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網理論

螺網理論

  “螺網理論”是中國經濟文化學者甘潤遠先生在綜合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政治學、人類學、歷史哲學等眾多學科思想要義的基礎上,獨立提出的一套社會經濟演化理論。其理論思想主要集中於《螺網理論——經濟與社會的動力結構及演化圖景》一書中,這部書已於2016年9月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螺網理論》一書以系統科學的哲學思維和生物進化論的基本範式,結合結構功能主義的基本方法,通過對社會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整體研究,特別是對國家系統中經濟系統的層次、結構、功能和運行過程的全面分析,闡述了經濟與社會的動力結構及其特徵和演化規律,從而描繪了人類社會演化發展的總體圖景。這本書在理論上的一個重要突破是,揭示出了從企業、行業、產業到經濟系統在結構方面的自相似性、層次性、嵌套性等分形特徵,從而將個體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的基本思想融合在了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中。陳工孟先生(現任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和楊春學先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動態》雜誌主編)分別為這本書撰寫了序言,這體現了有關專家學者對這本書的肯定!

作者簡介

甘潤遠,生於1969年,文化經濟學者、創意策劃專家和作家。系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作家會員。
他先後畢業於大連交通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曾在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工作,擁有十餘年企業高層管理經驗。曾參與編撰過《創意經濟學》、《個人財務策劃》、《國際學術期刊運作實務》等8部書籍。出版有傳記評論《精神生活的孤獨圖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00年圖說》、文學集《春天的翅膀》等圖書。此外,還撰寫過一部科技專題片並獲獎,監製過一部大型卡通片,還策划過一個總面積2.2平方公里的旅遊主題公園。

螺網理論的創建者甘潤遠先生螺網理論的創建者甘潤遠先生

主要思想

《螺網理論》是一部社會經濟學方面的理論專著。
《螺網理論》一書將人類社會演化發展的基本規律概括為分叉律、協同律、分形律和周期律這四大規律。其中,關於分叉律和周期律,各國學者已經做過大量研究和論述,而《螺網理論》一書重點論述了社會系統的協同律和分形律,特別是總結梳理了社會系統在一般結構方面的分形規律。
在現代社會,一個完整的國家系統至少包括人文系統、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科學系統、法制系統和教育系統這六個子系統。一個國家的經濟系統,至少可以分為微觀的企業層次、中觀的行業與產業層次、巨觀的國民經濟層次這三個基本層次。《螺網理論》一書正是從這三個層次來論述經濟系統的運行機理的。此外,這部書還從經濟系統與社會環境、人類社會系統與自然生態環境這兩個超巨觀層次論述了社會演化的基本規律。
從具體內容來說,這本書從現實的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出發,系統分析了現代社會中社會再生產從微觀、中觀到巨觀各層次不同環節的有機聯繫和複雜運行過程,闡釋了從企業系統、產業系統到國民經濟系統、國家與社會系統在結構、功能和運行方面的特徵,揭示出了社會經濟體系的動力結構及演化規律。
關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動力問題,甘潤遠先生反對單純用經濟決定論、政治決定論、科技決定論或者環境決定論等任何一種偏執一端的理論,對人類社會發展過程進行片面化、線性化、簡單化的解釋。他在《螺網理論》一書中指出,人類社會的發展動力是由人文、經濟、政治、科學、法制和教育等諸要素之間的“合力”共同決定的,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其中的主導因素(或主導力量)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動態變換之中。
通過對社會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整體研究,《螺網理論》一書指出:從巨觀時空和長期變遷的角度來考察,整個人類社會系統的長期演化機制遵循分叉律和協同律這兩大基本規律,同時社會系統又體現出了整體的複雜性、運行的周期性、結構的分形性等顯著特徵;人類社會演化的總體圖景是一張多維動力交織、螺旋式發展的“螺網圖”。這也是這本書取名《螺網理論》的原因所在。
《螺網理論》一書的主要思想可以用甘潤遠先生所繪製的螺網圖來描述。

螺網圖螺網圖

在螺網圖中,十個維度分別是:①生態最佳化;②資源利用;③人文系統;④科學系統;⑤經濟系統;⑥法制系統;⑦政治系統;⑧教育系統;⑨社會發展;⑩文化進化。在這個圖中,從小到大的五個同心圓圈分別表示人類社會在原始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資訊時代和未來時代所達到的文明程度;從第二個圓圈起,每一維軸開始出現較細小的分支,這些細小分支進一步分叉,從而形成更細小的分支,這些分支或分叉表示社會的分工或分化現象。社會系統發展的分工與協同、分層與分化、漸變與突變等機制,都可以比較形象地從這幅圖中展示出來。
螺網圖以簡化而形象的方式描述了人類社會的演化歷史,這幅圖對於人們認識社會進化機制、重新整合碎片化的知識體系,對於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這幅圖為全面反映人類社會發展狀況提供了一個系統的整體圖景。根據這幅圖,我們可以採用全新的整體性框架重新梳理以往的人類歷史文獻,從而發現隱藏在歷史現象背後的更多因果關係;我們也可以將人類的知識體系按照以上十個維度,對原有的學科體系重新進行科學分類,使之更加富有系統性、層次性和有機性。再如,不同社會(或國家)的發展程度可以按照以上十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而不是僅僅根據經濟指標(如GDP)等少數幾個指標來衡量。
《螺網理論》一書所倡導的系統的、整體的、聯繫的觀念,有助於理順社會系統中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有助於消除或化解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制度衝突和政策茅盾,從而有利於推動整個社會的協同發展和良性運轉。

內容組成和特點

1、內容組成

全書49.7萬字。正文包括“人類認識世界的弱點”、“思維範式演變及哲學基礎”、“鳥瞰經濟社會的總體圖景”、“企業的動力結構及演化圖景”、“產業的動力結構及演化圖景”、“國民經濟的動力結構及演化圖景”、“國家與社會系統的結構、功能和演化圖景”這7章內容;另外,還有“附論”1節;書末列有規範的“參考文獻”;還有“序言”2篇、“前言”和“後記”各1篇。
此外,為便於讀者準確理解本書的思想內涵,作者還專門配製了67幅插圖和12個表格,為方便讀者檢索圖表,書末附有“圖表索引”和“人名分類索引”。

2、主要特點

這本書視野宏闊、思想廣博、知識豐富、語言流暢、邏輯清晰、圖文並茂,不但將系統科學的基本思想套用於社會系統結構、功能和運行的具體分析中,而且還將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政治學、人類學、歷史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眾多理論要義熔於一爐,並以人類社會演化過程中的歷史事實為論據,從整體上展現了人類社會的長期演化特徵和歷史發展規律!

