般稱為標籤(tags)。標籤化運用了像大腦本身所使用的那種多重的、重疊的關聯,而不是死板的分類。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在Flickr網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愛”這樣的標籤,從而允許系統依照用戶行為所產生的自然的方式來進行檢索。
協作式垃圾信息過濾產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電子郵件用戶們對於“一封郵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郵件”的眾多相互獨立的決策,從而勝過了依賴於分析郵件本身的那些系統。
偉大的網際網路成功者並不主動地到處推銷其產品,這幾乎成為公理。他們採用“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說,一些推介會直接從一個用戶傳播到另外一個用戶。如何一個網站或產品依賴廣告來進行宣傳,你幾乎可以斷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許多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數網路伺服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碼,也都依靠開放源碼的對等生產(peer-produ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種集體的、網路賦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網站上列有至少10萬種開放源碼軟體項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個項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使用項目代碼。
同時,由於作為用戶使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一個對軟體的有機的接受過程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行銷。同時,作為用戶套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這是一種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行銷的,有機的軟體採用過程,。
經驗是:源於用戶貢獻的網路效應,是在Web 2.0時代中統治市場的關鍵。
平台總是打敗應用程式
在過去每次同對手的競爭中,微軟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這張牌,打敗了即便是最占主導地位的應用程式。Windows平台讓微軟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瀏覽器。
不過這次,衝突不是在平台和應用程式之間,而是在兩種平台之間。每個平台皆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一方面,一個獨立軟體商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並且將應用程式接口和作業系統緊密集成,從而對程式設計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個沒有所有者的系統,由一組協定、開放標準和對合作的共識來連結到一起。
Windows系統代表了由軟體程式接口來進行專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嘗試用微軟當初對付其對手所使用的手段,來同微軟進行爭奪,但是失敗了。然而擁有網際網路開放標準的Apache卻已經繁榮了起來。此番上演的戰局,已經不再是實力懸殊的平台對決孤立的軟體了,而是變成了平台對決平台。問題在於,哪個平台,或者更深遠地來說哪個體系,以及哪個商業模式,最能適應未來的機遇。
Windows對於早期的PC時代的問題是一種卓越的解決方案。它統一了程式開發者的競技場,解決了很多困擾這個領域的問題。但這種由單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經不再是適宜的解決方案,而成為了一種問題。面向交流的系統需要協同性,網際網路作為一個平台當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互動的兩個終端,這種通過軟體的程式接口來鎖定用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圖通過控制平台來推銷應用程式的Web 2.0提供商,從定義上講,已經喪失了這個平台的優越性。
這並不是說鎖定和競爭優勢的機會不復存在了,而是說我們相信這種機會不是通過控制軟體程式接口和協定來取得的。新的遊戲規則正在浮現。那些能夠理解這些新的遊戲規則,而不是企圖回到PC軟體時代舊有規則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時代獲得成功。
部落格和大眾智慧
Web 2.0時代一項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部落格的興起。個人主頁從網際網路早期就已經存在了,而個人日記和每日發表觀點的專欄就更淵源久遠了,那么到底有什麼讓人大驚小怪的呢?
