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中國成語,比喻看問題總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寓言諷刺的對象是目光短淺的人。人們在評論一個人、一部電視劇或一種社會現象,往往因為只看到局部而下結論,便造成了片面性。該詞大概起源於印度,可能是耆那教,佛教有時也被歸於蘇菲派和印度教。在拓展行業中是一項比較新穎的拓展項目,根據盲人摸象這個成語來源,教練們研發的一項延伸的遊戲,是一種體驗式的遊戲。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盲人摸象

注音:máng rén mō xiàng

解釋:盲人:瞎子;

比喻看問題了解不全面就以點代面、以偏概全。

原文:有王告大臣:“汝牽一象來示眾盲者。”……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象類何物?”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蘿菔①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②;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③;其觸腳者言象“如臼”④;其觸脊⑤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⑥,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注釋:

①【蘿菔】:蘿蔔。

②【箕】:簸箕,揚米去糠的器具。

③【杵(chǔ)】: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木棒,用於舂(chōng)米等。

④【臼(jiù)】:用石或木製成的舂(chōng)米的器具。

⑤【脊】:這裡指背部。

⑥【瓮(wèng)】:一種盛東西的陶器,腹部較大。

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示例: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廣收雜物,金矢一囊,四呼如~,僅得一肢,以為全體。”

魯迅《這也是生活》:“給名人作傳的人,也大抵一味鋪張其特點……於是所見的人或事,就如同~。”

近義詞:管中窺豹、坐井觀天、以偏概全

反義詞:洞察一切、仰視觀察、了如指掌

燈謎:舜父撫愛幼子

英文翻譯

draw a conclusion from incomplete data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成語舉例: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不能憑自己主觀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斷,應了解事物的全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摸,不能讀作“mē”。

成語辨形:盲,不能寫作“肓”。

成語辨析:盲人摸象與“管中窺豹”有別:盲人摸象含貶義;不作自謙之詞;管中窺豹常作自謙之詞;是中性成語。

譯文概要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蔔。”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淨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應看全局,那樣才能全面和真實的了解事物的情況。

相關來源

盲人摸象盲人摸象

在久遠年代以前,有一個很有智慧的國王,名叫“鏡面”。在他的國家裡,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們卻信仰那些旁門左道,就好像懷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螢火的微亮一樣。因此,這位國王常常感到很苦悶,他想:“我總得想出一個辦法來教育他們,使他們舍邪歸正才好!”

有一天,國王突然召集他的臣子說:“你們去把國境內所有生下來就瞎了眼睛的人,都找到宮裡來吧!”於是這些臣子們便奉命分頭在國內遍處找尋,隔了不多幾天,臣子們都帶著尋找到的瞎子回來了。鏡面王很高興地說:“好極了,你們再去牽一頭象,送到那些盲人那裡去吧!”許多臣民聽見了這個訊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國王今天將要做些什麼事,因此,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趕來參觀。

鏡面王在心裡暗暗地歡喜:“真好,今天該是教育他們的機會了。”於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體:有摸著象腳的,有摸著象尾的,有摸著象頭的……

國王便問他們:“你們看見了象沒有?”盲人們爭著說:“我們都看見了!”國王又問:“那么你們所看見的象是怎樣的呢?”

摸著象腳的盲人說:“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樣。”

摸著象尾的說:“不,它像掃帚!”

摸著象腹的說:“像鼓呀!”

摸著象背的說:“你們都錯了!它像一個高高的茶几才對!”

摸著象耳的盲人爭著說:“像簸箕。”

摸著象頭的說:“誰說像簸箕?它明明像一隻笆斗呀!”

摸著象牙的盲人說:“王啊!象實在和角一樣,尖尖的。”

……

因為他們生來從沒有看見過象是什麼樣的動物,難怪他們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錯了。但是他們還是各執一詞,在王的面前爭論不休。

於是,鏡面王哈哈大笑地說:“盲人呀,盲人!你們又何必爭論是非呢?你們僅僅看到了一點,就認為自己是對了嗎?唉!你們沒有看見過象的全身,自以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沒有聽見過佛法的人,自以為獲得了真理一樣。”接著國王又問一般來參觀的人說:“臣民們啊!專門去相信那些瑣屑的淺薄的邪論,而不去研究切實的、整體的佛法真理,和那些盲人摸象,有什麼兩樣呢?”

從此,全國臣民便舍邪歸正,都虔誠地信奉佛教了!

組成:由六種顏色,六種不同的形狀,眼罩

操作方法:教練隨機抽出兩塊,其餘分發給被蒙上眼睛的成員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及對教練的發問,成功告訴教練——拿走了幾塊板?什麼顏色?什麼形狀?

項目目標:

1、培養團隊成員主動溝通的意識,體驗有效的溝通渠道和溝通方法。

2、強調團隊的信息與資源共享,通過加強資源的合理配置來提高整體價值。

3、培養團隊成員的系統化思考能力,從關注局部到關注整體的戰略提升。

4、提升參訓學員的計畫與分析能力,對信息細節的敏銳度。

5、體會團隊之間加強合作的重要性,提升主動全作意識。

6、體會不同的領導風格對於團隊完成任務的影響和重要作用。

適用人數:14-18人

適用人群:高校,中國小,幼稚園,素質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公安系統,房地產,景區等

體驗式教育教具為教育者、老師、學生都提供了一個新的思想導入和情感傳輸紐帶;

體驗式教育所用教具已經深入素質教育之中;

體驗式教具以其專業和規範受到教育工作者乃至體驗式教育者的青睞;

體驗式教具,將會是素質教育發展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轉折!

啟發與借鑑

認識片面。“盲人摸象”或“瞎子摸象”已成成語,意為由於只了解事物的局面,產生了認識上的片面性。人們在評論一個人、一部電視劇或一種社會現象,往往因為只看到局部而下結論,便造成了片面性。要避免這種現象,唯一的辦法是多觀察,多了解,不要輕易下結論。有人說外國的教育好,中國不行,這就是片面的見解。他去過國外嗎?去過多少國家?全面考察過他們的教育嗎?反之,他對中國的教育做過全面的調查嗎?僅僅憑零碎的材料是不能下此結論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