讀者對象

這本書的讀者對象主要包括: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高校經濟管理學院教師、研究生和大學生;企業界中高層管理者、產業研究機構研究員;政府界高級領導、政策研究機構研究員、公共政策制定者;其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一般讀者等等。

主要創新

《螺網理論》一書在理論上主要有兩個重要創新:第一是在吸納原有經濟學重要思想(如亞當•斯密的“分工—市場”理論、配第—克拉克要素流動定律、里昂惕夫投入產出理論、錢納里的產業結構理論、楊小凱等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框架、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等)的基礎上,揭示出了從企業系統、行業系統、產業系統到國民經濟系統在一般結構方面的自相似性、層次性、嵌套性等分形特徵,從而將個體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融合在了統一的分析框架中(至少在整體邏輯上建立了統一的經濟學框架),從而為結束經濟理論長期以來四分五裂、零碎混亂、矛盾重重的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礎;第二是在融合一些典型社會學理論思想(如馬克斯·韋伯、帕森斯和盧曼等人的社會思想)的基礎上,分析了現代人類社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揭示出了存在於人文系統、經濟系統和政治系統等社會子系統的雙層結構和基本因素。
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作者對東西方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不同學科的有關重要理論思想或者同一學科不同流派的思想觀點進行了有機重組和綜合,在吸收融合眾多思想家有關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全新的社會系統結構框架,從而將文化學、經濟學、政治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整合在了統一的理論框架中。這本書提出的經濟與社會系統的一般結構框架,能夠包容許多傳統經濟學理論的思想要義,為闡釋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本書實際上躍出了單純經濟學的範疇,將論述內容延伸進了社會學領域。這本書提出的從企業系統、產業系統、國民經濟系統直到國家與社會系統的結構框架,不但能夠很好地包容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於2009年提出的“新結構經濟學”的框架,而且還能夠包容一些典型的動態經濟學理論框架(如馬克思的社會再生產理論、卡萊斯基的有效需求理論、凱恩斯的貨幣理論等)。

出版發行的重要意義

從人類社會進化的角度來看,《螺網理論》一書所揭示的從企業系統、產業系統到國民經濟系統以及包含人文系統、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等子系統在內的社會系統的表層因素鏈和深層因素鏈,實際上就是人類社會進化發展的遺傳信息結構。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沃森(Watson)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Crick)發現了生物遺傳基因載體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使分子生物學獲得了突破性進展,從而推動了現代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的快速發展。與生物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類似,闡明社會系統組成要素的雙層結構(即《螺網理論》一書中各個系統的表層因素鏈和深層因素鏈),這相當於理清了人類社會系統“文化基因”(即社會遺傳基因,或稱“社會DNA”)的雙鏈結構,這實際上是社會科學領域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一項重要突破。與生物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類似,《螺網理論》一書的理論價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螺網理論》一書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一部原創性圖書,作者除了注重各種典型社會經濟理論的新綜合以外,還特別注重社會發展長期變遷的因素分析和歷史論述。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與其他僅僅從微觀、中觀或巨觀的某個局部、某個側面或某個層次來分析社會經濟現象的經濟學論著相比,這本書更加富有綜合性、包容性和解釋力。因此,《螺網理論》一書的出版發行將會啟發許多社會學科(如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產生進一步發展,進而將會催生更多套用性研究成果的誕生。所以,出版發行《螺網理論》、普及推廣其所內含的重要思想,對推動社會科學快速發展、促進社會法治建設與良性運轉、引導社會系統協同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圖書目錄