歸根底地,部落格只是一種日記形式個人網頁。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部落格的按時間順序來排列的結構“看起來像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但卻推動著一個迥然不同的分發、廣告和價值鏈。”
其中一大變化就是一項稱為RSS的技術。RSS是自早期計算機高手們認識到CGI(公共網關接口)可用來創建以資料庫為基礎的網站以來,在網際網路根本結構方面最重要的進步。RSS使人們不僅僅連結到一個網頁,而且可以訂閱這個網頁,從而每當該頁面產生了變化時都會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將之稱為“增量的網際網路”(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則稱之為“鮮活的網際網路”(live web)。
當然,現在所謂“動態網站”(即具有動態產生的內容的、由資料庫驅動的網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靜態網站。而動態網站的活力不僅在於網頁,而且在連結方面。一個指向網路部落格的連結實際上是指向一個不斷更新的網頁,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連結”(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個RSS是比書籤或者指向一個單獨網頁的連結要強大得多。
RSS同時也意味著網頁瀏覽器不再只是限於瀏覽網頁的工具。儘管諸如bloglines之類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於網路的,但其他的則是桌面程式,此外還有一些則可以用在便攜設備上來接受定期更新的內容,如線上的閱讀工具雅蛙網,本身RSS屬於個人定製的範疇,雅蛙網進一步加以強化。
RSS現在不僅用於推送新的部落格文章的通知,還可以用於其他各種各樣的數據更新,包括股票報價、天氣情況、以及圖片。這類套用實際上是對RSS本源的一種回歸:RSS誕生於1997年,是如下兩種技術的匯合:一種是戴夫•溫納(Dave Winer)的“真正簡單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術,用於通知部落格的更新情況;另一種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豐富站點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術,該技術允許用戶用定期更新的數據流來定製Netscape主頁。後來Netscape公司失去了興趣,這種技術便由溫納的一個部落格先驅公司Userland承接下來。不過,在現在的應用程式實現中,我可以看出兩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部落格區別於同普通網頁的一部分原因。湯姆•科特斯(Tom Coates)這樣評論固定連結的重要性:
“現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一項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卻有效地將部落格從一個易於發布(ease-of-publishing)的現象,進一步轉變為互相交叉的社區的一種對話式的參與。這是首次使得對其他人的網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態和談論變得如此地容易。討論出現了,聊天也出現。同時,其結果是出現了友誼或者友誼更加堅定了。固定連結是第一次也是最為成功的一次在部落格之間搭建橋樑的嘗試。”
在許多方面,RSS同固定連結的結合,為HTPP(網際網路協定)增添了NNTP(新聞組的網路新聞協定)的許多特性。所謂“部落格圈”(blogosphere),可以將其視作一種同網際網路早期的、以對話方式來灌水的新聞組和公告牌相比來說,新型的對等(peer-to-peer)意義上的等價現象。人們不僅可以相互訂閱網站並方便地連結到一個頁面上的特定評論,而且通過一種稱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機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連結到了他們的頁面,並且可以用相互連結或者添加評論的方式來做出回應。
有趣的是,這種雙向連結(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du之類的早期超文本系統的目標。超文本純粹論者已然將引用通告頌揚為向雙向連結邁進了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一個真正的雙向連結,確切地講是一種(潛在地)實現了雙向連結效果的對稱式單向連結。其間的區別看起來可能很細微,但實際上卻是巨大的。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樣的社交網路系統(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確認以便建立某種連線,從而缺少像網際網路架構本身那樣的可伸縮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務Flickr網站的創始人之一卡特里納•費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僅在碰巧時才禮尚往來。(Flickr因此允許用戶設定觀察列表,即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RSS來訂閱其他所有用戶的照片流。注意的對象將會被通知,但並不一定要認可這種連線。)
