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浮山

香港流浮山

香港流浮山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西面,靠近后海灣,三面環山,地勢平坦。原指位於天水圍以西,廈村以北的一座小山丘,後來主要代表其西面數條鄉村較旺盛的地方。以其出產的海鮮聞名,尤其是蚝,經歷了兩個時期:開埠前期與英治時期。可乘巴士到達這裡,有悠久的飲食文化。

簡介

香港流浮山 香港流浮山

  流浮山以其出產的海鮮聞名,尤其是蚝。因為該處位於后海灣畔,臨近珠江口,有淡水流入,所以適合養蚝。高峰期於1970至80年代,不少旅行團專程前往品嘗。只可惜近年珠江三角洲水質污染日趨嚴重,加上鄉村人口遞減,流浮山的漁業,尤其是蚝產量已大不如前。不過該處的仍有不少海鮮酒家,客人不少。  但近年不少開設了貨櫃場於流浮山路兩旁,使得交通不時擠塞,也喪失了其鄉村風味。

食海鮮可以去“歡樂海鮮酒家”或桃園。另外有朋友介紹邦記-24721292,地點約在海鮮街的中段。除了食海鮮,還可以去白泥看日落,還有觀光。

流浮山南面可經流浮山路前往天水圍、廈村、洪水橋及屏山等地。沿后海灣岸邊的深灣路,向東北面可前往尖鼻咀,向西南面可前往上下白泥。由於位於新界西面的岸邊,不少人會前往該處望觀賞日落。

流浮山尚有一座已棄用的前流浮山警署。該建築物位於流浮山山東街1號,於1962年啟用,但於2002年流浮山警隊與天水圍警署警隊合併後便停用。警署範圍內有停車位,建築物外牆以藍白色為主調,天台設有作反偷渡之用的瞭望台,署內陳設一如其它警署般,設有報案室、會議室、羈留室等。元朗區議會有計畫在不久的將來開發警署為旅遊點,以吸引遊客前往流浮山。

香港流浮山 香港流浮山

自然地理

流浮山位於新界的西北邊,三面環山,地勢平坦,元朗是一片平原,原來這裡是連綿的農田。在多山的香港,只有這一塊平整而廣闊的平原。

新界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后海灣,流浮的地形是低洼地區,一旦后海灣或附近的去水河道一泛濫,新界便受到水浸的影響造成人財的損失,后海灣位於元朗較高的地區,下大雨后海灣容易泛濫所以會把大量的雨水向元朗區下流,令到元朗區的殖豪地、菜田或平坦地方水浸更為嚴重,加上元朗區里許多的河道中,生長了很多的水草,植物在那裡,有些甚至生長在小河道的中間,令排水量減少,因而增加了海水泛濫的機會和水浸的嚴重性。

元朗是一片平原,以前這裡是連綿的農田。自古以來,元朗是一個以漁農為主的鄉郊型社區,居民以耕田或在魚塘養魚為生。遠自宋朝(公元960-1279)已有大批居民落籍元朗。鄧氏家族和文氏家族為可知最早落籍元朗的居民。

鄰近河流

雙魚河(英文名為RiverBeas或SheungYueRiver)是香港新界北區梧桐河的支流,由雞公嶺及大刀屻等山溪起流經元朗八鄉、坑頭大布、古洞至河上鄉,在虎地坳與梧桐河匯合。因為雙魚河的緣故,上水及粉嶺一帶古時名為“雙魚市”。 整理河道

流浮歷史

開埠前期

香港流浮山樹林 香港流浮山樹林

流浮山的悠久歷史主要源自唐代移居過來的鄧氏及宋末文天祥後裔的文氏。它們遷入的地方包括錦田、屏山、廈村及新田等。由於鄧氏子弟多次取得功名,於是在他們的聚居地大興土木,並留下不少祠堂、寺廟及書院等遺蹟。現時元朗區是最多法定古蹟的其中一區。

清代以前已建立大橋墩墟,位於元朗河口西岸。康熙八年,朝廷放寬遷海令,原居民遷回之餘,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遂將原來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存於廟內,刻於1856年(清代鹹豐六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中亦清楚紀錄:“清康熙八年(即1669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即元朗舊墟)”,元朗舊墟之擁有者(稱為“墟主”)是錦田泰康村鄧氏家族。

另外,古時疍家在稱為“大樹”的地方建成一小廟,以祭祀天后,後來演變成今天十八鄉大旗嶺的大樹下天后廟。由於在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因而得名。大樹下天后廟曾在清朝鹹豐、光緒年間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各大修一次。

英治時期

由於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元朗於1898年納入殖民地管治。當時政府最初期的建設包括屏山警署,及經過的元朗的青山公路。20世紀初期,隨著元朗日漸發展,舊墟地方已不敷套用,所以元朗新墟於1915年建成。自新墟建成後,舊墟也慢慢衰落。今日舊墟的長盛街仍保存不少古建築物,為稱為“滿清一條街”。

交通飲食

交通路線列表

香港流浮山 香港流浮山

小巴

元朗泰豐街-沙橋(尖鼻嘴),途經流浮山

綠色小巴:35

元朗泰豐街-流浮山

綠色小巴:34

元朗泰豐街-下白泥,途經流浮山

綠色小巴:33

特色小吃

海味老字號

流浮山海鮮 流浮山海鮮

流浮山的牛記海味已有50年歷史,以賣鹹魚、干貝、花膠、蚝豉和蝦醬為主。在流浮山經營的海味生意 已是一代傳一代,老闆更自設曬蚝場,品質絕對有保證!

土產靚蚝油

入元朗,怎可不順道到盛產生蚝的流浮山買靚蚝油?老字號汝記是現時少數製造原汁原味蚝油的蚝油專家。當中最上等的,以八成蚝油兩成水製成,味道特別鮮美香濃。

香港流浮山盆菜

燙口皮蛋酥 元朗除有老婆餅這些傳統好味餅食外,還有流浮山正大街泰興的燙口皮蛋酥。皮蛋酥由婆婆親手自製,入口即嘗到濃濃的皮蛋甘香及姜的辛辣,味道甚有層次。

地道海鮮小菜

小桃園酒家開業廿多年來,都深受元朗當地食家推崇,全因這裡的招牌菜式都是特色的鄉間菜式。如蟹黃蒸蛋,每碟都以三十多隻流浮山出產的基圍蟹仔做成,每隻蟹仔都有鮮美蟹膏,但只有五元硬幣般大,所以老闆特地請專人拆蟹,果然真材實料至上。龍如海鮮酒家在流浮山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可算是區內最悠久的一間海鮮菜館,所有的海鮮來貨皆取自區內,絕對是不鮮不食,招牌菜如椒鹽瀨尿蝦、乾煎豉油皇大蝦、秘制醬汁炆石斑腩和豉椒杪蜆等都是香口佐酒的小炒菜式。

惹味柴燒盆菜

在鄧氏宗祠內的屏山傳統盆菜,一直秉承祖傳秘方以柴火炮製盆菜,至今仍沿用數百年前的柴灶煮食爐具。柴火火力均勻,令食物入口有一陣陣煙燻的惹味。隨盆菜會附上特製靚鶏粥或鶏飯,鮮甜軟綿,傳統正宗滋味很難在其它地方找到!

魅力香港

香港(Hongkong)是一個年輕的城市,是一個充滿奇蹟和神話的城市,是一個令人無比激動的城市。世界級的建築、快節奏的生活、時尚摩登的娛樂享受,無不凸現出這座城市的驚艷魅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