序一(陳工孟)
序二(楊春學)
前言(甘潤遠)
第一章 人類認識世界的弱點……………………………………………………(1)
一、盲人摸象
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三、通才與專才
第二章 思維範式演變及哲學基礎………………………………………………(6)
一、時空觀演變及物理學的偉大革命
二、思維範式革命:系統科學的誕生
1、什麼是系統?
2、系統科學
3、還原論方法
4、系統論方法
三、生物進化論思想的發展脈絡及其影響
1、達爾文之前的進化論思想
2、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
3、達爾文之後的進化論思想新發展
4、生物進化論思想對其他學科的滲透與影響
四、從生物進化論獲得的一些新認識和哲學啟示
第三章 鳥瞰經濟社會的總體圖景………………………………………………(33)
一、從自然系統到社會系統的基本層次
1、宇宙系統的層次
2、人類社會系統的層次
3、社會經濟系統的層次
二、人類社會演化發展遵循的四大規律
1、分叉律
2、協同律
3、分形律
4、周期律
三、資源的基本分類及其形態
四、社會再生產過程的組成環節
五、社會生產中分配關係的長期變遷特徵
1、社會生產中分配關係的長期演化歷程
2、人類認識水平與社會分配結果之間的關係
第四章 經濟系統的微觀層次:企業的動力結構及演化圖景…………………(58)
一、企業演化及企業生態理論研究簡況
二、一個隱喻:蘋果樹和企業
三、企業的本質
四、企業的環境、要素和結構
1、企業的內外環境
2、企業的構成要素和組織結構
五、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
六、企業內部的交換與分配
1、分配的含義及有關理論
2、企業系統中的分配活動
七、企業的生產效率
八、企業的整體能力
九、企業發展的動力
1、企業發展的動力因素
2、企業家的作用
十、企業的演化機制
1、分工與協作
2、內外因子互動
3、漸變與突變
十一、企業的生命周期
十二、企業發展演化的軌跡
第五章 經濟系統的中觀層次:產業的動力結構及演化圖景…………………(112)
一、有關經濟成長的經典理論
二、行業與產業
三、產業的內外部環境
1、產業的外部環境
2、產業的內部環境
四、產業的組成要素和一般結構
1、產業的組成要素
2、產業的一般結構
五、產業的分類方法
六、產業的分化過程
1、農業的分化
2、工業的分化
3、服務業的分化
4、信息業的分化
七、產業發展的動力
1、產業發展的動力因素
2、產業發展的原始動力
3、核心企業的作用
八、產業的演化機制
1、分工與協作
2、內外因子互動
3、競爭與合作
4、產業間互動
九、產業系統中的分配
1、產業系統中的輸入輸出關係
2、產業之間的關聯效應
3、產業系統的要素分配
十、產業的整體能力
十一、產業的生命周期
十二、產業發展演化的軌跡
第六章 經濟系統的巨觀層次:國民經濟的動力結構及演化圖景…………………(165)
一、有關產業結構的代表性理論
二、經濟系統的環境、要素和結構
1、經濟系統的內外環境
2、經濟系統的組成要素和一般結構
三、經濟系統發展的動力結構
1、經濟系統發展的動力因素
2、經濟系統中需求的傳導過程
3、經濟系統中市場和政府的作用
四、巨觀經濟中的分配
1、國民經濟系統內部的分配
2、國家系統內部的分配
3、資源分配的不同體制及社會實踐的歷史選擇
五、產業結構演變趨勢及其調節
1、影響產業結構演變的主要因素
2、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趨勢
3、產業投入結構與產出結構之間的關係
4、調節產業結構的方向
六、本書理論框架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1、本書理論框架的開放性
2、本書理論框架的包容性
第七章 國家與社會系統的結構、功能和演化圖景……………………………(218)
一、有關國家的概念
二、原始國家的誕生過程
三、國家系統的環境、要素和結構
1、國家系統的內外環境
2、國家系統的構成要素和一般結構
四、國家系統中的人文子系統
1、關於人文的概念
2、人文系統的內外環境
3、人文系統的組成要素和一般結構
4、人文系統的主要功能
5、人文系統中的生產活動
6、人文系統的進化機制
五、從社會變革的視角來考察社會進化
六、國家系統中的政治子系統
1、關於政治的觀念
2、政治系統的內外環境
3、政治系統的組成要素和一般結構
七、社會系統發展的動力結構
八、社會系統發展的主要機制
1、社會發展的分工機制
2、社會發展的協同機制
3、社會發展的分化與分層機制
4、社會發展的漸變與突變機制
九、社會系統發展演化的軌跡
十、本書的歷史哲學和社會演化觀
附論:本書理論與馬克思理論之間的關係………………………………………(299)
圖表索引
人名分類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的序言和前言

序 一

我與本書作者甘潤遠最早是在2002年四、五月間相識並開始共事的。記得當時我在深圳剛創建了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會計與金融研究中心,因研究中心創建不久,需要引入各類人才,甘潤遠就是當時被招聘進入研究中心的前幾批人員之一。到2003年時,在成思危先生的積極支持下,我與同事們又一起創建了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在這期間,甘潤遠曾做過我的助理,參與過中國會計與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的許多工作。他性格隨和、做事認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甘潤遠離開深圳到上海發展,但他依然與我保持著聯繫,還多次參加過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組織的論壇活動。