如果Web 2.0的一個本質是利用集體智慧,來將網際網路調試為一種所謂的全球的大腦,那么部落格圈就是前腦中喋喋不休的囈語,那種我們整個頭腦中都能聽到的聲音。這可能並不反映出大腦的往往是無意識的深層結構,但卻是一種有意識的思考的等價物。作為一種有意識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部落格圈已經開始具有強有力的影響。
首先,因為搜尋引擎使用連結結構來輔助預測有用的頁面,作為最多產和最及時的連結者,部落格們在修整搜尋引擎結果方面充當著一種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為部落格社區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關注其他部落格的部落格們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和能力。此外,評論家們所批判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种放大器。
如果只是一种放大器,那么撰寫部落格將會變得無趣。但是像維基百科全書一樣,部落格將集體智慧用作一種過濾器。被詹姆士•蘇瑞奧維奇(James Suriowecki)稱為“大眾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規律起了作用,並且就像PageRank技術所產生的結果勝過分析任何單一文檔一樣,部落格圈的集體關注會篩選出有價值的東西。
雖然主流媒體可能將個別的部落格視為競爭者,但真正使其緊張的將是同作為一個整體的部落格圈的競爭。這不僅是網站之間的競爭,而且是一種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爾默(Dan Gillmor)的所謂“個人媒體”(We,the media)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是所謂“原本的聽眾”,而不是密實里的少數幾個人,來決定著什麼是重要的。

3、數據是下一個Intel Inside

現在每一個重要的網際網路應用程式都由一個專門的資料庫驅動:Google的網路爬蟲, Yahoo!的目錄(和網路爬蟲),Amazon的產品資料庫,eBay的產品資料庫和銷售商,MapQuest的地圖資料庫,Napster的分散式歌曲庫。正如哈爾•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對話中談到的,“SQL是新的HTML”。資料庫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其重要性使得我們有時候稱這些程式為“訊件”(infoware)而不僅僅是軟體。
該事實也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誰擁有數據?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可能已經見到了這樣一些案例,其中對資料庫的掌控導致了對市場的支配和巨大的經濟回報。當初由美國政府的法令授權給Network Solutions公司(後被Verisign公司收購)的對域名註冊的壟斷,曾經是網際網路上的第一個搖錢樹。雖然我們在爭論通過控制軟體的API來形成商業優勢在網際網路時代會變得困難得多,但是對關鍵數據資源的控制則不同,特別是當要創建這些數據資源非常昂貴,或者經由網路效應容易增加回報的時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網站提供的每張地圖下面的著作權聲明,你會發現這樣一行字“地圖著作權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衛星圖像服務,則會看到“圖像著作權Digital Globe”的字樣。這些公司對其資料庫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資7.5億美元用於創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線資料庫。Digital Globe則投資5億美元來啟動其自有衛星,來對政府提供的圖像進行改進。)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詳的Intel Inside標識的事:例如帶有導航系統的汽車就帶有“NavTeq Onboard”的印記。數據是許多此類程式事實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系統的唯一的信息源組件,這些系統的軟體體系多數是開放源碼的,也有商業化的。
