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廣場

皇后廣場

皇后廣場,是連線滙豐銀行與渣打道的Cenotaph的開闊地區。這裡有許多噴泉與坐椅,每到星期天許多菲律賓[國家]女傭都會在這裡聚集。許多人都是非法到這裡來打工的,滙豐銀行大樓是另一個聚集點。廣場的雕塑在二戰時被日軍所毀,如今只有Thomas Jackson爵士的雕塑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他曾是滙豐銀行的經理。廣場中心圓頂殖民地風格的建築原為最高法院,現在是立法會總部。它躋身於高樓林立之地,別有情趣。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皇后廣場皇后廣場
皇后廣場位於香港島中環,是香港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公眾廣場。然而,到了現時皇后廣場已經沒有任何皇后或女皇的銅像,只有一座紀念銀行家昃臣的銅像。

歷史沿革

皇后廣場皇后廣場
皇后廣場原名中央廣場,隨著1880年代的填海而產生,原本是一塊空地。1897年,為紀念英國女皇維多利亞60周年的慶典,香港政府鑄造了一座女皇的銅像,並安置於中央廣場,而廣場亦改名為皇后像廣場。稱為皇后像而不是女皇像,是因為早年香港一律將女皇誤以為是皇后,例如皇后大道

早期廣場為草地,中央有一條獲利街貫穿。1906年,為表揚身為滙豐銀行總經理的銀行家昃臣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亦把他的銅像安放至皇后像廣場。1923年,廣場旁豎立了一座抗戰勝利紀念碑,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英軍。當時廣場還有英皇愛德華七世及皇后雅麗珊、英皇喬治五世及其皇后瑪麗的銅像。

香港日治時期,皇后像廣場中的女皇銅像被日軍運往日本,準備熔掉成為製造武器的原料。原址則豎立了一個石碑,宣告香港已經被日本占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女皇銅像獲得歸還,但放置銅像的位置於1940年代末期計畫進行遮打道的擴闊工程。適逢位於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於1951年開始興建,女皇銅像改為放置於公園內,而公園亦以“維多利亞”來命名。而原址則只剩下昃臣的銅像。由於皇后像廣場的英文名稱是Statue Square,直譯為“銅像廣場”,因此很多外地人士誤以為皇后像廣場是因昃臣的銅像而得名。

景點現況

皇后廣場皇后廣場
現在每逢星期日,皇后廣場及其附近街道被劃作行人專用區。而有不少菲律賓女傭都選擇此處作為其休息的地方。在1980年代時,不少香港報章的專欄作者都把這廣場戲稱為“賓妹廣場”。及至1990年代中期,當時立法會通過《人權法》後,各人都自動停止這個半開玩笑的名稱,以免被指為種族歧視。

另外,每年的香港重光紀念日,廣場旁的抗戰勝利紀念碑都會有儀式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軍人。在回歸以前,紀念活動都只限於香港的英兵及華籍英兵。回歸之後,東江蹤隊及港九大隊的成員亦獲邀請出席紀念活動,以表示對他們當年保衛香港所作出貢獻的肯定。

此外,每年12月皇后像廣場都會舉行香港繽紛冬日節。廣場仿照北歐芬蘭的聖誕老人鎮,設有很多與聖誕節有關的布置,並且設有一棵35米高的戶外聖誕樹,為全香港最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