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問題官

首席問題官

首席問題官(Chief Solving Officer)是專門負責挖掘問題、協調緩解問題、分析和研究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以及監控問題和跟蹤問題解決進展的高級管理人員。這一職位是按問題管理模式的原理和要求設定的,在注重問題管理或導入問題管理模式的企業里,通常需要設定這一職位(崗位),這一職位也可稱為總裁(或總經理、CEO)問題管理助理。

基本信息

由來

首席問題官首席問題官
首席問題官的英文簡稱為CSO(Chief Solution Officer或Chief Solving Officer),在這個職位名稱中,之所以用Solution解決方案而不用Problem(問題)來表示問題,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Problem可能會讓人理解為首席問題官是製造問題的,而不是解決問題的。
另一方面是Solution一詞特別盛行,許多軟體公司和諮詢公司都說他們能提供的不只是產品,而且是一整套解決問題的方案。

特殊性

首席問題官與其他副總的最大區別是:首席問題官專職負責問題管理,不分管經營管理的專項業務,也就是說首席問題官既不分管企業四類核心業務(市場與行銷、人力資源與行政、財務與投資、運營與技術)中的任何一項,也不分管長期性的專項業務(如法律、公共關係、對外合作、企業文化、發展戰略等)。

有些企業的總裁助理也不分管上述四類核心經營管理業務,但可能分管其它的專項經營管理業務,例如:有的總裁助理分管法律、有的總裁助理分管公共關係,有的總裁助理分管發展戰略等。這樣的總裁助理與首席問題官也有明顯的區別。也有的總裁助理主要負責文秘類工作,或者協助安排總裁的日常工作,這樣的總裁助理相當於總裁秘書。

由此可見,總裁助理是一個彈性較大職位,往往從名稱上看不出實際工作內容,如果總裁助理是屬於上述幾種情況之一,總裁助理與首席問題官有明顯的區別,如果總裁助理主要協助總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那么就相當於首席問題官。

職責

首席問題官職責是挖掘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性質和可能造成的影響,搞清問題的輕重緩急,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提請總裁董事會決策實施。

企業的總裁們由於時間、精力不足,單靠自己身體力行還難以把問題管理落到實處。首席問題官正好可以承擔總裁想承擔,但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承擔,或者由於知識結構不健全而不適合承擔的職責

因此,"首席問題官"是問題管理的推進器和突破口。多數企業並不缺乏具有"老黃牛"精神、踏踏實實工作的勞動模範,也不缺乏創意高手,更不缺乏點子大王,最需要引進或培養的是像"官"一樣思考、像"兵"一樣行動的首席問題官。

在企業中設定"首席問題官"(CSO)、導入"問題管理"是防範"山寨模式"的有效措施。杭州的一家上市公司有一個負責"問題管理"的部門,這一部門直接歸董事會領導,有重要問題時,可以不受總裁的支配獨立行使"問題管理"職責。如果中航油有類似的部門或首席問題官,就能有效地防範由於"山寨模式"給公司帶來的危機。
諫官的職能是發現君主高級官員的不當行為,以及反響強烈的社會問題,並直接向君主提出意見或建議。諫官制度對古代行政管理體系的自我完善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借鑑古代諫官制度,大中型現代企業也有必要設立類似的職位,即首席問題官。首席問題官不分管企業中傳統意義上的“專業工作”,而是跨專業、跨部門地挖掘問題、研究問題,並牽頭制定解決方案。諫官的典型進諫風格有耿直派和委婉派兩種,首席問題官也有必要根據企業環境和企業領導人的個性,選擇適宜的表達問題方式。許多問題本來是一體的,但如果讓各位副總裁或各部門來負責挖掘問題和研究問題,問題就會被分割成零碎的幾個方面。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一樣,大象本來就是同一頭大象,但摸到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觀點,企業中的各部門分工也像摸象的盲人一樣,本來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但不同部門從不同的立場出發,得到的觀點和結論不僅是不一致的,而且是片面的。

作用

首席問題官首席問題官
借鑑國外的“首席”系列職位,首席問題官英文可用Chief Solution Officer,簡稱CSO。之所以用Solution(解決方案)而不用Problem(問題)來表示問題,一方面是因為Problem可能會讓人理解為首席問題官是製造問題的,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另一方面是,首席問題官雖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挖掘和表達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和提出解決方案(Solution)。
首席問題官的理論依據源於古代諫官,諫官對古代集權式公共管理的弊端起到了自我糾偏作用。諫官的主要職責是給帝王提意見,尤其是提反對意見,但是,給帝王提意見並不意味著只針對帝王的過失,諫官如果發現中央或地方政府的重大決策錯誤、重大項目不可行,或者反響強烈的社會問題,都有責任向帝王提出意見和建議。現代公共管理體系已經沒有必要設立類似諫官的職位,但大中型現代企業有必要借鑑古代諫官制度,設立首席問題官,原因如下:
1、中國企業受傳統文化影響,一般員工都怕得罪上司,不願意向上級提反對意見,這導致報喜不報憂現象比西方企業更加突出。通過專職的首席問題官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首席問題官的職責就是挖掘問題和研究問題,如果他逃避問題,自己就失職了。
2、一些領導和民眾對專門挑刺(提反對意見)的人很反感,但是受幾千年諫官制度的影響,人們對諫官及相似職責的專業人員的“挑刺”行為能夠容忍和理解。
3、西方企業中首席問題官職責的相當部分由總裁總經理承擔了,但中國企業面臨的社會環境與西方大不相同,中國企業的總裁要花許多時間和精力用於外部公關、內部人際關係協調。多位企業家說過,在中國經營管理企業需要付出在美國三到四倍的時間和精力。
4、首席問題官是借鑑古代諫官制度和西方企業的各類“首席”職位而設定的,融合了中西方管理模式的精華,與中國大中型企業普遍確立的“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理念相吻合。
5、中國的工商管理教育起步晚,覆蓋面低,中國企業的總裁中沒有經過系統管理理論訓練的人也比較多。因此,既有系統的理論訓練,又有實踐經驗的首席問題官可以彌補企業總裁知識結構的缺陷。

十大定律

首席問題官首席問題官
1、把問題作為切入點、從問題開始進行管理,比把理論和目標作為切入點、從理論和目標開始管理,會更加簡單有效。
2、管理者必須進行問題管理,而不是危機管理
3、問題總在長大,解決需要動力。
4、用平常心尋找問題是不夠的,要用“挖掘問題”的態度和方法,才能準確、到位地發現問題。
5、表達問題比發現問題更重要。
6、階段、層次、角度、對象四方面因素決定了問題挖掘方法和解決方案的差異。這也稱為問題管理的四論(階段論、層次論、角度論、對象論)。
第六定律推論:解決問題不僅要對症下藥,還要對事下藥、對人下藥、對願下藥、對財下藥。
7、監控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8、治本總比治標好,治標總比不治好,不治總比搗亂好。
9、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馬上解決,有些問題可以置之不理,有些問題可以掩蓋起來,問題管理要抓大放小。
10、管理只有恆久的問題,沒有終結的答案。
十定律推論:優秀大公司並不比創業小公司的問題少,快速發展的企業和階段性成功的企業存在更多需要解決和能夠解決的問題。

現代企業高管職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