當前競爭火熱的網路地圖(web mapping)領域顯示著,對擁有軟體核心數據的重要性的疏忽大意,將最終削弱其競爭地位。MapQuest在1995年率先進入地圖領域,隨後是Yahoo!,再後來是Microsoft,而最近Google也決定挺進這一市場,他們可以輕鬆地通過對同一數據的授權來提供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程式。
然而,作為對比的是Amazon.com的競爭地位。像Barnesandnoble.com這樣的競爭者一樣,其原始資料庫來自於ISBN註冊商.R. Bowker。但是同MapQuest不同,Amazon大力增強其數據,增加出版商提供的數據,例如封面圖片,目錄,索引,和樣張材料。更重要的是,他們利用了其用戶來評註數據,以至於十年之後,是Amazon而不是Bowker,成為圖書文獻信息的主要來源,一個學者、圖書管理員和消費者的參考書目來源。Amazon還引入了其專有的標識符,即ASIN,該標識符在ISBN存在時與之對應,而當產品不帶有ISBN時,就創建出一個等價的命名空間。Amazon從而有效地“吸收和拓展了”其數據提供商。
構想如果MapQuest也已做了同樣的事情,利用他們的用戶來評註地圖和路線,添加新的價值層面。那么對僅僅通過授權使用基礎數據來進入這一市場的其他競爭者,將造成遠遠大得多的困難。
近期Google地圖的引入,為應用程式銷售商和其數據提供商之間的競爭,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實驗室。Google的輕量型編程模型已經引發了不計其數的增值服務的出現,這些服務以數據混合的方式,將Google的地圖同其他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訪問的數據源相結合。保羅•拉特馬赫(Paul Rademacher)的housingmaps.com是這種混合的一個上佳範例,其網站將Google的地圖同Craigslist的公寓出租,以及住宅購買數據相結合,來創建一種互動式的房屋搜尋工具。
目前,這些混合大多是由程式高手們實現的創新性的實驗產品。但是企業行動將緊隨其後。並且,人們已經可以從至少一類開發者中發現這一點。Google已經將數據源提供者的角色從Navteq那裡奪走,並且將自己定位為一個令人喜愛的中介者。在以後幾年裡,我們將會看到數據提供商和程式銷售商之間的鬥爭,因為兩大陣營都認識到了,特定的數據類別在作為搭建Web 2.0程式的積木時是多么的重要。
這場競賽已經涉及到擁有特定類別的核心數據:位置、身份、公共事件日曆、產品標識和命名空間等。在許多情況下,在那些創建數據需要巨額成本的地方,也可能存在一種如同Intel Inside方式一樣憑藉單一數據源來所有作為的機遇。其他情況下,勝者將是那些通過用戶聚合來達到臨界規模,並且將聚合的數據融入系統服務中的公司。
比如,在身份標識領域,PayPal,Amazon的一鍵式,以及擁有數百萬用戶的交流系統,都有可能成為創建整個網路範圍的身份標識資料庫的正當競爭者。(關於此,Google最近使用手機號碼作為Gmail賬號標識的嘗試,可能就是朝借鑑和拓展電話系統所邁出的一步。)同時,像Sxip這樣的創業公司,正在探索聯合身份標識的可能性,以尋求一種“分布一鍵式”,從而提供一個無縫的Web 2.0標識子系統。在日曆領域,EVDB則是通過維基式參與體系來搭建世界上最大的共享日曆的一種嘗試。雖然評判者尚在觀望著任何一個特定創業公司或方式的成功是否,但很顯然,這些領域的標準和解決方案,有效地將某些數據轉變為“網際網路作業系統”(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的可靠的子系統,並將促成下一代的應用程式。
關於數據,必須注意一個進一步的方面,那就是用戶關心其隱私和對自己的數據的許可權。在許多早期的網路程式中,著作權只被鬆散地執行。例如,Amazon宣稱對任何提交到其網站的評論的所有權,但卻缺少強制性,人們可以將同樣的評論轉貼到其他任何地方。然而,隨著很多公司開始認識到,對數據的掌控有可能成為他們首要的競爭優勢來源,我們將會看到在此類控制方面強度更大的嘗試。
正如專有軟體的增長而導致自由軟體運動一樣,在下一個10年中我們會看到專有資料庫的增長將導致自由數據運動。在像維基百科全書這樣的開放數據項目、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以及像Greasemonkey(讓用戶決定如何在其計算機上顯示數據)這樣的軟體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對抗勢頭的前兆。
參與的體系
一些系統被設計為鼓勵參與。在丹•布萊克林(Dan Bricklin)的論文“共用的豐饒”(The Cornucopia of the Commons)中,他指出有三種創建大型資料庫的方式。第一種,已經由Yahoo!來體現了,就是付費給人們來實現。第二種,由開放源碼社區的經驗啟發而來,就是讓志願者來完成同樣的任務。開放目錄項目(Open Directory Project),一個Yahoo的開放源碼競爭者,就是該方式的產物。但是Napster體現了第三種方式。因為Napster將其默認設定為自動為任何已經下載的音樂服務,任何用戶都自動地幫助建立共享資料庫的價值。同樣的方式已經被其他所有P2P檔案共享服務所採用。Web 2.0時代的一個關鍵經驗在於:用戶增加價值。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戶會有意來為你的程式增加價值,而不怕麻煩。因而,Web 2.0公司均進行了這樣的默認設定,即作為程式通常使用方式的副產品,來聚合用戶數據並創造價值。正如上面所指出的,他們在搭建那種用戶越多則效果越好的系統。
