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隱私官

首席隱私官

首席隱私官(Chief Privacy Officer,CPO),指專門負責處理與用戶隱私權相關事宜的人,不僅保護企業內部的信息,也保護所有客戶信息如何得到公正、有效的保管和使用,其內部事務包括公司政策的制定、展開和適應及同公司現有及過去員工的聯繫,外部事務包括公司與其他商家及公共領域、股東、客戶、媒體的交流。首席隱私官特別適用於有著海量用戶信息的企業,如金融、通訊、高科技企業等。

發展現狀

網際網路個人信息泄露事件屢見不鮮,使得隱私官的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網際網路個人信息泄露事件屢見不鮮,使得隱私官的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1999~2000 年,職場中一度出現的新頭銜—首席隱私執行官(Chief Privacy Officer,CPO),因2000~2003年間的經濟停滯不前而被中止。隨著美國公司面臨要實施更多的與隱私有關的條例和法令,首席隱私執行官再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他不僅要領導公司執行聯邦和州政府以及行業中各種有關保護隱私性的條例和法令,而還要積極處理公司內外與種族、競爭和戰略有關的隱私問題。在資訊時代,處理好與公司內IT部門的關係對CPO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當今的隱私問題與公司的信息系統緊密相連。

據統計,2001年,美國已有至少100個此類官員,年薪12萬5千到17萬5千美元,如花旗集團、美國運通、美洲銀行、惠普、微軟、facebook等公司都設有首席隱私執行官的職位。

歐盟 現已出台的一些隱私保密法規的嚴厲程度堪稱世界之最。一些人士努力在爭取讓首席隱私官成為大型機構必須設定的職位。

工作職責

隱私官的日常工作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公司內部樹立注重信息保護的法律意識,主要任務是溝通,把相關法規的確實含意傳達給大家。而更基本的職責則是防止觸犯隱私權的事件發生,雖然這種事無法完全杜絕。必須建立各項防範制度,防止發生底層職員暢行無阻地下載大量敏感檔案之類的事件,確保即使某位員工丟失了筆記本電腦,也不會因為內含未加密的全體員工個人詳細信息之類的檔案,而釀成重大危機。

微軟前首席隱私官理察·普賽爾認為,他的工作可以分成三部分:提出公司的數據保密政策,監督公司的業務發展以確保公司開發的新程式保護用戶的隱私權,以及培訓公司員工。

隱私諮詢公司Junkbusters的創始人詹森·凱特立特指出,首席隱私官的出現會自然而然有助於隱私保密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但隱私權的提倡者則認為這個改變是真實並永久的,有許多工作需要隱私官員們去做。

在中國

在中國企業里,“首席隱私官”這個職位的職能和工作內容,多數被其他職位所附帶著。國內一些大企業也有和首席隱私官工作內容相似、但名稱有所區別的職位,並將這個職位併入其他部門,比如“信息安全部”、“內控部”等。

2012年3月15日,奇虎360公司副總裁譚曉生被任命為首席隱私官,負責處理360軟體產品可能涉及到用戶隱私的各項事務。奇虎360因此成為國內首家設定首席隱私官職位的網際網路公司。

雙語解讀

ChiefPrivacyOfficer首席隱私官shǒuxíyǐnsīguān
AChiefPrivacyOfficer(CPO)isanexpertintherightsofanorganizationorindividual'sprivacy.

Theyprotectanenterprises'dataandcommunicatewithemployees,otherrelatedcompanies,

customers,stockholdersandthemedia.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

現代企業高管職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