今年3月末,甘潤遠來深圳拜訪我,我得知他撰寫了一部經濟學專著《螺網理論》,他請我為這部書寫篇序言。他說,這是他“十年磨一劍”的心血結晶之作。我沒有想到,在離開深圳十餘年後,他不但閱讀了大量經濟學、社會學等方面的著作,還耗費幾年時間寫出了一部四十餘萬字的經濟學專著,這確實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這本書是一部經濟學與社會學交叉的學術著作,是作者套用系統論和結構功能主義等方法對傳統經濟學和社會學進行綜合研究的一項理論成果。從整部書的主題和內容來看,這本書融合了社會科學領域內的一些典型理論,從系統和結構的視角,把社會系統劃分為人文、經濟、政治、科學、法制和教育等子系統,探討了這些子系統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與社會進化的複雜關係。這本書對社會系統中經濟系統的層次、結構、功能和運行過程做了全面論述,闡述了經濟與社會的動力結構及其演化規律。作者破除學科藩籬,兼容並包,綜合了眾多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文化學家、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從而得出整個人類社會系統的長期演化機制遵循兩大規律——分叉律和協同律。
這本書最顯著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揭示了從企業、行業、產業到國民經濟系統在一般結構方面的自相似性、層次性、嵌套性等分形特徵;同時這本書也闡明了存在於人文系統、經濟系統和政治系統等社會子系統的雙層結構和基本因素。作者對企業系統、產業系統和國民經濟系統動力結構的論述,是對自亞當·斯密以來西方經濟學各主要流派重要經濟思想的有機綜合,也融合了部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思想。
讀者可以將這部書歸入社會經濟學的範疇。以往的社會經濟學著作更多考察的是工業革命以來的社會經濟現象,而這本書將工業革命之前的農業社會也納入了考察的視野。作者所提出的理論框架可以包容許多典型社會經濟理論的基本思想,從這一點來說,這本書所提出的理論框架更加富有包容性和解釋力。作者充分吸納了傳統經濟學的理論精華,並對這些經濟學思想進行了吸納、提煉和概括,把社會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推進到了一個更高層次。我個人認為,這部專著的創新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經濟學思維範式的變革;二是對社會學基本框架的重新劃分;三是對公共政策與公共制度的有機協調。
在經濟學界,靜態均衡思維範式一直主導著傳統的主流經濟學研究領域,與傳統經濟學的靜態均衡思維範式相比,這本書建立了動態非均衡思維範式的理論框架。正是在這一思維範式的基礎上,作者在整體邏輯上將個體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融合在了統一的理論框架中,這對於經濟學理論本身的變革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經濟學與社會學的研究都處於相互隔離的狀態中,而實際上這兩個學科是緊密相連的。作者把經濟系統作為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來看待,把社會系統劃分為由人文系統、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等子系統組成的表層結構和由科學系統、法制系統、教育系統等子系統組成的深層結構,這是對現代社會結構的理論概括,這種概括確實是簡潔而符合現實的。作者對現代社會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這種劃分,不但有助於理清社會學本身的基本理論框架,而且對於研究社會學與其他相鄰學科的關係也是很有價值的。
這本書所倡導的系統的、整體的、聯繫的觀念,有助於社會科學理論界消除學科隔閡和學派偏見,釐清社會系統中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有助於消除或化解國家在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政策衝突和制度矛盾,從而有利於推動整個社會的協同發展和良性運轉。這本書中所包含的社會經濟思想,對於中國當前開展的社會改革和體制創新也具有重要的啟發價值,特別是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制度建設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倡導,哲學社會科學界要鼓勵知識創新、大膽探索,要勇於構建具有原創性思想的新理論。在這本書中,作者就構建了一套具有原創思想的新理論,這種創新探索行為是完全符合習主席講話精神的。儘管這部書還有許多不盡完善之處,但毫無疑問,作者的創新勇氣和探索精神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我相信,這本書的及時出版和發行,無論對消除“經濟決定論”的片面認識,促進整個社會在文化、經濟、政治方面協同發展,還是對重塑人文系統、建立信仰道德體系、促進社會良性運轉等,以及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科學的政策制度、建設和諧社會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
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工孟

2016年5月24日

序 二

本書作者甘潤遠先生在這部書中探討的是一個艱難的學術問題。
社會經濟體是一種異常複雜的有機體系。具體的經濟現象是各種因素共同發揮作用的產物,這類因素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傳統等因素。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賦予社會經濟體一種系統性的特徵,即社會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任何一個社會科學家(包括經濟學家)都不會否認這一客觀事實。觧讀這一有機體的奧秘,是學者們的志向和野心。但是,對於如何來理解和解釋這一客觀事實,學者們之間就出現了很大的分歧。其中的理論難題是:第一,這個有機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如何協調和運行的?第二,這個有機體是如何在運行中演進的?
如何解決這些理論難題?就經濟學界來說,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思路: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這兩種方法論是在經濟思想史上門格爾①[卡爾•門格爾(CarlMenger,1840—1921)是經濟學中奧地利學派的代表和主要奠基者之一。]與德國歷史學派之間著名的“方法論爭論”中開始清晰化的。關鍵性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個人經濟行為與社會經濟體之間的關係。
方法論個人主義認為,所有真實的經濟理論都可以歸結為個人行為理論加上闡述個人行為環境的邊界條件。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哈耶克給出的經典回答是:在社會科學領域,“市場”“社會”這類術語僅僅只是用於形容人類行動的理論概念,它們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實體”。要理解這類現象,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通過對個人行為的分析來理解社會的“整體”現象。換言之,經濟學家只能以個人經濟行為為基點,才能理解整體的市場行為。
方法論整體主義把社會經濟視為其內部的各個構成部分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來研究。具體的分析方法有各種形態。一種視角是藉助於生物學的概念,把社會經濟比喻為一種有機體,探討其發展和演變的規律。德國歷史學派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另一種視角是把社會經濟視為一種類似於複雜的機器系統。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經濟控制論。雖然這些類型的研究對我們理解社會經濟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但總體上它們在經濟學中一直處於非主流的地位。
處於經濟學主流地位的是方法論個人主義(或曰方法論個體主義)。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以理性經濟人作為分析的基點,逐步拓展到對市場經濟的整體分析。其理論的核心是要論證:每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受“無形之手”(即價格機制)的引導,會無意識地使經濟走向一般均衡。在這種均衡中,所有商品的產量與價格形成一種最優組合。進一步地,新古典總量經濟學運用隨機動態一般均衡模型,把這種分析方法拓展到對巨觀經濟現象的解釋。當然,這種論證還存在各種爭論。
可以肯定,運用經濟學的新古典主義及其數學工具是無法解讀社會經濟的有機體問題的。誠如奧地利經濟學家維塞爾(FriedrichvonWieser,1851—1926)所言:“如果把研究局限於一批採用最理想化假設的範圍極小的理論問題,那么數理方法將是達到公式化結論的最合適工具。但是對於理論中其他抽象程度較低的問題來講,在研究中採用數理方法將導致災難。經濟理論中大量的真理及其在重要的倫理和政治領域中的套用,都不是通過數理方法來證明的。”②[弗里德里希•維塞爾著,張旭昆等譯:《社會經濟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第58頁。]
雖然經濟學對經濟現象的具體研究越來越細化,研究領域越來越專門化,無論從什麼方面來看,經濟學對整個社會經濟的解釋仍然處於不能讓我們滿意的狀態。誠如作者在本書開篇部分所形容的那樣,有點盲人摸象的味道。既然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利用現有的理論成就對社會經濟現象作出綜合性的解釋呢?
大多數經濟學人不敢抱有全面或綜合性解讀社會經濟現象的偉大野心,只是志在解讀其中的某一小部分。我不敢妄斷這種學術心態,但這肯定與身處分工日益細化的學術環境有直接關係,並固著於這種分工的局限。甘先生熱衷於學術研究,但卻身處學界之外。這雖然使他的論證似乎不完全符合現代經濟學中新古典主義所謂的嚴格規範,但卻可以讓他無所顧忌,使他敢於探討這一宏大的問題。
這部書最獨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力圖從企業系統、產業系統到國民經濟系統等不同經濟層次,論述它們在一般結構方面的自相似性、層次性、嵌套性等分形特徵,同時闡明了社會系統中人文、經濟和政治等子系統的雙層結構和基本因素。作者在借鑑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和中國系統哲學家閔家胤提出的社會系統結構模型的基礎上,把社會系統劃分為由人文系統、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等子系統組成的表層結構和由科學系統、法制系統、教育系統等子系統組成的深層結構,這顯然是對現代社會結構的理論概括,這種概括與當代社會的實際功能劃分是非常接近的。如果借用英國經濟史學家卡爾•波蘭尼(KarlPolanyi,1886—1964)“嵌入”概念來說明的話,本書作者實際上是以層層遞進的敘述方式向讀者描繪出企業“嵌入”行業結構、行業“嵌入”產業結構、產業“嵌入”經濟系統結構、經濟系統“嵌入”社會系統結構的經濟體系全景圖。