米切爾•卡普爾(Mitch Kapor)曾經指出“體系是策略”。參與是Napster的本質,其根本體系的一部分。
同更經常被引用的所謂“吸引志願精神”的原因相比,這種體系結構上的洞察力可能更能抓住對開放源碼軟體成功的本質。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以及像Linux、Apache和Perl這樣的開放源碼軟體項目的體系結構,均是這樣一種設計,使得作為一種自動產生的副產品,謀求其自身利益的用戶們創建著集體的價值。這些項目中的任何一個都有一個很小的核心、一種設計良好的擴展機制、和一種讓任何人來添加任何合乎規定的組件的方式,不斷增長著被Perl語言的創始人拉里•沃爾(Larry Wall)稱為“洋蔥頭”(the onion)的外部層面。換句話說,這些技術通過他們本來的設計方式,體現著網路的效應。

4、軟體發布周期的終結

如上文在對Google和Netscape的比較中談到的,網際網路時代軟體的代表性特徵就是它應該被作為服務來交付。這種事實導致這類公司的商業模式上很多根本性的變化。
1. 運營必須成為一種核心競爭力。Google或者Yahoo!在產品開發方面的專門技術,必須同日常運營方面的專門技術相匹配。從軟體作為製造品到軟體作為服務的變化是如此地根本,以至於軟體將不再能完成任務,除非每日加以維護。Google必須持續抓取網際網路並更新其索引,持續濾掉連結垃圾和其他影響其結果的東西,持續並且動態地回響數千萬異步的用戶查詢,並同步地將這些查詢同上下文相關的廣告相匹配。
所以,Google的系統管理、網路、和負載均衡技術,可能比其搜尋算法更被嚴加看管,也就不足為奇了。Google在自動化這些步驟上的成功是其同競爭者相比更有成本優勢的一個關鍵方面。
同樣也不足為奇的是,像Perl、Python、PHP、和當前的Ruby這樣的腳本語言在Web 2.0公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Sun公司的第一個網管哈桑•施洛德(Hassan Schroeder)曾對Perl有一個著名的形容:“網際網路的管道膠帶”(the duct tape of the internet)。事實上,動態語言(常常被稱為腳本語言,並被軟體製品時代的軟體工程師所貶低),是系統和網路管理員,以及創建可經常更新的動態系統的程式開發者們所喜愛的工具。
2. 用戶必須被作為共同開發者來對待,這是從對開放源碼開發實踐的一種反思中得出的(即便所涉及的軟體不太可能以開放源碼授權方式來發行)。開放源碼的格言“早發布並常發布”(release early and release often)事實上已經演變成一種更為極端的定位“永遠的測試版”(the perpetual beta)。其中產品在開放狀態下開發,新的功能以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速度被加入進來。Gmail、Google Maps、Flickr、del.icio.us,和其他類似的服務,可能會在某個階段打著測試版的標識多年。
故此,實時地監測用戶行為,來考察哪些新特性被使用了,以及如何被使用的,將成為另外一種必須的核心競爭力。一位工作於一個主要線上服務網路商的開發者評論道:“我們每天在網站的某些部分提供兩到三個新的特性,而且如果用戶不採用它們,我們就將其撤掉。如果用戶喜歡它們,我們就將其推廣到整個網站。”
Flickr的總開發師卡爾•亨德森(Cal Henderson),近來透露了他們是如何在短至每半個小時就部署一個新版本的。顯而易見,這是同傳統方式有天壤之別的開發模式。雖然不是所有的網路程式都以像Flickr這樣的極端方式來開發,但幾乎所有網路程式都有一個同任何PC或者客戶-伺服器時代截然不同的開發周期。正因如此,ZDnet雜誌才論斷Microsoft不會打敗Google:“Microsoft的商業模式依賴於每個人在每兩到三年都升級他們的計算環境。Google的模式則依靠任何人每天在其計算環境中自行探索新東西。”
雖然Microsoft已經體現了從競爭中學習並最終做得最好的強大能力,但是毫無疑問這一次的競爭要求Microsoft(可以擴展到任何現存的軟體公司)來成為一種在深入層面上顯著有別的公司。天生的Web 2.0公司在享受自然而然的優勢,因為它們不需要去擺脫陳舊的模式(及其相應的商業模式和營收來源)。

5、輕量型編程模型

一旦網路服務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型公司將以複雜的網路服務堆疊來加入到紛爭之中。這種網路服務堆疊被設計用來為分散式程式建立更可靠性的編程環境。
但是,就像網際網路成功正是因為它推翻了許多超文本理論一樣,RSS以完美的設計來取代簡單的實用主義,已經因其簡單性而成為大概是套用最廣泛的網路服務,而那些複雜的企業網路服務尚未能實現廣泛的套用。