如果把作者所繪製的從企業系統、產業系統到經濟系統、國家系統以及社會系統等各層系統的一般結構圖組合起來看,我們將會看到一個類似於“曼德勃羅特集”圖案③[一種典型的分形圖,該圖中任何一個相對獨立的細微單元,其形狀都與整體相似。](參見本書圖3-5)一樣的幾何圖形(即所謂的“分形圖”)。

“曼德勃羅特集”圖案“曼德勃羅特集”圖案

這組結構勻稱、層層嵌套的幾何圖形就構成了本書的理論架構,實際上這正是作者所揭示的存在於社會系統中的“分形律”。這組“分形圖”連同作者在第七章所繪製的“社會系統發展演化軌跡圖”(參見本書圖7-14,也即“螺網圖”)都透出一種具有獨特結構的幾何美。儘管作者搭建起的理論框架僅僅是個基本輪廓,但毫無疑問的是,從形式上來說,它的確散發著社會科學的結構之美!
幾乎所有的學者都會有一種自負的心態,自認為已基本上解決了自己所選擇的問題。我不敢妄斷甘先生是否也有這種心態。但就我有限的知識範圍之內,我認為,甘先生通過引入系統科學的哲學思維和生物進化論的某些概念,至少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思考上述問題。至於甘先生的這部書在多大程度上推進了這一問題的研究,留給讀者來作出判斷。但我相信,無論讀者作出什麼樣的判斷,他都可以從本書中得到某些收穫。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副所長、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經濟學動態》雜誌主編
楊春學
2016年5月29日

前 言

自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爾於1637年提出還原論分析方法以後,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就受到了歐洲社會人們的普遍推崇。此後,完整的世界就被越分越細,人類的知識體系也被劃分成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生態學、地質學和天文學等不同學科。特別是從1901年開始頒發諾貝爾科學獎以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就展開了套用還原論方法從事科學研究的競賽,還原論方法更是變成了科學研究領域的主流方法。在還原論方法的支配下,現代科學經過三個世紀的發展,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和學者們長期局限於自己狹窄的專業領域,一天天陷入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局部,不見整體”的認識誤區,因而導致人們對世界的認識越來越片面化、孤立化和偏執化,結果,原本普遍聯繫的世界在人們的頭腦中卻反映出了四分五裂的、碎片化的、不完整的混亂圖景。

1937年,美國生物學家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1901—1972)提出了一般系統論原理。此後,在現代科學領域開始興起了一場思維範式革命。這場思維範式革命以跨學科、互催化和大綜合為基本特徵,在將眾多不同學科聯繫在一起的同時,也催化了一批新型交叉學科的誕生。這場革命的影響空前廣泛而深刻,它不但重塑了人類以往的知識體系,構建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圖景,而且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這場思維範式革命所帶來的主要成果,就是產生了包括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突變理論和混沌理論等新興學科在內的系統科學。系統科學為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提供了很多嶄新的思路和方法,它無論是對科技進步還是對社會發展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書就是套用系統科學所倡導的系統論方法對傳統經濟學進行綜合研究的一個理論成果。本書倡導以系統的、整體的、聯繫的觀點來看待整個世界和人類社會,致力於構建一個完整、全面、有序的人類社會演化圖景。
本書以系統科學的哲學思維和生物進化論的基本範式,結合結構功能主義的基本方法,通過對社會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整體研究發現:從巨觀時空的大尺度來考察,整個人類社會系統的長期演化機制遵循分叉律和協同律這兩大基本規律,同時社會系統又體現出了整體的複雜性、運行的周期性、結構的分形性等顯著特徵;人類社會演化的總體圖景是一張多維動力交織、螺旋式發展的“螺網圖”。這也是本書取名《螺網理論》的原因所在。
從具體內容來說,本書從現實的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出發,系統分析了現代社會中社會再生產從微觀、中觀到巨觀各層次不同環節的有機聯繫和複雜運行過程,闡釋了從企業系統、產業系統到國民經濟系統、國家與社會系統在結構、功能和運行方面的特徵,揭示了社會經濟體系的動力結構及演化規律,進而描繪出人類社會系統長期演化的歷史軌跡。關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動力問題,本書反對單純用經濟決定論、政治決定論、科技決定論或者環境決定論等任何一種偏執一端的理論,對人類社會發展過程進行片面化、線性化、簡單化的解釋。本書的基本觀點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動力是由人文、經濟、政治、科學、法制和教育等諸要素之間的“合力”共同決定的,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其中的主導因素(或主導力量)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動態變換之中。
本書在理論上主要有兩個創新:一是在吸納原有經濟學重要思想的基礎上,揭示了從企業系統、行業系統、產業系統到國民經濟系統在一般結構方面的自相似性、層次性、嵌套性等分形特徵,從而將個體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融合在統一的理論框架中;二是在分析人類社會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揭示了存在於人文系統、經濟系統和政治系統等社會子系統的雙層結構和基本因素。
本書提出的經濟與社會系統的一般結構框架,能夠包容許多傳統經濟學理論的思想要義,為闡釋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本書實際上躍出了單純經濟學的範疇,將論述內容延伸進社會學領域。書中提出的從企業系統、產業系統、國民經濟系統直到國家與社會系統的結構框架,能夠包容一些典型的動態經濟學理論框架(如馬克思的社會再生產理論、卡萊斯基的有效需求理論、凱恩斯的貨幣理論等)。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作者除了注重各種典型經濟和社會理論(如亞當•斯密的分工—市場理論、配第—克拉克要素流動定律、里昂惕夫投入產出理論、錢納里的產業結構理論、楊小凱等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框架、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以及馬克思、韋伯、帕森斯和盧曼等人的社會學理論等)的新綜合以外,還特別注重社會發展長期變遷的因素分析和歷史論述。因此,與其他僅僅從微觀、中觀或巨觀的某個局部、某個側面或某個層次來分析社會經濟的經濟學論著相比,本書更加富有綜合性、包容性和解釋力。
在撰寫本書過程中,作者對東西方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不同學科的有關重要理論思想,或者同一學科不同流派的思想觀點進行了有機重組和綜合,在吸納眾多思想家有關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將文化學、經濟學、政治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整合在統一的理論框架中。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本書可謂是一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理論大綜合。所以,如果本書對社會科學有所創新和貢獻的話,那么毫無疑問這是作者在前人或同代學者成果的基礎上取得的。
為便於讀者準確理解本書的思想內涵,作者專門配製了67幅插圖和12個表格,以形象化的圖示方式闡釋了社會經濟系統在結構和運行方面的特徵,因此,圖示形象思維是本書所採用的一種重要敘述方式。為使普通讀者更容易理解本書所論述的思想內容,本書放棄了以往經濟學慣常採用的公式推導、邏輯推演、數理分析等專業化敘述方式,而使用清晰、簡潔、流暢的語言,儘量把各種深奧的思想理論表述得明白、淺顯、易懂。但是,人類社會紛繁複雜,社會萬象浩如煙海,要想理清影響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絕非易事,而要把不同學科的思想要義闡述清楚並有機綜合也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作者只能站在眾多前賢大家的肩膀上登高望遠,並在雲霧瀰漫、荊棘叢生、歧路紛呈的思想森林中跋涉前行!
本書視野宏闊、思想廣博、知識豐富、語言流暢、邏輯清晰、圖文並茂,不但將系統科學的基本思想套用於社會科學的分析論述中,而且將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政治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眾多理論要義熔於一爐,從整體上描述了人類社會的長期演化特徵和歷史發展規律!
本書初稿完成於2013年12月中旬,為減少書稿中可能存在的錯誤,此後作者在徵詢有關學者意見、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又用近兩年時間對整部書稿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在本書完稿後的修改過程中,上海對外貿易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王朝科、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胡曉鵬、上海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趙靜、浙江大學商業學院教授趙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黨海鵬等人曾對書稿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作者在此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
在本書出版過程中,曾得到外灘藝術館館長楊海倫、上海亞特蘭蒂斯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龍(DrAqeelAhmed)、上海警華軍旅文化藝術院院長徐金龍等先生的關照和支持,作者在此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本書適合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高校經濟管理學院教師、研究生、大學生,企業界中高層管理者、產業研究機構研究員,政府界高級領導、政策研究機構研究員、公共政策制定者等領域的讀者閱讀參考。
由於作者專業和學識所限,書中各種錯謬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甘潤遠
 2016年5月於上海