類似地,Amazon.com的網路服務有兩種形式:一種堅持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簡單對象訪問協定)網路服務堆疊的形式主義;另一種則簡單地在HTTP協定之外提供XML數據,這在輕量型方式中有時被稱為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代表性狀態傳輸)。雖然商業價值更高的B2B連線(例如那些在Amazon和一些像ToysRUs這樣的零售夥伴之間的連線)使用SOAP堆疊,但是根據Amazon的報導,95%的使用來自於輕量型REST服務。
同樣的對簡易性的要求,可以從其他“樸實的”網路服務中見到。Google近來的Google地圖的推出就是一個例子。Google地圖的簡單AJAX(Javascript和XML的結合)接口迅速被程式高手們破譯,被隨即進一步將其數據混合到新的服務之中。
地圖相關網路服務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例如像ESRI那樣的GIS(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從MapQuest和Microsoft的MapPoint。但是Google地圖以其簡潔性而讓世界興奮起來。雖然從前銷售商所支持的網路服務都要求各方之間的正式約定,但Google地圖的實現方式使數據可以被捕獲,於是程式高手們很快就發現了創造性地重用這些數據的方法。
這裡有幾條重要的經驗:
1. 支持允許鬆散結合系統的輕量型的編程模型。由企業開發的網路服務堆疊的複雜設計是用來促成緊密結合的。雖然這在許多情況下是必須是,但是許多最重要的應用程式可以事實上保持鬆散結合,甚至是脆弱的結合。Web 2.0的理念同傳統的IT的理念迥然不同。
2. 考慮聚合(syndication)而不是協調(coordination)。簡單的網路服務,例如RSS和基於REST的網路服務,是用來向外聚合數據,但並不控制其達到連線的另外一端時發生的事情。這種想法是網際網路本身的基礎,一種對所謂端到端原則的反映。
3. 可程式性和可混合性設計。像最初的網際網路一樣,RSS和AJAX這樣的系統,都有此共同點:重用的障礙非常低。許多有用的軟體事實上是開放源碼的,而即便它不是,也沒有許多東西來保護其智慧財產權。網際網路瀏覽器的“查看源檔案”選項,使得許多用戶可以複製其他任何用戶的網頁;RSS被設計得使用戶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查看所需要的內容,而不是按照信息提供者的要求;最成功的網路服務,是那些最容易採納未被服務創建者想到的新的方向。同更普遍的“保留所有權利”(all rights reserved)相比,隨著創作共用約定而普及的“保留部分權利”(Some Rights Reserved)一詞成為一個有益的指路牌。
裝配中的創新
輕量型商業模型是對輕量型編程和輕量型結合的一種自然產物。Web 2.0的理念善於重用。一種像housingmaps.com這樣的新服務,是通過將兩個現存服務抓取到一起來簡單地創建起來的。Housingmaps.com還沒有商業模式(目前為止),但對於許多小規模的服務,Google的AdSense(或Amazon的associates fees計畫,或者兩者都是)為同類服務提供了營收模式。
這些案例為Web 2.0的另外一個關鍵原則提供了啟發,我們將之稱為“裝配中的創新”。當商品組件充裕時,你可以通過以新穎的或者有效的方式來裝配這些組件來創建價值。很像PC革命為硬體商品裝配提供了許多創新的機會,其中像Dell這樣的公司創造了這種裝配的科學,並從而打敗了那些商業模式上要求產品開發方面的創新的公司,我們相信Web 2.0為各個公司提供了,通過在利用和整合由其他人提供的服務方面逐漸完善,來贏得競爭的機會。

6、軟體超越單一設備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Web 2.0特性是Web 2.0已經不再局限於PC平台這樣一個事實。在對Microsoft的告別建議中,長期的Microsoft開發者戴夫•斯塔茲(Dave Stutz)指出:“超越單一設備而編寫的有用軟體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獲得更高的利潤”。
當然,任何的網路程式都可被視為超越單一設備的軟體。畢竟,即便是最簡單的網際網路程式也涉及至少兩台計算機:一個負責網路伺服器,而另一個負責瀏覽器。而且就如我們已經探討過的,在將網路作為平台的開發中,把這個概念拓展到由多台計算機提供的服務而組成的合成應用程式中。
但是如同Web 2.0的許多領域一樣,在那些領域中“2.0版的事物”(2.0-ness)並不是全新的,而是對網際網路平台真正潛能的一種更完美的實現,軟體超越單一設備這一說法賦予我們為新平台設計程式和服務的關鍵性的洞察力。
迄今為止,iTunes是這一原則的最佳範例。該程式無縫地從掌上設備延伸到巨大的網際網路後台,其中PC扮演著一個本地快取和控制站點的角色。之前已經有許多將網際網路的內容帶到便攜設備的嘗試,但是iPod/iTunes組合卻是這類套用中第一個從開始就被設計用於跨越多種設備的。TiVo則是另外一個不錯的例子。
iTunes和TiVo也體現了Web 2.0的其他一些核心原則。它們本身都不是網路程式,但都利用了網際網路平台的力量,使網路成為其體系中無縫連線的、幾乎不可察覺的一部分。數據管理顯然是它們所提供的價值的核心。它們也是服務,而非打包的程式(雖然對於iTunes來說,它可以被用作一個打包的程式來僅僅管理用戶本地的數據)。不僅如此,TiVo和iTunes都展示了一些集體智慧的方興未艾的套用。雖然對於每個情況,其實驗都是同網路IP入口的周鏇。iTunes中只有有限的參與體系,雖然近來增加的播客(podcasting)將這一規則規律性了不少。