圖書內容節選

第一章 人類認識世界的弱點

本章從“盲人摸象”的故事開始,揭示人類認識世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由於現代社會過細的專業分工和過度的學科分化,導致人們患上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盲人症。由於現代社會培養出的專才數量遠遠多於通才,所以,這個世界才更加需要具有跨學科貫通能力的通才!現代社會過度的社會分工和專業教育,實際上已經導致人類文明陷入了深刻危機,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於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統一起來,構建一個完整統一的世界圖景!
一、盲人摸象
從前,有六個盲人,他們誰也沒有見過大象,他們很想知道大象究竟長得什麼模樣。於是,有人就牽來一頭大象讓他們觸摸。
一個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長牙。於是,他興奮地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支又長又硬的長矛。”
一個瘦盲人一把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於是,他高興地叫著:“噢,大象原來像一條又軟又滑的大蛇啊!”
一個高個子盲人恰好摸到了大象的大耳朵。於是,他爭辯說:“不對,不對,大象明明像一把薄薄的大蒲扇嘛!”
一個矮個子盲人正好摸到了大象的腿,他抱著象腿大叫起來:“你們淨瞎說,大象就像一根又粗又大的圓柱子!”
一個高矮適中的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側腹部,於是,他平靜地說:“原來大象就像一堵厚實的牆啊!你們都說錯啦!”
一個年老的盲人來到大象身後,他一伸手正好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握著象尾巴嘟囔著說:“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過像一根草繩罷了。”
每個盲人都認為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樣子,他們為此爭吵不休,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以上就是人們所熟知的《盲人摸象》的故事。看完這則故事後,人們常常會嘲笑這些盲人的行為。
其實,這個故事所反映的現象不僅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也存在於一些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中。很多教授、學者或者科學家所提出的理論學說實際上只反映了整個世界的一個局部或者一個側面,但人們都只強調自己所看到的部分,而且常常為此爭論不休。對照一下《盲人摸象》的故事,人們爭論不休的行為與這些盲人又有多大不同呢?
對於一個複雜事物的認識,為什麼只能有一種答案呢?為什麼一件東西的色彩不能同時既是紅的,又是黃的,還是藍的,甚至也可能是黑的呢?為什麼一幢大樓不可以既是方的,又是圓的呢?難道這些不同的表現特徵不能同時屬於同一個事物嗎?
當意識到所有人只存在於歷史的一個時段,每個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小部分後,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一個“盲人”呢?
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自1776年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Smith,1723—1790)出版《國富論》並奠定經濟學的基礎以來,經過230多年的發展,人類在經濟科學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經過各國學者兩個世紀的廣泛探索,經濟學就像一棵不斷分叉的樹木一樣越來越枝繁葉茂。隨著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廣泛而深入發展,無論是在理論經濟學方面,還是在套用經濟學方面,今天的經濟學都產生了大量分支學科。僅按不太嚴密的方式分類,經濟學就大致包括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福利經濟學、人口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服務經濟學、信息經濟學、企業經濟學、計畫經濟學、市場經濟學、分配經濟學、供給經濟學、投資經濟學、消費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產業經濟學、金融經濟學、保險經濟學、財政經濟學、稅收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統計經濟學、數量經濟學、軍事經濟學、安全經濟學、產權經濟學、技術經濟學、教育經濟學、文化經濟學、創意經濟學、傳媒經濟學、房地產經濟學、交通經濟學、財務會計學、財務審計學、市場行銷學等分支,而且諸如比較經濟學、比較金融學、比較財政學、比較稅收學、比較審計學、財政金融學、創新經濟學、管理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結構經濟學、地理經濟學、社會經濟學、家庭經濟學等具有交叉特點的新型經濟學分支還在不斷產生中。由於關注重心、研究方法和學術理念的不同,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家們也分成了不同的學術流派。我們僅大致掃視一下經濟思想史,就會發現經濟學家們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包括重農學派、重商學派、古典學派、歷史學派、奧地利學派、洛桑學派、劍橋學派、瑞典學派、制度學派、芝加哥學派、馬克思主義學派、凱恩斯主義學派、貨幣學派、供給學派等。這僅僅是個粗略的列舉,其中還不包括一些更加細小的學派或流派。
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各個分支學科的不斷誕生,這是由人類在知識探索方面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的不斷發展決定的。隨著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展,就像沒有哪一個物理學家能夠精通所有的物理學科領域一樣,再出色、博學的經濟學家也不可能對所有的經濟學科都進行深入研究。今天,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涉及面的寬廣性以及個人精力的有限性,決定了每一個具體的經濟學家只能是某一個專業領域或者某幾個分支學科的經濟專家。這樣一來,各國的經濟學家們往往只專注於某一分支學科領域的知識探索,久而久之,就會極大地限制專家學者們的研究視野、學術思維和學科貫通能力。這種情況就好像在一片森林裡,有人只專注於分析一根樹枝,有人只專注於研究樹枝上的花朵,而有人在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幾片樹葉,但卻很少有人去研究整個樹木的完整結構和生長機理,關注整個森林生態系統運行原理的人就更少了。在現代社會,過細的專業分工和過度的學科分化實際上已經限制了人們構建完整知識體系的意識和行為,使各國的許多科學家們(包括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在不知不覺中患上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似的盲人症,造成他們為人們描繪的世界呈現出一片支離破碎的景象!
三、通才與專才
翻開幾千年的人類文化史,就會發現,歷史上時常會出現一些博學多才、知識淵博、既通人文藝術又具科學智慧的綜合型人才,他們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例如,古希臘偉大思想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所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哲學、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博物學、倫理學、教育學、法律、詩歌、風俗、神學等。中國北宋科學家沈括(1031—1095)博學多才,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質、地理、氣象、農業、生物和醫藥,他同時還是出色的水利工程師和外交家。義大利博學家達·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除了是聞名於世的畫家以外,也是雕塑家、建築師、音樂家和作家,同時還是數學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植物學家、發明家、機械工程師和製圖師。中國明代思想家王陽明(1472—1529)不但是精通儒、佛、道的哲學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詩人和書法家,同時還是一位能夠統軍征戰的軍事家。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尼古拉·哥白尼(MikołajKopernik,1473—1543)集天文學家、數學家、法學家和醫生於一身,他以“日心說”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位波蘭的天文學家,卻不知道他還是一位重要的經濟思想家,他早在16世紀20年代就闡述了“貨幣數量論”的思想。法國著名哲學家勒內·笛卡爾(RenéDescartes,1596—1650)同時也是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英國著名科學家艾薩克·牛頓(IsaacNewton,1643—1727)同時兼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於一身。德國科學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1716)同時是數學家、哲學家、邏輯學家和律師,在物理學、哲學、歷史學、語言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神學諸多方面都留下了著作。