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偉大變革的Web 2.0領域中的一個,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正連線到這個新的平台中來。當我們的電話和汽車雖不消費數據但卻報告數據時,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程式呢?實時的交通監測、快閃暴走族(flash mobs)、以及公民媒體,只不過是新平台的能力的幾個早期警示。
一篇Web 2.0的投資論文
風險投資家保羅•科德羅斯基(Paul Kedrosky )寫道:“關鍵在於去尋找一種你共識相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資”。有趣的是,我們注意到Web 2.0的每個方面都涉及到同共識的分歧:每個人都在強調保持數據隱私的重要性,而Flickr/Napster等等,卻使其公開化。這並非只是為了分歧而分歧(比如追求寵物食線上),而是在可以從中創建出一些東西的地方發生分歧。Flickr締造了社區,Napster創造了收藏的廣度。
另外一種看待這種現象的方式,就是成功的公司都放棄了一些昂貴但被認為重要的東西,以便免費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曾經昂貴過的東西。例如,維基百科全書放棄了集中的編審控制,以作為對速度和廣度的回報。Napster放棄了“目錄冊”的想法(列出所有銷售商正在銷售的歌曲),並因此獲得了廣度。Amazon放棄了用於一個實體店面的想法,卻從而服務於整個世界。Google放棄了大宗用戶(開始的時候),卻得到了80%的,其要求從前未被滿足的用戶。下面的說法很有一些合氣道(借力打力)的精神:“你知道,你是對的——整個世界的人都絕對可以更新這篇文章。而且你猜怎么著,這對你是個壞訊息”。
——內森•托克英頓(Nat Torkington)

 7、豐富的用戶體驗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魏裴(Pei Wei)開發的Viola瀏覽器,網際網路就被用來在網頁瀏覽器中傳送“小程式”(applet)和其他一些活動內容。1995年Java的引入就是圍繞著這樣的小程式的傳送。JavaScript和後來的DHTML都被作為輕量型方式引入,來為客戶端提供可程式性和豐富的用戶體驗。幾年以前,Macromedia締造出“豐富的網際網路應用程式”(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一詞(該詞也被Flash的競爭者開放源碼的Laszlo系統使用),以便凸顯Flash不僅可傳送多媒體內容,而且可以是GUI(圖形用戶界面)方式的應用程式體驗。
然而,網際網路傳遞整個應用程式的潛能在Google引入Gmail之前,一直沒有成為主流,緊接著就是Google地圖程式,一些基於網際網路的帶有豐富用戶界面以及PC程式等同的互動性的應用程式。在網路設計公司Adaptive Path的耶希•詹姆斯•加萊特(Jesse James Garrett)的一個討論會論文中,Google所使用的這組技術被命名為AJAX。他寫道:
Ajax不是一項技術。它其實是幾項技術,每項技術自身都很繁榮,它們以強有力的全新方式結合起來。Ajax涵蓋:
-- 運用XHTML和CSS實現基於各種標準的展示。
-- 運用文檔對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實現動態顯示和互動。
-- 運用XML和XSLT實現數據交換和操作。
-- 運用XMLHttpRequest實現異步數據檢索。
-- JavaScript將所有這些綁定到一起。
AJAX也是Web 2.0程式的一個關鍵組件,例如現在歸屬Yahoo!的Flickr,37signals的程式basecamp和backpack,以及其他Google程式,例如Gmail和Orkut。我們正在步入一個史無前例的用戶界面創新階段,因為網際網路開發者們終於可以創建,像本地基於PC的應用程式一樣豐富的網路程式了。
有趣的是,許多現在正被探索的功能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了。90年代後期,Microsoft和Netscape,都對現在終於被認識到的那些功能有所洞察,但是它們對於所要採用的標準的爭鬥,使得實現跨瀏覽器的應用程式變得困難。僅在當初Microsoft確定無疑地贏得了瀏覽器之戰的時候,而且那時事實上只需要針對一個瀏覽器標準,編寫這種程式才成為可能。同時,雖然Firefox在瀏覽器市場中重新引入了競爭,但至少在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對網際網路標準的破壞性的爭奪以至於我們倒退到90年代。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會看到許多新的網路程式,不僅確實是新穎的程式,而且是對PC程式豐富的網路再現。到目前為止,每個平台的變革也都為改變那些在舊平台中占主導地位的程式的領導地位創造了機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