美國科學家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同時也是美國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學家、發明家、作家和出版商。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МихаилВасильевичЛомоносов,1711—1765)同時也是化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語言學家、哲學家和詩人。法國啟蒙思想家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同時是哲學家、政治理論家、教育家、作家、作曲家、植物學家。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Jefferson,1743—1826)兼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於一身,他同時是農業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和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是作家、律師和小提琴手。德國思想家卡爾·馬克思(KarlHeinrichMarx,1818—1883)同時也是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美國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1856—1943)同時也是發明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同時也是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和作家。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梁啓超(1873—1929)集歷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政論家和社會活動家於一身,他學貫中西,在歷史學、哲學、文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新聞傳播學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建樹。美國數學家、控制論的創始人諾伯特·維納(NorbertWiener,1894—1964)不僅通曉十國語言,而且其科學研究先後涉足哲學、數學、物理學、電子工程學和生物學。美國科學家馮·諾依曼(JohnvonNeumann,1903—1957)一生掌握了七種語言,集數學家、物理學家、計算機專家、經濟學家、工程師於一身。美國經濟學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1916—2001)也是政治學家、管理學家、心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科學理論、套用數學、統計學、運籌學、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等諸多方面。
在現實中,有關教育要培養“通才”還是“專才”的問題,歷來是人們爭論的重要話題。所謂通才,通常指學識廣博、通曉多種學科、具有多種能力的人才。而專才則是指在某一專門學科領域具有精深知識和能力的專業人才。縱覽世界歷史,我們發現古代的著名學者往往是文理兼通的通才,他們知識之淵博、涉及專業之多,往往令現代人望塵莫及。在現代社會,因為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的深入發展,導致現代教育中專業劃分越來越細,隨著人類知識量的不斷積累,一個人要想掌握幾門學科的知識已經變得非常困難,因此,現代社會的人才幾乎都是某個方面的專才。對於人類探索未知世界來說,我們既需要專才,也需要通才。但由於現代社會培養出的專才數量遠遠多於通才,從而造成通才變成我們這個時代的稀有人才。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我們這個世界才更加需要擁有廣博學識、具有跨學科貫通能力的通才。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對一些學者所發表的論文及其研究成果進行過分析,發現這些學者中凡取得重大成就者大多擁有廣博的知識,這些人的知識結構往往具有通才型人才的特點,這一發現導致美國的高等教育開始從原來的注重專才培養的教育模式轉向通才教育模式,從而倡導實施廣博的文理教育。通才教育模式比較注重培養學生廣博的知識面,傾向於培養綜合型人才。
在人類社會中,科學家的重要作用就是探索發現新知識和新規律,為人類改造現實世界奠定認識基礎,從而推進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1907—2000)於1976年發文指出:科學的要義是追求真理,科學的內容不僅包括知識,還包括智慧,科學“是‘知識和智慧’不可分的一體。片斷個別的知識,如缺乏了各種知識的融會關係,則不構成科學”。針對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之間已經存在的鴻溝,他提出了三點意見:第一,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必須“有一個人文與科學合一的文明”;第二,在科學界與非科學界之間,必須溝通思想,經常交流;第三,要達到這種溝通與交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育。所以,無論是自然科學家,還是社會科學家,都有必要將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融會貫通,至少要在兩者之間建立起一些聯繫,而不是相互隔離,不越雷池一步。其實,對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如果他所接受的教育太過專門化或者知識面太狹窄,他就只能掌握一些片斷知識,這種狹窄的知識結構不但會影響他形成完整的世界觀,而且也會限制他智慧的增長。正如經濟學家孟氧(1923—1997)所指出的:“一個科學家,如果他沒有能力橫跨幾個領域,經常被困在狹小的天地里,必然眼界狹窄,只有那些有能力進入其他領域的科學家,才有可能成為思想上的巨人”。
人類社會過度的社會分工和專業教育,實際上對培養完整人格的人才已經形成了某種損害或者使人產生了異化。人們發現,現代社會的很多專才往往知識結構狹窄片面,綜合能力不強,他們往往只懂技術而沒有文化、擁有知識而缺乏智慧,面對複雜的現實問題,他們通常只會分析而不會聯想更缺乏綜合,只知堆砌材料進行實證而不善於批判,更加缺乏理性思想,特別是他們缺乏人文精神和社會理想,除對本專業傾注一些熱情以外,他們對人生的本質問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全局性問題缺乏必要的關注和思考,就仿佛變成了一群群沒有靈魂、沒有思想、只會機械行動的現代“機器人”。面對現代社會中社會分工和專業教育所產生的諸多不良後果,一些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人類文明陷入了深刻危機。例如,早在1945年,哈佛大學的一些教授們在反思兩次世界大戰、反思人類歷史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份以《一個自由社會中的普通教育》為題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指出,過分強調社會分工和專業教育,有抵消人類合作、增加社會衝突的可能,人類社會的階級鬥爭乃至法西斯戰爭都由此而產生,這不僅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破壞,同時也對民主自由構成了極大威脅。再如,1982年,作為自然科學家的吳大猷先生也撰文指出,科學和人文學是人類文明的兩個方面,針對專業學科界限分明、專業人士“老死不相往來”、科學與人文互相隔絕的社會現狀,他認為人類文明出現了嚴重問題,他強調說人類社會已經到了一個必須將人文學與自然科學溝通起來的時代。
當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沒有形成一個從低到高的遞進的知識層次,也沒有形成類似於自然科學那樣的統一體系。如果我們考察造成當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正如美國著名社會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EdwardO.Wilson)所指出的那樣:“社會科學家們分裂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團體,他們將自己那個專業的辭彙精雕細琢,但是卻無法用專業語彙進行專業與專業之間的溝通”。他還批評說,現在社會科學的研究就像人們在“18歲以前獲取知識的方式”,“在思想上比古希臘哲學家作出的貢獻多不了多少”。如何消除當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記憶體在的這些問題呢?威爾遜認為:“前進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把人性研究當成自然科學的一部分,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以及人文學科統一起來”。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各種知識。因為每個人生命的有限性決定了我們只可能掌握或者了解整個世界的一部分。也正是因為每個人認識的有限性或者只能是某個領域的專才,我們才更加有必要突破自己的專業壁壘,以通才的眼光來認識世界。只有以寬廣的胸襟,跨越學科界限,打破不同流派的門戶偏見,我們才有可能描繪出一個完整統一的世界。正是因為這一點,本書才倡導以整體的、系統的、聯繫的觀點來看待人類的知識體系,將人文知識、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熔於一爐,從而致力於構建一個完整、和諧、有序的世界圖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